《水浒传》中,如果宋江拒绝招安,率领众将与大宋决一死战,能否推翻大宋朝廷?

小文虫


真正梁山泊起义声势没那么大,甚至影响力连方腊农民起义一成都不到,也没有啥一百单八将一说。

回到大宋徽钦二宗年代,社会矛盾尖锐,土地兼并严重,但总体上还算安定,除了南方方腊,没有什么其他动乱,那么梁山好汉算不算呢?

宋江起义有,但不成气候,不像说的宋江在《水浒传》里有那么大的阵势。除了宋江本人想被诏安,其实是实力根本不是官军对手,所以才想被诏安,这是肯定的结局。

如果能在政治上和军事上与朝廷分庭抗礼,宋江即使想被诏安手下人估计也不会让他这么干,这在书中也曾提到。宋江这个人物是现在说的“中产阶级”,小吏出身,很像汉高帝刘邦,连刘邦这样的小吏都愿意当皇上,同样出身的宋江就没这心思?惟一不同的是刘邦本来就是市井混混儿,而宋江则是受过教育之人,懂得礼数,斩蛇起义时刘邦跟底下人真没啥区别。宋江则不然,他要跟那些月黑风高、杀人越货之人为伍,心里总是不舒服的,所以他脑子里效力朝廷的思想还是有的,但他完全不是说老大就能一言九鼎的,那么底下人不同意他也不可能这样做,也不敢想,因为他身边都是些杀人如麻的刽子手。

虽然有人反对诏安,可为什么能成功?惟一原因就是宋江势力太弱小,没有资本跟朝廷干。要说那时奸臣当道,宋江可以“清君侧”,这样也好留名千史,但宋江那帮人行吗?除了打架杀人,大块吃肉,大口喝酒,还会啥?


娵訾静渊juzijingyuan


看《水浒传》,最让人惋惜的,莫过于宋江接受招安,让一帮热血兄弟们成了大宋皇帝的打手,折损得七零八落,让人扼腕长叹。

那么,我们不妨开个脑洞:如果宋江没有接受招安,而是像方腊那样率部起义,能不能推翻大宋,建立新的王朝呢?

首先从梁山的处境来看,靠着八百里水泊的地利,短期内或许可以偏安一隅,但绝非长久之计,一旦朝廷全力对付,早晚是要被剿灭的。

当时有所谓“四大寇”,指的就是山东宋江、江南方腊、河北田虎、淮西王庆。其中,只有江南方腊才是大宋真正的心腹大患,因为江南是富庶之地,方腊的壮大,会动摇大宋王朝的统治基础,因此,对朝廷来说,首先要对付的就是方腊,这就给了梁山好汉一定的喘息和发展的机会。

那么,在这个有利条件下,梁山能不能就此崛起呢?其实可能性很小。

上梁山的这些人,五花八门,有落魄皇族(柴进),有军中高官(五虎将等人),也有江湖闲散泼皮地棍,龙鱼混杂,各有各的小算盘。而且,梁山虽然号称“一百单八将”,但真正有本事的人没多少,大多数人还是改不了土匪习气,指望这些人跟宋朝的正规军对抗,实在太不靠谱了。

而且,有本事的那些人,又多怀有正统观念,上梁山对他们来说只是暂时落草,根本不想在梁山上呆一辈子,只要有机会,他们还是希望回到朝廷做官。

如果宋江与朝廷彻底决裂,扯起起义的大旗,这伙人基本上是不会听他的,注定要跟他决裂,即使表面上不决裂,等朝廷派人来一忽悠,这些人大多数其实是很容易被忽悠走的。如果这些人都走了,宋江靠谁来跟朝廷对抗呢?靠武松、李逵、时迁吗?别逗了!

宋朝虽然对外软弱,但并不代表没有人才可用,朝廷更是从来不缺高智商的智谋之士,这是梁山上的草莽英雄根本无法相比的。像“智多星”吴用在梁山号称头号军师,但实际上也就是个村里学究的水平,真让他去谋划天下,根本不是那块料儿!

