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養殖竹鼠是騙局?

棒奔霸


為什麼有人說養殖竹鼠是一個騙局?

其實每一個行業發展起來都有它的市場需求,只是看你如何發展,針對於成本的控制,有沒有一個極低的方法來控制成本。又或者說我們銷售的市場是否有足夠大?


跟風養殖,不要去做

在養殖這一方面,我們最擔心的就是大家投入養殖的時候,已經是在跟風的去養殖。

因為對於竹鼠這一個行業產品來說,雖然算不上騙局,但是實際上我們這邊有人養過。

由於後期的銷路沒有不好,導致於這個養殖好的產品沒辦法銷售出去,老闆跑路。養殖場破敗的時候,這些竹鼠逃跑了。

導致我們整個村的人都在抓竹鼠,並且他們到處搞破壞,導致於整個村子裡面都非常厭惡這個竹鼠。


養殖的過程也並不容易

說到底養殖還是需要一定的技術的,畢竟針對於竹鼠養殖的時候,如果我們技術不到位,針對於他養殖也並不是那麼容易。

疾病的控制。針對於養殖的過程,大多數都是疾病的控制,比較重要。

一旦針對於病情的控制,沒能夠得到有效的方法控制,它就有可能形成批量的死亡。

細節的管理,竹鼠有的大的能夠達到半斤重。但是在平時管理的時候,肯定也要細心到位。

如果沒能夠細心到位的管理,就會造成她壓抑不吃東西,甚至打架。

所以這種情況之下呢,我們覺得養殖的技術也是要一定量的。


先找好銷路,再投入養殖。

我們暫且不說這個竹鼠的養殖是否是一個騙局。針對於養殖這一個行業來說,我們都覺得應該先找好銷路,再投入養殖。

畢竟如果養殖成功的時候產品賣不出去,那麼這個時候就會導致我們空號這個飼料,或者花費大量的時間增加成本,最後價格得不到一個好的價格,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影響。

就像我們村子裡面養竹鼠的那個人樣,如果沒能夠找好銷路,最後有可能破產,然後放任這些竹鼠到處逃跑。

資金的投入,首先要預算好。

對於一個產品而言,我們進行創業的時候,一定要預算好整個創業的預算投入。

並且還得預留一份救急或者週轉的資金。

這個是很重要的,沒有計劃預算以及週轉的資金,那麼千萬不要隨意的投入到裡面創業。


畢竟有時候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的時候,你不得不挪用週轉的資金,那麼這個時候你沒有預備的週轉資金,就有可能陷入資金鍊斷缺的情況之下,有可能得不償失。


農人莫小道


我就是山裡人,養殖竹鼠看似容易,實則很難,難就難在後期管理上,稍不注意或者是沒養殖經驗,不用多久都會慢慢死掉,賠個精光,我們這幾個引進的竹鼠養殖埸,全垮掉了,現在全國養殖竹鼠多半是搞繁殖,賣種鼠,效益高,等你養商品時,價格會大打折扣的,人工養殖的竹鼠和野生的,在肉質,口感上差別很大,就象人工養殖的野豬,不管你怎麼養,和野生的肉質差別很大的,吃過兩樣野豬的人都知道,你人可以想象,在野生環境下生長的動物,吃一頓,餓幾天,沒東西食用,餓極了,跑得很遠了去找東西填肚子,什麼東西都吃,這就使它身上肉質緊,瘦肉率高,肉質含營養成份多樣,很高。而人工養殖的恰恰相反,不愁餓肚子,而且飼料都是精料,光長肥膘,運動量很小,半年一個個肥的流油,肉能好吃嗎?就象前幾年的娃娃魚,從二,三千元一斤,跌到現在幾十元一斤,一寸長的小魚苗從當初四,五百元一條,跌到現在二元多一條,還很少有人問津。全國養娃娃魚的有多少人賠得血本無歸,賺到錢得,也就是剛開始炒種苗和少數幾個開始效益好的極少數人。

