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在十字坡吃了大亏,武松为何安然无恙还占了孙二娘便宜?

李憨


鲁智深,武松,这两人战斗力不相上下,都是步战王者级别,孙二娘最多算个白银,真要正面动手十个也不是个儿。


其实出现这个结局,无关于武力,而关乎性格。

为什么呢,且听红尘君慢慢说。

鲁智深豪爽性直,但不谨慎,容易冲动

论武艺,鲁大师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别的不说,光是倒拔垂杨柳,就让别人惊得目瞪口呆了,然后随便拔颗树做武器也能大杀四方。

但是鲁智深最大的毛病就是,容易冲动,当然了,这同时也是他可爱和受人喜欢的地方。

因此他才一时火起就打死了镇关西,不得不跑路,后面还单身一人去救史进,完全就是干了再想的典型。

再加上他又爱酒如命,因为喝醉酒闯祸的事情,原著里面都提到了三四回,所以被麻倒就不足为奇了。

还好罗汉转身,上天庇护,都是有惊无险。

武松不仅勇猛,其实非常精明

相比之下,武松不仅武力高,头脑也非常好——而这点,常常被人忽略。

比如他为哥哥武大报仇的时候,没有上来就去杀西门庆和潘金莲,而是先从何九叔那里收集好物证,再让邻居做了人证,这才动手,所以后面只是判了个流放的轻刑。

而且武松虽然好酒,但却不误事,不管是酒醉打虎,还是打蒋门神都赢了,可见想要麻倒他的话绝非易事。

再加上他早就听说过十字坡的传说,还顾布迷阵,反而轻松拿下了孙二娘

结论

所以,被麻药麻翻,完全是鲁达和武松的性格使然,并不会影响他们两大步战王者的地位。


红尘如镜


梁山泊上一百单八名头领,要选出两个最让人喜欢的好汉,非鲁智深和武松莫属。这两人都是光明磊落,顶天立地的真英雄,大丈夫。两个人在梁山上的排名也是紧挨着的,一个十三,一个十四。上梁山之前两人又同在二龙山聚义,可谓缘份菲浅,交情也很深厚。最有趣的就是鲁智深和武松还有过一段共同的经历,就是都曾路过孟州十字坡,碰到卖人肉包子的孙二娘。只是鲁智深被孙二娘麻翻在地,险些结果性命,作为人肉包子。武松恰恰相反,把孙二娘打的灰头土脸。

为何两人遭遇相同的人与事,结局却如此不同呢?

有人说鲁智深为人粗卤,武松内心精细,事实并非如此。鲁智深救金翠莲之时,为防店小二报信追赶,在店门口看住两个时辰。在野猪林救下林冲之后,一路送到离沧州只有七十来里路程,并且打听清楚一路都有人家,再无僻静之处,这才放心告别。可见鲁智深做事也是十分细致周到的。

有人说鲁智深的身份是军官,在江湖上行走的少,不如武松闯落江湖的经验丰富。武松之前并没有到过孟州,却知道“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鲁智深到十字坡之时,早就不是军官了,已经在江湖闯荡多年,未必没有听说过这句话。鲁智深之前在大相国寺看菜园,那帮泼皮前来寻事之时,鲁智深就看出事情不对,所以才会将两个泼皮头子一脚一个踢落粪池,可以说鲁智深并不是那种心中没有防备的人。

鲁智深最终着了孙二娘的道,其实最关键的,就是鲁智深以往的经历。金翠莲、刘太公女儿还有林娘子,都是弱者,被别人欺辱。于是在鲁智深的心中自然就认为女人是弱势群体,需要人保护的,不具备威胁性。所以即使鲁智深听说过那句话,但在遇到孙二娘一介女流之时,也没有生出防备之心,才会轻易着了道,如果换作只是店小二或者张青给他下药,结局恐怕就不一样了。

