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克·倫敦《馬丁·伊登》,從水手到作家,真正的轉變在於內心

《馬丁·伊登》是美國現實主義作家傑克·倫敦的一篇代表作,這部作品一舉讓傑克·倫敦在文學界的地位與馬克·吐溫齊名,其中很多的情節是虛構的,但是馬丁·伊登這個人物卻是傑克的自畫像,傑克通過馬丁身上的種種經歷揭露美國夢的誕生到破滅,馬丁作為一位底層人民不斷追求文學的自我價值實現之路,這部小說具有濃烈的悲情色彩以及批判主義精神,這也是傑克之所以能通過這部小說脫穎而出的一個主要原因。

2019年,意大利導演皮耶特羅·馬切羅執導了這部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皮耶特羅導演是紀錄片導演出身,所執導的影片具有強烈的現實主義特點,在2013年,他還與陳可辛、貝納爾多·貝託魯奇共同執導了一部紀錄片《威尼斯70週年:重啟未來》,也算是與中國影壇有所交集。《馬丁·伊登》的一大特點就是真實,它忠實還原了小說中的人物特點和時代精神,因此豆瓣評分8.1分,由此帶領觀眾重新回到意大利電影輝煌的那個黃金年代。

今天,我就從這部影片代表的美國夢談起,從時代特色、人物塑造、悲劇成因和主題意境四個部分來分析一下這部作品帶給觀眾的反思和啟迪,讓我們重溫那些令我們心馳神往的心中夢想。

傑克·倫敦《馬丁·伊登》,從水手到作家,真正的轉變在於內心

01、小說中露絲是促使馬丁美國夢開始的重要原因,影片中換為伊萊娜,通過馬丁個例的展現,探討的是19世紀美國文壇市場化探索之路以及物質、精神的平衡關係。

小說問世於1909年,美國經濟正在蒸蒸日上,民眾普遍開始追求物質財富,夢想著有朝一日實現“淘金”般的美國夢,馬丁正是這一大軍中的一員。美國夢承載的是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來自美國底層的年輕人能夠通過個人的不斷努力實現飛黃騰達,這個夢中既有對理想家庭生活的憧憬,也有對崇高身份地位的致敬,還有對個人價值實現的渴望,以馬丁為代表的青年人有更多的機會展現個人才華,這是社會積極向上的一面。

小說中的露絲和影片中的伊萊娜其實是同一個人物形象,露絲初次見到水手馬丁時,感受到他身上蓬勃的朝氣,她這樣形容“他好像一座火山,噴著力量、勁道和生氣”。馬丁有著健壯的體魄和雄偉的藍圖,在當時階層劃分並不明顯的社會,往往具有向上的動力和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由於沒有顯赫的家世,馬丁沒有辦法接受到像露絲一樣的家庭教育,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大家閨秀一下子吸引到住了馬丁,也成為他實現美國夢的重要推手。在這段關係中,傑克以冷峻的筆調探索了人間的世態炎涼和人性醜惡、善良,這些轉變都是由伊萊娜的來臨帶來的。

傑克·倫敦《馬丁·伊登》,從水手到作家,真正的轉變在於內心

影片同樣沒有揭示馬丁和伊萊娜的變化成因,可是卻以與小說同樣的經歷來暗示讀者這些變化的根源:19世紀90年代開始明確了著作權、知識產權享有版稅的規定,由此揭開了作家這一職業的新篇章,讓很多年輕人藉助文學之路實現個人價值,馬丁憧憬的就是這樣一份職業。

教育的不斷深化和文化市場的繁榮讓小說成為了可以交易的商品,人們日漸空虛的精神世界函待填補,於是誕生了大量著名的作家、作品,作家不但可以孕育財富,更成為功成名就的代名詞,而馬丁並不是一個單獨追求物質的拜金主義分子,他注重的是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的和諧統一。

小說中,馬丁對於文學市場的繁榮是抱有批判態度的,他果斷地捍衛創作者的精神理念,一次次接受市場的否定和批評,在創作過程中,露絲是支持他不斷前進的原動力,可是我們看到這份感情在利益面前也發生了動搖,這無疑是價值實現與夢想追求必然會出現的一種結果。

影片刻畫的馬丁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忠實還原出小說中屢敗屢戰的馬丁形象

,他始終沒有向資本市場低頭,儘管最後他成功了,卻失去了對生活本真的陽光態度,這無疑是資本市場利益驅動下的一種失敗,更可悲的是,他失去了伊萊娜小姐,也就是美國夢的起點。當他回顧這一生的經歷時,他再次陷入彷徨和無助,事業的成功永遠無法填補心靈的空白,馬丁向我們揭示的也是美國文壇市場化探索之路以及物質、精神的平衡關係。

