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统一有什么重要意义?

魏秋盈


一句话:比秦国统一六国,更伟大!比汉武一扫西北,更伟大!秦皇+汉武=康熙帝!


翠云峰绿水湖2


应当说清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还是很重大的,尤其是保有如今的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更是厥功至伟。

首先我们从领土的各个方向分析清朝在明末的基础上做了那些积极的拓展:

东北方向自不必言,崇祯时代基本已经龟孙到长城一代,已经完全失去了明朝初年的奴儿干都司,但是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明朝对奴儿干都司的设置基本处于羁縻统治,也就是任用当地部落首领为世袭官员,基本不设置流官,后期基本放弃了东北地区。而清政府一直到康熙年间与沙俄确定了外兴安岭地带为分界线,同时应当说库页岛也属于清朝,但是基本是羁縻统治,直到清朝末年通过《北京条约》和《瑷珲条约》流失了大量领土,但是基本保住了人口众多尤其是汉语占主导地位的东三省地区。

正北方向,鞑靼和瓦刺给明政府的压力极大,以至于出现了明英宗被掳走的耻辱事件,基本也是已现在的长城一线,清政府则是前期达到了贝加尔湖附近而后回撤到今天蒙古国和俄罗斯边界,同时保有现属于俄罗斯领土的唐古乌努海地区,清朝末年蒙古地区事实上丢失,民国时期徐树铮短暂使用武力收回旋即丢失,从此外蒙古地区与我大中华无关。但是相比较明朝毕竟为中国保住了内蒙古地区。

西北方向,直到乾隆年间,历经三帝,先后击败罗卜藏丹增、葛尔丹、大小和卓终于收回新疆地区同时西部领土直达葱岭,占据瓦罕走廊,堪称奇迹,为中国保有新疆做出了极大贡献。

对于西藏地区,由于清政府设置了驻藏大臣(领有军队),实际上对西藏有实际控制,比明朝的羁縻统治强了太多。

所以清朝统一对于维护现在多民族统一的新中国意义重大,如果没有的话可能现在的中国也真的是只能保有汉地一十八省。下面附一下清朝最大疆域图和明朝最大疆域图(含羁縻统治)和近代丢失的领土





骑着足球看历史的Y君


清以联姻和宗教束缚住蒙古,以满蒙骑兵威慑汉地,又以汉地财赋引诱制衡蒙古。在汉地以皇帝身份统治,在草原上以天可汗自居。在青藏高原以文殊菩萨转世与达赖班禅分庭抗礼,册封宗教领袖并推广到蒙古,又规定领袖必须在西藏转世。明修长城清修庙,八面玲珑



郭宥嘉


先看一张地图

与世界其它文明区域相比,东亚地区相对比较封闭:北方是蒙古高原,西北是帕米尔高原,西面是青藏高原,西南是横断山脉,东南均为大海,东北直至外兴安岭。

边界似乎是天然的,天然的将中国与其它文明区域相阻隔,但这一区域的内部又可以分为五大部分:

  • 长城以内的农耕区域
  • 东北
  • 蒙古高原
  • 西域
  • 青藏高原

这五大区域在近代到来之前分别被汉满蒙回藏五族所占据,是清朝在公元1759年完成了五大区域的完全统一,这一局面即使在元朝也没有实现,元朝没有占据新疆。

也就是说,在西方列强到来之前,在我国独立发展的过程中最终完成了以长城为界的农牧两区的统一,而这距离鸦片战争不过80年的时间。

时间上可能是偶然,由清朝完成可能也不是必然,或者在我国这样的地理环境下也具有某种必然性。但不管怎样,正是这一大统一,使我国抵御外侮上拥有了巨大的缓冲和战略纵深。


试想,假如我国没有西藏,那么四川重庆便不再是大后方,是前线。而我们的邻国印度,巨大的战略压力便是由于西藏的高度所带来的,因为西藏属于我国。

印度封闭的地缘环境其实与我国很相似,但战略要地却基本上不在印度手中,而被中国和巴基斯坦所控制,这也是印度一定要争克什米尔的原因所在。

所以,无论如何高估清朝的统一都不过分,我们可以说汉唐势力都曾远达西域,但那毕竟不长久,而在古代,汉民族也没有长久控制非农耕地区的决心。

清朝末年,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使我国丢失了太多的领土,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这正是这些条约使我国在实力最弱之时依然在法理上拥有超过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福祸相依,强弱也会易位,而只要有地,有人,一切就都有希望,这也是我国终将复兴的底气所在。


