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裡最難的是哪一塊?

屁哥學日語


中醫最難的莫過於讓其驗方驗藥,大樣本,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這一國際公認的最科學的檢測方法檢測真偽,他們其實非常清楚,甚至自己都不信中醫,生病了照樣去醫院著病,然而談起中醫卻口若懸河,對於中醫的質疑批判哪怕邏輯再完美,都會被無視,因為他們指著中醫藥產業“吃飯”呢,你要敲他“飯碗”,你以為他們會同意?


滬太郎3419


中醫最難的是其核心指導思想陰陽五行如何讓大眾理解。

現在學生從小都要接受自然知識的初淺教育,初中要學數理化。化學裡的元素週期律講的是物質是由一百多種元素組成的。陰陽五行認為萬事萬物都是陰、陽、金、木、

水、火、土相互作用演變而成的。

要人相信陰陽五行的正確性,必須捨棄化學、生物等學科,兩者確實是水火關係,只有一個選項。要使人接受陰陽五行的最佳辦法是從娃娃抓起,不學理化生,只學陰陽五行。時代允許嗎!大眾同意嗎!國家批准嗎!

中醫第二難是診斷疾病的方法被不懂醫學的人懷疑。摸脈咋那麼神奇呢,啥子病一摸就曉得了,這方法太好了。西醫咋那麼複雜呢,又是抽血化驗,又是B超CT。

中醫第三難是藥物的療效是否可靠。一種西藥上市要經過多重關卡才能放行,藥理作用、治療範圍、藥物劑量、藥副反應都標的一清二楚。中藥是否經過西醫那樣過五關斬六將,一般人就不清楚了!


辛福先


中醫最難的是,莫過於診斷,不輪用任何手段和任何方法,診斷不明確,就無法用藥!

西醫也是如此!首先要診斷明確!

現在的中醫內科醫生,普天之下,沒有一位能達到中醫的中等水平,都是在中醫門口,裡外附近打轉的人,屬於盲人摸象狀態!

現在的西醫醫生也只是,儀器和物理室極化學室的導遊!根本就談不上醫生兩字,只能說是為病人在門口的傳達人員。

西醫外科手術比中醫外科,高出了孫行者的一個筋斗雲!


無名1898146086933


中醫藥八綱辨證。八綱辨證為辨證總綱,既是最基礎的也是最困難的。“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簡單八字,是中醫藥人值得終生參悟的中醫真諦。理解並實踐八綱前四個字為下工,理解並實踐前六個字為中工,理解並實踐八個字為上工。掌握並實踐治癒這八字的疾病,可以說就可以治癒“百病”。問中醫藥人一個問題“陰陽表裡寒熱”六字,每個字都可以分陰陽。那麼“虛實”兩字,怎麼分陰陽?百分之九十的中醫藥人的答案是錯誤的。一講“實”,就聯繫到“實熱”,就認為“實”屬於陽,這就是典型的中醫藥西化。其實,“實熱”兩字包含“陰陽”兩種屬性,類似於“表裡”(陰陽)兩字,單就熱看,熱是一種性質為“陽”,實則是一種方向(有往裡發展的趨勢)為“陰”。虛,虛空,有氣化為空的趨勢,為陽。實,果實,吸收天地之精華為實,(形成“器物”)為有形之物,為陰。實與虛相對。所有疾病不過“陰陽表裡寒熱虛實”而已。1,陰陽為總結一切的本質,萬物皆陰陽。2,表裡指方位方向。3,生命在於運動,生命的起源靠宇宙冷熱(寒熱)變換。4,虛虛實實,真假難辨,暗指疾病是個無底洞,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要敬畏生命,疾病。亦印證萬物皆空,乃迴歸本真之意。讓人們順應自然。5,中醫藥言理法方藥,必先明理法,後言方藥。做個比喻:把理法比作是數學公式的話,那麼方藥不過是數字的變化。如正方形周長=邊長X4,公式是不變的(就是理法),而邊長是變化的(就是方藥)6,現在的中醫藥探討研究的處方,有本末倒置的情況,重點研究的是藥的有效成份,藥起的作用,藥對病的作用,疾病的本質,根源卻作為次要研究方向(受西醫的影響,對引起疾病的根本原因,基本不知曉)。而古中醫藥講究的是抓住疾病的“根”(本質),不管疾病隨環境變化表現出許多新的“標證”,但仍然能準確辨證其根源。7,能夠以準確辨證為前提,然後做到“勝手拈來”即可“藥到病除”,才是中醫藥的本真。方無定方,法無定法,藥無定藥,關鍵是“辨證準確”。8,中醫藥既是文科又是理科,準確的說是“文理結合”。不為良相,便為良醫,中醫為文科,只因中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事。中醫藥需理科思維,只因中醫藥對疾病的分析,需抽絲剝繭,層層分析,逐步推理辨證,然後用“公式化”般的處方治癒疾病。這一氣呵成式的過程,各個環節都有理性思維的作用。9,作為一名中醫藥,以上僅供參考,閒暇之餘,聊以自樂。


