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系列之创业之君

中国封建制度延续两千多年,从秦皇到清末溥仪,出现了四百多不到五百位帝王,这些帝王执政时期的社会条件,个人能力水平,道德修养都参差不齐,由此各自功业各有不同,如果从宏观上来划分不同的帝王类型,我觉得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创业之君,守成之主,和败国帝王。我为什么不将第三类直接称之为亡国之君呢,其实有很多王朝亡国之像早显,不能将亡国之责简单的归于末世之君,最典型的就是崇祯帝,后人评说,明亡亡于万历,虽然崇祯有种种不尽人意之处,包括执政水平也很有问题,但是平心而论,放在大明王朝其他时期,至少也算是中规中矩的守成之主,所以败家子不见得就要承担亡国之果,但是此类帝王却必须为王朝衰败甚至灭亡负责。今天我们就谈谈第一类帝王,创业之祖。

唐朝典籍里给创业之主下了定义,他认为只有天下板荡,风云变幻之际,救天下苍生于沉溺之中的人,才有资格称为创业之君。这个定义是有道理的,有人会说难道开创一个王朝就不算创业之君吗,没错,仅仅开创王朝是远不能称之为开创之主的,后世史家认可册府元龟对开创主的定论,其中很核心的一点是就天下苍生于沉溺,没能做到只一点,不能让天下太平,百姓安居,社会稳定,市井繁荣就不能算开创之君,那些悖逆历史潮流,在其位却不干其事,甚至残暴荒淫,屠戮天下的暴君即使能一时以兵威凌天下,但都不能被认可的, 比如疑似穿越干部的王莽、一心事佛,三次卖身佛寺的梁武帝萧衍,癫狂暴虐到极致的北齐高洋,还有后梁著名的扒灰太祖朱温,后唐庄宗李存勖,儿皇帝石敬瑭,残暴嗜杀后汉高祖刘知远等等,一部帝王史,类似的这些奇葩还有很多,他们虽然凭借阴谋诡计或军事实力夺取天下,但他们无论如何是不能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以及明太祖等相提并论的。

一般来说,创业之君都经历过一番风云际会,艰难拼搏,逐鹿争雄的过程,才最终创立了那个时代的不朽功业。

始皇帝13岁登基,20岁亲征,先后消灭了吕不韦、嫪毒政治集团,巩固了权利基础和内政根基后,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十年时间,扫平六国,一统天下,接着又南并百越,以为桂林、南海、象郡将华夏疆域推至南海,北却匈奴,逐之千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计量衡、修长城等等,其执政伟略堪称千古一帝不算吹嘘。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公元前195年冬十月,刘邦击败反叛的淮南王英布后,在老家沛县作短暂的停留,悉招故人父老子弟纵酒。酒酣之际,刘邦想起自己从一个大龄小混混年老古惑仔在秦末风云激荡的大世中披荆斩棘,群雄逐鹿的艰难岁月时的情形,不禁感叹唏嘘,泣数行下。创业是何等之艰难呢。

创业无有不历尽艰辛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创业诸君于天下板荡,群雄四起中拔剑平天下,百姓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生灵涂炭,英雄迭起,逐鹿天下,是没有任何退路的,退就是死,不仅是个人,九族、亲信部众无人可逃,孤注一掷,买定离手,何其残酷。于天下众英雄枭雄中一枝独秀,消灭异己,开创新朝,创万世基业,无不是踏着累累白骨,秦皇汉祖如此,光武唐宗明祖也概莫能外。

光武帝刘秀,是高祖的九世孙,王莽末年,天下大乱,刘秀起兵,要论境遇之奇,古今中外,无有如秀者,天降陨石灭掉了王莽几十万大军,如同玄幻,但即使如此,刘秀在公元25年,在河北赵州即位,建立东汉,在祭告天下的祝文中也说;王莽篡位,秀发愤兴兵,破王寻、王邑于昆阳,诛王朗、铜马于河北,平定天下,海内蒙恩,当上体天心,下为元元所归。可见,虽然从历朝开国夺天下的艰苦程度来说,刘秀算是顺利的,但是也是多次面临绝地,被打的之身而逃过得,他也是经过艰难卓绝的斗争后才取得的皇帝位。

李渊、李世民父子身系陇西李,天下著姓。隋末,天下大乱,所谓十八路反王,三十路烟尘,河北窦建德、河南瓦岗寨、江南杜伏威、陇西薛举父子、山西刘武周、还有草原突厥等等,形式之纷杂、局势之混乱仅有南北朝的北朝,五代十国时期堪比,在如此复杂情况下,李氏初期隐忍不发,最后看到时机,617年起兵,直下关中,建号唐,最后也是用了近十年时间才一一扫灭群雄,一统江山的。

宋太祖赵匡胤戎马一生,早年,为郭威、柴荣冲锋陷阵,因功担任后周的殿前都指挥使,960年,发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定国号为宋,后人多有因此非议赵匡胤欺负人家的孤儿寡母,夺人江山的。但是,即使赵匡胤登基后,先是昭义节度使李昀和淮南节度使李重进不服,先后平服,接着又挥兵域内,先后扫灭了荆南的高继冲政权,湖南的周保权、西蜀的孟家政权、南汉的刘氏政权,南唐的李氏政权,接着迫使吴越王钱氏入朝,终其一生,才勉强一统,很遗憾的留下了河北十六州,为宋王朝留下巨大隐患。可见,赵氏天下也主要是自己打下来的,鸠占鹊巢,却有其事,但将其成就归因于此,就过于严苛了。

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屌丝逆袭的惊天伟业,元末,修黄河,一只石眼挑动天下反,刘福通起兵于颖州,张士诚雄踞江苏,郭子兴举旗濠州,徐寿辉战于湖北,朱元璋这个皇觉寺的小和尚也投身郭子兴军中,娶了郭的养女,后来,他也是以这支队伍为基础,在1368年,打入大都灭元,扫除鞑虏,恢复中华,所以后世有言,得国之正者莫过于明。

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雨变化龙,毫无疑问,时势造英雄,这些创业之君们都生活在 动荡之时,崛起于群雄之中,含辛茹苦,奋力忧思,创出百年基业,但是如果没有这个时势,缺乏必要的历史条件,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像无数小民佃户一样,淹没于荒草之间,而不知青史为何物了。但是,必要的历史条件只是基础而已,真正让他们在无数英雄中崛起的还要看他们的个人能力和运气,在群雄逐鹿,风云变幻之际,最后的胜利者都不是最初的最强者,最初的最强者几乎都作了为王前驱的垫脚石了,他们这些人往往都是由弱变强,最后才能无敌于天下的,比如刘邦,起初,楚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咸阳者为王,刘邦第一个攻入咸阳,但是他却不干称王,反而在鸿门宴中处处小心,百般算计,以求自安,无他,力不如人而已。但最后结果也知道,项羽自刎乌江,身体被分尸求赏,刘邦却留下了四百年江山。这样的故事历史上比比皆是。过去人们都认为,王者不同与众,有天纵之资。我们也能看到,他们身上,不时地显现出一些超凡的胆识,或自幼有大志,或心胸伟阔,有容天下的慨量,有识人用人的眼光,有虚心纳谏,不掩饰己过的度量,有高瞻远瞩、目光长远的能力等等,所以以前人说王者有天命,每一个从万千人中脱颖而出的人杰必然都有与众不同,远超凡俗之处,下一篇继续讲述创业之君有那些过人之处,天下英雄无数,为何只有他能够尽枕白骨坐未央。


帝王系列之创业之君


帝王系列之创业之君


帝王系列之创业之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