心向青山


1616年,女真族的杰出首领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大金政权,史称后金。1635年,皇太极将女真族名改成满洲。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顺治皇帝定都北京,又经过20多年的发展,最终实现了全国统一。

清朝的大统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他结束了明末以来战乱严重,农民起义接连不断的局面,实现了社会安定,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

其次,从政治上看,清朝继承了明朝的统治,制度又有所创新发展,满洲皇帝取代了汉族皇帝,又继续宣扬君权神授,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牢牢确立了对全中国的统治。在地方政权建设方面,在汉族地区和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设立了18个行省,在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和青藏高原,设立了五个将军辖区和两个办事大臣辖区,巩固和加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

再次,从经济上看,清朝创造的社会财富远远多于明朝,这从人口指标上能够反映出来。从秦朝到元朝,中国人口处在2000万人到8000万人之间,北宋时期人口超过1亿,明朝初年人口有6000万,明末达到1亿9000万,清朝初年人口达到6000万,经过150年的发展,迅速达到3亿6000万。在以后不到50年的时间里,又增长到4亿1000万人,这与清朝恢复发展农业的措施密切相关。清政府注重在黄河流域和南方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减少战争的破坏,又在北方开垦大量荒地,增加粮食生产,又大量推广原产美洲的高产农作物玉米,马铃薯,番薯等,这促进了人口的明显增长。

第四,从文化上讲,清朝统治者尊奉儒家思想为正统,这有利于凝聚人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的统一。

第五,从民族观念上讲,满清统治者宣扬“满蒙一体”,“满汉一家”。这是封建社会最先进的民族观,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最终形成。

第六,从大一统的角度,清朝克服了明朝事实上的分裂,达到了对全国全面的有效治理。明朝初年,包括青藏高原,新疆东部,东北地区,都在明朝中央政府的统治之下。明朝中后期,随着国力的衰弱,明朝失去了对上述地区的控制,只能统治长城以南地区。这样,东北地区一部分,内外蒙古。新疆地区,青藏高原,形成事实上的“蒙藏联盟”。以俺答汗为最高政治领导人,以三世达赖为最高宗教领袖,明朝面临从东北北方西北西南方向的全面政治军事压力,由于清王朝的建立和统一,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

第七,从边疆治理来看,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又制定金瓶掣签制度,规范达赖班禅的转世。这样,从元朝中央政府开始直接治理西藏地区,到清朝达到了完善治理的程度,甚至可以说达到了完美治理的程度,这在以前的历代封建王朝是做不到的。在一个民族关系宗教关系最复杂的地区,中央的权威能够达到有效的贯彻,也就有效地克服了分裂的危险。

第八,从辽阔版图来看,清朝最终奠定了今天伟大祖国辽阔疆域的基础,唐朝的疆域大于清朝。但唐朝2/3的面积是羁縻州,对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制实行政治统治而不收税,因而基础是不巩固的。元朝的疆域也大于清朝,但元朝实行裂土分封,几个藩属国,后来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就元朝就元朝本土来说,北方的岭北行省和辽阳行省面积辽阔,人口稀少,各部族长期流动,因此中央政府权力有限。清朝经过100多年的奋斗,才开辟了1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地域。康熙帝时,通过平定三藩之乱和收复台湾,巩固了祖国的西南边疆和东南海防,通过雅格萨自卫反击战和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巩固了祖国的东北边疆。雍正帝时,通过签订《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划定了蒙古地区与俄罗斯的边界。乾隆帝时,通过多次评判,巩固了新疆的统治秩序。

最后,从历史进程来看,清朝无疑是封建社会的“超级大国”。大清朝的文治武功,从纵向作比较,不逊色于中国任何封建王朝。从横向做比较,在世界历史上占有突出地位。1800年,中国人口占世界的1/3,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1/3,中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等发达国家。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侵占了美洲。侵入了印度,长期不敢侵占中国大陆,就是因为中国的强大。大清朝在漫长岁月中,建立了东亚朝贡体系,朝鲜,日本。琉球王国。吕宋(今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暹罗(泰国),缅甸,加里曼丹岛西部,尼泊尔,锡金(哲孟雄),不丹,克什米尔,浩罕国,成为中国的藩属国,大清朝威名远扬,光耀万邦。加强了中国与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阻止了个藩属国之间的武装冲突,维护了各国的政治稳定,促进了亚洲和平。



