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真的卖不动了,房企开始凉凉


房子真的卖不动了,房企开始凉凉

今天跟大家聊聊楼市。

最近关于房企的新闻有点多,但都不是什么好新闻。

网传绿地湖南事业部要求部门内所有员工(包括试用期员工)必须在月底前购买一套绿地湖南的房产(也可以找亲戚或朋友来购买),“不完成者将被除名”。

消息一经公开,整个网络都炸开了。

房子真的卖不动了,房企开始凉凉

对此,绿地集团湖南事业部相关负责人称,内部购房系“员工福利”,不存在不购房就会被开除的情况,说是发通知的部门负责人传达会议精神有误。

但媒体对这样的回应不买账。

根据财经网的报道,21世纪经济报道多方证实,湖南绿地确实向员工发布过上述要求。

目前,根据多家媒体的确认,绿地这事实锤了!


房子真的卖不动了,房企开始凉凉

卖不动的房子

房子卖不动这件事,我之前已经讲过。

2019年,绿地湖南事业部定下了200亿的销售目标,比去年的实际销售额增加近7成。

同时,根据媒体的报道,今年湖南绿地还将增加4000亩土地储备。

这世道,绿地这么牛叉地拿地,我也是服了。

终于现在要靠员工来卖房子了。

绿地这事情,其实只是当今楼市的一个缩影。

人家绿地卖不动房子,要求员工发动亲戚朋友来,孙宏斌的融创,也是这样。

网传融创天津公司于10月17日晚组织会议通过决策:启动员工自购及全员泛营销,冲击全年任务,坚决进行资源“换仓”计划。

按照这个计划,融创的一些楼盘,也是要大幅度降价。

澎湃新闻也去确认了,这事也是实锤的。

具体项目来看,融创天津提及的项目价格,现价均比首次开盘的价格要低。

最大降价幅度超过5折,这个楼盘是融创181,首次开盘的价格为72000元/平方米,现在的价格为35000元/平方米。

还有天津融创津宸壹号,最近断崖式降价40万。

但这个楼盘刚买过手的业主就不干了,现在这事还在闹,还没完呢。

中国人买房子,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普通民众其实都不想房子涨价。

但一旦自己买了,恨不得涨上天。

所以一旦出现跌幅,意见比天还大,之前砸售楼部的事情,没少见。

瞧瞧股民,明显心态好多了。

其实绿地和融创,都不算什么了,恒大早在今年8月份就开启了“全员营销”的抢收计划。

恒大的“全员营销”涵盖了其在全国27个地区的493个项目,除了住宅和商铺项目之外,恒大旅游集团也有12个项目在“全员营销”的名单内。

都说年关是最难过的,这话对现在的房企来说,最是感同身受了。

房子确实是卖不动了,发动全员,拐着弯明里暗里打折促销,这些楼盘也只能这样干了。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发布了《2019年三季度楼市总结报告》,在其跟踪监测的全国50余个重点城市中,已经有10余个品牌房企在打折促销。

回想前两三年,新闻到处说,某某地的大爷大妈排队抢房子的盛况,跟如今比,真是冰火两重天啊。

房子真的卖不动了,房企开始凉凉

谁的日子好过谁

有人还能发动员工卖房子,起码工资还能发得出去。

但有的人,现在已经玩完了。

2019年,就有媒体曝光“三盛宏业被传甩卖总部大楼”的消息。

三盛宏业,可是在2018年刚刚进入中国百强房企的行列哦,排名54。

但现在,这家公司的资金链已经断了,全国项目大面积停滞、资金被监管等问题在今年集中爆发。

这家公司上海、舟山等区域的一些员工,已经到公司总部讨钱,人家董事局主席出来说,“我也是非常难过,如果那些项目能解决,我想总是能解决。”

这年头,最难的,怕是老板了。

房地产的寒冬,其实去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始了。

而爆雷的房企,远不止一家。

截至2019年7月21日,全国有271家房地产企业发布破产公告。

这些破产的房企,无外乎没钱,也融不到钱。

一个明摆的残酷事实是,中小房企的抗风险能力普遍较弱,在经济寒冬之下,流动性风险肯定是在不断加大。

所以,一部分中小房企深陷资金和债务危机的泥淖,直至消亡也是正常的。

但自救,不仅仅是中小房企的年度关键词,也是大房企的年度关键词。

因为,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比如恒大促销,比如万科高喊“活下去”。

这些年来,开发商基本都是用房地产的钱去支撑长租、教育、养老、度假等新业务的投资。

房子如果卖得出去,倒也还好,但现在房子很难卖出去,问题就来了,资金马上就紧张了。

所以恒大早就剥离了快消和粮油,许老板说未来要集中精力搞汽车,但新能源汽车现在是亏损的,足球也是亏的,恒大健康也是亏的。

万科也一样,它的万村整改烧了一堆钱,也没见盈利。

最近新闻还报道了一件万科的事情。

万科和融信中国合作开发的杭州秀隐翠园7号楼在获准销售一个多月后,并没有客户登记申请购买。

尴尬了。

大家对杭州的印象,难道不是那个号称要把广州踢出一线城市的土豪吗?

