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以其行業特性激發疫情防禦屬性,雲趨勢進一步強化增長邏輯

IDC以其行業特性激發疫情防禦屬性,雲趨勢進一步強化增長邏輯


根據疫情期間諸多專家在接受採訪時的表態,如果本次疫情防控到位的話,樂觀估計2~3個月防疫戰將打贏。考慮到疫情穩定後產業鏈的恢復需要時間,尤其涉及到海外相關原材料的採購,本次疫情或將對諸多行業相關公司一季度的業績產生負面影響。


但是產業鏈短的細分行業受到疫情的影響或許較小,這裡以IDC行業為代表。從業務類型上來看,IDC行業相關公司,主要提供機櫃租賃服務,公司收入來自於存量機櫃和增量機櫃的貢獻,疫情並不會帶來收入端的下滑。公司方面,前期備貨充分的公司對於疫情帶來的供應鏈端的影響具有較強的抵抗能力。疫情將在短期內影響交互方式,刺激視頻會議、遠程辦公等相關環節的需求。長期看,傳統業態的線上化趨勢或使得雲計算及流量邏輯得到強化,進一步促進IDC的發展。


IDC產業鏈基本情況


IDC以其行業特性激發疫情防禦屬性,雲趨勢進一步強化增長邏輯

_


IDC即互聯網數據中心,是為有互聯網需求的用戶,提供了集中存放計算、存儲以及網絡設備的場所。IDC除提供最基本的場地之外,還需要提供互聯網基礎服務,如穩定高速的互聯網接入帶寬、穩定充足的電力供應、恆溫恆溼的機房環境、實時有效的集中監控等。


IDC的雛形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出現,但由於早期的計算機以大型機為主,數量少,因此發展很慢。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個人PC的逐漸普及,IDC也即數據中心開始快速發揮發展,將服務器單獨放在一個房間,並將設備進行佈線和鏈接;而21世紀初互聯網的興起推動了數據中心需求的進一步大幅增加,一些第三方 IDC公司也逐步湧現,產業正式形成。互聯網行業在21世紀經歷了持續的發展,從1.0時代邁向3.0時代,從桌面端滲透到移動端,催生了無數新的需求和行業,這些發展對相應企業的計算、存儲和網絡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這些企業對於IDC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IDC的重要性因此也在不斷增加,現在已成為了信息科技高效穩定運行的最核心場地,是大部分企業不可忽視的基礎保障。


IDC以其行業特性激發疫情防禦屬性,雲趨勢進一步強化增長邏輯

IDC發展歷史


IDC產業鏈主要由上游基礎設施、中游IDC專業服務及相關解決方案(雲服務商為主)和下游最終用戶構成。上游基礎設施:主要為建設數據中心的硬件供應商,包括 IT 設備(服務器、交換機、路由器、光模塊等)、電源設備(UPS、變壓器等)、土地、製冷設備、發電設備和基礎運營商提供的帶寬服務等。


中游IDC服務商:目前國內主要為運營商數據中心和網絡中立的第三方數據中心,提供IDC集成和運維服務(7*24h),目前運營商數據中心依然佔據較大份額,但隨著網絡流量的爆發和增值服務需求的提升,第三方數據中心快速發展。


雲服務商及相關解決方案:主要為基礎電信運營商和雲計算廠商,運營商提供互聯網帶寬資源和機房資源,雲計算通過租用或自建(以租用為主)數據中心的方式來提供IaaS/SaaS 等雲服務。縱觀全球,雲計算需求的快速增長成為IDC行業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下游最終用戶:數據中心對互聯網流量的增長起到基石作用,隨著全球5G商業化進程加速,各行各業的流量增長勢不可擋,因此最終用戶包括所有需要將內容存儲/運行在IDC機房託管服務器的互聯網企業、銀行等機構單位、政府機關、製造業、傳統行業等。