武松呢,自己的嫂嫂与人通奸害死了大哥,王婆更是恶毒之人。因此,武松对于女人的态度是和鲁智深不一样的,对她们仍存在防范心理,就是这一点差别,才导致了两人的十字坡的相同的遭遇,结果却完全不同。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话说母夜叉孙二娘与菜园子张青二人在孟州道十字坡开了一家黑店,靠在酒里下药劫掠过往行人为生,不但将其财物占为己有,还把人做成肉馅包子,手段之黑,超乎想象。想来有不少绿林豪杰中招,其中就有鲁智深。

鲁智深被孙二娘用蒙汗药酒麻翻差点做成肉包子这事儿,是武松在十字坡听张青讲的,才得以让读者知道行走江湖快意恩仇的鲁达有这么一桩糗事。

但是武松路过的时候,不但没中招,还差点把孙二娘干掉。幸好张青回来及时,不然说不定武松就把店给他拆了。那么,为什么武松没中招?

我认为可以从性格和生活经验两个角度来解释。

生活经历不同,鲁智深武松对社会失望轨迹有异

鲁智深性格直来直去,急公近义,遇事从来是先辨别是非,立马就根据想法开干。出场碰到李忠等人喝酒是这样,酒喝得不爽,了解了金翠莲的遭遇,立马就出头,三拳打死镇关西。尔后一系列的事情,路上看到自己的通缉令还凑过去看热闹,大闹五台山、挂单相国寺、酣斗瓦罐寺、单打二龙山都是这个样子,活脱脱一个大条的和尚。

武松呢,却精明的多,从小在家里与哥哥是孤儿,哥哥又是一个心好但大没少受乡间白眼,对生存有着超过常人的渴求。后来流落柴进府上,还为一盆炭火与人争执。可以说,武松是尝尽了人间冷暖,对所有的事情的都处处小心,对人性有着深入的了解。

鲁智深的失望来自于官府衙门,认为这个社会的糟糕都是因为他们,所以从开始就是决绝的反抗。武松则是首先对底层的失望,一直对官家抱有很大希望,他跟宋江关于招安的对话就能看出来。所以二人反抗轨迹不同,好在后来都合并到了一起。

鲁智深武松成长经历不同,底层生活经验也不同

中国之大,大到《水浒传》作者写起地理来都蒙圈。鲁智深一直在西北地区活动,到了山东地界,难免不了解风土人情,更加对当地的英雄豪杰不熟悉了。

《水浒传》中这些英雄好汉上梁山以前,都是一方之霸,张顺张横在浔阳江、施恩在快活林、李俊在揭阳岭等等,孙二娘张青就占住了这十字坡。

但是武松一直在这一带活动,整个山东、沧州地界尤其这孟州道、横海郡、清河阳谷地面可以说非常熟悉了,到了十字坡,孙二娘刚招待他们喝酒的时候,就说:

“我从来走江湖上,多听得人说道: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

他了解的这么通透,能中招吗?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女人的敏感度

鲁智深见不得女人受罪,对于跟女人打交道经验为0,可能天性就该出家吧。武松呢,男人女人在他眼里都一样,与孙二娘这一段,风言风语说不停,动作也极其低速,可以说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鲁智深中招,可以说是天注定吧。


何殊我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说白了很简单,鲁智深和武松是不同的。

鲁智深不是假和尚,他是真正被剃度的真和尚。

所以,鲁智深虽然杀人放火,喝酒吃肉,但还是有些和尚的基本举动的,比如不杀良善,不搞女人。

鲁智深从没有和女人接触过,也人为的躲避女人,这符合和尚的特点。

所以,鲁智深在十字坡上吃饭,肯定根本没有仔细打量过孙二娘,低头吃饭而已,这就着了道。

而武松不同,他当时只是普通男人,不是头陀。

而且鲁智深之前一直做军官,生活简单。而武松是做刑警大队长的,要和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见多识广。

