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真的賣不動了,房企開始涼涼


房子真的賣不動了,房企開始涼涼

今天跟大家聊聊樓市。

最近關於房企的新聞有點多,但都不是什麼好新聞。

網傳綠地湖南事業部要求部門內所有員工(包括試用期員工)必須在月底前購買一套綠地湖南的房產(也可以找親戚或朋友來購買),“不完成者將被除名”。

消息一經公開,整個網絡都炸開了。

房子真的賣不動了,房企開始涼涼

對此,綠地集團湖南事業部相關負責人稱,內部購房系“員工福利”,不存在不購房就會被開除的情況,說是發通知的部門負責人傳達會議精神有誤。

但媒體對這樣的回應不買賬。

根據財經網的報道,21世紀經濟報道多方證實,湖南綠地確實向員工發佈過上述要求。

目前,根據多家媒體的確認,綠地這事實錘了!


房子真的賣不動了,房企開始涼涼

賣不動的房子

房子賣不動這件事,我之前已經講過。

2019年,綠地湖南事業部定下了200億的銷售目標,比去年的實際銷售額增加近7成。

同時,根據媒體的報道,今年湖南綠地還將增加4000畝土地儲備。

這世道,綠地這麼牛叉地拿地,我也是服了。

終於現在要靠員工來賣房子了。

綠地這事情,其實只是當今樓市的一個縮影。

人家綠地賣不動房子,要求員工發動親戚朋友來,孫宏斌的融創,也是這樣。

網傳融創天津公司於10月17日晚組織會議通過決策:啟動員工自購及全員泛營銷,衝擊全年任務,堅決進行資源“換倉”計劃。

按照這個計劃,融創的一些樓盤,也是要大幅度降價。

澎湃新聞也去確認了,這事也是實錘的。

具體項目來看,融創天津提及的項目價格,現價均比首次開盤的價格要低。

最大降價幅度超過5折,這個樓盤是融創181,首次開盤的價格為72000元/平方米,現在的價格為35000元/平方米。

還有天津融創津宸壹號,最近斷崖式降價40萬。

但這個樓盤剛買過手的業主就不幹了,現在這事還在鬧,還沒完呢。

中國人買房子,真是一個有趣的現象,普通民眾其實都不想房子漲價。

但一旦自己買了,恨不得漲上天。

所以一旦出現跌幅,意見比天還大,之前砸售樓部的事情,沒少見。

瞧瞧股民,明顯心態好多了。

其實綠地和融創,都不算什麼了,恆大早在今年8月份就開啟了“全員營銷”的搶收計劃。

恆大的“全員營銷”涵蓋了其在全國27個地區的493個項目,除了住宅和商鋪項目之外,恆大旅遊集團也有12個項目在“全員營銷”的名單內。

都說年關是最難過的,這話對現在的房企來說,最是感同身受了。

房子確實是賣不動了,發動全員,拐著彎明裡暗裡打折促銷,這些樓盤也只能這樣幹了。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發佈了《2019年三季度樓市總結報告》,在其跟蹤監測的全國50餘個重點城市中,已經有10餘個品牌房企在打折促銷。

回想前兩三年,新聞到處說,某某地的大爺大媽排隊搶房子的盛況,跟如今比,真是冰火兩重天啊。

房子真的賣不動了,房企開始涼涼

誰的日子好過誰

有人還能發動員工賣房子,起碼工資還能發得出去。

但有的人,現在已經玩完了。

2019年,就有媒體曝光“三盛宏業被傳甩賣總部大樓”的消息。

三盛宏業,可是在2018年剛剛進入中國百強房企的行列哦,排名54。

但現在,這家公司的資金鍊已經斷了,全國項目大面積停滯、資金被監管等問題在今年集中爆發。

這家公司上海、舟山等區域的一些員工,已經到公司總部討錢,人家董事局主席出來說,“我也是非常難過,如果那些項目能解決,我想總是能解決。”

這年頭,最難的,怕是老闆了。

房地產的寒冬,其實去年下半年就已經開始了。

而爆雷的房企,遠不止一家。

截至2019年7月21日,全國有271家房地產企業發佈破產公告。

這些破產的房企,無外乎沒錢,也融不到錢。

一個明擺的殘酷事實是,中小房企的抗風險能力普遍較弱,在經濟寒冬之下,流動性風險肯定是在不斷加大。

所以,一部分中小房企深陷資金和債務危機的泥淖,直至消亡也是正常的。

但自救,不僅僅是中小房企的年度關鍵詞,也是大房企的年度關鍵詞。

因為,他們的日子也不好過,比如恆大促銷,比如萬科高喊“活下去”。

這些年來,開發商基本都是用房地產的錢去支撐長租、教育、養老、度假等新業務的投資。

房子如果賣得出去,倒也還好,但現在房子很難賣出去,問題就來了,資金馬上就緊張了。

所以恆大早就剝離了快消和糧油,許老闆說未來要集中精力搞汽車,但新能源汽車現在是虧損的,足球也是虧的,恆大健康也是虧的。

萬科也一樣,它的萬村整改燒了一堆錢,也沒見盈利。

最近新聞還報道了一件萬科的事情。

萬科和融信中國合作開發的杭州秀隱翠園7號樓在獲准銷售一個多月後,並沒有客戶登記申請購買。

尷尬了。

大家對杭州的印象,難道不是那個號稱要把廣州踢出一線城市的土豪嗎?

