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過40歲後,工作別輕易再動,交際圈子別輕易再動”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觀念錯誤,不贊同,雖然說四十而不惑,上有老下有小,負擔最重的時候,這不代表四十歲就沒能力去折騰,不願折騰的人,安於現狀,小富即安,是不上進的表現。

四十歲,工作不動,停留在原有的位置,不出去看看,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交際圈子不動,就像井底之蛙,抬頭看見井口。

工作環境,技能人才,薪水是隨年齡而增長。如果有上升的空間同發展的平臺,跳槽在所難免,人往高處走。做為朋友圈子,就像車站,一路走一路丟,這站有人上,下站有人下,有的只是匆匆過客,擦肩而過,誰都無法保障朋友能陪伴你一生。朋友之間,起點一樣,走著走著就會拉開距離,沒有一成不變的事業同朋友圈。競爭激烈的局面同環境,不進則退,一個人要改變自己,什麼年齡都不晚。

有上進心的人,沒有年齡之分,我身邊就有很多退休花甲老人,六十歲退休在創業,他們的事業朋友圈都會發生天大的變化。

看待這問題,因人而異,不代表全部。


書香藤院


首先感謝提問的您。

確實年齡是個坎,有的說40歲,有的說45歲,我經常出差,去別的公司,經常看到很多單位都是小年輕,清一色90後,連80後都很少了,說明公司都喜歡年輕人。

我之前同事,以前是公司管理層,世界財富500強DM,有一次一起聊天,他說他年齡過了45週歲,確實是個坎,找工作,很多外企都不要,主要就是年齡,也是建議我,45歲,或者接近這個年齡不要瞎折騰了,並且舉例告訴我,有一個霍尼韋爾的職位,他說能做,並且能做的很好,可惜因為年齡沒能成,當然可能也有其它原因,還有一個蘇伊士DM的職位也是因為年齡的問題。

華為公司更現實,據說要清退30歲以上的員工,瞬間讓我們壓力陡增,中年危機啦。

當然年齡是個坎,如果自身足夠強大,那就跟年齡沒什麼關係了,年齡大可能適合創業,比如褚時健,華為的任正非創業已經45歲了,臺積電的老闆創業,重慶力帆的尹明善都是大器晚成。

總之,年齡大了,跟年輕小夥比,衝擊力,朝氣都有些差距,或許性價比也沒以前那麼高,做任何決定都應當慎重,如果自身足夠強大,那就跟年齡沒有關係,看看鐘南山院士84歲親復一線,姜子牙80歲遇文王。

40歲只是個界限,也看個人的自身情況,所處的行業,環境,地區等等,不是絕對的,希望能幫到您。


老傅讀報


想做就去做吧,有計劃,有方法的去做,加油!!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7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170006d9ffa4b81a0c\

李子游


千萬別這麼想,人生就是生命不息折騰不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160009331cbe378603\

王鴻利


40歲,上有老,下有小,車貸,房貸,養孩,這個年齡在職場基本處於定型的狀態,能上已經上了,不能上基本就是維持現狀了,除了極少數可以轉行或創業成功外,大多數人都不會冒這麼大的風險,畢竟現在職場對40歲的中年人不算友好,誰都不能保證自己失敗後還能華麗轉身,所以這個年齡段思考怎麼維持、深耕最重要


順德文媽


這正是我觀點,我認識幾位四十來歲人或四十掛另,有男有女。在企業在公司當科長,任中層。不錯了,很穩定,很熟悉業務流程離家兩站開車十幾分即到。

這年齡不可這山望那山,因年齡不許走彎路了。


李287275412李澤祥


題目提供信息中的因果關係是不對稱的。40歲的年齡,得不出不動的果。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就是因人而異。如果現狀可以,本人又無特長,這話不錯。如果現狀不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能繼續委屈下去嗎?如果還有更適合的職業,為什麼不動呢?如果現有的平臺小,為什麼不換一個呢?如果現在的平臺前景暗淡,為什麼不及早離開呢?

總之,應因人而異,不宜一概而論。


天道若龍


因人而異吧 性格不同 思維不同 喜歡過穩定生活的人 可能這麼想 平平淡淡就好 有一種性格 可能 想 人40歲以後 知識 閱歷 都越來越好豐富 再換工作 也是得心應手 想法不同 不管怎樣選擇好想法 都去理解吧 [玫瑰]



可愛的寶寶519


這個根據自己情況吧,如果你能力,有技術,還可以一搏,如果很平庸,還是老老實實呆在自己崗位上吧。褚時健出獄快80歲了,依然創業成為富翁,每個人情況不同,有能力,有技術可以自己創業圓自己的夢想!


無問西東7994


這個要看個人的悟性,有些人40歲什麼都沒變,直到老去,有些人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看了很多書,經歷很多事,他到40歲想明白了很多事,只要他想改變,他就能改變,沒有什麼年齡限制,隨時可以做出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