想養殖竹鼠的人,應該先了解市場需求,別聽他人嘴說的好聽,還要先學養殖經驗才行,別聽那些歪話,什麼養殖竹鼠只許前期投入,後期不需要花錢,真是滿嘴跑火車,真正的是老鼠拖木楸,……大頭在後面裡。養殖的風險,後期風險和投入最大,市場最終決定你的收益和成敗。別怨我給你潑諒水,提醒你有好處。‘/


寒溪漁翁


養殖竹鼠也不能完全就說是騙局,還是看自己的個人能力吧,可以看到雖然很多人覺得養殖竹鼠是騙局,但是每年進入這行的人還是很多的。養殖竹鼠為什麼能夠吸引到這麼多人養殖呢?而進入這行的人為什麼又說是騙局呢?

先說竹鼠養殖的吸引力,為什麼現在農村養豬養牛的人在慢慢減少,很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因為太能吃了,而且這些一把養殖項目,比如雞鴨豬羊牛這些都需要吃糧食,吃糧食就意味著你每天要往裡面投錢進去。我們這邊的老話就說這些是張口貨,意思就是吃的太多,糧食成本太大了。

但是養殖竹鼠就不一樣了,基本上就是前期投資大,最主要的就是建場和買種,後期基本上不需要什麼投資,每天給一點點精料就可以了,所以這也是很多賣種的人最喜歡宣傳的一句話,也是竹鼠養殖比較吸引人的一個地方,就是一次性投資,後續不需要錢了。這個吸引力確實還是蠻大的。而且目前來說竹鼠的價格確實還不錯,野生的竹鼠基本上在七八十一斤。人工養殖的會便宜很多,但是也能賣到五六十一斤。當然這個是建立在你有銷路的前提下。

那既然竹鼠養殖這麼多好處,為什麼還有人覺得是騙局呢?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竹鼠這個項目本來就是炒種炒起來的,現在一對竹鼠種苗賣到了兩三百,價格還是蠻貴的,而且現在很多養殖竹鼠的基本上都是以賣種為主。市場的消耗量還是比較小的,對於一般的農村人來說很難找到銷路,這個不像是雞豬牛羊肉這些,全國的人都喜歡吃這些,但是竹鼠基本上只有在一些特定的地方才有人吃,而且價格太高,一般的老百姓也不會去買這個吃的。所以很多人養殖出來了,發現找不到銷路了,很多說回收的,基本上也沒有消息了,或者找各種理由來推辭,他們本來就是以賣種為主的,當然不會回收這些商品鼠。在廣東廣西福建這些地方確實有市場,但是前面說了市場本來就不大,很多都是本地市場就滿足了,你一個外地人也很難打進去。

而且養殖技術也是一個問題,很多賣種的時候就是說很好養,基本上每天給竹子,或者甘蔗,皇竹草等等都可以,但是養殖了之後就會發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就來了,母鼠咬死小鼠,而且拉稀,不吃東西,某明奇妙的就死了等等問題。

所以這些養殖之後賺不到錢的也是一大把,我們村裡以前就有兩個養過這個東西,最後都沒幹了。這些人也是到處說是騙局,所以就看到很多人這麼說了。

但是成功的也有,可以看到全國一些比較大的養殖竹鼠基地還是有很多的,所以能不能成功還是看自己的能力吧。


三農帝國


為什麼有人說養殖竹鼠是騙局?這個目前有許多人已入坑,但是由於其並不是太好銷售,連本錢都拿不回,所以有人認為其是騙局也正常。


一、賣種苗的誇大了其的經濟效益,只想把自己種苗儘量推銷出去,連哄帶騙,結果導致部分養殖戶就算是養出來了,銷路卻成了大問題。

二、竹鼠也並不是很好飼養,疾病也多,特別是新手,缺少經驗,進了本身就患病的幼鼠,結果是可想而知。


三、竹鼠的銷路並不廣泛,集中在廣東、廣西比較多,其他地方鮮有人吃,這也是為什麼其他地方的人,養出來不好賣的原因。在許多地方,吃竹鼠還是屬於比較新鮮的食材,並不好推廣。