武松不像鲁智深那样避讳妇女,仔细打量一通就发现孙二娘非常凶恶,显然不是好人,这才有提防。

如果要是张青来接待武松,武松估计仍然中道。

有人说是因为武松吃出一根阴毛,这才发现。其实,如果不是之前武松已经有警惕,他那里知道这是阴毛。


萨沙


那鲁智深与武松二人都曾路过十字坡,至于鲁智深当时是怎么个情形,书中并没有详说,只是鲁智深自己说,当时差点被那酒店的妇人害了性命,后来多亏她的丈夫回来得早,才用解药把俺救醒他。

那从这段话,我们可以推断,估计好酒的鲁智深一定是喝了孙二娘加了料的酒,被放倒了。

那我们再看武松在十字坡的经历。其实孙二娘是一招鲜,用的也是加料酒这招。可是早有防备的武松并没有上当受骗,他反而假装中毒,最后对孙二娘又是搂又是打了,是占尽了便宜。那我们知道武松也同样是好酒之人,他为什么就没有上当呢?

那这里面原因有两个,一是两人的性格使然。那武松虽说外表看上去是一个糙老爷们,但他更是一个心细的之人。他远远看去,发现酒店门口有张人皮,而酒店里面还挂着人的脚。那聪明的武松马上就联想到江湖传闻人肉包子一事,他猜测这酒店可能有问题 。他再看那酒店老板娘,穿得跟失足妇女似的,可双眼露着杀气,一看就不是什么善类,武松就更加断定了自己的推断了。那事先就有提防的他当然不会上当受骗,所以才能反过来占了孙二娘的便宜。而那鲁智深性格就豪爽、粗犷一些,所以他就更容易上当受骗了。

当然了,这里除了性格原因,还与两人的经历有关。那武松是一个常在江湖上行走之人,那对江湖上的事情自然是见多识广,江湖经验丰富的他,自然不会被孙二娘这些江湖伎俩所骗了。而鲁智深一直是官府中人,对江湖上的事他还是白纸一张,他哪里会想到江湖险恶呢?所以鲁智深栽在孙二娘手上那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了。


悦读会


鲁智深是个戏精。

鲁智深行走江湖有两个模式:

第一个是斗殴模式。

比如他和镇关西交手的时候,鲁智深就充分发挥了他擅长斗殴的本事:

鲁达听得,跳起身来,拿着那两包臊子在手,睁着眼,看着郑屠,道:“酒家特地要消遗你!”把两包臊子劈面打将去,却似下了一阵的“肉雨。”郑屠大怒,两条忿气从脚底下直冲到顶门;心头那一把无明业火焰腾腾的按纳不住;从肉案上抢了一把剔骨尖刀,托地跳将下来。
鲁提辖早拔步在当街上。

我们看到,在斗殴的问题上,鲁智深从来不含糊。一把臊子砸到镇关西脸上之后,马上就跑到街上,以逸待劳,等着镇关西出手。

要知道鲁智深原本是关西五路廉访使,实战经验极度丰富。不论是1对1,一对多,鲁智深在打架的问题上一直十分严谨,尽可能的让自己取得优势,或者至少谋求不那么劣势的情况。

第二个模式神经大条。在鲁智深的概念里,老子打架天下无敌,谁敢惹我?所以只要他行走江湖,很多细节是不够的。

有三个例子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一点:

1. 十字坡。江湖上人都知道十字坡有个黑店。但鲁智深就觉得,劳资行走江湖,你们谁敢惹我?所以对陌生人不设提防。孙二娘麻翻的就是这种人。

2. 鲁智深上梁山之后,打算去少华山拉拢史进也上梁山,于是来到了华州。听说当地有一个“贺太守”的人,强抢民女,鲁智深大怒,就打算进城打死贺太守。小说是这么写的:

