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過《平凡的世界》嗎?談談令你感動的畫面以及你的感受?

奮鬥小夢想


正在看,從孫少安身上看到陝北農民勤勞致富的身影,從孫少平身上看到了路遙探索世界追求不一樣生活方式的身影。從劇情的發展看到了中國幾十年翻天覆地的變化縮影。

向偉大的文學家路遙先生致敬!


行者老劉277351336


你好我是娛樂領域的創作者,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我看了好幾遍了,電視劇也看了兩遍,給我留下的感動的畫面太多了,下面我來說說感動的畫面和我自己的感受。其實他不止我說的這兩例,還有很多動容的畫面!

一.讓我感動的畫面

1.孫少安給孫少平到學校去送錢

人物介紹

孫少安,雙水村孫玉厚的大兒子,生產隊一對的隊長,在沒有包產到戶之前,這就是孫少安所有的頭銜,那個時候他也是村裡村外名氣很大的青年。


他小學讀完後就去家裡幫他爸幹過養活家人,小小年紀就能懂得幫助家人,能夠給自己的家人減輕負擔,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懂事的孩子了。

他也是一個非常負責任而且又很能幹的人,十八歲當上生產隊隊長,這對很多普通人而言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就做到了,足以證明他的能力很強。

孫少平,在沒有包產到戶之前,他是一個學生,以優異的成績從初中考到高中,他是一個非常倔強而又懂事的孩子,當然他的學習也很好。

但是他的學習生涯卻非常艱辛,他只能在學校吃黑麵膜,喝白開水,連幾分錢的白菜湯他都買不起,這些都讓他的生活充滿著自卑,但是他卻依然勇敢的生活,艱苦奮鬥,努力學習著。

人物關係

孫少安是孫少平的哥哥,他們一家兄弟姐妹四人,孫少安是第二個,前面有個他們的大姐,孫少平是第三個,後面有個他們的妹妹,他們幾個關係都很好,正因為如此,孫少安才去學校給孫少平送錢。


事情的過程

這件事之所以讓我動容,是因為送錢的那個場景,我永遠都無法忘記,下著那麼大的雨,地上以前泥濘,故事就發生在這樣一個令人悲傷的氛圍裡。

送了多少錢,我記得不太清楚了,我只記得孫少平不要這錢,但是孫少安卻硬把錢塞給孫少平,他們就這樣在大雨中固執的你來我往推搡著,結果錢掉到了泥裡面,經過的人們用腳踩著,結果不知道錢去了哪兒。

於是兩個人又冒著大雨,在稀泥裡面找那丟失的錢,兩個的衣服都被泥土抹的不像樣子了,臉上因為焦急,汗水,淚水,雨水完完全全的融合在了一起,誰也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麼水……

故事大概就是這麼個故事,我講的也不太好聽,但是那個畫面真的讓我感動,那就是所謂的兄弟深情吧。

感受

《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有很多感人的情節,但是當我看到這兒的時候,內心有一種說不出的悲傷和感動,在那個年代,很多人餓的自己都吃不飽,那還有閒心去管別人啊,即使是請兄弟也有很多因為吃的而轉目成仇,但是他們不一樣。

然而當他們把錢弄丟了的時候,我又莫名的傷心,我在想如果我能在那個年代,我也能遇上這種的好哥哥,這樣的好弟弟那還多好啊。


總之,所有的感受都無法表達對他們兩兄弟這種感情的描述,我也為他們能有這樣的兄弟而感到自豪。

二.王滿銀改邪歸正人物介紹

王滿銀,這個人本來是雙水村領村罐子村的一個潑皮無賴,遊手好閒的傢伙,但是他卻鬼使神差的讓孫玉厚的大女兒蘭花喜歡上了他,並且後來結了婚。

這個王滿銀在沒有改邪歸正前做出了很多荒唐的事,買過老鼠藥,去過上海打過工,反正那個時候流行的東西他幾乎都有,那是他是個不顧家的人。

這個人家裡有老婆孩子,但是他從來都不管他們,一年四季在外面亂轉,有時候還餓著肚子,但是他每到過年就會回家過年,其實他也對家裡人挺好的,有時候還給孩子和蘭花買點吃的。

蘭花,前面在上篇回答中我曾經說過,《平凡的世界》這部著作裡面有兩個女人,他們真的是為了生活而生活,他們期中一個就是蘭花,他的生活很簡單。

蘭花可以說是一個一點追求都沒有的女人,不然他也不會喜歡上王滿銀這樣的完犢子玩意兒,之所以如此,正是因為他的單純,她只知道照顧孩子,等著自己的丈夫回家過年,忙農活,除此之外,她其餘的什麼也不想要,不去追求。