四、養殖戶的劇增,使本就接近飽和的市場,雪上加霜,使養出來的竹鼠更難賣了,養殖戶很難賺到錢。


總之,養殖竹鼠這東西還是要分地區的,如果你的家鄉沒有人吃,你去養殖,銷路肯定會成大問題。如果當地吃的人多,有這個愛好,那麼你養殖竹鼠,在當地就能消耗完,那還是不錯的。至於那些養殖竹鼠年收入上百萬,上千萬的″致富故事",大家看看就好,許多都是節目組為吸引眼球,經過精心包裝的。真正靠養殖竹鼠年賺上百萬,上千萬的,只能是少數人。


壞男人說小龍蝦


為什麼有人說養殖竹鼠是騙局?

其實竹鼠的價格也不便宜,七八十塊錢一斤。說養殖竹鼠是騙局的人,可能是養殖竹鼠沒有賺到錢甚至虧錢。我國有很多人喜歡跟風種植養殖,竹鼠因其價格貴,消費量也少,甚至有些人對竹鼠有天生的排斥感,再美味再便宜也不會吃。消費人群少,價格貴消費量更少,養殖資金投入大,銷量跟不上去,養殖虧本當然會認為是騙局了。

1、養殖竹鼠資金投入大,養殖風險大。

農村有句俗語“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養殖竹鼠需要圈養,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竹鼠種苗、養殖成本、養殖風險,都在壓縮養殖竹鼠的利潤空間。最怕的還是養殖風險,竹鼠逃了、發生病害了,不能造成比較大的損失。

2、竹鼠的銷售能決定賺不賺錢。

“會養不會賣”也是枉然,竹鼠不比魚肉是大眾消費餐桌上常見的食物,很多人是不吃竹鼠,消費人群本來就少。但現在又有些人什麼都敢吃,怎麼挖掘竹鼠的消費人群,怎麼把竹鼠銷售出去才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養殖利潤再高,沒有銷量也會虧錢,利潤再低,消量大,薄利多銷,也能賺大錢。市場的同質化競爭,跟風養殖,進一步蠶食本來就不大的蛋糕。竹鼠驚人的食量,規模養殖每一天的養殖成本投入都比較高,早一天銷售出去就能減少養殖成本增加利潤空間。

結語:不能看什麼利潤高就跟風養殖,得看是否有市場,養殖數量和消費量是否對等。利潤再高,沒有銷量,就是虧錢。虧錢了就認為是騙局。


昕瑞生態


您好,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竹鼠因喜歡吃竹子而得名,竹鼠有非常好的市場前景、經濟價值和藥用價值,是近幾年被熱炒的養殖行業。竹鼠在我國南方城市和一二線的大城市有十分旺盛的市場需求量,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尤其是廣西廣東等地供不應求。

竹鼠市場前景如何?

竹鼠喜食竹子,所以竹鼠肉肉質細膩,味道鮮美是野味中的上品,並且竹鼠肉低脂肪、低膽固醇,是補中益氣的佳品。市場上每公斤竹鼠的售價高達80到100元。

竹鼠的皮毛是非常高檔的制裘原料,竹鼠皮毛色澤光潤、柔軟,是高檔翻毛大衣、皮領、帽子的上等原料;竹鼠皮板質良好,可以製成皮鞋等製品;而竹鼠須可以製成高檔的毛筆,每公斤竹鼠須售價可達到每公斤肆萬元,這些高檔皮毛製品遠銷歐美、日本等國家,是出口創匯的高檔商品。

竹鼠還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能夠補中益氣,強身健體,竹鼠油還可以治療燒傷等。

野生竹鼠是國家保護動物,私自捕捉屬於違法行為,而市場需求量大,於是就催生出竹鼠養殖這個熱門的特種養殖行業。

竹鼠經濟價值高,耐粗糧好飼養,抵抗力強不易生病,繁殖力旺盛,一年可產三到四窩幼崽,那麼為什麼有人說養殖竹鼠是一個騙局呢?

