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上班:如何防控新冠病毒?——中泰宏觀愛心TIPS之一


閉門不出半個月後,復工已經開始。出門在外,如何做好新冠病毒的防控?近期各種謠言在朋友圈到處飛,我們參考一些相對專業的信息渠道,總結了一些防控病毒的常識和小TIPS,供大家參考。祝福大家身體康健,工作順利!健康是第一位的!

1

關於NCP的一些常識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NCP,人傳人特徵明顯,且存在一定範圍的社區傳播。人群普遍易感,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會發生,與接觸病毒的量有一定關係。老年人、孕婦、肝功能異常者、有慢性病人群,感染後病情更重。從患者的臨床表現來看,基於目前的流行病學調查,潛伏期一般為3-7天,最長不超過14天。

發病症狀分為以下幾類:1.以發熱、乾咳、乏力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瀉等症狀;2.重型病例多在一週後出現呼吸困難;3.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4.重型、危重型

患者病程中也可能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5.也有部分患者僅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等,無肺炎表現,多在一週後恢復。目前來看,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兒童病例症狀相對較輕、少數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病例多見於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礎疾病者。

據國家應急管理部培訓中心公佈的材料,確診需同時符合兩個條件(流行病學史角度、臨床表現)。1.流行病學史:患者在發病前兩週內有武漢市旅行或居住史、或發病前14天內曾接觸過來自武漢市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發熱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有聚集性發病或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學關聯。2.臨床表現:發熱,具有2019-nCoV感染肺炎影像學特徵,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淋巴細胞計數減少;觀察病例時採集痰液、咽拭子為標本,進行病毒核酸檢測做出病原學診斷。

針對“假陰性”新冠肺炎病人,據南方週末報道,湖北省醫學影像專業委員會副主委譚偉認為,CT結果非常符合新冠肺炎但核酸檢測為陰性的病例大約佔30%—40%。

2月5日,國家衛健委發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疑似病例”標準有所放寬,無論有無流行病學史,只要符合“發熱和/或呼吸道症狀”和“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細胞計數減少”這2條臨床表現,便可考慮為疑似病例。“更重要的是,它在“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外新增“臨床診斷病例”(限於湖北省內),即“疑似病例具備肺炎影像特徵者”,這也意味著在湖北省內,CT影像結果可以作為“臨床診斷病例”的判定依據。”

傳播途徑來看,主要分為飛沫傳播(目前近距離飛沫傳播為主要途徑)接觸傳播(包括手汙染導致的自我接種)、不同大小的氣溶膠近距離傳播

飛沫傳播是指直徑>5um的含水顆粒,病原體由汙染源排出的飛沫通過一定距離(一般為1米)進入易感的粘膜表面,傳播途徑有咳嗽、打噴嚏或說話,實施呼吸道侵入操作,心肺復甦等。

接觸傳播是指傳染源的病原體通過粘膜或皮膚的直接接觸傳染給他人,傳播方式為攜帶病原體的血液或帶血液體經粘膜或破損的皮膚進入人體,人體直接接觸含某種病原體的分泌物而引起的傳播。

據丁香醫生髮布,氣溶膠指懸浮在氣體(如空氣)中所有固體和液體顆粒(直徑 0.001~100 微米)。由於一般氣溶膠顆粒比較大,通常大於 10 微米、50 微米以上的最多,一般的醫用口罩就可以阻擋。特別小的氣溶膠微粒(半徑小於 0.1 微米),重量輕,主要分佈在高空(來自土壤的靠近地面),它們會隨風飄走,被人呼吸到的可能性不大。另外,氣溶膠質點比表面能很大,又有電荷,病毒很容易被破壞,存活度不高。

對於非醫務人員的普通人,在實際生活中,只有達到極高數量級的閾值,部分病毒才能由黏膜進入人體。而通過氣溶膠形式懸停在衣物、皮膚的病毒,只有極微小的比例能通過手部觸摸進入眼口鼻。這樣的病毒量,引發疾病的可能性不高。

目前可以殺死病毒的方法:56°C熱水浸泡30分鐘、75%酒精、含氯消毒劑、氯仿等脂溶劑。

2

有效的防護措施有哪些?

目前來看,根據國家應急管理部培訓中心公佈的資料,有效防護措施主要有:勤洗手、少出門、出門戴口罩、根據室外空氣質量情況,儘量做到房間通風換氣、做好日常清潔消毒工作。

防護措施又主要分為三大部分:工作區域防控、個人日常防護、居家防護


從工作區域防控來看,我們歸納了11個注意事項:

上班途中:1.正確佩戴醫用外科口罩、上班途中儘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議步行、騎行或乘坐私家車、班車上班;2.如必須乘坐交通工具請全程務必佩戴口罩,儘量避免用手觸摸車上用品。

入樓工作、入室辦公、參加會議:1.進樓前自動接收體溫檢測,體溫正常可入樓工作併到衛生間洗手;體溫超過37.2°C請勿入樓工作並回家休息,必要時入院就診。入樓檢查正常後可進入辦公區辦公;2.保持辦公區環境清潔、建議每日通風3次,每次20-30分鐘,通風時注意保暖;3.參加會議:佩戴口罩,進會議室前洗手消毒,開會人員間隔1米以上,減少集中開會;控制會議時間,時間過長時開窗通風1次;會議結束後場地、傢俱消毒,茶具用品建議開水浸泡消毒;4.公司中座機電話建議每日75%酒精擦拭兩次,如使用頻繁可增加至四次。