人物關係

王滿銀和蘭花是夫妻關係,也就是說王滿銀是孫玉厚的女婿,之所以提女婿,是因為這個好女婿讓孫玉厚老漢曾經收到了很多的哭,孫玉厚一家基本沒有人對這個人滿意,尤其孫少平還想打他一頓。


事情的經過

當王滿銀在出租房裡準備回家時,不小心打碎了一塊鏡子,看著鏡子中頭髮凌亂,滿臉汙垢的已經,王滿銀彷彿明白了什麼,他突然怔住了。

然後就是抱頭痛哭,看著這一幕,我莫名其妙的想哭,我也是一個浪子,活了半輩子什麼也沒幹成,到頭來看著自己漸漸老去,內心無比的悲痛。

感受

都說浪子回頭金不換,最後當王滿銀痛哭的那一刻我內心極度的悲傷,一度不能自理,情不自禁的哭了,我們人都是有感情的動物,真的有時候很傷心。


而又差不多和王滿銀有相同的經歷,當他改邪歸正的時候自己仍然一無所知,一無所有,每每想起自己的處境難免觸景生情,讓人痛苦不已。

總結

其實《平凡的世界》作為一部影響力巨大的文學鉅著,他裡面讓人動容的畫面不止這些,而面對不同的情節每個人又有不同的感受,這就是我個人的感受。


超能娛樂圈圈


《平凡的世界》是影響我人生的一部小說。高中時期,在我人生最迷茫無助的時刻,是孫少平的精神激勵我考取了大學,在大學裡,仔細多了多遍。《平凡的世界》先後兩次拍成電視劇,我都看了,應該說都有遺憾。1989年拍的那一次,只有14集,刪減過多;2014年拍的這一次,56集,可惜刪掉了金波這個角色,把戲份加到田潤生身上,兩個主要配角都失色不少。不過第二次拍的,還是有些畫面讓人感動。

其中最感動的畫面是最後,孫少安給孫少平送錢,可是錢掉到了泥裡面,結果錢找不到了,兩人都很著急,在泥地裡找。但是這時候鏡頭是放慢了的。孫少安幾乎是瘋狂地在泥地裡找,孫少平卻被他哥的樣子驚呆了,他就那麼看著,眼裡即傷心又不解。其實這時候導演和演員更多的是想通過這樣的不同,來闡釋孫少安和孫少平雖然是親兄弟,但他們已經是完全不同精神氣質的人。

孫少安即便成了農村的暴發戶,即便他心地善良,樂善好施,他窮怕了,他要負擔的事情太多了。他在農村是個能人,但是他能掙錢的門路實在太少了,世界的變化對他來講還很遙遠,土裡刨食依然是他的主導思想。

孫少平卻不是這樣了,他經歷了社會的鍛鍊,他跟上了時代變化的步伐。他的思想已經完全不同於他的父老鄉親,這一點其實從他離開雙水村去黃原做包工就開始註定了。

平凡的世界這部書,無論時代如何變化,都會指引我們在理想與現實間做出抉擇,尤其是對於年輕人來說,這部書的魅力不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我很幸運,在人生剛要起步的時候,遇到這部書,給我力量,給我指引。


大河尾閭


今年一看電視劇,那場景太熟悉,第一集孫少平的學校就是在我們學校團部取的景啊。作為一個從原著中描述所在地長大的人,對這部小說有著特別的情感,小說對當地當時的情況描述的十分真實,人物的性格把握也十分到位。尤其是農民形象,就是我小時候在村裡的鄰居親戚一樣,他們有淳樸善良的一面,也有愚昧無知的一面,而最典型的就是小農心態的侷限性,這點連主人公孫少安都無法突破。小說描述了那個年代人的愁苦,孫玉厚差不多就是我爺爺那輩,孫少安基本是我父親那一輩,那個時代的烙印深深的打在他們身上,到現在都滿是影子。

下面來說說電視劇,先說滿意的方面:

1.場景道具:這一點前面有人說過,電視裡的場景至少比當時提前了5年以上,75的時候農村的情況遠比電視裡呈現的差。不過考慮到電視劇到現在的農村去取景,很難找到那麼久遠的窯洞的。所以整體還原性是可以接受的,而道具的話,在陝北長大的人都不會陌生,洋瓷碗、旱菸袋,羊肚子手巾頭上戴。尤其是少安去相親時賀耀宗家裡的床單,小時候我們家就有一塊一模一樣的,可見製片還是花了心思的。