IDC以其行業特性激發疫情防禦屬性,雲趨勢進一步強化增長邏輯

IDC產業鏈圖譜


通過對IDC企業Capex支出和Opex運維費用拆分進行IDC產業鏈上下游進行價值解構。

上游基礎設施:①土建及配套設備工程、電源設備、製冷系統、機櫃和光纖光纜等由IDC企業承擔:佔比最大的是土建及配套工程和發電機組等,規模分別為221和176億元,佔比13.6%和10.8%;②ICT設備(服務器、交換機、路由器、存儲器等)的投資一般不由第三方IDC企業承擔,主要由下游客戶承擔,包括雲計算廠商、金融等機構客戶等,互聯網雲計算服務廠商對IDC投資的Capex主要包括ICT設備中這幾類產品,其中市場價值最大的是服務器,在IDC產業中的規模約為510億元,總佔比達到33.0%;其次是IP設備,包括交換機、路由器等,規模約為147億元,佔比9.0%。


IDC以其行業特性激發疫情防禦屬性,雲趨勢進一步強化增長邏輯

IDC上游基礎設施產業鏈解構


中游IDC服務(集成與運維):運維費用主要為電費,在整個產業鏈中價值佔比約為9.6%,在IDC中游集成與運維中佔比約為50%,其次為房屋租賃及物業費、帶寬使用費和人工成本。


IDC以其行業特性激發疫情防禦屬性,雲趨勢進一步強化增長邏輯

IDC中游集成/運維等專業服務產業鏈解構


數據中心整體成本分為固定資產支出和運營支出兩部分。


資本支出:柴油發電機、電力用戶站和UPS電源設備等基礎設施由IDC服務商提供,作為建設IDC機房的基建設施,發電、冷卻等設備必不可少同時也是 Capex 支出最大的部分,對於IDC企業來說,Capex為一次性支出,購買的設備後續攤銷(以10年為主)影響利潤率。


運營支出:1)電力成本是IDC運營成本中佔比最高的部分,大約佔公司營業成本的60%左右,數據港2016年1-6月電力成本佔主營成本的56.6%,2018年佔比51.8%,主要取決於數據中心的PUE水平。根據《國家綠色數據中心試點工作方案》統計,中國數據中心平均水平2.2,美國數據中心平均PUE為1.9;萬國數據平均PUE為1.3-1.4,數據港2018年平均PUE達到1.4。

2)數據中心投資大、資產設備使用壽命週期長(一般折舊年限為十年),數據中心固定資產折舊在整體成本中佔據較大的比例,通常佔20%以上。因此,數據中心建設資本開支直接影響到該數據中心項目的盈利能力和投資回報情況。2016年數據港折舊費用佔運營成本比例為25.6%,2018年光環新網IDC業務折舊費用佔成本比重27.2%,萬國數據折舊佔比31.4%。


IDC以其行業特性激發疫情防禦屬性,雲趨勢進一步強化增長邏輯

數據港Capex支出構成情況


IDC以其行業特性激發疫情防禦屬性,雲趨勢進一步強化增長邏輯

數據港Opex支出構成情況

電力成本是IDC企業營業成本中佔比最大的部分,計算了電力價格上升1%對IDC業務毛利率的影響,以數據港和光環新網為例,2018年電力價格上升1%對二者影響分別為0.325%和0.203%,因此服務的價格會有所波動,從而對該業務盈利產生一定影響,但從供給端來看,批發型企業合同期限較長,零售型IDC企業為保持較低的客戶流失率,整體數據中心業務服務價格波動較小。


IDC以其行業特性激發疫情防禦屬性,雲趨勢進一步強化增長邏輯

數據港電力成本敏感性分析


IDC行業空間以及市場格局


IDC以其行業特性激發疫情防禦屬性,雲趨勢進一步強化增長邏輯


我國數據中心市場規模整體增速高於全球平均水平,增長潛力十足,隨著5G商業化進程加速,雲計算和邊緣計算需求增加,將產生大量數據中心建設需求。


全球數據中心市場規模整體平穩增長,基本保持10%的速度增長。2018年全球數據中心市場規模近515億美元(僅包括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租賃收入,不包括雲服務等收入),同比增長10.5%,從行業應用來看,仍以互聯網、雲計算、金融等行業為主。


託管市場是企業IT和雲計算的數據中心軍火商,全球主機託管市場地區分佈以亞太地區和北美為主,分別佔比40%和34%,歐洲、中東和非洲佔22%,餘下的4%的空間在拉丁美洲。亞太地區已經成為一個巨大的經濟體,它具有眾多中小企業的傳統企業數據中心空間,有較大上雲和主機託管的需求。