群信


中醫最難的就是沒有辦法現代化。

作為一個醫學體系,最重要的就是診斷。

作為醫生,沒有準確的診斷,就不是合格的醫生。

因此,診斷技術就是這個醫學體系的生命線。

中醫要現代化,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西醫創造的診斷儀器或設備直接拿過來。

這些儀器設備本來就是按照西醫的理論設計的,顯示的項目和數據都是西醫的,連分析病情也是西醫的,中醫醫生就必須具有西醫理論基礎。

西醫分工具體,醫生不是直接操作設備,而是有專門的西醫操作人員操作設備。

也就是說:中醫要現代化,還需要西醫的設備操作人員協助。

這樣一來,中醫的四診八綱就沒有用了,中醫就沒有中醫的特點了,還能稱為中醫嗎?

中醫如果想自己創造設備,但是陰陽五行學只能解釋中醫,和數理化不能交流,也就沒有辦法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究中醫設備。

比如經絡,那些奇談怪論的理論,數理化沒有辦法解釋,也就沒有辦法設計設備。

中醫的虛火,數理化不能解釋,也就沒有辦法創造檢測虛火的設備。

所以,中醫多一份現代化,就少一份中醫特色。

中醫徹底現代化,就不是中醫了。


紅色土地640


雖然不是醫學嶺域之人,但我覺得,中醫之難是其思想根源,建立基礎。這兒便是認識觀的問題:何渭科學的問題!幾人能真正解釋科學的問題?有人認為西醫可雙盲測試是科學,這就象張三是人,但人不是張三一樣慌謬!沒有正確對科學的認識,就不會對中醫完整體糸的認識。科學的認識是某套體糸的完整性,及其獨立性的認識!但幾人能承認其發源於古宇宙觀,天地人三才合一思想(無極→太極→兩儀(陰陽)→五行等等!中醫早期巫醫一家到後期無醫分家。把巫打為迷信,中醫從業者怕翻來自何處。何求使其完整?象鋸掉根的植物慾求繁榮一樣!無根可尋,無依可據。只所以不敢展其出處,怕西醫及一些權威人士定性,巫是謎信,古宇宙觀是謎信,但是持科學觀者,誰真正解釋了什麼是科學,何又為謎信尼?需指出的是以科學自據的大部分人,其認識本身是一種謎信。從而致使認識又見混亂不堪!科學者不敢認出處,迷信者打著科學滿世界轉。這就是中醫最最難的那部分!


手機用戶58709479509


中醫最難的就是辯證與施治,藥物組合配方的辯證法。傳統中醫藥物配伍認為,沒有現存的一病之方,也沒有現存的一病之藥。深思熟慮,融匯貫通的辯證原則。

傳統中醫戰術型束縛了中醫難學的枷鎖,必須改革創新傳統中醫,向現代中醫學轉型。破除迷信,打破教條僵化,封閉保守。向戰略型辯證論治轉變,祛風除溼通經絡,溫經散寒氣血活。疏肝養腎健脾胃,臟腑暢通病自愈的治療原則。才是未來中醫發展的廣闊前景。


用戶6131822359598


都是理論派,其實實踐過程是最難的。將書上的理論聯繫到實際的時候,你會發現病人的症狀和體徵根本就不像書上說的那麼明顯,怎麼在這些臨床紛繁複雜的症狀當中找到病人的主因,八綱辯證,六經辯證,三焦辯證用哪一個?外感還是內傷,或者是既往內傷又合併外感,或者脾腎陽虛又何必肝膽溼熱?怎麼判斷分析?用藥遣方怎麼樣?藥物的冷熱,補瀉……孫思邈曾說過:學醫三年,自謂天下無不治之症。行醫三年,始信世間無可用之方。沒有幾年的反覆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及病人反饋,是不可能出師的。這個過程是最難的,很多人一輩子也看不了複雜的疾病,只能看很簡單的疾病。


古方破解現代病


中醫裡最難的就是騙錢的那一塊,只有用《玄而又玄》的《中醫理論》,從而《冠冕堂皇》的理由把你撓昏,進而開些《連他自己都不敢吃》的中藥,迷了你的精、神,毀了你的身體,掏了你的腰包[捂臉][捂臉][捂臉][捂臉][捂臉][捂臉]


兔子6224


生死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中醫也不例外。現在的中醫本末倒置,西醫更是變本加厲。

唯物辨證法說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現在醫學依賴的藥物、器材、資源等等都是外部因素。

隨著無線技術越來越發達,手機無線上網,遙控飛機,遙控宇宙飛船等等已經廣為人知。

《黃帝內經》曰:餘聞古之治病,惟其移精變氣,可祝由而已。

其實天地無線和人體無線早已存在了。在幾千年前是人的大腦發出信息指令,現在是電腦發出信息指令罷了。

中醫難的其實是找回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