2.選角。單從角色形象來說,其實選角都不錯的,有人說顏值太高,我倒不覺得。原著中幾個主人公也不差啊,王雷的孫少安非常切合的,這可是讓賀秀蓮一見鍾情的男人啊。潤葉是個女神形象也可以接受啊。曉霞活潑好動也不錯。原著中主要是窮的那幾個因為餓的,看上去臉皮太差,比如孫少平、郝紅梅等,電視裡這點確實表現的一般,袁弘為了拍這戲,減了20斤,可見也挺用心。但是郝紅梅,白白嫩嫩的,哪像餓的天天吃不飽飯的人。還有就是少安姐蘭花和奶奶,氣色也太好了吧。蘭花一個人當爹當媽的拉扯兩個孩子還要下地幹活,怎麼可能白淨成那樣。其他配角其實都不錯,尤勇和劉威老戲骨不說了,白明川、徐治功、田福堂和他老婆,尤其是田二父子簡直是神還原。

3.方言。如果電視裡完全說陝北方言,估計除了本地的觀眾其他人都看不懂了,何況廣電總局還有限制。其中王雷他們能說這樣的陝北話不容易了。

下面說一下不滿意的地方:

1.少平的高中生活處理的不妥。少平的性格表現有點不倫不類。書中少平是個敏感而自自尊心非常強的人,他的高中生活大部分是比較壓抑的,他自己也很自卑。遠沒有電視裡那麼陽光,甚至後面有點瀟灑。他作為一個從農村窮苦人家出來的孩子,永遠有那麼點拘謹的。

2.旁白。其實旁白本身沒錯,但是這隻能體現出導演的水平不夠,很多靠鏡頭表現不出的東西只能藉助於旁白來說明,而且旁白還那麼多。

3.少安的潤葉的感情戲。這一段改的最氣人,因為已經顛覆了人物的性格了。孫少安從13歲開始不上學,就為一家人的生計操磨,到了23歲時已經是非常成熟了。所以對於和潤葉的愛情,他自己非常清楚是不可能有結果的,所以原著中他一直躲著潤葉,也符合他一個農民的性格。電視裡改的反而顯得孫少安更像個沒腦殼的高中生一樣。而潤葉是個表面順從內心剛烈的女生,也不是電視裡表面都那麼熱烈啊。最後扯的兩個人好像現在的年輕人談戀愛一樣,完全脫離了時代和人物。

4.少了那個時代窮苦的壓抑感。小說整體寫的是非常苦的,也是那個時代特有的苦。孫家一年到頭吃不了幾頓飽飯,少安從13歲開始下地。而且那會幹活真的是非常累人的,遠沒有電視裡那麼輕鬆。人們在異常艱苦的環境中忍受著,就為了一頓飽飯。後面雖然好些了,但是生活總不是那麼輕鬆,就是在這樣的一個困難的時代,主人公所表現的韌性成為全書的閃光點。電視裡要想描述好,得再努力啊。

編劇完全沒有農村生活經驗,對農村的生存形態也根本不瞭解,同時是一個少安腦殘粉和少平無腦黑吧。

首先說少安在壩被豁了,洪水要來那一段。少安但凡長點腦子,都知道發洪水時多可怕,肯定是跑都來不及,還充英雄。結果被洪水沖走,竟然沒死(在黃土高原這種洪水的存活率為0),沒死也就算了,大隊在孫家人還在找人的時候就開追悼會,真是笑死人了。在農村死人是個非常忌諱的大事,你沒人主家的同意就這樣,這不是咒人死嗎?孫家不把大隊的鍋砸爛才怪。

再說少平,少平可愛就是他上完學會比一般農民有心氣,不願意一輩子都窩在農村。但是他骨子裡同時也有他父親孫玉厚那股農民的堅韌,是個非常腳踏實地的人。但是在電視裡的少平成了啥樣的人了?心比天高的農村二楞子後生。

先說教師被下了,結果就不願意幹活了,這時候孫家還沒開始擺脫爛包的情形,懂事的少平不可能這會就走出農村的。少平不是那種吃不了苦的人啊,結果呢,少平就直接和二爸開始頂槓了,表現的像個斤斤計較的農村潑婦,連他爸給他二爸娶媳婦的事都拿出來說,這事輪得到他說嗎?何況他在村裡當老師的事還是他二爸搞定的啊。連農村基本的倫理都沒了,這種事在農村都是非常少發生的,更何況是孫家這種家教比較嚴的家裡。另外,這樣一鬧,孫家不得被村裡的人看笑話,這個是非常嚴重的,孫玉厚這種雖然窮但是要強 的人不得氣死啊,這種後果孫少安不可能不知道,結果也跟著起鬨了一下。太沒邏輯了,最後,心比天高的孫少平因為沒殺個豬就氣餒回村了,以後還怎麼出去背大石頭啊。

