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原子弹摧毁航母编队的话,是凌空300米爆炸好,还是在水下100米爆炸好?

圣域的华彩乐章


航母战斗群在战斗或者训练之时,并不是凑在一起打仗的,他是要拉开距离才可以的。航母战斗群的军舰距离都是至少十公里的,而不是密集队形排列,密集队形排列不过是为了方便拍照而已。

上图这种情况,是属于拍照宣传用的,而实际战斗、训练中,他是分散开来的,并不是聚在一起,聚在一起就是等着人家一锅端呢。你核潜艇什么的,都是要出去探路的,分散开,才能有足够的探测能力和打击能力。

反舰弹道导弹打过去,就是一个导弹对着一两艘舰艇而已了,DF26的也才三个分弹头,想打一个航母编队根本就不可能。

至于空爆还是水下爆炸呢,这个可以参考当年的十字路口行动,1946年,美国做了两次核试验,就是在测试核武器对于水面舰艇的打击能力,分别进行了空爆和水下引爆,空爆代号为Able试验、水下引爆代号为Baker试验。

Able试验中,美军使用轰炸机投放了一枚23000吨当量的核弹,在距离海面160米的高度爆炸,整个爆炸范围内,有五艘军舰沉没,最远的一艘林森号驱逐舰距离爆心690米。距离爆心两千米的萨拉托加号同样受到了重创,原因是核爆致使军舰上的燃油武器起火爆炸,导致重伤。(美军放置了现实中所需要的燃油和武器)Able试验中,有五艘军舰沉没,14艘重创。

而后来的Baker试验中,同样一枚23000吨的核弹,在水下27米位置引爆,爆炸后总共沉没了10艘军舰。距离爆心160米的阿肯色号战列舰,在爆炸一瞬间便翻转沉没,其他舰只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创伤。不过,距离爆心最远的是欧根亲王号重巡,距离爆心1600米。

从结果上看,水下爆炸要远好于空中爆炸。他会在水下形成真空,并且形成超音速液压冲击波,对于舰艇来讲也是非常致命的。


军武文斋


其实用核弹去打击一个处于作战编队形态的航母打击群的效果不会有你想象的那么好,尤其还是原子弹这种小当量核武器,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一个处于战时状态的航母打击群,其编队形态不是我们常见的图片中展示的那样的,下图中的那种全家福就是典型的“摆拍”,是海军打广告、做宣传的时候用的,编队舰艇凑在一起、舰载机整整齐齐地待在航母甲板上,要是在打仗时敢摆这样的阵势,怕不是想被对方一锅端吧?

所以,处于战时状态的航母打击群是绝对不会和上图中那样“一家人齐齐整整”的,而是像下图中那样,以航母的为圆心的情况下,水面舰艇会在半径几十公里外构成打击和防御队形,至于潜艇,则是距离航母更远,有60~185公里(具体位置说不定,甚至会更远),至于舰载机的工作半径图中并没有表示出来,不过至少也是在700公里外。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觉得丢一颗原子弹这样的小当量核武器过去就能摧毁整个航母打击群么?
而关于核武器对水面舰艇的杀伤效果,美国上世纪40年代做的“十字路口行动”核试验应该就是最有代表性的,在这次的核试验中,分别进行了一次空中核爆(代号“Able”)和一次水下核爆(“Baker”),参与的舰艇总数达到了95艘,在第一次的“Able”空爆中,使用了一颗2.3万吨TNT当量的核弹,于160米的高度起爆,此次试验后总共沉了5艘舰艇,剩下的则是不同程度的损伤,而在第二次的“Baker”水下核爆中,同样也是使用了一颗2万多吨TNT当量的核弹,于水下27米处起爆,这次的效果要比空爆好一点,总共有10艘舰艇被送进了海底,其中一艘处于爆心的LSM-60登陆舰被判定汽化(未找到任何可辨认残骸)。