被說是“騙局”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盲目跟風。許多養殖戶投資前期沒有做過市場調查,看見別人養殖竹鼠掙錢了,自己就也投入資金進行跟風養殖。自己沒有養殖技術,導致竹鼠意外死亡率高、繁殖率低,又沒有銷售經驗和銷售渠道,會養不會賣,許多地區對竹鼠不瞭解,也沒有吃竹鼠的習慣(比如北方地區),導致成年的竹鼠賣不出去,利潤再高,賣不出去這樣鐵定會賠錢,虧本了自然認為是一個騙局。

第二:心態未擺正,妄想一夜暴富。許多人就是看見電視或者其他媒體的宣傳,說竹鼠經濟價值高,利潤豐厚,市場前景好,一隻竹鼠可以賣到四五百元,養殖一百隻竹鼠就有四五萬元的收入。

那麼養殖一百隻竹鼠一年能有多少利潤呢?

50對種苗按均價300元就是1.5萬,飼料每隻竹鼠每月需要大概7.5元,一年大概就是0.9萬元,再加上死亡和其他雜費等,一共投入約三萬元,養殖過程損耗後剩下的約四十隻母竹鼠,每隻產仔三隻,如果經驗不足,幼崽會有一半的損耗,也就是說大約能夠成活60只幼崽。140只大小鼠,如果按每公斤80元,每隻三公斤算的話,可以有33600元的收入,也就是說一年辛苦下來,勉強收支平衡,掙不到錢人們自然也會認為養殖竹鼠是騙局。

如果能夠在第一年的養殖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損耗減少到10%以下,繁殖成活率提高到80%以上,堅持繼續養殖,第二年的利潤就非常的可觀了。

發展特種養殖要充分做好市場調研分析,考慮好資金、技術、資源、投資週期和風險等因素,然後還需要找好銷售渠道,摸清當地市場需求,不能盲目跟風,不然只能白白虧死,所以養殖竹鼠並不是所謂的騙局。(二)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您一起長知識。


科學興農


現在社會有很多騙局呀,數數吧,養螞蟥,養山豬,養蠍子,養孔雀,養龜,養小龍蝦……

總之你能想到的都有,你想不到的也有,其實就是一個套路,先在網上看到很多關於致富的故事,特別是電視臺那些,說得像模像樣的,讓你心念一動,特別對那些有幾十幾百萬的人,頭腦一熱,就打算動手做。

結果呢,沒有考究過到底市場需求如何,沒有考究過這些動物如何免疫,一出問題,馬上全部覆滅,另外還有場地費和建築要花多少錢,還有食物怎樣解決。最後有哪些人會來收購你的產品,收購量有多少,能維持多久,還要考慮介紹你養殖的那方是不是想坑你的錢,比如螞蟥,一週一點豬血就行,但給了你技術,收了你的錢,最後誰來收購是一個問題,蠍子,孔雀都出現過這個問題。還有那些龜,說是一隻可以賣到幾十萬,但真正買的人有多少,最後就是騙自己的朋友和親人一起養,結果越踩越深 。竹鼠有點不同,雖然也有這風險,不過畢竟還是有市場的,不過,市場可能比狗小得多,狗肉都還有很多人吃,但竹鼠,幾乎在我身邊沒聽說訂購的,或許有吧,不過真的不多。看人家養得很不錯,而且幾百萬粉絲很吸引吧,到你的時候,花了大筆資金,回不了本,賣不出去,這才是最揪心的。


中小學英語精修


首先明確一點,不管養什麼都不會是騙局,但是都會有賺錢的,也會有不賺錢的!不能因為自己不賺錢就說項目是騙局!

現在農村有很多人想發家致富,但是苦於不知道該找一些什麼樣的項目,所以看著別人有了賺錢的項目,就跟著別人搞。不搞不知道,一搞嚇一跳,原來別人搞得很好的項目自己去搞沒想到還虧錢了,所以逢人就說那個項目是個騙局!真的是這樣嗎?小焦不贊同這個說法!

