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如果我没回来,帮我照顾爸妈!”

这个春节,他们从家人变成了战友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

雅安一家四口人都战斗在抗疫一线

表弟作为华西第一批医疗队队员,初一就赴武汉一线支援;妹妹在基层卫生院工作,除夕夜都在高速路口监测体温;父亲在村里负责开展排查劝导;姐姐杨宇恒作为雅安中院宣传处副处长,从1月24号到现在一直在做防疫宣传工作。

「连线」“如果我没回来,帮我照顾爸妈!”

他说:“如果我没回来,帮我照顾爸妈!”

今年,因为父亲值班,一大家人提前就说好,初一再吃团圆饭,关于如何过春节,一家人提了很多想法,也讨论了很久。

“要整一顿烧烤……”

“要去老屋里面看看……”

“要去做竹筒饭……”

然而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一家人还没有来得及团圆就已经分别。1月24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工作的弟弟彭云耀接到通知:“作为四川省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赴武汉支援,要立即启程。”出发前,姐姐杨宇恒,叮嘱他,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但弟弟没回头,只是在车子启动后将头伸出窗外:“如果我没回来,帮我照顾爸妈!”

杨宇恒每每想起这句话都会泪如雨下。她说:“朋友圈有很多亲人朋友知道他前往武汉都为他骄傲,可是对我来说,只希望他平安归来。”

「连线」“如果我没回来,帮我照顾爸妈!”

他说:“共产党员,不说累”

“我是党员!”这句话是杨宇恒父亲杨永平最爱说的话。杨宇恒有时会觉得父亲这是在唱高调,但是如今,杨宇恒却为父亲的“高调”而感动。

今年,父亲瞒着家人向单位申请去“包村”。家人知道后都很不解,劝他放弃。因为疾病,杨宇恒父亲在华西医院做过两次大手术。4.20地震后,他连续上班20多天,因为站立时间太长引发腰椎间盘突出,被紧急送往华西医院医治。现在,父亲走路已经有些颠簸,甚至不能长时间站立。可是,今年他却依然固执地要去村里工作。

「连线」“如果我没回来,帮我照顾爸妈!”

初一开始,村里的几十户人,他每天都要挨着排查、宣传防疫知识,与村干部一起商量村里的防疫工作,参加镇里的例会,汇报全村情况。杨宇恒说,只要问他累不累,他便会回答:“共产党员,不说累!”杨宇恒说:“他的回答总是惊到我。”

「连线」“如果我没回来,帮我照顾爸妈!”

我去重症病房,别告诉我妈

1月30日晚上,弟弟发来他在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工作时的照片。为了让姐姐放心,他也跟姐姐分享了当天病房里那些让他高兴的事情。

“我们负责的病房有个孕妇出院了,我亲自送她上车的……”

“八床的刘阿姨她绝食两天了,我护理她时陪她聊天、耐心开导她,下午她吃了一碗饭,还要求我喂她……”

杨宇恒说:“他的言语里,我听出他的开心。但是,前线的艰辛不言而喻,从他每天给我发消息的时间那么不确定,我就能猜到他的忙碌。他很懂事,不想让我们担心,每次都是报喜不报忧。”

「连线」“如果我没回来,帮我照顾爸妈!”

“明天开始实施分级护理,我要调整到重症病房工作,那边都是危重病人……”

“每天上班多长时间呢?危重病人的防护有特别的措施吗?……”

“我就是专业护理重症的呀,这些都是小case,你要相信我是专业的!”

听到弟弟要去重症病房工作,杨宇恒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一连串好多问题,弟弟一个没回答,只说:“你要相信我是专业的!”接着便去开视频例会了。到了深夜,杨宇恒收到弟弟发来的语音:“姐,我去重症病房,别告诉我妈,免得她担心。”

一句跨越1288公里的平安

2月6日,完成工作,杨宇恒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可是,焦虑迎面而来:在武汉一线支援的弟弟已经两天没有报平安,父母居住的小区已经实施封闭性管理,听说出现了确诊病例……

杨宇恒不太放心,在微信群里发起了语音通话。不料没人应答,只好无奈取消。她刚走出办公室,家里的微信群里,妹妹又发起了位置共享。杨宇恒迅速加入。一分钟后,弟弟的头像出现在屏幕上。收起共享,群聊天里显示了弟弟的回复:

准备去上夜班,平安。加油,在一线的亲人们!杨宇恒的眼里瞬间浸满泪花。这一句跨越1288公里的平安,对她来说是此刻这个世界最宝贵的字眼。

「连线」“如果我没回来,帮我照顾爸妈!”

为了及时了解一线家庭成员的消息又不让其他家人担心,他们建了一个四个人的群。杨宇恒说,在这个“还没来得及团圆就已经分别”的春节,他们用这样的方式实现了“云团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