谷老师


历经康雍乾三代皇帝打下1300万平方公里领土,完成中国大一统。从清准战争到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才形成骆驼状版图,历经百年之久。明朝时瓦刺,亦里巴力均是外国。清朝真正实现了中国大一统,清朝第一次将内外蒙古、东北、新疆、西藏、青海、台湾等全部纳入中原王朝版图。

看了2000余年中国古代历史,只有清朝才能做到完全统一中国。 汉朝,唐朝,元朝都没做到,剩余其他朝代,更是偏安一隅,多国并立。

自古以来只有清王朝能同时征服漠北、西域和西藏,将之纳入自己的版图。

那么它的意义在哪里,对后世有怎样的影响呢?我们来稍微解读一二。

一个国家的领土诉求,需要有两个最基本的依据,那就是法理依据和历史依据。当然有些国家很强大,靠实力说话,不需要法理依据和历史依据也可以。但是拿到谈判桌上去说话,就必须要有这两个依据。我们的依据是什么呢?就是按1840年以前的地图为准。

为什么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时间点?因为1840年以后,中国进入了近代史,1840年以前中国还是古代国家,1840年以后中国在与西方国家交往的过程中,逐渐被塑造为一个具有现代国际法意义的近代民族国家了。

同时我们在国际上提出自己的领土诉求的时候,也是以鸦片战争以前的清朝领土作为标准,而不是以唐朝或者是元朝。

但是为什么没有明确指出这个时间点呢?既然是以清朝的领土为标准,为什么说“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呢?因为我们把康乾盛世的领土也看作是继承了更早时期的中国固有领土,这就是所谓的“中华故壤”,比如唐朝的时候,唐太宗和唐高宗一直坚持对高句丽用兵,称辽东为中华故壤,明朝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朝鲜国王请求明王朝把辽河以东的领土送给朝鲜,明太祖拒绝了,说辽东自古就是中华故壤。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怎么以极盛时期为标准?怎么不以衰落的时候为标准,注意!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是以极盛时期为标准,没有谁以极衰时期为标准。如果大家都是以极衰时期为标准,那么世界上就不存在国与国之间的领土争端了,相反还会出现许多无主之地。正因为都喜欢用极盛时期为标准,所以才会造成各自所主张的领土有重叠,才会有矛盾存在。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懂了,清朝的大一统是维护中国领土完整的依据。对我们的台湾回归和其他有争议的地方都是一个重要的凭证。



天涯明月


1,奠定中国近代版图。虽然五大自治区与外蒙曾经在不同的历史都属于中国,但清在世界近代史上有国家疆域确切划分的时期完成了全中国的统一。

2,五族共和局面的形成,清中前期皇帝励精图治,大清的皇帝即是中原皇帝也是蒙古博格达汗,清乾隆皇帝懂得中国五大主要民族的语言。清朝一代奠定了中国近现代五族共同的局面。

3,在欧洲白种人奴役殖民全球有色人种的前期完成了对中国的统一,使得近代的中国在面对欧洲白种人入侵有足够的缓冲,使得整个中国不被殖民入侵沦陷。

4,清留给了中国大量的人口。清灭亡时中国有4亿人口,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汉族。人口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拥有4亿人口的中国可以经受得住清未大乱与日本全面侵华等大风大浪而不被倾覆,特别是以4亿人为主的汉族为中华的再次统一与复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雄鹰展翅长空


清朝的统一,完成了中华疆域完善之路的第四步。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中国历史所覆盖的疆域内,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大区域:

  • 一是长城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农耕区,也有史学家称之为“中国本部”;这里不用多说了,所有汉族王朝都是在这里开创的。

  • 二是长城以北、阿尔泰山以东直到库页岛这一片,这里可以称之为“游牧区”,中国古代的草原力量、游牧政权都是在这里崛起的。

  • 三是“西域”,基本等同于今天的新疆地区,这里是古代中国陆地上通往西方的贸易通道。

  • 四是“高原”,即今天的青海和西藏,这里是古代中国的奇特精神力量来源。比如在宗教方面主宰元和清的喇嘛教。

中国历史上,从古代至近代,看似一乱一治的王朝更替在重复,但实际上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每次治乱循环中都在提升。以郡县制大一统王朝来看,我对中国的大一统做了如下定义:

  • 大秦实现农耕区的大一统,是大一统1.0版;

  • 汉朝实现了农耕区+西域的大一统,是2.0版;

  • 大唐实现了农耕区+西域+游牧区的大一统,是3.0版;

  • 元和清则实现了农耕区+游牧区+西域+高原的大一统,是大一统的4.0版。

传统意义上说,中国王朝的大一统到清朝就属于完成态了,可以称之为完整版的大一统。清朝的统一,完全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疆域,使中华民族有了施展抱负的舞台。

但是,我们不要忽略了近代以来对世界历史影响最大的一股力量,那就是海洋文明。

500年来,正是海洋文明所塑造的一切在日益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国从晚晴开始,与海洋文明打交道的过程充满了艰难和困苦。中国人民谦虚好学的精神最终战胜了冥顽与虚荣,开始全面拥抱海洋文明。终于在今天,经过100多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已经成为了海洋文明中的中上游玩家。

中上游玩家,还不是顶级选手。这比古代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还去之甚远。我们还做不到一怒而诸侯惧,我们还做不到政由我出。

因此,中国未来要成为海洋文明的顶级选手,那时将是大一统的5.0版本。

请注意,彼时的大一统5.0,已经超越了传统地理上的疆域意义,是以传统疆域为基础、以影响力为辐射半径的超级疆域,是现实疆域与虚拟疆域的结合。

这个超级疆域,就是在大清留下的现实疆域基础上完成的。

更遥远的未来,人类可能进入太空文明、星际文明,中国依然离不开现实疆域的支撑。

上述这一切,都要立足于今天中国世界第三的疆域,大清功不可没。

如果大清在给民国禅让的诏书中说,汉满蒙回藏自决,那中国还会有今天的疆域吗?

仅仅一个外蒙独立,中国就搞不定。为什么?因为背后有大国力量。如果西域、高原都自决独立了,中国还能收回吗?极难极难,概率极小。因为从晚晴开始,中国的局势,一定离不开世界格局的影响。

因此,大清的4.0版本完整大一统,对中华民族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怎么说都不为过。

(完)

凌烟阁论史感谢你的阅读。欢迎你点赞、转发、评论、关注,不同观点也欢迎你留言交流。


凌烟阁论史


最大的意义就是奠定了如今中国的版图基础。

在清代以前,历代大统一的王朝对很多边疆的统治都形式上的。

以明朝为例:西南地区实际上一直被当地土司们所统治、东北地区实行的是名义上的羁縻政策、台湾并未实行真正意义上的直接派员管辖、新疆的大部分地区不在明朝的管辖范围内、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理也未能行之有效、蒙古地区则一直与明朝为敌。

而清朝经过100多年的不断统一战争,通过改土归流实现了对西南边陲的直接有效管理、东北作为满清大本营一开始就被纳入直接统治区、中央政府直接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进行管理、台湾被纳入中国的郡县制管理、蒙古新疆地区则通过联姻和战争将其纳入中央直辖,这些事实也为我们如今的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提供的历史和法理依据。

清朝退位后,中华民国依据《清帝退位诏书》继承了满清的领土,其内容为“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这也是我们如今申述领土主权的法理依据之一。

此外,清朝的统一奠定了现代民族融合的基础,正是由于清朝的统一,中华民族56个民族才成为了如今的“一家人”。


史海小白丁


清朝奠定了现代中国的基本版图。虽然历经不平等条约又丢失了很多国土。统一的清朝是中华民族得到了空前的统一团结。各民族交往更加融洽。虽然清朝内部存在着很多问题,但它不影响清朝时期作为世界大国的地位。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清朝时不统一。那么现在中国的版图就要分裂成很多国家。就会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再加上清朝时所处的国际环境。资本主义国家会趁机掠夺中国更多的资源。会更加剧中国的分裂。中华民族难以形成。那样中国就很难在团结成为一个国家。分裂的国家是对人民没有好处的。前苏联的教训就是,苏联的解体分裂的影响至今未完全消除。统一的清朝是对中华民族有利的,清朝时期最大的贡献就是防止了新疆的分裂。以及对台湾,蒙古,西藏等地区的管理。因此分析历史事件要一分为二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