就拿養竹鼠來說吧,雖然目前竹鼠的市場前景並不怎麼好,很多地方人們的接受度也不高,所以很多投資養竹鼠的也沒有幹出來啥名堂。但這並不代表養竹鼠就是個騙局啊!你像現在養竹鼠樣的比較好的,我們在網絡上經常見到的@華農兄弟,人家做這個就做得比較好。

小焦認為,華農兄弟養竹鼠之所以比較成功,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利用自身優勢資源,找準創業項目。華農兄弟中,一開始養竹鼠的是在外漂泊多年回鄉創業的劉蘇良。他覺得打工不是辦法,就回到老家做起了竹鼠養殖,因為農村裡面資源比較豐富,竹子也是免費的,所以養竹鼠的話環境資源是有的,成本會降低很多。

第二,充分利用網絡,用自媒體平臺展示竹鼠個性。華農兄弟為人熟知是因為他們在網絡上發佈一些養殖竹鼠視頻。首先,竹鼠本來就圓嘟嘟的很可愛,也討人喜歡。另外,他們的“一百個理由吃竹鼠”的豪言也是吸引了很多人。目前,華農兄弟在網絡上收到了超過幾百萬人的關注,可以說是很厲害了!

個人認為,不管是做什麼創業項目,首先,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做。比如養竹鼠,如果你那裡沒有竹子,環境也不太好,那你的成本肯定高啊,如果控制不好肯定虧的;其次,不管做什麼項目,都要考慮銷路的問題。華農兄弟的竹鼠我不知道銷售到哪裡去了,但是我敢肯定的是他們不愁這方面的問題(也有可能是被他們吃掉了哈哈);第三,一定要動腦子。很多人在創業的時候,只知道悶著腦袋往前衝,不懂得想辦法利用多種資源(比如互聯網資源),最後搞得血本無歸。

好了,今天就回答到這裡,如果你喜歡的話就關注村官小焦吧!!!


村官小焦


為什麼有人說養殖竹鼠是騙人?

我覺得這個問題有點偏頗,無論做什麼都有人成功,有人失敗,不能以個別人失敗的經驗就否定一個產業或者一件事情。在我身邊就有好多養殖竹鼠成功的例子,並不是騙人的。


我們南方有句俗話說:“天上的斑鳩,地上的竹餾”。其中的竹餾就是指竹鼠,說它肉質細嫩、鮮美可口,屬於一種高營養、低脂肪、低膽固醇的野味,並具有益氣養陰、解毒等藥用價值。所以很多人選擇養殖竹鼠來發家致富。就拿我們身邊2個真實的列子說事吧。


一是李家竹鼠養殖戶。地處地熱河谷地帶的李家一直以種植甘蔗、大棚蔬菜為生,一次偶然的機會,農大畢業的兒子選擇回家養殖竹鼠,他首先跟隨有經驗的竹鼠養殖戶學習經驗,後來自己掌握技術後自己發展養殖。


他家的田地裡不再種植蔬菜,全部改種甘蔗,用甘蔗作為竹鼠的主食,他養殖的數量不是很多,一般存欄在1-2千隻左右,價格在70-80元之間浮動,全部實行訂單銷售。到今年為止,他家已經養殖竹鼠10年多了,收入還比較可觀,蓋了新房,買了轎車。


二是龔家竹鼠養殖戶。龔家在山區,是典型的竹鄉,家家戶戶均有幾十畝的竹林,家庭主要收入就來自竹子。為此,龔家在村寨旁邊開了一個小型的家庭農場,主要養殖竹鼠並附帶農家樂經營。

竹鼠一般存欄在600只左右,以喂自己林地的竹子為主。種鼠可以少量賣,但是商品竹鼠他一般不買,要吃的就在他家餐館裡吃,既保證竹鼠的純正,做出來的竹鼠菜品味道好,回頭客多。


同時也讓自己辛苦養殖出來的竹鼠賣得上價,一隻可以賣到200-250元。所以他家竹鼠養殖到今年也有11年了,生意也比較紅火。

綜上所述,我認為養殖竹鼠不是騙人的,得看你如何經營、如何管理,因為無論養殖什麼都不是盲目的,需要掌握技術、管理、營銷等知識。你說對嗎?