梁山在前期之所以发展迅速,因为他们还没有动摇大宋的根基,如果一旦宣布起义,大宋真正对他们重视起来,就会针对梁山制定各种计策,攻心、离间、分化等等,这对于内部并不统一的梁山来说,就像一艘破船,到处漏水,堵都堵不住。

即使从武力上来讲,虽然梁山拥有一批武力高强的将领,比如豹子头林冲、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青面兽杨志,但是,宋朝再扬文仰武,武将也是不缺的,像十大节度使,大多数人都不亚于梁山五虎将、八彪骑,只不过是朝廷不重用而已。

另外,从整体兵力来看,大宋最精锐的其实是边军。比如鲁智深,就出自老种经略相公的边军,宋朝如果征调边军来打梁山的话,梁山只有死路一条。要知道,边军多年一直在前线和强悍的西夏人对打,那种战斗力是相当恐怖的,梁山根本无法抵挡。

当然,以宋朝的实力,暂时还用不到边军,正常情况下,会用八十万禁军以及各种地方部队来打。老话说,“双拳难敌四手,恶虎还怕群狼”,梁山再牛,加上各种乱七八糟的喽罗兵,也不过万人左右,而宋朝动不动就几十万的大军,梁山好汉浑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子?

还有就是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点在历史上无数次被证明过。那么,梁山好汉在这方面是个什么情况呢?所谓梁山好汉,多数都是占山为王的强盗,梁山好汉的生计来源,基本上就是靠打家劫舍来维持的。包括攻打曾头市、祝家庄,甚至后来攻打州县,到最后还是抢劫,把州县的粮食和金银财宝都装车押回梁山。

要知道,这些粮食和金银财宝都是老百姓的血汗,被梁山“好汉”们抢走了,他们对梁山好汉会有好感吗?比如杨雄、石秀和时迁路过祝家庄时,村里的老百姓都称梁山为“贼寇”,这里面固然有祝家庄的“宣传”,但梁山“好汉”们打家劫舍的老习惯不改,民心是不会站在他们这一边的。

再退一步讲,即使梁山好汉深得民心,像祝家庄、曾头市、扈家庄这样的地方武装,也是不可能支持梁山的。这些地方武装会配合宋朝正规军进攻梁山,就像太平天国时,清军再不成器,靠着曾国藩这些人在地方上搞团练,照样能打败太平天国。

在古代的社会,县以下基本都是“地方自治”,各村寨都是一个个小社会,是朝廷稳定社会最底层的基石,这些力量必然会成为梁山在地方上最危险的敌人,因为他们对梁山的了解,远在朝廷正规军之上。

综合来说,宋江接受朝廷招安,虽然没落得什么好下场,但也算是无奈中的最佳选择了,如果让他们选择起义,“杀去东京,夺了鸟位”,那梁山的下场将会更惨!


梧桐语院


宋江如果不接受招安,那结果绝对是被朝廷秒杀!

首先,宋江不具备一个能开天辟地的领导人的特质,懦弱的性格在江州大牢里面体现的很明白,小肚鸡肠的本质在卢俊义面前表现的淋漓尽致。

其二;梁山一百单八将,宋江提出招安时,只有武松和李逵明确表示反对,其它人都是模糊态度,也就是说,梁山一百单八将根本没有凝聚力,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没有指导思想。

其三;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这是梁山的目标,上了梁山的每一个人,目标都是达到的,能安于现状为什么还要去拼命(梁山要知道招安后是去征方腊,绝对没几个人会去)。

其四;历史证明,想要建立新的政权,必须以民为本,宋江不扩张地盘,只守住八百里梁山水泊,在梁山范围内所有人以匪为生,虽然天天叫嚷杀富济贫,但富是杀了,却不一定济贫。这一点远不如方腊,方腊是把自己地盘的人视为自己的子民。

其五;也就是梁山宋江不扩张地盘,无政治眼光,所以实力永远有限,在朝廷眼里,四大寇中宋江都入不了法眼,真正让朝廷担心的还是江南方腊。

所以,虽然当时的宋朝腐朽,但廋死的骆驼比马大,宋江若不接受招安,朝廷举全国之力必定秒杀梁山。


李建4762


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宋江接受诏安肯定是最好的选择,要不然梁山一点出路都没有,原因:

1,梁山太小了,没有战略纵深,梁山就八百里水泊,朝廷的兵一来就到家门口了,围住梁山自己就乱了.

2,梁山粮草不足以支撑战争,梁山平时靠什么,靠打劫附近的州县来存活,如果对抗朝廷,朝廷把梁山一围起来梁山连生存的粮草都没有

3,梁山能领兵打战的将领太少了,梁山虽然有108好汉,但是能排兵布阵领兵打战的就关胜呼延灼宣赞单廷圭魏定国这些后期的朝廷降将,不超过20个,其他像林冲这些人冲锋陷阵可以,带兵不行,将才太少

4,梁山没有像张良诸葛亮这样能够运筹帷幄谋天下的顶级谋士,也没有像萧何这样稳定后方的人才,梁山唯一一个智囊就一个狗头军事吴用,吴用出点下三滥的害人的主意有,但要他提点有战略性的意见他就憋不出来了,3和4都说明梁山人才太少