鲁智深却好来到浮桥上,只见人都道:“和尚且躲一躲,太守相公过来。”鲁智深道:“俺正要寻他,却好正撞在洒家手里!那厮多敢是当死!”贺太守头踏一对对摆将过来。看见太守那乘轿子,却是官轿。轿窗两边,各有十个虞候分付道:“你与我去请桥上那个胖大和尚到府里赴齐。”虞候领了言语,来到桥上,对鲁智深说道:“太守相公请你赴齐。”鲁智深笑道:“这厮正合当死在洒家手里!俺却才正要打他,只怕打不着,让他过去了。俺要寻他,他却来请洒家!”鲁智深便随了虞候,迳到府里。太守已自分付下了。一见鲁智深进到厅前,太守叫放了禅杖,去了戒刀,请后堂赴齐。鲁智深初时不肯。众人说道:“你是出家人,好不晓事!府堂深处,如何许你带刀杖人去?”鲁智深想道:“只俺两个拳头,也打碎了那厮脑袋。”廊下放了禅杖、戒刀,跟虞候入来。贺太守正在后堂坐定,把手一招,喝声:“捉下这秃贼!”两边壁衣内,走出三四十个做公的来,横拖倒拽,捉了鲁智深。

就算是行侠仗义,鲁智深是不是表现的太“没脑子”了点?

3. 攻打东昌府的时候,由于没羽箭张清的石头特别厉害,宋江决定用计让张清打劫粮道,派去的疑兵就是鲁智深。而鲁智深明知道张清用飞石打了梁山十几名武将,但他是怎么当疑兵的?

鲁智深担著禅仗,皂直裰拽扎起,当头先走。张清道:“这秃驴脑袋上著我一下石子。”鲁智深担著禅杖,此时自望见了,只做不知,大踏步只顾走,却忘了堤防他石子。

入戏太深,被张清一石头砸中脑门,然后逃走。

当然后来张清归降,鲁智深提着禅杖要捶他。后来看见张清投降,鲁智深心大,这事就算了。

所以在水浒传里,只有鲁智深才可以成佛。因为他心思单纯,而且有一颗正义的心。所以我们看到鲁智深的故事里,基本上鲁智深不吃亏的时候都在行侠仗义;吃亏的时候基本是遭人暗算。也算是为他捏一把汗吧!

至于武松?天生谨慎的人,孙二娘和他斗心眼,在梁山上还差90个排名呢!


酒骑风


因为鲁智深和武松二人的经历不同,社会经验也不同。鲁智深是军官,军人出身,交往的人员单纯,主要任务是冲锋陷阵,与社会上的各种人接触不多,对社会上阴暗面知之甚少。

而武松则不同,一直混迹与于社会,后来又是都头,相当于公安局长,专门与这些地痞流氓黑社会打交道,这些人的那些把戏根本逃不出他的眼睛。

因此,在十字坡,鲁智深吃了亏,而武松则识破了孙二娘的花招。


南极冰火


在《水浒传》里,有一个瘆人的传说,说是有个开黑店的老板娘专门用人肉做包子,卖给过往的路人。

这个黑店在江湖上早有传说,凡是过往的客人,只要被老板娘看着不顺眼,便用蒙汗药麻翻,胖的洗净留着做人肉包子,瘦的扔进的山里喂狼,真是叫过往的客人,提心吊胆。

在这个黑店里,逃过一劫的只有武松这个人了。

当武松在发配路上经过十字坡这个酒店的时候,看到那个老板娘满脸横肉,还透着杀气,袒胸露背,长着 一付专门儿勾引男人的贼眼,心中暗想这一定是那个专卖 人肉包子的黑店。

在吃酒当中,武松略施小计,先是 调戏这母夜叉,后又 装作被麻翻,不想这个孙子二娘还真要把他扛到厨房去,于是,武松便与孙二娘厮打起来,若不是孙二娘的丈夫及时赶来,那孙二娘恐怕就要被武松非礼了。