这座土豪城市,曾经可是一房难求,需要摇号抢房哦!

现在,很多杭州二手房哪怕开始降价,竟然无人问津?

嗯,杭州的兄哋,感觉太不给面子了。

看来万科它们,今年第四季度也要在杭州搞搞促销才行啊。

不过看着杭州的兄哋不太给力,阿里更急。

本周阿里巴巴已经正式启动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节了,它放了个大招:上万套房特价卖。

京东也跟上了,一次性提供全国各种房源6000套,新房全款5折起,优惠额超3亿元……

真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剁手,也剁出了新高度。

房子真的卖不动了,房企开始凉凉

缺血的房企

时间进入2019年,楼市是分裂的。

有人饿死了,有人喊着活下去,有人还在买买买。

比如,这位叫中海的大哥。

19年7月15日,中海地产以79.4亿拿下帝都丰台区造甲村地块,成为今年的新总价“地王”。

在此21天前,这家公司才刚刚拿下深圳光明单价“地王”。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海及旗下中海宏洋拿地超过25宗,花费640亿,若加上7月15日的北京地王,则已超700亿。

而自5月份开始,保利发展在土地市场也在同样发力,仅6月拿地就超过了240亿。

类似中海这样的大型房企,正在成为土地和并购市场的主导者。

有媒体称,在中国房地产发展史上,似乎没有哪一年像2019年上半年这么分裂。

因为,大型龙头房企的土豪表现,掩盖不了整个楼市的资金尴尬。

虽然年初的时候,楼市经历了一个小阳春,房企融资渠道也一度有放松迹象。

一下子,大家又开始补血补仓,地王频现。

19年前6个月,房地产信托募集资金为4500亿元,创下近几年的新高。

全国50个大城市合计卖地超2万亿,同比增17.4%。

但好景不长,拐点马上又来了。

监管开启严厉的“窗口指导”:房地产信托不超过2019年6月30日的规模,“432”的通道类、地产公司并购类业务全部暂停。

到了7月12日,发改委下发通知,房企海外发债“只能用于置换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境外债务”。

至于其他资金用途,如补充流动性、资本性支出、偿还内债等被全面限制。

可问题是,接下来才是还债的高峰期啊,特别是国内债务。

数据显示,2019年房企国内债到期数量508只,总偿还量5303亿元;海外债到期数量66只,到期规模238亿美元。

像恒大、富力、佳兆业这些房企,短期债务压力都是很大的,要不然恒大也不会发动全员促销。

其实房企短期债务出现增长趋势,早在2018年下半年开始就出现了,融资期限的扩张甚至到60个月以上。

今年和明年是房企债务兑付高峰期,接近3成的融资在24个月内到期。

当房奴一旦数量减少,楼市立马歇火,房企跟着难受。

现金流,对于房企来说,永远是核心。

现在房企现金流极度紧张,从最新公布的全国楼盘开工和竣工的剪刀差也可以看得出来。

根据19年9月份的数据,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16570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6%,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房屋竣工面积46748万平方米,下降8.6%,降幅收窄1.4个百分点。我们再来对比一下2018年9月、2017年9月的数据。

2018年1-9月,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为15.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6.4%,全国房屋竣工面积为5113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4%。

2017年1-9月,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为1310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8%,全国房屋竣工面积为5769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

看到没有,从去年开始,实际上竣工面积都在不断减少,而且开工和竣工的剪刀差是在扩大的。

开工,只是为了搞个地基拿到相关许可证,好回笼点资金,但要那么快建好,则需要更多的钱,哪有那么容易。

这两年买新楼盘的童鞋们,你们家的房屋质量,没少让你们操碎心吧?

楼市的转折之年,我认为是2018年下半年。

19年初的倒春寒,掩盖不了整个行业的衰退。

而上半年大量房企调整业务、调整人事编制,乃至内部腐败频发,都在告诉我们:这是极为不平静的一年。

当房奴现在只能支撑拼多多的股价时,当三季度显示的消费数据把口红效应展现得更为淋漓尽致时,房企的日子,自然不好过。

这个时代,纷繁芜杂,也暗流涌动。

这个世道,焦虑和不安的,不仅是你,那些商业巨擘,一样如此。

每个人,每个企业,都在自己的轨道上,感受经济下行之下带来的萧瑟。

现在,没有几个人是容易的。

所有的岁月静好,只是来源于我们的无知。

而现金为王,才是这个时代的王道!

更多保险科普,避坑干货,好险推荐,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水熊优保

水熊君,只会让用户用最少的钱买到真正有保障效果的保险产品。

更多投保攻略,赶紧戳下方“了解更多”查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