5,梁山没有群众基础,梁山平时都是靠打劫周边的州县生活,周边的百姓对他们没有好感,都希望朝廷赶紧把梁山灭了,他们在百姓看来是祸害

6,梁山没有政治纲领,梁山就一个政治口号:替天行道,可是仔细读水浒就会发现这口号都很可笑,他们自己平时就打家劫舍杀人放火,这是哪门子的替天行道?要起义要造反没有政治纲领没人跟你干的

还有其他很多原因,比如梁山好汉的文化水平太低,没人规划未来,像萧何在刘邦起事前已经把未来规划好了的,总的来说梁山的所做所为和格局已经注定了只能诏安不能起义,最关键的是当时宋王朝还没到民心向背的时候,梁山起义不会的人心,不可能成功!!


趣味海贼王


水浒是最名不副实的名著,要说三国是七分真实,三分演绎。水浒就是倒过来,除了几个人物姓名是真的,都是演绎的。

看不出作者要宣扬什么。歌颂暴力吗?李逵血洗扈家庄,武松杀了张督监不算,连人家老婆孩子,小妾,侍女都灭了,简直都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梁山所谓的好汉就是一帮土匪,秦明,卢俊义,扈三娘都被逼上梁山,莫名其妙对仇人宋黑子忠心不二,一点逻辑也没有。

后来,作者实在编不下去了。只好让梁山人马让方腊砍瓜切菜一般屠戮,看着很痛快。

作者在牛逼,也不敢架空历史。征方腊在1123年,梁山必须灭亡,为什么?众所周知,1127年,金太宗派大将完颜宗翰,完颜宗望率大军两路伐宋,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北狩,这就是著名的靖康耻。如果梁山不灭,对阵金兵会如何?

凭梁山的牛逼劲,对金兵就算不胜,也不至于输得惨啊,起码能阻止金兵攻入开封,这就与历史不符了,架空历史。

如果被金兵砍瓜切菜的话,那会给读者什么感觉?娘希匹,梁山杀害平民百姓很牛逼,遇到敌人就变成弱鸡,战五渣,搞毛啊?

因此,水浒根本不值一看,纯扯淡。


Jasonxia916


宋江是一个县里的小吏,见识浅短,胸无大志,腹无良谋,在逼上梁山后根本无能力领导众兄弟与腐朽的朝庭宣战,一心想寻个时机招安,苟言残喘,了却残生。他一个小吏哪晓得官场险恶,而一步一步钻进了朝庭设下的䧟阱,以可悲的结局给自已划上了句号。

事实上,梁山英雄们如果团结一心要与朝庭宣战的话,完全可以夺得天下。一是朝庭曾多次与梁山軍交手,均以失败告终,这说明当时朝庭巳虚弱不堪,根本无力与梁山抗衡;二是当时朝庭面临的巳是四面楚歌,北方的几股小股势力造反不说,光南方的方腊起义就使朝庭难以应对。如果宋江带领梁山大軍直逼朝庭的话,那改朝换代简直是易如反掌;三是如果宋江与方腊连手的话,那埋葬大宋王朝真如探囊取物。结果朝庭略施一计便使宋江与方腊相互残杀,双方损兵折将灭掉方腊后朝庭又将梁山残余势力一网打尽,给世人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成大事者都要站得高,看得远,像宋江,吴用这等市井小人岂能有所成就?


学无止境0912


首先先猜测一下梁山伯的大概兵力~

说实话,

没个准数,只能猜。

《水浒》有一章节讲到,

宋朝大臣童贯,帅军80万围剿梁山伯,

却被梁山好汉们反围剿~

首先这80万,在古籍里多为形容词,

并不是真正的八十万。

再借鉴曹操赤壁之战号称80万的大军,

实际兵力,包含合并荆州的兵力,到前线的也就20余万人,

那么童贯面对的实际就是一帮草寇,

必是虚张声势,人数不会超过10万~

猜测也就四五万人马了~

再加上原文里也提到梁山地势易守难攻,

且宋军不识水性,

这个情况下,依托有利地形进行反击不在话下,以一敌四应该不成什么问题~

所以按照这个比例,

梁山兵将人数应该在两万人左右。

根据我个人胡说八道一样的猜测…

灭宋是万不可能的~

原因如下:

首先,童贯没带80万,但80万大军宋朝也是拿的出的。

倘若真带了,可能也就把梁山给平了…

其次,梁山好汉们一旦离开了梁山,

那只能看个人实力了~

梁山攻城多为智取,或攻其不备,偷袭,

真的摆开阵仗,他们也未必是正规军的对手~

最后,梁山好汉征方腊,方腊的实力的确在梁山之上,毕竟人家体系完备~

但梁山众将最后能拿下,也体现出他们的恐怖。

不过结局是惨胜…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方腊可不比宋朝啊!