IDC以其行業特性激發疫情防禦屬性,雲趨勢進一步強化增長邏輯

2015-2018全球IDC市場規模及增速預測


中國IDC市場規模增速顯著高於全球IDC市場增速,增長潛力十足成長空間較大。

2018年中國IDC市場規模達到1228億元,同比增長29.8%,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主要原因在於:1)中國近幾年互聯網行業發展迅速,政策支持、技術升級及商業模式的創新進一步推動行業發展,數據流量迎來爆發式增長; 2)我國IDC行業發展較美國處於早期, IDC行業供需缺口仍較大,整體來看我國IDC市場增長潛力十足成長空間較大。


IDC以其行業特性激發疫情防禦屬性,雲趨勢進一步強化增長邏輯

中國IDC市場規模及增速預測


全球IDC服務市場發展趨勢:第三方IDC服務商逐漸崛起,運營商逐步退出IDC市場,企業雲化趨勢明顯,逐步將工作負載轉移到雲上或使用託管設施,數據中心行業併購數量逐年遞增,IDC市場集中度正在進一步提升,馬太效應增強。

全球IDC服務市場以第三方IDC服務商為主,美國Equinix公司市場份額第一,佔據全球託管市場約15%的份額,其次為Digital Realty,佔比約9%,中國電信市場份額位居第五,佔比約3%,整體市場格局較為分散,但隨著運營商逐步退出IDC市場,同時企業逐步將工作負載轉移到雲上或使用託管設施,數據中心行業併購數量逐年遞增,IDC市場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馬太效應逐步增強。


IDC以其行業特性激發疫情防禦屬性,雲趨勢進一步強化增長邏輯

全球IDC服務(場地出租/託管)市場競爭格局


我國IDC市場格局以運營商數據中心為主,憑藉其網絡帶寬和機房資源優勢,份額佔比約達65%;其次以第三方數據中心為主,近年來逐漸興起,主要為滿足核心城市的IDC需求,彌補供需缺口,具備一定的資源稀缺性壁壘。


基礎電信運營商: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市場份額較大,具備資源優勢。運營商核心優勢在於對帶寬資源的壟斷,包括擁有大量機房、骨幹網絡寬帶和國際互聯網出口寬帶資源。就市場規模而言,基礎電信運營商佔據著中國IDC市場約 65%的份額。但目前的劣勢在於 IDC 非主業,專業性不足,市場響應慢,局部供需不平衡,不符合市場微觀需要,且只提供各自網絡接口,無法滿足服務高時效和客戶定製化需求。


第三方IDC服務商:依據自身在核心城市的IDC資源和較強的資金實力,建設數據中心機房,彌補該地區數據中心的供需缺口,且憑藉自身穩定持續的運維能力和豐富的運營經驗拓展雲計算等客戶,開展數據中心業務。一線城市及周邊的土地/電力資源拓展能力和雄厚的資金實力構築起第三方IDC服務商護城河。


IDC以其行業特性激發疫情防禦屬性,雲趨勢進一步強化增長邏輯

中國數據中心市場競爭格局及IDC企業營收概況(2018)(單位:億元)

IDC服務企業分為批發型和零售型。1)批發型數據中心大客戶收入佔比高,主要面向雲計算互聯網客戶(萬國數據雲計算客戶佔比70%),上架率較高,但是單機櫃租金收入較低,導致毛利率整體較低(國內約為 35%-45%);2)零售型數據中心主要面向中小客戶群,因上架節奏的不同導致上架率較低,單機櫃租金收入高於批發型,整體毛利率較高(國內最高可達55%)。


批發型數據中心收入主要來源於雲計算廠商,這符合產業發展大趨勢,增長前景廣闊;零售型客戶結構較為平衡,雖雲企業佔比少但金融行業、政企和製造業企業的上雲趨勢明顯,參考海外大型第三方IDC的客戶結構和發展歷程,在穩定客流、提升客戶粘性和減少流失率方面具備競爭優勢的IDC企業將迎來產業機遇。