這座土豪城市,曾經可是一房難求,需要搖號搶房哦!

現在,很多杭州二手房哪怕開始降價,竟然無人問津?

嗯,杭州的兄哋,感覺太不給面子了。

看來萬科它們,今年第四季度也要在杭州搞搞促銷才行啊。

不過看著杭州的兄哋不太給力,阿里更急。

本週阿里巴巴已經正式啟動天貓雙十一全球狂歡節了,它放了個大招:上萬套房特價賣。

京東也跟上了,一次性提供全國各種房源6000套,新房全款5折起,優惠額超3億元……

真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剁手,也剁出了新高度。

房子真的賣不動了,房企開始涼涼

缺血的房企

時間進入2019年,樓市是分裂的。

有人餓死了,有人喊著活下去,有人還在買買買。

比如,這位叫中海的大哥。

19年7月15日,中海地產以79.4億拿下帝都豐臺區造甲村地塊,成為今年的新總價“地王”。

在此21天前,這家公司才剛剛拿下深圳光明單價“地王”。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海及旗下中海宏洋拿地超過25宗,花費640億,若加上7月15日的北京地王,則已超700億。

而自5月份開始,保利發展在土地市場也在同樣發力,僅6月拿地就超過了240億。

類似中海這樣的大型房企,正在成為土地和併購市場的主導者。

有媒體稱,在中國房地產發展史上,似乎沒有哪一年像2019年上半年這麼分裂。

因為,大型龍頭房企的土豪表現,掩蓋不了整個樓市的資金尷尬。

雖然年初的時候,樓市經歷了一個小陽春,房企融資渠道也一度有放鬆跡象。

一下子,大家又開始補血補倉,地王頻現。

19年前6個月,房地產信託募集資金為4500億元,創下近幾年的新高。

全國50個大城市合計賣地超2萬億,同比增17.4%。

但好景不長,拐點馬上又來了。

監管開啟嚴厲的“窗口指導”:房地產信託不超過2019年6月30日的規模,“432”的通道類、地產公司併購類業務全部暫停。

到了7月12日,發改委下發通知,房企海外發債“只能用於置換未來一年內到期的中長期境外債務”。

至於其他資金用途,如補充流動性、資本性支出、償還內債等被全面限制。

可問題是,接下來才是還債的高峰期啊,特別是國內債務。

數據顯示,2019年房企國內債到期數量508只,總償還量5303億元;海外債到期數量66只,到期規模238億美元。

像恆大、富力、佳兆業這些房企,短期債務壓力都是很大的,要不然恆大也不會發動全員促銷。

其實房企短期債務出現增長趨勢,早在2018年下半年開始就出現了,融資期限的擴張甚至到60個月以上。

今年和明年是房企債務兌付高峰期,接近3成的融資在24個月內到期。

當房奴一旦數量減少,樓市立馬歇火,房企跟著難受。

現金流,對於房企來說,永遠是核心。

現在房企現金流極度緊張,從最新公佈的全國樓盤開工和竣工的剪刀差也可以看得出來。

根據19年9月份的數據,全國房屋新開工面積16570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6%,增速回落0.3個百分點;房屋竣工面積46748萬平方米,下降8.6%,降幅收窄1.4個百分點。我們再來對比一下2018年9月、2017年9月的數據。

2018年1-9月,全國房屋新開工面積為15.3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6.4%,全國房屋竣工面積為5113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1.4%。

2017年1-9月,全國房屋新開工面積為13103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8%,全國房屋竣工面積為5769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

看到沒有,從去年開始,實際上竣工面積都在不斷減少,而且開工和竣工的剪刀差是在擴大的。

開工,只是為了搞個地基拿到相關許可證,好回籠點資金,但要那麼快建好,則需要更多的錢,哪有那麼容易。

這兩年買新樓盤的童鞋們,你們家的房屋質量,沒少讓你們操碎心吧?

樓市的轉折之年,我認為是2018年下半年。

19年初的倒春寒,掩蓋不了整個行業的衰退。

而上半年大量房企調整業務、調整人事編制,乃至內部腐敗頻發,都在告訴我們:這是極為不平靜的一年。

當房奴現在只能支撐拼多多的股價時,當三季度顯示的消費數據把口紅效應展現得更為淋漓盡致時,房企的日子,自然不好過。

這個時代,紛繁蕪雜,也暗流湧動。

這個世道,焦慮和不安的,不僅是你,那些商業巨擘,一樣如此。

每個人,每個企業,都在自己的軌道上,感受經濟下行之下帶來的蕭瑟。

現在,沒有幾個人是容易的。

所有的歲月靜好,只是來源於我們的無知。

而現金為王,才是這個時代的王道!

更多保險科普,避坑乾貨,好險推薦,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水熊優保

水熊君,只會讓用戶用最少的錢買到真正有保障效果的保險產品。

更多投保攻略,趕緊戳下方“瞭解更多”查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