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早上上學,在公交車上抄襲作業,你怎麼看?

山水字畫


抄作業,本身就是對“完成作業”的一種完成。

形式化主義的少年狀態,好好想想現在留的作業是不是必須要“抄”?
因為是同質化題目,同質化內容,工業生產的流水線,沒有創意的作業題,自然沒有創意的解決。擴展到成年社會,也是同理。

區別在於個人如何態度對待它,如果是成年人穿越回到初中時,他會寫作業嗎?還是會抄作業?

所以要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待初中問題,也能有一個新的視角。

這份作業做了和不做,有什麼區別?要看老師的了。


資深書迷看電影


每天早上乘公交車,所以這樣的情況我遇到過一次。中學生坐在靠過道的座位上抄作業,我就站在旁邊看著,只能看著,最多加上些許的擔憂——東北冬天的早上黑乎乎的,車又晃得厲害,會累壞了眼睛的——還能怎樣?把每個孩子都培養成學識淵博的人才是理想化的教育,而理想化狀態是不存在的,如果你的課堂教學抱定了理想化的思想,那麼註定你要以失敗結伴終生。不是學習的料,就發展一下個性,發展發展特長,再不行,讓他練出一身搬磚的力氣吧,只要他(她)友好自律,與人無害,將來的社會總會有他(她)的一席之地。既然改變不了他,教師們是不是該略過心中的隱痛,放過他(她),也放過自己?


竹韻4585024


要我說吧,抄作業現象不可避免。但要搞清楚為啥抄作業。家庭作業本來是對學校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昇華,如果僅僅是為了完成作業而去抄襲,大可不必。不是自己做的,反應不出對所學知識是否理解,是否能融會貫通,這樣是不可取的。

換言之,如果是昨天家裡有特殊情況,來不及寫作業的,去學校又怕老師批評,情急之下,才出此下策,也是無可奈何。

對待學生抄作業現象,家長老師要和學生坐下來溝通,不能武斷的認為孩子不好好學習,沒有上進心。家長要及時和孩子溝通,對孩子的狀態及時瞭解。學校的老師也要考慮學生的完成度,適量的鞏固性的練習是最好的,既不要寫到很晚才能完成,也不要完全沒有家庭作業。

我學生時代不是一個喜歡百分之百完成作業的人,但我不會去抄襲。即使我今天玩累了,沒有完成家庭作業,我第二天也是坦坦然然去上學,老實交代自己沒完成作業的原因。

印象深刻的是自己的高三學習。每週六同學們都是仔細的做一份理綜的卷子,自己貪玩,和朋友們玩到很晚才回家,只是做理綜的選擇題,週日上課就那樣就上交了。(我們週末不休息的)

總而言之,家庭作業是鞏固所學知識的,希望學生可以正確對待。


蹦豆創客小程


抄襲作業的現象從來就未曾杜絕過,因此,無論是在公交車上抄作業,還是在家裡、學校裡抄作業,本質都是一樣的,即應付作業,用最小的時間代價完成任務。

產生這種現象的根源在於學生對待作業的態度,而這種態度不僅僅反映在作業中,相應的,課堂上同樣也會出現,極少會有作業抄襲,上課卻認真的學生。因此,歸根到底,這屬於學習態度不端正。

學習態度怎樣才能端正?我也在一直追求這個問題的答案,更進一步,究竟學習是為了什麼?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作業便橫亙在每個學生面前,作為學習環節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承擔了鞏固當天所學知識的重任。低年級沒有書面作業,但並不等於沒有任何作業,事實上,每天回家後複述課堂內容,便是極為重要的作業,雖然是口述,但利用得好,效果並不亞於書面作業。這種習慣其實可以從幼兒園開始培養,每天回家後,家長不妨問問幼兒園中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引導孩子用語言來描述當天的情景,而到了小學,這種語言描述可以更細緻一些,家長的問題也可以隨之更深入。並且這種習慣到了初中,也一樣適用,在初中數學課堂上,一節課最前面的幾分鐘,便是回顧上節課內容,採用的形式也是課堂問答的形式,是不是很熟悉?這和家長在家裡問孩子學校有哪些有趣的事,異曲同工。

而一旦家長把這種事情當成負擔,那孩子也必然會認為是負擔。難道只有書面作業才是作業?這種認知錯誤,直接導致了小學低年級家長並不太重視口頭作業,而是重視書面作業,過早將枯燥的作業過程帶入了學習。不可否認,親子交流的確是個技術活,怎麼與孩子交流,內容與用語都要斟酌。不少家長在陪伴作業中出現情緒異常,多半也與親子交流有關,不會交流,就會出現負面情緒,從而導致陪伴作業失敗,長此以往,作業自然就成為了負擔,因為家長與孩子雙方均無法從中找到成就感。

發展到後來,作業純粹成為一種應付,各種辦法接踵而來。

再換個角度,在公交車上抄作業,還未到不可救藥品的地步,畢竟學生還把作業當回事,更差的態度是根本懶得理,不做也不交,那可是絕症了。


愛數學做數學


抄就抄唄,小孩抄作業 很正常,我希望 孩子當著我的面 抄作業,抄作業不要隱瞞家長。

問問 孩子為什麼抄作業?不懂 不會,還是 另有苦衷?

