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病毒不能在空氣中長久存活,那麼為什麼要空氣消毒?

用戶63834413


這個問題有點偏,不是所有病毒在空氣中存活時間較短。

病毒是一種介於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一個大分子有機物體,實際上只由一個保護性的蛋白質外殼和DNA或者RNA構成,其藉由感染機制,可以利用宿主細胞系統中的蛋白質、核酸、酶等進行自我複製,不能長時間的離開宿主,離開宿主後,不能獨立生長和複製。病毒可以感染所有的具有細胞結構的生命體。因此,病毒有生物病毒(感染細菌的病毒)、動物病毒(感染動物的病毒)、植物病毒(感染植物的病毒)。第一個已知的病毒是菸草花葉病毒,由馬丁烏斯·貝傑林克於1899年發現並命名,如今已有超過5000種類型的病毒得到鑑定。

病毒存活時間的長短與病毒的種類、病毒所處的環境溫度和溼度、病毒脫離細胞後所處的營養條件等。

病毒在空氣中存活時間是有限的,因為病毒的存活需要載體,空氣中沒有病毒需要的載體時,病毒就會死亡。據世界衛生組織專家稱,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在空氣中存活2小時。流感病毒抵抗力較弱,不耐熱,56℃30分鐘即可使病毒滅活。室溫下傳染性很快喪失,但在0℃~4℃能存活數週,-70℃以下或凍幹後能長期存活。病毒對乾燥、日光、紫外線以及乙醚、甲醛、酒精等化學藥物很敏感。流感病毒可引起人、禽、豬、馬、蝙蝠等多種動物感染和發病。

艾滋病毒存活時間不超過一個小時。艾滋病毒就是HIV病毒,對熱、氣候的乾燥、陽光很敏感,在56℃溫度情況下,經過30分鐘左右完全把HIV病毒殺死,沒有那麼可怕,傳染性沒那麼強。生活中的接觸沒那麼容易傳染,比如握手,正常生活在一起,更沒想象那樣子容易傳染。另外它對消毒劑很敏感,84消毒劑、漂白粉等很敏感,殺菌效果也不錯。在寒冷的情況下,生存時間要長一些。

手足口病毒在空氣中存活的時間並不長,大約4-5個小時左右,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的傳染病,傳染力是非常強的。手足口病毒主要存在於患者的糞便、皰疹液或者是飛沫中,得了手足口病的病人必須要及時隔離處理。隔離的時間大概是2個星期左右,要等到患者的體溫正常、皰疹結痂,才能夠和健康人進行接觸,否則容易使正常的健康人罹患手足口病。得了手足口病家裡還要注意通風,讓病毒可以及時清除。

狂犬病毒在空氣中存活的時間,目前還沒有見到具體資料。但一般狂犬病毒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比較弱,經過陽光或者紫外線的照射,可以很快的將狂犬病毒滅活。

冠狀病毒對溫度比較敏感,陽光、紫外線也會對病毒的活躍性起到抑制的作用。病毒在56攝氏度的環境中半小時會失去活躍性。現在是冬季,病毒就會存活時間要長一些。冠狀病毒通過飛沫機會傳染,病毒在潮溼的環境中更容易存活。如果空氣乾燥,存活時間越短。氣溫升高,對殺死病毒會起到關鍵作用。

在病毒存活的時間內,都保持有感染性,病毒可以通過打噴嚏汙染空氣、電梯,可以通過隨地吐痰汙染地面、可以通過病人的手汙染一些器具。

我們的腳就是一顆定時炸彈,如果踩了攜帶病毒的談,你的鞋就可能把病毒帶回家。建議大家呆在家裡, 沒事時不要到處溜,如果必須外出,鞋一定要隔離放置並用酒精消毒。 電梯是一個危險的地方,電梯內部空氣不流通,面積小,如果有人咳嗽或者打噴嚏,就會引起病毒擴散。所以搭乘電梯時一定要戴口罩,建議大家按電梯樓層按鈕時,最好不用手,用隔離紙巾或者其它物體,以防接觸傳染。非典期間,香港陶大花園正是電梯傳染了整棟樓。

人員密集的地方是危險的地方,傳染人群有三類,第一類是感染者或者與感染者有直接接觸者,第二類就是與第一類接觸到的熟人,第三類就是與第二類接觸到的所有人,誰也不認誰。第一和第二類已經政府被隔離了,第三類人員在什麼時候發病、人在那個地方都是未知數,假如你堅持兩週不出門直到所有病毒攜帶者都發病且被隔離了,大家就都安全了。

對空氣進行消毒的作用就是防止在病毒存活期內,由於空氣中病毒密度大而產生空氣短距離傳播;防止地面由於病人吐痰把病毒帶回家;減少病毒在存活的時間內停留於空氣中物體的表面。實際上是一種切斷傳播途徑的方法措施。

在疫情的關鍵時期,希望大家帶口罩、勤洗手、不走動、不聚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