少平哄他哥說他當老師了,結果少安當著全村人的面宣佈了,能再扯蛋點不。孫家是不願意人說他們能的,少安是最後發財了連個摩托車都不敢買的人,就怕人就他能。這種事,肯定是會低調的。

最後說一個更扯蛋的,金富睡在王彩娥的窯裡。這一段莫名其妙,先開始說王彩娥最後改嫁的人胡德祿是縣裡的,後面又說在公社。這還沒交待王彩娥改嫁呢,金富就敢去睡?這不得讓村裡人把骨頭都揭開說,金富還沒出去呢那會,就學會了開鎖就不說了。竟然是王彩娥就和金富開始耍笑了,要知道經過捉姦一事,王彩娥已經和金家一刀兩斷算是恨之入骨了,看到金富睡她窯裡,不把他祖宗十八代拿出來罵才怪。

只能說編劇對農村人的生活意識形態太不瞭解了。

伴隨著一聲“立冬了”,在滿屏幕的桃花盛開中,我也是醉了,導演你能長點心不。

少安好忙啊,豁壩有他,給金俊斌申請烈士有他,炸山有他,處理王彩娥和他二爸的事也有他,簡直能的不能再能了。而且這口碑和當年的宋江一樣,走到哪別人都認識,一聽孫少安這三字,彷彿各路好漢聽到宋公明一樣,恨不得馬上跪下一拜,這尼馬還是那個樸實的農民後生孫少安不?這還是平凡的世界裡面平凡的人不?你以為這樣就完了,後面少安化身佛祖了,要普渡眾生了,連自己的老婆孩子都不管了,一心只為村民謀福,箍窯的事騙老婆,後面動不動就要打老婆,編劇你這到底是要捧還是黑啊。還因為海民不管他爸就跑到海民家要打海民,呵呵,這在農村裡,就是天王老子也管不到人家家務事好不。省長來了也得好好說話,你算個誰啊,就要打人,編劇你收了王雷多少錢啊。

旁白了一堆廢話,該交待的時間線卻是亂七八糟的。金富拿回來的電視機,是帶電池的嗎?那個年代村裡就有電了?光有個電視機就能有信號?轉眼間到金俊武的房子裡就是點煤油燈了,臉打的啪啪的。

好容易少平到縣城了,要開始苦難的旅程了。結果就背了幾塊小石頭,就沒了???後面天天和田曉霞混在一起,真像他嫂子說的,在外面逛花花世界了。蘭香上了高中一下子從村裡的樸素懂事小姑娘變成了地主家的闊小姐了,馬上白白胖胖不說,衣服比金秀潮多了,反而金秀穿的像個農村姑娘還黑黑瘦瘦,怪不得少平不要呢。咱蘭香現在口氣很大,讓少安找個地方住,在學校吃,一個月50塊該花就花,呵呵,你孫家也爆富的太快了吧,這會少安才剛拉磚呢。最後一顯地主家的殘暴本色,拿傢伙把人家收房租的窯主給趕走了。厲害。

繼續看繼續吐槽吧。


馮多多1997


《平凡的世界》裡有我的父親

我很喜歡路遙的小說《平凡的世界》,小說中的文字和畫面,深深觸動我的心靈,因為我在小說塑造的人物身上,看到了我父親的影子。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人是少安的父親孫玉厚老人。貧窮的生活重擔,壓得他喘不過氣,但他不抱怨,一年四季用他勤勞的雙手,在黃土地裡默默耕耘。他那件帶著補丁、被汗漬浸得有些發黃的褂子,還有那張被陽光曬成的黝黑的臉,讓我想起一生在土地裡默默耕耘的父親。記得小時候,家裡男性勞力只有父親一人,我們姐妹幾個年齡小,所有的重體力活,都是父親一個人做。夏收季節,父母親夜以繼日地忙活,父親割麥子、碾麥子,揚場......忙得不可開交。每天在烈日下汗流浹背地幹活,母親用手工白布給父親做的那件白布褂子,在日曬風吹中,早已失去原有的顏色。祖母在家做好飯,就讓我把飯菜送到田頭,父親和母親坐在田頭的樹蔭底下吃完飯,便接著割麥子。夏收終於結束了,母親讓父親把那件穿了整整一個夏天的衣服脫下來洗洗,母親輕輕一搓,父親的粗布褂子的背部就碎成了片。汗漬的侵蝕,烈日的暴曬已經讓父親的衣服千瘡百孔,無法再穿了。