IDC以其行業特性激發疫情防禦屬性,雲趨勢進一步強化增長邏輯

零售與批發型數據中心基本情況對比


IDC行業供需結構

IDC以其行業特性激發疫情防禦屬性,雲趨勢進一步強化增長邏輯

_


根據中國數據中心產業發展聯盟的統計,2018年,國內的IDC市場的主要需求方包括雲計算企業、互聯網公司、金融企業以及政府機構。其中主要雲計算廠商(包括阿里、騰訊、亞馬遜等)總計的份額達到37%;除去主要雲計算公司之後的互聯網公司佔比依然達到了25%;金融機構的需求份額達到12%;政府機構達到19%。其他類和製造業的份額較小,僅有5%和2%。


IDC以其行業特性激發疫情防禦屬性,雲趨勢進一步強化增長邏輯

國內IDC託管服務市場結構(2018)


這個格局分佈代表了當前IDC市場的存量需求,其中雲計算廠商、中大型互聯網企業、金融機構未來對IDC的需求會持續增加。國內公有云將較長期保持 30%以上的增速,IAAS 龍頭更加受益雲計算可以通過公有和私有兩種方式實現,公有云是雲計算廠商集中建設對外提供服務,而私有云則是企業自建自用。


公有云近年發展速度非常快,未來也將較長期保持快速增長。信通院公佈的《雲計算發展白皮書(2019)》顯示,據統計2018年中國公有云市場規模為437.4億元,預計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731.3億元,符合增長率達到41.1%。


在公有云細分市場中,IaaS增長最為迅速,同樣據信通院的數據統計,IaaS佔公有云的市場比重由2012年的15%大幅提升至62%,未來仍將持續增加。在IaaS市場中具備優勢地位的雲計算企業未來會具備更多IDC需求。


IDC以其行業特性激發疫情防禦屬性,雲趨勢進一步強化增長邏輯

國內公有云市場預測


譬如,金融機構當前在IDC的市場規模佔比並不高,但同樣是IDC行業非常重要的客戶,主要是因為金融企業對系統和數據的安全穩定要求高,因此客戶粘性強,客單價高,是IDC企業重要穩定的利潤來源。


中數盟同時還針對不同類型的IDC客戶進行了訪談和分析,結果表明,金融企業用戶是其中對價格最不敏感的,同時對網絡和位置的要求適中。同時相比政府以及製造業客戶,金融企業的支付能力明顯更強。金融科技的發展近年來在不斷驅動金融企業加大對信息科技的投入,據IDC統計,銀行、保險、證券這三大核心領域的市場規模到2020年將達到2500億元,同時將長期保持兩位數的投入增長。


IDC以其行業特性激發疫情防禦屬性,雲趨勢進一步強化增長邏輯

金融IT市場規模(銀行、保險、證券)


雖然一線城市對IDC的需求十分旺盛,但由於政策、土地、電力、網絡等條件的制約,IDC的供給反而相對有限,造成供需缺口突出。


當前四大一線城市北上廣深中,北京、上海、深圳均於近兩年出臺明確的數據中心PUE1限制政策,以及部分建設總量的控制政策。業內認為,不久將來,廣州或也將從政策層面加強對數據中心建設的限制和管理。


IDC以其行業特性激發疫情防禦屬性,雲趨勢進一步強化增長邏輯

一線城市近年IDC政策

相比一線城市,部分電力以及土地資源豐富便宜的中西部地區如貴州、內蒙古、寧夏等,則出臺政策大力支持本地數據中心的建設,既可以消化當地充足的電力產能,又可以拉動GDP 的增長。


因此一線城市和中西部地區形成了產能需求的倒掛,需求旺盛的一線城市反而供給不足;需求不足的中西部地區反而供給旺盛。


工信部發布的《全國數據中心應用發展指引(2018)》對全國主要城市和地區的IDC機架供需情況進行了測算。測算結果表明,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均存在明顯的供不應求,平均缺口率達到了25%;而中西部地區存在一定的產能過剩,其中西部最為明顯,供給超出需求達到15%。


IDC以其行業特性激發疫情防禦屬性,雲趨勢進一步強化增長邏輯

國內主要城市和地區的IDC機架供需情況(萬)


展望未來,由於一線城市的IDC供給將長期有限而需求持續增長,預測供不應求的情況將在一線城市長期持續。而西部地區的產能相對過剩,未來需求的改善將主要依靠雲計算廠商的拉動和規劃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