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战车的鼻祖——一战德制A7V坦克


德国战车的鼻祖——一战德制A7V坦克


1916年9月,英国人在索姆河战场上投入了一种新式武器,这是一种由钢铁制造且携带重火力的“巨兽”,它的出现给战场另一侧的德军官兵带来了巨大的心理震撼,这便是日后的陆战王者——坦克。

在英国坦克横扫战场之后,德国方面很快着手组建了专门的机构来负责坦克的研发工作,这一部门被称为“the Allgemeines Kriegsdepartement, 7. Abteilung, Verkehrswesen“,即总战部交通运输第七处,A7V坦克的名称便来源于该部门名称的缩写。

德国战车的鼻祖——一战德制A7V坦克

A7V坦克的正面

为德国在一战时期设计建造的第一款坦克,A7V由约瑟夫.沃尔默主持设计。坦克长7.34米,宽3米,车身最高处有3.3米。坦克正面安装有30mm厚装甲,两侧的装甲厚度为20mm,顶部仅有10mm,但由于使用的是普通钢板,所以仅能抵御机枪和步枪的攻击。按照标准,A7V坦克的车组乘员由18人组成,包含1名车长(通常是一名中尉)、1名驾驶员、2名机械员、12名步兵(6名机枪手、6名装填手)、2名炮手(其中一人为装填手)。但在实战中,A7V上可能有多达25名德军士兵。


德国战车的鼻祖——一战德制A7V坦克

A7V坦克的尾部


德国战车的鼻祖——一战德制A7V坦克

A7V坦克的正面,可见其装备的57mm口径火炮


火力方面,A7V坦克主炮为一门57mm马克西姆·诺登菲尔特火炮,按照标准每辆坦克会携带180枚炮弹,即90枚霰弹、54枚穿甲弹和36枚高爆弹,但实际战斗中德国人可能会为这门主炮携带300发炮弹。这里有一点需要指出:那就是这门火炮并非德国制造而是来自对手英国人那里,原来德国人在短时间内很难为坦克设计制造一门全新的主炮,加之战事紧急,所以他们就选择了这种在战场上被大量缴获的英国货来应急。此外,在坦克的两侧和尾部各装备了2挺7.92mm口径的马克沁机枪,德国人为其准备了1万至1万5千发子弹。


德国战车的鼻祖——一战德制A7V坦克

A7V坦克的侧面,这个角度可以看见红色恶魔标志


动力装置方面,A7V坦克在车身中部装备了两台75千瓦戴姆勒4缸汽油发动机,可携带500升燃料,公路最大速度可达15km/h,与一战时期的其他坦克相比,这个速度并不慢,但可惜其越野能力要差得多,加上A7V的车身重心高,所以很容易在陡坡上卡住或者翻倒。此外,坦克的车身还对驾驶员的视野有一定程度的遮挡。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得A7V坦克在复杂地形上的作战能力要打一个折扣,但到了开阔地带的话,其就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德国战车的鼻祖——一战德制A7V坦克


德国战车的鼻祖——一战德制A7V坦克

A7V坦克的履带部分


A7V的最终只生产了20辆,保存至今的只有一辆,那就是文章里出现的这辆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博物馆展出的“墨菲斯托(Mephisto) ”号。“墨菲斯托”号坦克车身编号506,其昵称是德国民间传说中恶魔的名字,所以这辆坦克的标识图案就是一只腋下夹着英国坦克的红色恶魔。1918年4月24日,“墨菲斯托”在维莱布勒托讷的战斗中因掉进弹坑中无法移动而被车组乘员遗弃。此后的几个月中,“墨菲斯托”号所处的位置成为了双方战线上的一处真空地带,所以它就静静的待在那里等待着命运的安排。7月14日,占领此地的澳大利亚军队向上级报告俘获了506号“墨菲斯托”。

澳大利亚人在费了一番周折后终于在几天后将“墨菲斯托”号运到了远离前线的后方。德国坦克的到来在英澳士兵之间引起了一阵轰动,大家争相恐后的前来参观这个庞然大物并在车身的各个地方签名留念。10月,“墨菲斯托”被运到了小镇普兰维尔,然后经铁路运到了梅利蒙和敦刻尔克,并从敦刻尔克经海运运到了伦敦。战后,澳大利亚人提出这辆坦克应该作为战利品被运往澳大利亚进行展出,于是在1919年4月2日,“墨菲斯托”号被装上船运往澳洲,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夺后,位于昆士兰州的布里斯班成为了“墨菲斯托”号的最终归宿。最初,“墨菲斯托”号在昆士兰博物馆的露天展区进行展出,1986年博物馆搬迁至昆士兰文化中心后,“墨菲斯托”号才被移至室内展出。2011年,在布里斯班洪水期间博物馆部分展品受损,庞然大物“墨菲斯托”号也没能幸免。之后,这辆A7V被送往伊普斯维奇的铁路工坊博物馆进行修复。2015年6月,“墨菲斯托”号被借给了堪培拉的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在那里它作为一战百年纪念展的一部分对公众进行展出。2018年2月,“墨菲斯托”号回到了昆士兰博物馆,目前正在澳新军团遗产展区进行展出。


德国战车的鼻祖——一战德制A7V坦克


德国战车的鼻祖——一战德制A7V坦克


德国战车的鼻祖——一战德制A7V坦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