我的父親像孫玉厚老人一樣,深知糧食來之不易,節儉成為他一生的習慣。《平凡的世界》電視劇裡有這樣一個畫面:當孫玉厚老人第一次吃白麵饃時,將落在身上的的白饃碎屑都用用輕輕撿起,小心翼翼地送進口裡。這個細節看得我熱淚盈眶,我情不自禁又想到我的父親。小時候農村的早飯經常是老三樣:包穀粥、饅頭、酸菜。我父親喝完粥,總會掰一塊軟饅頭,將碗裡的四周再用饅頭仔細搽拭一遍,然後將這塊饅頭送進嘴裡。我們可敬父輩們,就這樣仔仔細細,勤儉節約地送走日落,迎來日出。

感謝路遙,他用自己手中的筆,在《平凡的世界》中,塑造出孫玉厚這個中國農民的典型代表。我相信很多讀者都會像我一樣,從中看到自己父親的影子,也也許就是經典作品的魅力所在吧!


燕兒在林梢


程江河

第一集

孫少平的姐夫王滿銀:“我們子孫三代都是二流子,祖傳的。”孫少平的父親聽見後,對王滿銀講:“你低下頭,幫我找找”,“找找有沒有個地縫讓我鑽進去。”

一個人能把自己和父輩的汙點當作光榮來炫耀,足見其心靈上的迷茫、墮落和無知。

第二集

孫少平:“我也想每天取飯的時候,能夠領一份乙菜,最好再配上一個白麵饃饃,或是黃面饃也行,不是因為饞,是為了活的尊嚴。”

一個人失去了尊嚴,也就失去了靈魂。人活在世界上,沒有什麼比尊嚴更重要,不管是富裕還是貧窮,我們每個人都要為了尊嚴而活著,有尊嚴地活著。

第三集

“你說農民啥時候怕過咱們共產黨的幹部嗎?”田福軍:“以前咱們走到那,老百姓都把咱們當親人一樣,你現在這樣整群眾,那能不怕我們嗎?”

我們常講黨和群眾的關係是魚水關係,作為一名黨員和領導幹部,如果不把群眾當親人,群眾當然也不會把黨員和領導幹部當親人。脫離群眾,整群眾,無疑是在挖黨的基石。

第四集

“理想和現實生活完全是兩碼事。”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都想過上自己理想的生活,但是,生活就是生活,永遠與理想之間存在巨大的差距,我們要為了理想而奮鬥和前行,也要為了生活而活著,因為脫離了生活的理想,往往也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最終會一事無成。

第五集

“青春激流打起來的第一個浪頭,在內心漸漸地平伏了,在這期間,少平獲得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認識,在平常的事情中也可以顯示出一個人人格的偉大來。”

在歷史上和生活中,不只有偉人才是偉大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偉大的一面,在平凡中不甘於平凡,在普通的生活中堅守自己做人的原則,這些都是一個人偉大的體現。

第六集

孫少安:“我就是不明白啊,你說你把分豬飼料這個事告到公社去,不讓社員的碗裡多一口糧,但你是支書啊,你不為社員吃飯的問題著想,不讓大家過上好日子,你算個什麼支書啊?”

作為一名領導幹部,必須多為大家著想,多關心大家的生活,不能只顧自己,要勇於擔當。

第七集

孫少安:“福堂叔,你不讓潤葉和我好這個事,你做得對著喲,你讓我知道一個人,是什麼位置,他就是什麼位置,我一個農民,一個家裡爛包的連最簡單的彩禮都拿不出來的農民,我有什麼資格讓你過的好呢?我有什麼資格讓你把女兒嫁給我呢?”

人貴在有自知之明,不只是為了自己,也為了他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雖然認清楚自己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我們也要努力找準自己的位置。




聊什麼蛇皮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先生的一部著作,《平凡的世界》這部書,有著平凡的名字,平凡的內容,描寫著樸實無華的人們,卻給人以震撼精神的力量,果然,平凡是平凡,亦是不凡。

讀完整部書,發現結局並不如自己想象般美好。從一開始,我便懷著即使身處平凡,通過自己雙手的艱苦奮鬥也一定可以創造不平凡的功績這樣的理想和期望來閱讀這部作品。讀完整部書才發現,現實的讓人心疼。