▲“Able”空爆

▲“Baker”水下核爆

但是我们注意看上面两张图,可以发现,核弹之所有会有这样的打击效果,是因为这些军舰都是凑在一起的,距离爆心的距离都很近,远一点的,也不过是在一两公里外,完全不能跟处于作战状态的航母打击群相提并论,因此,用原子弹去打击一个航母编队,效果不会有你想象中的好,舰艇之间的距离太远了,都是几十公里起步,别说是当量只有几万吨TNT的原子弹了,就是威力更大的氢弹,也没什么可能一发就报销一个航母编队,当然,处于爆心的航母是肯定废了的,至于几十公里外的军舰,遭到严重物理损害的可能性不高,EMP打击或许有点麻烦。


哨兵ZH


兔哥回答,实事求是的讲,这真不是一个好办法,首先,原子弹属于核武器,在没有发生核战争的情况下不可能有这种可能,第二点,即便是核战争开打了,用原子弹打航母显然是脱裤子放屁。为什么这么说呢?核战都开打了,打个航母战斗群有什么用,并且还得考虑用几个核弹才能把航母战斗群给彻底消灭,难到最后剩下了一艘护卫舰也用核弹追着打?太浪费了,没有任何意义了。等你把航母战斗群打完了,家也没了,真正的核战开打,都会直奔主题,端老窝,谁还打什么航母战斗群啊!多费事啊,老窝端了,航母战斗群不也就解散了吗?所以,没人用核弹干这活,费用太高。核弹可都是金疙瘩,玩不起。



当然,作为一个性趣探讨一下还是可以的,就当是茶余饭后的一个话题,又不真打,全当娱乐一下。如果这么说核弹打航母也并非是一个容易的事,首先要看核弹的当量多大,原子弹的话不可能过大,当量大体积重量也大,但不论原子弹多大,一颗绝对不会干沉一个航母编队。航母编队的距离是拉的很大的,别看美国航母编队的图片舰船都离的很近,美国人作的事别信,忽悠人。其实这是美国航母编队摆拍呢,用来吓唬人的,真正的航母编队是有距离的,前面的核潜艇距离航母约180多公里,左右驱护舰的宽达到近100公里的宽度,巡洋舰在航母前面约40公里以上的距离。左右潜艇的距离近200公里,加一起的宽度达近400公里,怎么打?



我们再看看核弹的爆炸力,首先舰船都是钢铁的,水是流动的,能够抵消一定的爆炸冲击波的冲击,当然,产生的电磁脉冲会损伤舰船设备,不管它,看看有效杀伤半径;10万吨TNT当量,爆炸时的有效杀伤半径为3.22公里。100万吨当量时为6.93公里,这是半径,直径内都有杀伤力,但只有13公里多,太小了。1000万吨为14.93公里,直径也只有30公里不到,一亿吨为32公里,直径也只有64公里多点,这个距离正好是从航母到最外面的护卫舰的距离。


从上面的数据看,要击沉航母核弹并不好使,如果从空中爆炸炸人的效果好,如果炸航母水下好。但不论是空中还是水下都必须准,而且要想好,炸谁,炸航母就炸不到其它舰船,炸其实舰船就炸不到航母。这里是按照一亿吨的核弹算的,有这么大的原子弹吗?所以用核弹打航母战斗群显然并不现实而且也不好使,到不如普通导弹更适合,价格也便宜。
以上是兔哥个人的看法,欢迎探讨评论,欢迎关注兔哥,图片来源网络。


兔哥42928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参考一下美国的“十字路口”行动。

1945年,美国陆航在日本打长崎和广岛投下了两枚原子弹,这是核武器首次运用在战场上,其巨大的威力震惊了世人。

震惊归震惊,战后,弄清楚核武器能对作战部队造成多么大的影响,以便参考制定对应的国防战略成为了美苏两国的当务之急。

于是美军在1946年中筹办了十字路口行动,打算实际测试一下核武器对水面舰艇的杀伤力。由于这次试验二战结束后美国的开始裁军,大批老式装备退役,所以美军出手非常阔绰。

他们拿出了多达95艘的各型军舰,包括2艘航母,5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12艘驱逐舰,8艘潜艇及轻型航母,各类登陆舰,运输舰在内的庞大舰队在满载燃油与武器的“准战斗状态下”经过了2次试验。