如果梁山面对整个宋朝,结果可想而知…

不过有一点不敢确定的是,

如果梁山不偏安一隅,

而是星火燎原,

那就不太好说了~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

他们真的揍不过朝廷…


大面包包


宋江拒绝招安的结果得从以下几个因素来分析。而这几个因素主要来自于这么几点,分别是:反对招安108将当中有多少人同意多少人反对?如果反对招安是不是一定要选择正面抗衡朝廷?如果选择正面抗衡朝廷,赢的几率有多大?

先说第1个问题:如果反对招安108将当中会有多少人支持宋江?这个问题看上去似乎不用回答,但是这里面隐藏了一些东西。

我们知道,108将的前36人被称为“天罡星”,而这36天罡当中多数人的出身不是来自于山野绿林,而是来自于达官贵人或体质人员。因此,这些人在排座次时就被宋江排在了比较靠近“核心领导层”的位置。而且不仅如此,这些人本身有实力、也有一定家底或社会地位,他们上梁山大多是因为被宋江、吴用二人设计“赚”(我真不想用这个字,因为这个字就是宋江吴用二人在美化自己的卑鄙无耻)上了梁山。另一方面,这些曾经有身份有实力且有头有脸的人上山之前在骨子里都是瞧不上宋江的,而宋江把他们“赚”上梁山以后能够安抚这些人唯一的政治筹码似乎也只剩下了“待日后招安”这么一个借口了。不然,这些人闹僵起来,即使最后都死在梁山,宋江八成也得陪葬。而且就整体实力而言,后面的72地煞如果和这些人群挑起来只怕还真的找不到啥便宜。因此,反对招安,单从梁山内部来说,很容易引起大规模内讧。

第2个问题:假如梁山全员同意不招安,那是不是意味着梁山一定要对抗朝廷?我的观点是不一定。因为水泊梁山的性质不同于王庆、田虎和方腊,这三家都是或自己形成了将军幕府、或自己直接成立了政府。已经在性质上彻彻底底变成了“反政府武装势力”,性质早已截然不同;但反观水泊梁山,他们虽说也干过破府克州的事,但他们最多就是把钱抢光、粮食抢光(最多再收编点部队),然后就回他们自己的窝窝了,而并没有彻底占据该州县而作为自己扩充势力范围的据点。由此可以看出,水泊梁山并没有争衡天下的野心,所以他们才一直被朝廷当做实力稍微强一点的山贼对待。也就是说,如果水泊梁山一直保持这样的行动方阵,没钱没粮了就下山去抢(顺带着杀杀人练练手),朝廷并不会把他们当回事,而他们也可以这么一直“苟安”下去。要知道宋徽宗时的中原,像这样的山贼匪患得有多少?朝廷哪里管的过来?!

第3个问题:如果正面对抗朝廷,梁山赢的几率有多大?我的回答是:0!当然,我说的是单纯以梁山的力量来抗衡朝廷的话。原著里,高俅大军征讨梁山失利的原因有这么几点:1.准备不充分。高俅的海鳅大船部队在战船打造好没多久就匆匆下水,根本没有在之前做任何的情报收集和实战演练;2.临阵斩将。刘梦龙其实是个有点本事的将领,只可惜一次对阵梁山水军的失利就被高俅剁了,大战之前先断一臂;3.高俅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家伙来当三军总司令,这样外行管理内行的部队能打赢才怪了事了。

因此,可以设想,如果徽宗重视征讨主帅人选的任用,而且准备充分,加上各个将领能够配合默契、协同一致。那么就水军而言,灭了梁山真心不是啥问题。而且梁山能盘踞这么久却让地方州县官军无可奈何,主要还是因为其地理优势。没了这个优势,朝廷随便一支厉害点的部队都可以把他们摁在地上摩擦。