     總的來說,作品是孫少安,孫少平的一部成長髮展史,圍繞他們兩個的成長曆程,我們結識了許許多多有趣的人兒,也瞭解了文革後期中國農村的真實生活狀況。少安和少平出身於一個貧下農家庭,父親孫玉厚一個人用那張佈滿老繭的手拼命似的在黃土高原這片土地上勞作,卻依舊換不來一家人的衣食無憂。那樸實的老父親啊,默默耕耘著,沉重嘆息著,那些歲月裡,父親的臉上總是刻著生活帶給他憂愁。面對這種缺衣少食的生活,總有人要做出自己的犧牲來扶持這面臨飢餓的家庭。少安作為長子,他在完成小學學業後便自動回到家來幫父親來撐起這個家的沉重負擔,他當然惋惜自己的這種境遇,他的這個抉擇,將他與潤葉本應幸福美滿的愛情也親手葬送。可是,在殘酷的現實面前,沒有什麼能比活下來更重要。在少安的幫扶下,弟弟少平如願的上了高中,這是幸也或是不幸,雖然少平在學校的日子吃著最差的黑饃丙菜,甚至大多數情況下沒有菜,我永遠忘不了他就著飄著油花的雨水泡黑饃吃的那個畫面,穿著露著腳後跟的襪子和滿是補丁的褲子,小小的心靈承受貧困對他尊嚴的嚴酷打擊,但他沒有屈服,這也不是我想表達的不幸,相反我覺得這段青年時期自尊心與骨感現實的碰撞,造就了少平以後生活中不屈的性格。真正的不幸,來自於他所擁有的知識,品質,才能卻受困於庸俗的物質條件,致使他無論如何努力,一生都無法企及自己理想的生活,逃不出“命運”帶給他的束縛,更讓人痛心的是現實的對比讓我們更加為他感到不公,同是一樣天資卻不同家境的顧養民,輕而易舉地就擁有了對於少平來說想都不敢想的東西,無論是少平的初戀郝紅梅還是後來的金秀。

     伴隨著兩人的成長史,更讓我們動容的是這部作品中那讓人心底油然而生出的親情,友情和愛情的溫暖。少安,少平,蘭香,蘭花,父親母親和外祖母這個看似破爛不堪,風雨飄搖的家庭,卻洋溢著世間最最珍貴的親情。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會設身處地的為家人著想,少安為弟弟妹妹而輟學,少平一次次將自己的積蓄毫無保留地給妹妹,妹妹蘭香為了減輕家庭的壓力而幾次想要輟學,孫玉厚老漢為整個家付出的心血更不必言說,就連躺在床上無法動彈的老祖母,也會一遍一遍數少平高中時給她買回來的那瓶止疼藥,數了十多年,儘管那一顆顆白色的小藥丸後來變成了黑色小球,卻一顆都不曾缺少……在那一家人都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家裡只有一口飯都緊著外祖母吃,這不用父親母親用任何的規則或言語來提醒孩子們,這是他們生來便具備的美德,我第一次感受到“尊老愛幼”這個詞,在這個家裡是體現的如此的深刻。

     友情和鄰里親情總是讓人覺得格外珍貴,每當讀到這種不摻雜血緣關係的感情,總讓人覺得像擁抱著冬日的陽光那般溫暖。金波一家對少平一家的幫持甚至超越了親情的力量(與孫玉亭相比)因為金波家條件稍好,因此金波金秀對同齡的少平和蘭香的幫助讓我們看盡了人性的善良之美,他們以及他父母對少安家的幫助,讓我們讀來毫無感覺憐憫、同情之意,只是暖暖的感動。金波是少平的知己,他們兩個瞭解彼此的性格,心事,尊重彼此的想法,關心彼此的生活,每當少平上門,那一盆熱騰騰的雞蛋麵皮便是他們深厚感情的見證。青春裡那些壓在心底裡的秘密啊,那個讓兩個至純至真之人為之動容的姑娘啊,都永遠活在了他們的友誼中。

     愛情,在作品中,是好遙遠、好奢侈的一種情感。少安是一個現實的人,他拒絕了自己深愛的潤葉,但我們一點都不能去苛責他,這是生活帶給他的嚴酷,誰都不能體會他那時的心境吧。生活就是讓他找到秀蓮這樣勤儉持家、吃苦耐勞能與他撐起整個家的女人。他明白,他給不了潤葉想要的生活,哪怕潤葉可以吃苦,但他又怎能捨得?生活中沒有羅曼蒂克。潤葉足夠的執著,儘管她知道少安結婚的消息但她不屈服於物質富裕卻精神虛無的愛情,但是我們不能忘了我們的潤葉,除了足夠的執著,更是足夠的善良。當丈夫李向前因為意外變成了殘疾人,她才勇敢的擁抱了我們原本認為“理所應當”的幸福。少平的愛情,想來讓人覺得十分壓抑。姑且就當年輕時對郝紅梅的感情算是兒戲,可我們又怎能忘記他和田曉霞那情投意合的愛情。精神上的相知相愛是多麼的可貴,在那個“門當戶對”觀念還盛行的年代,兩顆充滿熱情的心就這樣衝破了觀念的束縛僅僅地連在了一起。曉霞開朗,熱情,善良,身處體面城市、有著優越家境的她深愛著整日在暗無天日的地下挖煤的少平,一面明媚無比,一面冷淡灰暗,多麼鮮明的對比,但她對少平的感情和理解卻將這距離抹平,讓少平鼓起了與她一起奮鬥的勇氣,少平的性格中,比少安多了那麼一份浪漫、生動的色彩,他敢於去通過改變現狀來擁抱自己所愛之人,可是,生活是多麼地無情,再一次痛徹心扉地打擊了這個充滿激情的少年。曉霞的善良最終讓她燦爛的生命沒在了那場無情洪水中……讀著讀著,不知多少次幻想讓他們的愛情就定格在山灣的那顆樹下的約定中,定格在那個漫天緋紅的晚霞中……這段感情只能讓我們發出一聲聲嘆息,越美好,越讓人覺得為之惋惜。

