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李兰娟院士提出建议把控明星高额片酬和正确引导新一代年轻人?

四川生活纪实


以上的话题我觉提的得非常好。大家都知道如今的明星都是非常有钱的。今后应该调整把重点放到各部门科研人员。因为国家的发展,繁荣富强。还得要靠各部门儿科研人员研究发明创造。


W环华旅游1


在古时,明星被称为伶,暨表演者。仅此而已……随着伶由官方走向民间,以伶为生的戏子出现,这些人看别人的笑脸,吹拉弹唱赚此生活之资,生存环境就别提了。但随着才艺高低分出,伶人内部产生了分化,暨所谓名气大小,价码和架式自然不同了,有名气的有才艺的自然越来越多人看,就有了追星文化。其实,无非是人们生活富足了,闲蛋时间和金钱多了,这种文化便兴盛。随着历史大潮的起落,不断产生着高低起落。到了今天,盛世之下的中国,自然而然浮华气息浓重,病态的追星文化在经纪公司和娱乐幕后推手的操作之下,变成了对明星无上限无下限的美化和丑化,塑造成了神一般的存在,吸引了大量没有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的脑残年轻人。这样的病态发展,俨然成为了一种精神邪教。在国家大难之下,做实业和做网商的企业家们成为了大额捐资的主力,而日常被追捧的那些戏子,实在捐助有限。李兰娟突然间发出这样看似和自己八杆子打不着的感慨,实在也是看到这些捐助现象背后的原因,有感而发。人家不仅仅是个医者,人家也是个智者,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中国公民。追星文化和捧星经济真的应该歇歇了。都说国士无双,李兰娟院士说的没有任何错误。虽然有点跨界抨击,但绝对是语重心长。


说叔


科学家和明星是两种独立的个体,人们羡慕明星的原因无非就是门槛相对不算高,而且来钱快。我说的是相对不算高,毕竟搞科研没有一定的底子还真的不行。每个人都想进入娱乐圈,但是大社会下面有无数个小社会,娱乐圈就是小社会,社会永远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啊!能在娱乐圈存活下来并且大把大把赚钱的无一不是这个行业的顶尖人才,人家也是付出努力的。如果能平衡一下薪资,让底层人民吃得起饭,住得起房,那才是真正的太平盛世。



PetitsGrelot


首先我要说,关于李院士这方面的言论我也从非主流网媒上看到过,但不是在“官宣”上,所以我对李院士是否真的说过这样的话持怀疑态度。我倒是认为这也许是某些人借李院士之口“发发牢骚”而已,其实这种牢骚早已有之,如“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之类等等。

我认为,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分配不公平现象的存在是有他的道理的。“造原子弹的”是体系内的一员,自然要依照体系内的规则去进行利益分享。而“卖茶叶蛋的”则是自由市场体系内的一员,他的收入高低遵从市场规则,由市场来决定,所谓的“明星们”如影、视、歌星们的高收入也是如此。我认为对某些明星们的高收入不该过度渲染,也不该眼红,他们这些人毕竟是各自领域金字塔尖上的精英,有市场,有需求,有粉丝,有才艺……什么都有了,怎么能没有钱呢?是这个理儿吧?再说我们国家对科技技术等领域的杰出人才也不是没有奖励制度,如每年的“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等等。

换个角度说,我们国家毕竟不是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和政府有责任对市场进行适当干预;市场导向、舆论导向、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三观”导向也必须要把控好;在各阶层各领域的利益分配上进行适当调控也是应该的,这样有利于我们国家健康和谐发展。


诗骑天下张百军


这不会是李院士说的话,这类话听听就行了,不要当真。大众所看到的娱乐圈明星都是这个行业的顶尖人才,任何一个行业的顶尖人才,待遇和地位都不比他们差,只不过是大众不知道而已。


凡简营养


我认为是现在很多年轻人的价值观出现了问题,崇拜的不再是为国家发展奠定基石的科研工作者,而是很多的明星,崇拜明星本身没有问题,只要是你所崇拜的明星有很多的优秀作品,这也算为群众的精神建设添砖加瓦。然而,这些少年少女们所崇拜的所谓明星并没有什么好的作品,仅在所谓高颜值下被经纪公司疯狂的推广,造产生了很多德不配位的情况,你能想象一下一个仅凭颜值的人每年收入超过9位数吗,很多的科研工作者每年的科研经费都没有8位数,更别说收入了。大部分的科研工作者每年的收入都在6位数左右,做科研是枯燥的,为了得到实验数据可能要在实验室熬夜几天,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要耐得住寂寞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科研工作者。

诚然,些“明星”们大部分的收入来源于市场化的运作,而且大部分的收入都归于经纪公司,但也正是因为市场化运作导致他们的客户群体是很多的学生群体。这些学生很多不能客观的认识这个社会,导致价值观扭曲,造成了很多疯狂追星事件。