所以说,正面对抗朝廷,梁山根本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和资格!所以,只能联合其他势力。而这个“其他势力”也绝不能只是方腊!因为方腊宋江这两支势力联手对抗朝廷的话,最多只能和朝廷五五开。而且,若只有这两家约定联手灭宋的话,方腊一出兵朝廷马上就会知道(原因见前文),若一路势如破竹还好。可是,只要有一个有点能力的地方军阵能够拖住方腊几个月,梁山军马上就会变成“孤军深入”!另一方面,梁山军虽然能打的将领比较多,但是整体军事实力并不强,要从山东一路杀到河南并直捣汴京几乎不可能!所以必须再联合王庆和田虎两支势力。因为如此一来,方腊在南边拖住南部朝廷守军的同时,田虎也可以在北边分担一部分军事压力;而距离相对比较近的宋江和王庆势力就可以及时挥师汴京。对了,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提前封锁通信路线,使朝廷无法及时通知其他地方节度使来增援。但即使能做到这些,灭掉北宋的几率最多也只有6到7成。因为毕竟人家禁军就有80万!这意味着,如果打消耗战,宋江他们打不起。


库库库奇奇526


如果当时梁山拒绝诏安,选择与大宋成为对立面的话,依照当时的格局,我认为宋朝可能会亡,但梁山也不会讨到什么好下场。

首先,我们先简单的说一下当时的统治者“宋微宗”

就他本人而言,喜欢蹴鞠,懂诗画,在书法创立了“瘦体金”,绝对的才子,像极了一个世外高人。但他在治国方面属于一窍不通,而且为人比较懦弱。水浒中梁山的结束的时间在1121年,也就是在梁山灭亡的第五年(1126年)发生了著名的历史事件“靖康之耻”,主角就是宋微宗。


其次,就当时宋朝的时局进行分析

当时宋朝的统治,已经可以用里不稳定来形容,朝中奸臣掌权,百姓赋税过重,没有好日子过。国土四周更是“豺狼虎豹”如:金朝,辽国,西夏等。国内也错在各个反叛势力。其中以江南方腊势力最强,梁山次之,还有祝家庄等其他小股势力。

如果当时梁山反叛,在这样的时局之下必然会引起一部分的连锁反应:

  • 梁山造反,方腊肯定不会放过这个好时机,与梁山一起攻打宋朝,还有各地的小势力,在这个区间也会跟风,这样全国上下必然大乱。
  • 北方一直对宋朝虎视眈眈的金朝在这时必然也会有动作,不过碍于当时镇守边关的岳飞,会有所忌惮,但肯定会有小东作。
  • 以宋朝当时的局势能抗击,梁山与方腊联合的将领不多,战局时间势必拉长,而宋朝内的奸臣多半会调岳家军回朝平息叛乱。
  • 岳家军与梁山及方腊在战斗中拼的两败俱伤后,金朝趁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



结束语

其实对于当时的时局,梁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梁山反叛后,所出现的连锁反应。

梁山和方腊虽然在兵力上逊于宋朝,但贵在双方可用的将领多,而且双方的财力支持也足够可以消化一场战争。

当时的情况是,在鹬蚌相争之时,后方不知道有多少个鱼翁想从中获得利益,所以,梁山反叛未必会输,但即便是赢了也是伤痕累累。


立水


看到这个问题,心中跳出两个答案,一是能,二是不能。

先谈不能,如果宋江拒绝诏安,率领众将与大宋决一死战,完全不能推翻大宋,反而会全军覆没。

从兵力上来说,虽然在《水浒传》中没有提到梁山的兵力数量,但作者在小说里对梁山的用兵情况也有一些统计。比如在“梁山泊十面埋伏,宋公明两赢童贯“里,宋江大约派出了大约2万5千人迎战童贯,此时已比攻打曾头市的2万余人多出了5千人,之后梁山大聚义的时候兵马达到了3万余人。

宋军兵力,读过《水浒传》都知道“豹子头”林冲曾经是80万禁军教头,这才是禁军,如加上其他部队宋军起码在百万以上。在冷兵器时代,人多就是战斗力,更何况这么大力量悬殊,梁山好汉即使长了三头六臂,也难敌宋军的百万雄师。

从地势上来说,梁山虽然有水泊作为防线,易守难攻,但从战略上来看,梁山就是一块险地。水能阻敌,同时也切断了自己的退路。假如宋军围而不攻,时间长了,被困死在水泊里的梁山兵马必然冒死突围,那时就会被以逸待劳的宋军逐个歼灭。

所以说,宋江拒绝诏安,绝无可能推翻大宋。

接着再谈能的设想,如果宋江拒绝诏安,要想推翻大宋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在宋军还没有出全力来围剿之前,宋江带梁山众将领出山东,杀出一条血路南下投奔方腊。这时方腊已在杭州称帝,建立自己的政权,正处在盛势,兵力达30余万。如果梁山来投,梁山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才真正有了用武之地,才能施展开手脚,再加上吴用的大脑,定能助方腊抗击宋军。

所以说,宋江想推翻大宋,只有投奔方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