    善良的河南師傅一家與少平確如作者一開始所寫一樣,有著不解之緣。師傅對初來乍到的少平關懷備至,他用自己家庭的溫暖撫慰著這個少年漂泊的心。但如同曉霞,善良的人總是會在生命的緊要關頭捨己為人,奉獻自己。師傅的生命為救人終止在了那根無情冰冷的鐵棒下,煤礦上每天都在死人,這在班長看來,便是家常便飯,但於惠英嫂和明明來說是將他們的全部推向了深淵。師傅的離去再次打擊了少平那顆傷痕累累的心。他將自己全部的情緒化為無盡的力氣,全心全意地用繁重的勞動來麻痺自己的心,他所有遇到的帶給他溫暖的人,一個一個地退場。要說少平為什麼遇見師傅和曉霞如此美好的人,答案只能是因為他們本身就是惺惺相惜的一類人。他們的善良讓她們在他人遇見危險時根本容不得一絲一毫的退卻,厄運來臨,也要挺身而出。少平為救礦工,失去了原本健康、英俊的容貌,他所經歷的一切,徹底埋葬了那顆不羈的心。他再也不願讓外表醜陋的自己涉足那美麗的城市,他將自己的心重重地壓在了那暗無天日的礦下,與黑暗一起,負重前行。

     結局給予我們的畫面是溫馨的也是殘酷的。等待少平的是惠英嫂明明帶給他的家庭的溫馨也是一顆沉寂的心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生活,也許有一天他還會鼓起疲憊的心站起來,又或許,這,就是一輩子。

     我明白這就是生活。我們每個人面對浩瀚的宇宙,面對自己一些既定的條件,常常無能為力。年輕時那顆放蕩不羈的心啊,它帶領我們走南闖北,甚至給予我們一股想要上天入地、翻江倒海的豪氣,可最終還是要腳踏實地,俯首接受生活的磨練,生命始於那一聲響徹天地的啼哭,卻終歸要止於平靜。只是,人活一世,可平凡卻不能自甘平庸,那些青春奮鬥的歲月,或許是我們走此一遭最有紀念意義的東西了吧。








盤娛樂圈子


我看過的書有很多本,其中平凡的的世界給予我很深的印象,它是一本書寫現實主義,普通平凡而又偉大的故事。

《平凡的世界》,書如其名,沒有任何傳奇色彩的跌宕起伏,也沒有武俠小說中的刀光劍影血雨腥風,更沒有時下一些愛情小說的纏綿悱惻深刻動人,甚至一點華麗矯情的辭藻。第一次在大學圖書館讀到就被吸引,多年後買來再讀,依然覺得動我心絃。

《平凡的世界》展現的是一個自強不息的群體的奮鬥史。少安敢於和現實頑強抗爭但又不時地屈從於命運的安排,面對深愛的青梅竹馬的潤葉,毅然斬斷情絲,和陌生的外鄉人秀蓮結婚;在辦磚窯廠時既雄心勃勃,在遇到困難時又不時灰心喪氣。而少平勤勞樸實,珍惜親情友情,富有同情心,胸襟開闊,面對困難更是艱苦奮鬥,堅持不懈。同時他對生活充滿理想和激情,但又腳踏實地。他放下了讀書人的架子,去做社會最底層的工作,在勞動中體會充實;但他又從不放棄自己在知識上的追求,一直保持學習的上進心……正如書中所說的那樣“人生時刻處於零公里處,那麼要旨還在於我們不斷的奮鬥並且將這種精神提升到生活所要求的那種高度”。