食堂進餐:1.分餐進食,避免人員密集;餐廳每日消毒1次,餐桌椅使用後進行消毒,餐具用品高溫消毒,操作間保持清潔乾燥;2.嚴禁生食、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類生食;營養配餐、營養可口。

公務採購:1.須佩戴口罩出行,避開密集人群;2.與人接觸保持1米以上距離,避免在公共場所長時間停留。

工間運動:1.建議適當適度運動,保證身體狀況良好;2.避免過度過量運動,造成免疫能力下降。

公共區域:1.門廳、樓道、會議室、電梯、樓梯、衛生間等,每日使用噴霧消毒,每個區域使用的保潔用具要分開,避免混用。

公務出行:1.班車建議在使用後用75%酒精對車內及門把手擦拭消毒;2.員工乘坐班車需佩戴口罩。

公務來訪:如有辦公來訪,需佩戴口罩,進入辦公樓前首先進行體溫檢測,並介紹有無湖北接觸史和發熱、咳嗽、呼吸不暢等症狀,如無以上情況且體溫不超過37.2°C方可入樓。

傳閱紙質文件:

1.傳遞前後均需洗手;2.傳閱時佩戴口罩。

中央空調消毒:1.中央空調系統風機盤管正常使用時,應定期對送風口/迴風口進行消毒;2.中央空調新風系統正常使用時,若出現疫情,不要停止風機運行,應在人員撤離後對排風支管封閉,運行一段時間後關閉新風排風系統,同時進行消毒;3.帶回風的系統應把迴風完全關閉,保證系統全新風運行。

廢棄口罩處理:1.摘口罩前洗手,將廢棄口罩放入垃圾桶內,每天兩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劑對垃圾桶進行消毒處理。


從個人日常防護來看,我們歸納了三部分:如何保護自己遠離新冠病毒傳染、如何正確洗手、如何正確戴口罩。

在保護自己遠離新冠病毒傳染方面:

1.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2.均衡飲食、適量運動、作息規律、避免過度疲勞;3.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每天開窗次數不少於3次,每次20-30分鐘,若戶外空氣質量較差,通風換氣頻次和時間應適當減少;4.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使用紙巾,咳嗽或打噴嚏後洗手、避免用手觸摸眼、口、鼻;5.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居家隔離,嚴重者及早就醫;6.勤洗手,用肥皂+流動水洗手,用乾淨毛巾擦手,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應及時洗手。

正確洗手:1.六步洗手法:雙手手心相互搓洗(雙手合十搓5下)、雙手交叉搓洗手指縫(手心對手背、雙手交叉相疊、左右手交換各搓洗五下)、手心對手心搓洗手指縫、指尖搓洗手心,左右手相同、一隻手握住另一隻手的拇指搓洗,左右手相同搓五下、彎曲手指使關節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各搓五下;2.缺水時可用含酒精(75%)消毒產品代替。

正確佩戴口罩:1.有效口罩有兩種:選擇一:醫用外科口罩,連續佩戴4小時更換、汙染或潮溼後立即更換;選擇二:N95醫用防護口罩,連續佩戴4小時更換、汙染或潮溼後立即更換。不推薦使用:棉布口罩、海綿口罩;2.醫用口罩帶金屬條部分位於口罩上方;3.兒童應選擇兒童防護口罩。


從居家防護角度,我們歸納了五部分:在家如何預防、怎麼吃、前往公共場所應注意什麼、到生鮮市場採購應注意什麼、輕症發熱病例居家隔離建議。

在家預防:1.適量運動、保障睡眠、不熬夜以提高免疫力;2.保持良好個人衛生,使用紙巾,咳嗽或打噴嚏後洗手、避免用手觸摸眼、口、鼻;3.保持通風;4.避免到人群密集處,如去要佩戴口罩;5。避免用手接觸野生動物和家禽家畜;6.堅持安全的飲食習慣:食用肉類和蛋類要煮熟煮透;7。密切關注發熱、咳嗽,嚴重時及時就醫。

烹飪方面:1.不食用已患病的動物及其製品;2.正規渠道購買;3.充分煮熟;4.處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開;5.處理生食和熟食之間要洗手。

前往公共場所時:

1.儘量避免各類聚會;2.佩戴口罩,廢棄口罩扔入密閉垃圾箱。

到生鮮市場採購時:1.接觸過動物和動物製品後,及時肥皂+清水洗手;2.避免與生病的動物和病變的肉接觸;3.避免與市場裡的流浪動物、垃圾廢水接觸。

輕症發熱病例居家隔離建議:1.將病人安置在通風良好的單人房間;2.限制看護人數,儘量安排一個健康狀況良好且無慢性疾病的人進行護理,拒絕一切探訪;3.家庭成員應住在不同房間,若條件不允許,和病人至少保持1米距離;4.限制病人活動,病人和家庭成員活動共享區域最小化,確保共享區域通風良好;5.看護人員與病人共處一室應戴好口罩,注意口罩正確佩戴,注意手部清潔。

出門上班:如何防控新冠病毒?——中泰宏觀愛心TIPS之一


風險提示:請關注官方公佈的最新消息;以上內容主要來源於國家應急管理部培訓中心公佈的材料、丁香醫生。


出門上班:如何防控新冠病毒?——中泰宏觀愛心TIPS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