学生阶段的心智正处于整个人生最高峰时期,如果这个阶段把精力用于疯狂追星,而不是用于思考科学,对国家对社会有非常大负面影响的。


有味道的历史故事


出发点是为了国富民强。

不是不允许明星出现,但是炒作越来越无底线,不太好了。尤其是明星式的财富积累,出场费代言费流量广告等等,一切的价值观都指向了金钱,除了提高了美容市场的业绩外,对社会贡献不大,尤其是娘炮的大行其道。以后还有人愿意当兵不?扭曲青少年的价值观。

娱乐都是报道成功的明星不容易,试问一下,哪个社会人容易?现今几年所谓的流量明星,都是无底线包装出来的。放个屁都可以整出个故事,把众多青少年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了。

青少年还有年轻人正是努力学习,努力奋斗的黄金时间。天天想成明星。不管是正能量的还是负能量的,只要有流量,就有经济收入,各个视频中,多少装傻充愣,低俗表演,用来吸粉,以求流量。这正常吗?

虚假的明星效应,催生出一大批游手好闲的人,以博同情,博点赞来实现财富的,最后有几个真成功,剩下一地鸡毛,思想再偏激点,走上坑蒙拐骗的道路上。进一步恶化社会的诚信危机!


龙马在月


个人绝对赞成[赞] 这个提议!因为目前中国有一部分年轻人的价值观已经偏离,他们追星,模仿!把那些流量明星当成偶像!有时还花1千甚至几千去听一场演唱会!他们的举动很疯狂。

那些明星的天价片酬已经匪夷所思,细思极恐!

科研工作者一辈子的工资也许还比不上明星1年的片酬!这已经很不公平!甚至让人寒心!

因为科研人员作出的页献是巨大的!我们为他(她)们点赞[赞]

也希望国家能出台一些提高科技工作者待遇的政策!同时也要规范影视行业,制约所谓的"明星"的天价片酬!让我们的下一代价值观回归正常!


远航小卫士


对于这个问题,作为公众人物,有时候发表的观点是当下的,但过后深思熟虑产生不一样的看法时,没法第一时间去阐释自己的新见解时,那么,我们就只是单方面的认为说者就是原先的看法,可人是在不断发展的,对事物的所思所悟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固然,作为公众人物,一旦发言,各大媒体一般都会以其观点作为其本人的基本看法,也因为这样,很多公众人物都因此而不喜欢接受媒体的访问,所以我不评价李兰娟院士的看法。不过,就其上述的两点谈下个人现阶段的心得,一、希望国家逐步给年青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个人是非常支持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二、把高薪高福利高地位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技术人员,个人认为非常有片面性,高薪高福利不应当只属于一部分群体的,但凡在各岗位有杰出贡献的人,都应该有这方面的待遇,至于加强管控娱乐圈某些“明星”动辄上千万的片酬!,这点来说,个人认为也应当多为娱乐圈群体所考虑,首先这类群体也是有很多举世瞩目的人存在的,他们同样在用自己的余生努力追求艺术事业,为国家作出贡献,当然,不乏有些明星在艺术方面成就不高,但同样拥有非常多的支持者,难道,这种支持者自己就没有判断力?我认为,只要一个人被人看得起,身上就有了不起的地方,他们所创造的个人财富也不是凭空而来的,只要他们不犯法,哪怕每天在艺术方面进步的程度不高,但只要积极的去传播正能量,那么就应当肯定,而且国家要取得繁荣昌盛,需要很多群体齐心协力,去共同追求理想的目标,其为建设更强大的祖国而奋斗,每一个群体都值得被肯定,被需要,被理解,被支持,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包容和正义的国度。


幕觉文化媒体创研堂


少年强则国强。

这让我回忆起之前的一个采访节目,一个关于“中老年人喜欢哪些明星”的节目,一位老爷爷的回答彻底的戳中了这个社会的痛点了!老爷爷回答道:我不喜欢明星!因为,明星都不能强国只能害下一代!

这种社会氛围下,现在小孩子的梦想,他们都说长大了当明星,当唱歌,当什么……却没有人再梦想当科学家去改变世界;当警察、军人去保家卫国;当老师去传播知识,培养人才;

当医生去救死扶伤。

而国家发展、富强最终靠科技和科技人才,但现实是这些科技人才的待遇远不如明星。

最后,老爷爷语重心长地说:娱乐至死,国魂将不存,痛心之情溢于言表!

关键时候,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是科研人员,医护人员和军人,他们也有家人,也需要健康,那些身价千万上亿的明星都躲在豪宅里。通过疫情,大家会明白,普通大众需要什么,需要国富民强,需要有担当的人守卫家园,冲锋在前的是一群孩子而不是一群戏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