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爸媽”帶兒子住院,醫生例行查房時看到這幕,臉頓時黑了

導語

家長在忙其它事情,孩子每次有需求家長總是不滿足,久而久之這就變成一道無形的牆,阻礙著孩子和家長之間的關係。

很多家庭都是這樣,父母各種忙,卻從來不忙孩子。他們難道不知道孩子的兒童時期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嗎?

其實他們是知道的,但是他們從來不行動,有的家長常常會拿東西敷衍孩子,這種行為更不能被理解。

龐龐生病了,在醫院打點滴,爸爸媽媽因為兒子生病晚上沒好好休息。

“熊爸媽”帶兒子住院,醫生例行查房時看到這幕,臉頓時黑了

趁著孩子睡醒了,又在打點滴,於是就讓孩子坐到病床旁邊的椅子上,怕孩子亂跑,就把手機拿給孩子,讓孩子邊看手機邊打點滴。

“熊爸媽”帶兒子住院,醫生例行查房時看到這幕,臉頓時黑了

龐龐的爸爸和媽媽兩個人在龐龐的病床上睡覺去了,孩子在看手機,非常集中注意力也不鬧騰,父母也在一旁睡得也很安穩。

結果查房的醫生來了,看到這一幕,頓時臉就黑了,旁邊的病人也覺得龐龐的父母心真大,就這樣讓孩子一個人在旁邊吊點滴。

“熊爸媽”帶兒子住院,醫生例行查房時看到這幕,臉頓時黑了

其實很多父母都是嫌孩子吵,就拿手機敷衍孩子讓孩子安靜地玩手機。但是都是什麼原因讓這麼多父母都喜歡用手機敷衍孩子呢?

為何許多父母,喜歡用手機敷衍孩子?

1、減輕自己的負擔

父母覺得孩子過於鬧騰,於是就拿手機去讓孩子消停一會,讓孩子對著手機鬧騰去,自己幹別的事情。

其實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態度,這些父母想著減輕自己的負擔,就用手機充當父母的角色,讓手機去陪伴孩子。

2、孩子對手機沉迷上癮

當然還有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孩子們喜歡玩手機。只有當孩子們對手機上癮,家長們才可以用手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其實手機對於孩子們來說只是一個大的電子玩具,從這個玩具中能夠看到稀奇古怪的東西,孩子們願意花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這上面。

孩子對手機的沉迷也父母選擇用手機這個玩具去吸引孩子,有很多很小的孩子,家長為了哄孩子,不讓孩子哭,也讓孩子拿著手機。

3、沒有一個正確的教育觀念

很多年輕家長沒有教育孩子的經驗,通俗來說就是不會帶娃。面對孩子的哭鬧和無理取鬧,常常手足無措,就選擇用手機去讓孩子消停一會。

這就是教育觀念的錯誤所導致的錯誤行為,這些家長單純的認為孩子一哭一鬧只要有東西給孩子,孩子就會停止哭鬧。

在這種教育模式下會影響孩子的成長,也會造成父母以後需要花更大的成本去減少孩子的哭鬧。

“熊爸媽”帶兒子住院,醫生例行查房時看到這幕,臉頓時黑了

用手機敷衍孩子,有什麼危害?

1、影響孩子的學習

當孩子每次需要陪伴,但是父母都只是搪塞過來一個手機,這樣久而久之孩子只會對手機感興趣,對於孩子的成長各方面都有影響。

孩子會變得逐漸沉迷於手機,更多的注意力會放在娛樂方面,而忽略了學習,不管是生活中的學習還是學校的學習,都會被耽誤。

2、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

有的家長自己玩手機不陪孩子,這樣的親子關係實在是薄如紙。現在這種關係轉換過來了,家長自由讓孩子玩手機。

孩子沉迷於手機,家長忙於自己的事情,那他們之間的交集就會越來越少,家長和孩子之間的相處會更加寡淡。

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親子之間的關係,因為關係是需要靠時間和交流培養出來的,並不是與生俱來的。

3、影響孩子的性格

一個孩子每次有新的需求,他需要父母陪伴的時候,這個時候父母卻丟給孩子一個手機,讓孩子安靜下來。

孩子的陪伴得不到滿足,去網絡的虛擬世界找快樂,久而久之孩子會越來越沉浸在虛擬夢幻的世界,而忽略了現實世界。

孩子在虛擬的世界中成長,忽略現實的世界,這會他們逐漸變得孤僻,變得越來越冷漠

“熊爸媽”帶兒子住院,醫生例行查房時看到這幕,臉頓時黑了

如何做一個不敷衍父母?

1、實際的陪伴孩子

陪伴孩子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丟一個手機給孩子,讓孩子自己玩,這不是陪伴,這是敷衍的陪著。

陪伴是一種雙向的,並且非常有實際意義的,不能是嘴上說的陪伴,可是回到家裡父母還是忙著自己的事情。

平時要抽時間關心孩子,明白孩子的需求,要在現實生活中花時間,而且要做到有效地陪伴。

2、和孩子多溝通交流

敷衍的父母不會懂得關係孩子,更不明白如何關心孩子。要改變這一點,就要學會主動關愛孩子。

我們要做的就是得明白孩子想什麼,多和孩子溝通交流,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

有的時候父母想要敷衍孩子時請多想想,

孩子的真正需求是什麼,肯定不是手機,一定是父母的關心和陪伴。

“熊爸媽”帶兒子住院,醫生例行查房時看到這幕,臉頓時黑了

3、向孩子正確表達情緒

很多父母覺得自己敷衍孩子其實是在保護孩子,可能孩子在鬧騰的時候,父母自己本身的情緒會波及到孩子,為了避免這點,他們就選擇用手機讓孩子安靜。

其實這種出發點是好的,但是為什麼不換一種方式呢,換一種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有情緒的時候可以和孩子講,跟孩子訴說自己的心情,不一定要用敷衍的狀態

有時候讓孩子知道父母現在是緊張的,孩子也不會再不懂事的去打擾。所以向孩子們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也是一種合理的處理方式。

教育過程中父母們可能會有無數個想要敷衍的時刻,但是家長們一定不要去做。一旦你敷衍了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會開始敷衍家長。

這裡提醒大家,我們可以選擇其他的處理方式去解決這類事情,但是一定不要用最不可逆最大傷害的敷衍去解決。

“熊爸媽”帶兒子住院,醫生例行查房時看到這幕,臉頓時黑了


今日話題互動:大家對於孩子在醫院吊針,父母為了讓孩子安靜,就讓孩子邊看手機邊吊針,自己躺在病床上休息這件事是怎麼看待的呢?在和孩子相處過程中,孩子無理取鬧時,大家是怎麼處理的呢?歡迎分享。

這裡是小麗兒媽咪,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