花腰妹


個人覺得,養殖竹鼠的養殖戶,都應該比較喜歡華農兄弟,他們在頭條上的視頻,大部分都是以竹鼠為主題,把竹鼠萌萌的樣子帶給了城裡人,也分享了很多關於竹鼠的吃法和做法,提高了竹鼠的知名度,增加了竹鼠的銷量,促進了竹鼠的產業鏈,個人覺得,一個自媒體人,通過這樣的方式,促進農民產業的發展,值得敬佩。

很多人通過華農兄弟瞭解了竹鼠,也有很多人一些偶然的機會吃過竹鼠,身邊的朋友對竹鼠的口感以及營養價值幾乎都是好評,加上目前市場上的佔有率非常低,按理養殖竹鼠的前景應該非常好才對,可為什麼會有人說養殖竹鼠是騙局呢?個人覺得可能主要是兩個原因。

一、種苗商誇大效益,入行後的農民反差太大

曾經的水蛭養殖不懂大家有沒有了解過,種苗商打著響亮的口號:籤合同,包回收,包價格,包技術,只要你敢養,似乎就能年入百萬,可結果是,入行的因為種種原因水蛭賣不出去,又轉成了賣種苗,一個一個拖下水,種苗行業紅紅火火,可最終泡沫一滅,大腿一拍,坑了一大波養殖戶。

似乎竹鼠有著極為相似的過程,種苗商總是竭盡全力的講解著養殖竹鼠的前景,總是極力避開養殖的風險,忽悠著一些沒有養殖技術的農民貿然跟風養殖,幾百塊一對的種苗買,種苗商笑的合不攏嘴,可後期粗糙的管理和養殖,竹鼠幼崽成活率極為悲觀,就連有的種苗鼠也越養越瘦,眼看要崩盤,好不容易出來的成品,還不好賣,換誰都有被騙了的感覺吧?

二、投資大,成本高,定價低虧本,定價高銷路很難打開

粗略的來計算一下竹鼠的養殖成本:種苗100對,均價350(參考電商價格),苗錢3.5萬,一隻竹鼠一個月的飼料錢7塊,100對就是1.7萬,後期幼崽的飼料估計也要1.5萬,在加上其他像建竹鼠養殖場等的投入,總共估計需要8萬。

在沒有養殖經驗的前提下,養殖過程損耗10%,那麼還有90只母的,一隻下3只幼崽,270只幼崽,新手幼崽的成活率能有50%已經非常不錯,那麼幼崽就是135只,一年後,大小鼠共有:90公+90母+135幼=315只,按一隻3斤左右,總重就是945斤竹鼠。

怎麼定價?80000元÷945斤≈85斤/元,對於養殖戶來說,第一年要想回本,定價到了85一斤,對於一個普通老百姓來說,買一隻竹鼠回家吃,需要250塊錢!一個菜吃去250,過年都吃不起啊,一邊成本高,一邊買不起,銷路自然比較難打開。

(以上都是個人推算,如有不對,歡迎養殖戶糾正分享)<strong>


總結:因為養殖成本、養殖技術以及銷路的問題,大大增加了養殖竹鼠的風險,一些老百姓在養殖過程虧本了,自然就會有養殖竹鼠是騙局的話了,但這多少有些片面,如果能避免種鼠和幼鼠10%以及50%的損耗,就能降低成本,盈利也非常可觀。

也就是說,關於養殖竹鼠是騙局的,多半是跟風盲目養殖了,這也給大家提了個醒,搞養殖一定要有充分的準備,沒有養殖技術做保障,沒有足夠的市場,切勿盲目入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