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信託產品如何選擇

疫情之後,信託產品如何選擇


突乎其來的疫情成為今年經濟下行的最大風險,超長的假期給餐飲、酒店、旅遊、院線造成巨大損失,據餐飲行業統計,本次疫情帶來的損失高達5000億元以上;對其他行業的影響估計要等到正常復工後才會逐步顯現。一直高速運行的中國經濟突然間慢下來,對今後的發展的影響還需時間來驗證,中國的古話“禍兮福所依”,希望本次的疫情並非全是壞事,在某些方面對中國的經濟轉型也能帶來正影響,比如說藉此機會徹底關停一些過剩產能,把全部力量轉向到產業升級中去等等。話回正傳,在後市更難預測的現在,該如何配置我們的信託資產呢?

我們就當前主流的信託產品有四個品種來分析一下:政信信託、房地產信託、工商企業類信託和消費金融信託。


疫情之後,信託產品如何選擇

消費金融

受疫情影響最大的是消費金融信託,這類資產底層基本是以P2P為主,P2P的借款人主要是收入中低的工薪階層,假期延長對他們的收入有明顯影響,已經有不少金融科技平臺表示以前還款良好的用戶,現在突然開始逾期了,疫情越嚴重的地區,表現越明顯,甚至還出現了“假髮燒”、“假隔離”的老賴,催收越來越難。


疫情之後,信託產品如何選擇


其次是工商企業類信託,這類資產融資方是以上市公司和產業鏈公司為主,抵質押物主要是上市公司股票,在節後第一個交易日就出現了暴跌,這後幾天雖然有些回調,但個人覺得本次疫情影響深遠,股市的後市仍然面臨的重大不確定性,尤其是餐飲、影視、酒店、旅遊等行業衝擊巨大,要格外謹慎高質押票平倉風險。


疫情之後,信託產品如何選擇

地產信託


對房地產行業影響在於開工延期,銷售回籠資金週期變長,財務成本增加,至於對房地產信託產品影響,小編認為不會太大,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2019年下半年,監管部門對信託公司實行餘額管控,導致信託公司對交易對手要求普遍提高,不少信託公司已經收縮至前30強,產品形式也轉為嚴格的符合“432”融資項目,疫情對原本資金鍊緊張的中小地產影響巨大,但對於排名靠前的頭部房企衝擊不大,甚至是頭部房企繼續做大做強,加大佔領市場份額的又一絕好機會;第二,經濟越不景氣,房地產可能反而越安全,其中的緣由在之後的文章中詳細描述吧,說到底是資本流動的規律。


疫情之後,信託產品如何選擇

最後,受疫情影響最小的是政信產品,當然對於疫情嚴重的湖北區域的政信產品還是要慎重。本次疫情將極大影響消費和出口,“三家馬車”中能夠拉動經濟的只剩下投資,尤其是政府投資。只有當政府投資重啟,民企才能接到項目,就業才有保證,稅收才能穩定,而政府投資裡面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影響小不是說無風險,對於政信產品還是要嚴格挑選,選擇實力更強的區域和信用更好的融資主體,在本次全國性的疫情面前,各地政府的反應速度、響應措施和出臺對應的政策可以說是高下立判,這也可作為大家選擇政信類產品投向的一個依據,畢竟強有力的政府才是一切的答案。

2020的開始雖然不是很美好,但是小編相信守恆定律,最壞的事情已經到來,那接下去好事就會不斷髮生,提前祝各位元宵節快樂,2020投資順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