冰心曾說:“愛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路長徑點綴得花香瀰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是淒涼。”這愛情,這友情,再加上一份親情,不正是我們所追尋的真善美嗎?我們的人生有了這三種最美好的品質的澆灌,一定會使我們的心靈之花開的嬌豔而又馨香。平凡也可以如此的偉大。在這片亙古而蒼涼的黃土地上見證了這樣一個真理。我們平凡,但我們有熱情。我們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熱愛人生中一切美好而又苦難的品質。我們追求真善美,但面對苦難,我們依然能挺直脊樑,直視它!上蒼是公平的,他讓我們歷經磨難,是鍛鍊我們的心智與意志。人生的結局都是我們自己精心設計的。縱然英雄們都是百折不撓英勇不催的,渾身都籠罩著一層神聖的光圈。

但我們平凡人多了一層樸實,多了一份親切,有了生活中瑣碎的纏繞,無端地讓我們的人生真實起來。我們用真誠的心去體驗,用真摯的心去生活,我們的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實實,我們才是生活的主宰。生命只有一次,我們要用全副身心去享受,去對待,去珍惜。

浮雲流水,白駒過隙,從呀呀學語到記事開始,從少年到青年,人生在成長中思考。人生的每一步都在成長,都在進步。世界是由我們這些平凡人撐起來的,只要我們有著堅定的信念,有著堅忍不拔對抗困難的精神,有著敢於拼搏的熱血,有著對真善美的追求,我們依然可以創造一個不平凡的世界。



銀蛋蛋


平凡的世界裡住著一群平凡的人,這群平凡的人做著一件件平凡的事,卻最終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我最喜歡的是秀蓮,我很佩服她對孫少安的那種付出。見到孫少安的第一眼,秀蓮便決定要一生跟著孫少安,如願嫁給自己的意中人,為他操持家務,無怨無悔。雖然秀蓮不如潤葉有文化有見識,但她那種認定一個人一件事便不後悔,勇往直前,不怕辛苦,甘願付出自己一生決心是我所喜歡的

但遺憾的是,她陪孫少安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當孫少安能讓她過上好日子的時候,她卻得了肺癌。秀蓮蓋著被子躺在板車上,孫少安蹲在板車上握著她的手,兩人一起望向不遠處村子裡的煙花。秀蓮對孫少安說“你開心我陪著,你流淚我陪你流淚”

他們之間沒有浪漫,他們每天都為油鹽醬醋操心,他們幾乎沒有過過一天好日子,但他們卻一直相互陪伴,正如一句話,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南極光aurora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十分平凡的。對於這個平凡的世界來說,我們也都十分的渺小、微不足道。

在《平凡的世界》這本書裡,沒有華麗的言辭、沒有驚險離奇的情節、沒有驚天動地的場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與平凡的故事。

書中的孫少平是一位對苦難有著深刻的認識,對生活有著深刻的理解,對精神世界有著深刻的追求的人。他有強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氣。他經歷了艱苦卓絕的人生奮鬥,然而在痛苦與磨礪中,他形成了一種對苦難的驕傲感、崇高感。

我佩服他,可以在那樣的一種境地下,仍然不放棄讀書的機會,向詩人借,向田曉霞借。我能夠想象得出,當他蜷縮在破舊的被褥裡,當他就著昏暗的光亮讀書的時候,心裡因為讀書而產生的興奮感和崇高感。但是我不能設想自己若是處在那樣的一種境地,我是否還能保持著一顆乾淨的上進的心?

我佩服他,可以這邊脫掉骯髒的工作服,那邊就可以坦然風趣地和田曉霞、顧養民探討人生。我能想象他在和那些能與自己交流思想的朋友們暢談時的心裡的自豪和暢快。但是我不能設想,當我落魄的時候,我是否敢於面對昔日的朋友?

有位名人曾經說過:智慧源於勤奮,偉大出自平凡!孫少平是一位平凡的人,但他卻鑄造了平凡中的偉大!

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我們的世界也是平凡的。我們每天過著平凡的生活、做著平凡的事情、演繹著一幕幕平凡的戲劇……但我們不能屈於平凡,我們要追求平凡中的偉大!

所以,就需要我們自強自立,不怕苦難,勇敢地面對生活。如果你遇到了困難,一定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我們不要為自己不公的命運而怨天尤人;我們不要為自己悲慘的遭遇而傷痛;我們更不要為自己曾經的一次失敗而失去繼續挑戰的信心。我們要的是改變這一切不幸的勇氣!

我們要記住的是,在實際生活中尋找自己的位置,尋找自己生存的價值。無論在怎樣的境況中,我們都應保持昂揚的鬥志;我們都應感謝命運給予的機遇;我們都應對生活迸發出激情!

然而,就如薩迦格言所說的,“火把雖然下垂,火舌卻一直向上燃燒”一樣,哪怕再平凡的人也應為其所生活的世界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