比抄作業 嚴重的事情,孩子遇到困難 不去尋求幫助,不去 向家人 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作業 問題 ,情感問題 ,都要放在桌面上 和父母討論一下,尋找答案。父母更多的是 扮演朋友的角色,要寬容 平等 交流。

對於家長來說 孩子不和父母交流,悄悄揹著父母 做某些事情,才是需要小心。抄作業 絕對是小事情,以後可能 遇到比抄作業嚴重更多的事情,需要孩子和父母共同面對。

對於作業 每天先寫會做的,簡單題目。難題目放到最後。可以使用家長手機 在線 諮詢 ,小猿搜題 作業幫。時間許可 難題 不會題目,儘量當天完成,不要把 問題留到第二天。

十點之前 必須睡覺,寫不完,可以抄答案。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自學 可以解決問題,要老師做什麼?

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家長不要緊張,更不要有攀比心理。學習是一場馬拉松,高中回想 初中題目,小學題目,是不是感覺簡單 可笑。人都有成長過程,不要緊張。

快樂學習 把學習當成上班一樣,按部就班 不要有壓力,距離成果就會很近。要有 交了學費 我是顧客 需要享受服務的心裡。


令狐沖101


對於抄作業的事情應該是每個學校都會有的。

究其根源應該是孩子對待作業的認知錯誤。把作業當成了一種負擔,當成了一種不得不完成的任務。在這樣的狀況下,那麼寫作業自然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了。如果再加上自己寫字的效率慢、有些題目不會做、家長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又不停的指責,這樣時間一長,寫作業就讓自己越來越難過了。但第二天如果作業不能及時上交,還要受到老師們的批評、同學的嘲笑、以及父母的批評。為了第二天自己的日子好過點兒,索性就投機取巧,抄吧。這樣自己既能又快又好的完成作業、說不定還能得到表揚呢、同時自己也不用動腦思考了,多好啊!殊不知這樣做的結果是,看似解決了當下的問題,卻將不會的知識越積越多,最後成了一個絆倒自己的大石頭。

造成這樣種局面的根源,還是家長的教育和引導方法出現了錯誤。

當第一次發現孩子出現抄襲作業的問題時,要將這一行為的嚴重後果給孩子教育到,同時也要告訴孩子這其實是一種弄虛作假、不誠實的行為。讓孩子們真正意識到這一行為的嚴重性、以及對自己長遠品質的影響。

同時也要告訴“課後作業”的重要性。通過完成作業,可以檢查課堂學習的效果。發現有知識遺漏的部分,趕快的補習,確保知識的鏈接。同時保質保量的完成作業也是對所學知識的鞏固記憶和加深理解;寫作業時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一種思維的過程。可以培養孩子們獨立思考、深入探究的品質。

再次,在孩子面對作業時,家長的態度也很重要。不能急於求成,要做到情緒平和。看到同樣的作業量別的同學40分鐘就完成了,而自己的孩子90分鐘還沒有完成,就開始有負面的情緒了。孩子們是有個體差異的、對同一知識點的吸收也不一樣的。家長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具體對待孩子的作業,是要以學業為目標。確保學業質量的達成。先確保作業的質再確保作業的量。

最後,在輔導作業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的加入一些趣味性的互動。這樣慢慢的引導和糾正,讓孩子們覺得寫作業是件愉快、開心的事情。這樣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家長還怕孩子會為了完成任務而去抄襲作業嗎?


LoveAndDreamsArrive


初中生早上在公交車上抄作業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抄其他同學的作業,說明該學生作業不會做,即不能不做,不做會被老師處罰。又不能做錯,做錯會被老師罰抄和拍照發到家長群裡。所以就只能抄了,還不能在學校抄,會被老師看到,同樣要受罰。

還有一種就是抄語文作業,有的是抄生字,抄課文,等等。有可能是學生晚上忘做了,也有可能是有其他耽誤了,沒時間做了還有可能是作業太多做不完。又不想不完成作業受老師的責罰,所以就在公交車上抄。

我認為這個學生本質上還是好的,還是想進步的,不管是什麼原因沒寫完作業,他還是在努力的完成!我們也應該反思一下,老師講課能不能再仔細一點,能不能儘量讓更多的學生聽懂,多一些課堂練習,讓作業儘量少一點,讓學生能有時間休息一下。如果我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公交車上抄作業,首先會心疼!


阿明老師說教育


我認為老師不應該佈置作業,沒意義,學校多設置自習課就行了,老師你需要說明天我講那張卷子或者明天我找人提問那些生字就行了。,因為有些題或者字某個學生可能已經完全熟悉了,你在硬性要求,浪費精力和時間。。


靜待紫丁香花開



採玉人634


家長應過問孩子當天學習和作業情況!此學生尚知到校前抄作業,可救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