其中第一阶段即“Able核爆”,一枚23000吨TNT当量的原子弹在舰队上空160米的空中爆炸。

(Able核爆时爆点与舰队阵列关系)

这次爆炸总共炸沉了5艘舰船,包括2艘运输舰,1艘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14艘舰船严重损毁,其中包括萨拉托加号航母。这次核爆造成的破坏远远低于美军各机构与媒体的预测,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核弹落点偏离了预定落点。

生物杀伤方面,美军用于实验的动物有10%当场死亡,15%在数日内死亡,10%因为辐射在之后一段时间死亡。

而第二阶段即“Baker核爆”,一枚23000吨TNT当量的原子弹在舰队正中央的水下27米处爆炸。

(Baker核爆时核爆中心与舰队队形关系)

这次爆炸的威力更大,直接击沉了10艘舰船,其中爆点正上方的登陆舰被直接汽化。被击沉打舰船中包括2艘战列舰与1艘航母。

(爆炸瞬间被掀起的阿肯色号战列舰)

距离爆点160米的阿肯色号战列舰直接被爆炸掀起的海浪掀翻。

距离爆点410米的萨拉托加号航母被掀起的海浪从舰体中部折断沉没。

Baker核爆的辐射尘埃被爆炸时掀起的海浪与水墙喷洒到了所有实验的军舰上,而美军无力清理这些辐射尘埃,所以原定第三阶段的“Charlie核爆”被取消。

从实验结果来看,水下核爆能够更有效率的击沉爆炸区域内的军舰。

当然空爆核弹并非完全无用,Able核爆时距离爆点2000米外的萨拉托加号航母就受到了众创,因为舰上加注的燃油与武器被爆炸时的热辐射引燃并发生了爆炸。

但是从直接杀伤舰队的角度看,空爆核弹起到的作用很小。

(被炸得面目全非的独立号轻型航母)

在Able核爆实验中,被击沉的军舰距离爆点最远打一艘距离也只有690米。而Baker核爆中,距离爆点1600米的欧根亲王号被击沉,而该舰在此前并没有受到严重损伤。(当然该舰并没有当场沉没,而是损伤过于严重之后拖行的时候倾翻的)

更重要的是,水下核爆能够更高效地为爆炸区的军舰增添上放射性污染的BUFF。空爆核弹爆炸产生的辐射尘埃大部分都被蘑菇云带到高空稀释掉了。

而水下核爆产生的辐射尘埃会被海浪带到所有军舰上,要清理这些辐射尘埃会非常麻烦。基本上可以确定就算炸不沉,军舰也将完全失去战斗力,完全失去威胁价值。


战斗机解说家


同等核弹爆炸当量,凌空300米爆炸的杀伤面积肯定比水下100杀伤半径大,美国人已经做过这方面的试验了!最起码对人员杀伤来说,空爆杀伤范围比因水下吸收了绝大部分能量的爆炸杀伤面积大得多!因为航母编队只要不是自已找死,舰艇之间的间距都排得很大,早已不是因为二战时依靠火炮防空、刺猬弹和深水炸弹反潜时必须排列紧密队形的时代了。

以标准3导弹大气层外和上千公里的拦截距离,根本不需要紧贴航母护卫的。就第伯克3的导弹拦截距离也有好几百公里,所以除了水下潜艇的核鱼雷,一般导弹不会选择水下爆炸。


金牛角


水的密度比空气大,能量传输损耗比空气小,所以相同的爆点对航母的损伤水中比空中要大。

但是原子弹的杀伤主要是辐射,水体对辐射的屏蔽作用使对航母的打击效果大大下降。

空爆可能不会击沉航母,但是足以使航母丧失战斗力甚至报废。而其带来的副作用和损失比击沉它还要大。

所以从战果来看,空爆比水下爆破效果要好的多。


Jerryli63267726


摧毁一只航母编队,分为杀人和沉船两种方式,不知客官喜欢哪一种?