傑克·倫敦《馬丁·伊登》,從水手到作家,真正的轉變在於內心

02、影片將小說中關於時代的隱喻塑造成為了愛情故事帶來的理想覆滅,淡化了小說中的時代背景,強化了機遇的偶然性和堅定意志造就成功的必然性,個人主義者與理想主義者的交融成為馬丁最顯著的特點。

電影中截取了小說中最為經典的戲劇衝突片段,以馬丁認識伊萊娜為開端,塑造出為了愛情奮不顧身的“英雄”形象,可以說這是具有強烈時代精神隱喻的。馬丁是被美國夢“矇蔽”的代表之一,他嚮往著上流社會的紙醉金迷,認為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躋身上流社會,體會那種奢靡的生活。這是社會呈現出來的表象誘惑所導致的結果,當伊萊娜問他“你認為寫作不需要訓練嗎?”就是在暗示他每一種技能背後都是默默的訓練與付出,沒有人的成功會輕而易舉,但是在馬丁看來,只有通過這一條途徑才能達到成功的彼岸,為此,他可以短暫的做出犧牲。

傑克·倫敦《馬丁·伊登》,從水手到作家,真正的轉變在於內心

小說中,伊萊娜對馬丁的感情並不單純,這是時代大背景下造成的必然結果,伊萊娜享受對馬丁的支配權,在伊萊娜面前,馬丁成為了被改造的對面,而目標就是成為一名律師,但是這與馬丁對寫作的愛情是相沖突的,最終馬丁沒有滿足她對於優越權的心理,走出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而正是因為對於未來的迷茫讓伊萊娜拋棄了她。

影片淡化了小說中的時代背景,讓馬丁對知書達理的伊萊娜小姐一見鍾情身,這是緣分的偶然性造成的,但是命運的必然性是如果馬丁無法躋身入上流社會,那麼等待他的仍將是被拋棄的命運。

馬丁的堅定意志與當下的年輕人相同,他也厭倦疲憊的工作,而這份工作是他賴以生存的根本,為此他不得不忍辱負重,只為解決現實的溫飽,如果沒有這段經歷,我們無法體會到理想實現時的喜悅和現實的何等殘酷。但與大部分人不同的是,馬丁具有頑強的韌性和毅力,在困難面前,他從未放棄過,即使面臨嘲笑,有人建議讓他重讀中學,還有不斷被拒稿的出版社打壓。

馬丁身上最頑強的拼搏勁頭也在逐漸消失,但是他的內心有兩種聲音,一種就是“我要成功”的個人主義思想,另一種就是“我有才華並將實現”的理想主義思想,這兩種思想在源源不斷地推著他向前,讓他毫不動搖地堅持自己的夢想直到成功。執著的個人主義和完美的理想主義是如此的美好,馬丁如果無法實現理想還將繼續堅持,他性格的矛盾恰巧遇到最好的機遇,這是他的幸運,也是鮮明的時代特點。

傑克·倫敦《馬丁·伊登》,從水手到作家,真正的轉變在於內心

03、物質世界的貧瘠和精神世界的壓榨讓馬丁痛苦不堪,對於理想的堅持超過了現實的承受範圍,導致過分優越感的形成,超越現實的愛情和過於理想化的事業就是壓死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馬丁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教育,卻通過勤學苦讀變得語法通順、知識淵博,他的大量作品都充滿了一種野蠻的底層生命力,這些作品屢屢受到打壓一方面是由於過於現實,另一方面則由於整個出版鏈條是一個封閉的集體,他們不想讓諸如馬丁這樣的毛頭小子加入團體,所以屢次實行了圍追堵截,而反觀那些所謂的暢銷作品則往往脫離現實,低俗不堪,這是由於出版商們之追求名聲帶來的商業價值所造成的。

對於馬丁而言,他非常渴望能夠達到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和諧統一,可是在現實的打壓之下他越發憔悴,令他感到厭惡的是黑暗、腐朽的文壇體制,每當他認識到這一點,他心中的憤懣就多了一些。

傑克·倫敦《馬丁·伊登》,從水手到作家,真正的轉變在於內心

傑克同樣喜歡歐亨利式的反諷,但馬丁因一部作品被偶然間採用而轟動文壇時,那些原本將他作品束之高閣的出版商們趨之若鶩,將其視若上賓,各個雜誌給他發來的約稿函紛至沓來,醜陋的嘴臉再次出現在馬丁面前,他原本存在的優越感再次死灰復燃,只是這次更具資本。