可同样路过这个店的花和尚鲁智深就没那么幸运了。

这花和尚鲁智深本来就是一个二虎吧唧没脑子的人,为了一个卖唱的女子竟打死了镇关西,贪了人命官司,便亡命天涯,进庙当了和尚。

这鲁智深做事有一点脑子的话,那卖唱的小女子金翠莲,也不会嫁给那金老头儿做小老婆,因为她 是实在没相中这鲁智深。

正因为他做事不走脑子,在这个十字坡黑店里被孙二娘用蒙汗药麻翻,险些丢了性命。

看来在智商上这个鲁智深 与武松比还差了一截子,论社会经验和江湖上的套路,武松真比鲁智深高多了。



赵志军001


鲁智深是军汉出身,原来在老种经略相公麾下任职,后来调拨到小种经略相公处。


长期的边关和军营生活加上他本人的阅历使其形成粗砺豪放不拘小节的性格,偶尔灵光闪现有粗中有细的表现都让其收益颇深。

比如在大相国寺收拾那帮泼皮,比如在野猪林救下林冲并一路看护到沧州,都是由于他细心观察的原因。

但是,大多数时候他的粗心大意会吃亏,比如在瓦罐寺差点着了“生铁佛”崔道成和丘小乙的道。

单人独骑去贺州刺杀太守被擒等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他只是在他关注或者提前了解基本情况的事情上细心,其余的就是大大咧咧的没心没肺。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江湖经验的欠缺,江湖是个大染缸,形形色色的人等良莠不齐,难辨忠奸,各种伎俩让你防不胜防,不似他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敌人就是对面明显的目标,所以他会着了“母夜叉”的道。


武松是一个从小在市井里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草莽英雄,从中不知受了别人多少白眼和委屈。对于生活的艰辛,江湖的险恶,甚至江湖切口,黑话以及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都了然于胸。

这形成了他胆大心细而且嫉恶如仇,瑕疵必报的性格。

对于孟州城外十字坡张青夫妇干的什么勾当,他早就清楚。

“艺高人胆大”,所以他在谈笑之间就把凶险消弭于无形,把这个“母夜叉”驯服的服服帖帖。


田获三狐


可能是因为…鲁智深不识字…并且警戒心太低吧…

还记得鲁达在打死郑屠后逃亡到雁门县吗,当时他见一群人在看通缉令,就也上前凑热闹,然后发现自己不识字,这就很尴尬了。所以当他离开五台山后路过孟州道,就算是听说了十字坡的传说,也未必会信,就算信了,走到酒馆门口也会为了贪吃而忘记了路人的嘱咐,更何况,酒馆招牌上无论写啥字他也不认得,当孙二娘半露酥胸来给他倒酒时,鲁大师也只顾着接受老板娘的热情哪管酒里有没有药,一碗酒下肚,您就呼呼大睡吧…

幸好张青及时归来,否则鲁智深就成肉馅了。而武松当时的状况和鲁智深就大不一样了,论性格鲁智深豁达而武松机警,论身份鲁智深是僧人武松但是是刺配犯,就算你武都头再得人心怎么也得提防公差暗害你吧。武松行走江湖这么多年,十字坡的传说自然知道,再等到阴阳怪气的孙二娘来招待众人时,武松基本也能确认传闻的真实性了。

所以武松将计就计,佯装被麻翻,孙二娘也很爷们,把裙子一脱肚兜一拉,就来上前收拾“食材”,这时武松的一系列动作可以说是非常的连贯:

武松就势抱住那妇人,把两只手一拘拘将拢来,当胸前搂住,却把两只腿望那妇人下半截只一挟,压在妇人身上,那妇人杀猪也似叫将起来。

总有些猥琐的男性自媒体抄袭者就很喜欢用上面的这段文字来YY,会说武松咸猪手啦,武松占孙二娘便宜之类的话,但仔细看整个架势,虽说确实是男上女下的禁锢姿势,但武松这么做是有很丰富的绿林经验在里面的。江湖之中黑店不少,除了基本的下药之外,黑店主人身上怎么也会有凶器,倘若不将黑店主人锁死,如果让她使用起暗器来那就不好对付来,这个时候也不用管对方是男是女了,直接先将其压制。

所以武松的反应只是行走江湖最基本的防身状态,怎么会牵扯到占女性便宜身上,如果把主人公换成王英,那不占便宜可就不是王矮虎了~


武松可是把孙二娘当成嫂子般尊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