原子弹在内的核武器主要包括水下(地下)核爆、地面核爆、低空核爆、高空核爆这几种起爆高度,根据针对的目标不同,通常会选用不同的高度引爆来突出核弹的某一种杀伤效果。而核爆炸杀伤力主要是由50%的冲击波,35%的光辐射,10%的放射性辐射以及不到5%的电磁脉冲组成。摧毁航母舰队无非就是利用冲击波击沉军舰和利用辐射杀伤有生力量这两种。



一般来说如果要杀伤致死人体目标,使用空爆能将光辐射几乎全部照射至目标体表,最终达到杀伤半径最大化,但是由于冲击波被空气压缩缓冲,对建筑物和舰船等有防护目标则杀伤杀伤性有限。而水下核爆炸由于水体几乎无衰减的能量传导性以及空化气泡效应,能产生类似海啸波的强烈破坏效果,虽然光辐射和放射性辐射由于水体的吸收遮蔽而减弱很多,但是冲击波效果却能够得到成倍加强。
(水下核爆)

在1946年美国曾经在比基尼环礁组织过专门验证核武器对水面舰艇杀伤效果的十字路口行动,在试验中分别于空中160米爆炸了一颗2.3万吨当量原子弹,在水下27米爆炸了一颗2.1万吨当量原子弹。试验结果证明,水下爆炸所造成的军舰沉没和严重受损数量比空爆要多的多,而空爆辐射直接致死的试验动物则又比水下核爆要高一个数量级。


(空中核爆)

那么如果将十字路口行动中的小当量原子弹换成人类制造过的威力最大的原子弹能不能将整只航母舰队完全摧毁呢?在十字路口行动中,美军是将所有军舰几乎都布置在三千米半径之内,而两万吨当量的原子弹不管使用何种方式爆炸,基本上都只对两千米以内的军舰和人员造成了严重伤害,并且由于军舰的朝向和钢铁结构外壳阻挡,有许多一千米以内的军舰及试验动物并没有受到致命性打击。

(十字路口密集排列的军舰)

人类制造过的威力最大的原子弹是美国在五十年代常春藤行动中爆炸的一颗50万吨当量原子弹,根据有效杀伤距离= C × 爆炸当量^(1/3)的公式计算,50万吨TNT当量在低空爆炸时的有效杀伤半径也不过5千米左右。如果采用空中爆炸,虽然杀伤半径可以递增至10千米,但是由于军舰结构的遮蔽,即使处于这个范围,人员死伤情况肯定也不会超过半数。而采用水下爆炸,虽然冲击波对舰体结构破坏增强,但是破坏性海波半径也将局限在10千米以内,远远低于人们传统意义上对于核武器的预期破坏力想象。


(五十万吨核武器杀伤半径)

现实中美军最常使用的CSG航母打击队形展开后,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距离航母位置在19千米以上,而洛杉矶核潜艇则远达60千米以上,即使最近的供应级快速支援舰距离航母也在10千米左右。即使将两颗常春藤原子弹分别在航母上空300米和水下100米爆炸,最大的可能也就是尼米兹航母被当场气化沉没,而供应级支援舰严重受损,人员死伤大半,阿利伯克级轻微受损,经过损管维修后重新投入战斗,而在60千米水下的洛杉矶核潜艇则是:whats happen?然后继续在水下若无其事的游荡寻猎。

(美军航母打击群展开队形)


军武吐槽君


凌空爆炸比水下爆炸更具杀伤力。

因为是要团灭舰队而不是只毁伤航母。

爆炸威力主要靠的是压力差,无论气体液体都是压力差越大破坏力越强,而压力差是用核武器产生的压力对比同环境下气体和液体当时的压力,这就涉及加热气体和液体哪种介质压力上升更快更高?很明显海水吸收热量更高,温度升高更慢产生压力差越小威力越弱。

近距离爆炸航母肯定完蛋,但是破坏力不足的话舰队其他舰船都可能幸存。


呀搏啦汗穷丝


水下,110米,液体不可压缩的,所以水下爆的压力比地面和空中强很好。


xaimai


听说有种温压弹效果很好没有辐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