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一封書信促使一國之君下詔廢除殘害肉體的酷刑

漢文帝為人厚道,聽得進臣民百姓的意見,改善朝廷的制度和政事,在西漢時代,是聲譽最好的皇帝。在漢文帝時,一個名叫淳于意的人是齊國糧庫的主管人,只因觸犯刑法,被逮捕送去長安的中央監獄。

女子一封書信促使一國之君下詔廢除殘害肉體的酷刑


臨出發時,他十分傷心的說:“我沒生兒子,事到如今,連送牢飯的人都沒有,幾個女娃子管什麼用啊?”長吁短嘆,鄉親們都替他難過。他的小女兒緹縈聽完之後,心如刀割,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把父親救出來。隨即跟著囚車前行,一路端飯送水,風餐露宿,照顧父親,身為一個女子,卻像男孩子一樣。

到了長安之後,緹縈思來想去,覺得有話要找朝廷說,便給漢文帝寫了一封信,大意是說:“小女子的父親,在齊國看守倉庫,一向廉潔公正,聲譽很好,受到百姓稱讚。現在犯了國法,要受刑罰,我無話可說,使我悲傷的是,人死不能復生,身體殘疾了也不能再度復原,即使想改過自新,也沒有機會了。小女子誠心的表示,讓我去永巷去當奴婢,做工服苦役,贖回父親的刑罰,讓他得到改過自新的機會。”

女子一封書信促使一國之君下詔廢除殘害肉體的酷刑


漢文帝對百姓的事一向比較關心。當年初登皇位,發佈的第一道詔令就是取消流行百年的連坐酷刑,並且漢文帝對自己的母親很孝順,由此想到天下的孤寡老人,命令地方政府要官吏們按月親自登門慰問,表示鄭重。

現在漢文帝看到緹縈的書信,大為感動,多孝順的女子啊,隨即做出決定,向天下下詔書:“從今天起,肉刑一律廢除,用別的辦法代替,只要罪人不逃跑,刑期滿了就放回家。”丞相張蒼和御史大夫馮敬接到詔令,當即擬定出具體的條例,廢除了四種殘害肉體的酷刑。

女子一封書信促使一國之君下詔廢除殘害肉體的酷刑


緹縈作為一個女子是勇敢的,她的書信感動了漢文帝,促成一件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