大部分出版商並不理解馬丁作品中的內在美和力量,他們更看重他身上的商業價值,這種現實性導致馬丁精神上優越感再次得到加強,而令他最驚愕的是伊萊娜也回到了他的身邊,顯然這是理想化的愛情,伊萊娜愛的是他的財富地位而不是他的興趣愛好,這種超越現實的愛情顯然讓他更加反感,也靜下心來反思地位給他帶來的優劣。

傑克·倫敦《馬丁·伊登》,從水手到作家,真正的轉變在於內心

表面上,馬丁成功了,輝煌的事業讓他擁有了金錢、地位、聲譽,可是在馬丁看來,他的自身價值並沒有得到完全實現,他內心仍然充斥著孤獨感,這種孤獨感不是物質豐富所能解決的,而要通過精神世界的充實才能化解,可是此時,社會現實和自身價值實現的矛盾對立導致他內心世界秩序的完全失衡,這最終演變成了一種心理割裂。

一邊是精神上的純潔文學聖殿,一邊是深惡痛絕卻不得不委身屈從的上層社會,這種精神和現實的差距造成了馬丁性格的孤僻,他的夢想雖然“已經實現”,但這種實現卻是空洞而毫無價值的,這也導致他的生活逐漸失去了價值,生命變得毫無意義,導致他失落感、幻滅感加劇,最終選擇了投水自殺的結局。

傑克·倫敦《馬丁·伊登》,從水手到作家,真正的轉變在於內心

04、影片中的馬丁與現實世界的傑克精神實質趨同,對物慾橫流資本主義的痛斥和對生命價值的探討成為本片最值得讚揚的主題,然而馬丁身上閃光的人性特點卻缺乏了小說中的時代精神。

馬丁身上處處散發著傑克的氣息,傑克描述的馬丁通過做苦力表現出的地獄般情景是傑克真實經歷過的,他也是通過文學作品來實現自身價值、追求心中夢想,而結局也如馬丁一般最終幻滅,這其中揭示了資本主義的腐敗和虛偽,以及人與人之間自私、庸俗的關係。

傑克筆下的馬丁無論從出身還是工作與他如出一轍,傑克從11歲起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擔,一邊讀書一邊賣報,14歲時在罐頭廠打工,每天工作時間超長,待遇極低,之後他又幫人偷竊牡蠣場而遭到逮捕,最終走上了水手之路。這其實就是馬丁故事的開端。

小說中馬丁與露絲和電影中馬丁和伊萊娜的故事其實就是傑克的愛情故事,傑克·倫敦與梅布爾年齡相差三歲,在大學一個繫上學,他們屬於一見鍾情的戀愛,當時梅布爾金髮碧眼體態優美,兩人曾經私定終身,可是梅布爾的母親卻是個勢利眼,一心要讓女兒嫁個有錢人,最終兩人以一年為限讓傑克發展事業,卻終因接連退稿而未能走到一起。

傑克·倫敦《馬丁·伊登》,從水手到作家,真正的轉變在於內心

由此可見,他們經歷的社會環境和小說影片中都是真實發生的,影片中的馬丁與現實世界的傑克精神實質趨同,而影片中展現出了對物慾橫流的資本主義的強烈痛斥,認為是導致馬丁幻滅的最根本原因之一。

馬丁之死是因為極端的個人主義,他並不關心他人的需求,這飽含著對他個人奮鬥命運的否定,然而傑克也未能逃脫這一命運,最終服用過量嗎啡自殺,時間僅比馬丁之死晚了七年,這成為了獨立於悲劇故事之外的另一悲劇,然而卻也讓讀者意識到傑克想要探討的生命價值。

無論是馬丁還是傑克,他們的死都是因為對生活失去了信心,然而影片的基調仍然是向上的,他淡化了小說中那些憂傷的情緒,而是讓馬丁沉醉於上流社會的紙醉金迷,這無疑掩蓋了小說中關於時代精神和個人命運的探討,馬丁的故事也如一面鏡子映射出作者的命運走向和生命意義,不得不說,馬丁追求知識、愛情、權利的過程是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典型悲劇,小說寫出了一位良心趨勢下不願苟活於世潔身自好的作家命運,影片則更多展現出繁華之後心境的落寞,背後都是對虛偽的拜金主義的批判。

傑克·倫敦《馬丁·伊登》,從水手到作家,真正的轉變在於內心

結語:

在小說開頭,傑克引用了美國詩人哈奈特的一首詩:”讓我熱血沸騰地度此一生,讓我在美酒般的夢幻中迷醉不醒!別叫我目睹這泥做的骨肉!終以空虛的軀殼歸於塵土!”這就如同輓歌一般致敬了馬丁和傑克光輝且短暫的一生,他們的成長終結都是美國時代的悲哀,也是美國真實歷史現狀的高度濃縮,無論是小說還是影片都表現出了這份淒涼,其中的無奈心酸只有讀過看過的人才能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