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紅場飛機事件"?具體是怎麼一回事?

世界知識出版社讀書會


紅場飛機事件是一架運動型小飛機,暢行無阻地突破了當時超級大國蘇聯最強大的,號稱天衣無縫的首都莫斯科防空網,嘲弄般地在距離戈爾巴喬夫辦公室外面僅百米的廣場上著陸,一舉證明了蘇聯軍隊的外強中乾,防空系統存在的巨大漏洞。

“紅場飛機事件”發生在1987年5月28日,當時19歲的西德青年魯斯特駕駛一架單引擎的塞斯納C-172輕型運動飛機從芬蘭的首都赫爾辛基起飛,以200公里/小時的飛行速度飛向蘇聯,在飛行大約5個小時,跨越1000多公里後安全降落在莫斯科紅場上,舉世震驚。

要知道,當時屬於冷戰高峰時期,北約華約雙方都在互相提防對方可能發起的突襲行動,各種部隊都正在備戰。在這種情況下,一名只有十幾飛行小時經驗的年輕人竟然駕駛一架運動飛機輕而易舉的穿過華約的邊境防線,大搖大擺的降落在蘇聯心臟地區,這無疑讓華約臉面無存。如果這是在戰時,那麼蘇聯的心臟地區可能已經被潛進來的北約轟炸機使用核彈抹平,這是非常危險的信號。

所以,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對此非常震驚和憤怒,隨後他的舉動則令外界更加震驚,因為他很快解除了蘇聯國土防空軍總司令科爾杜諾夫的職務。要知道,科爾杜諾夫是蘇聯最為著名的王牌飛行員,曾經擊落過46架敵機,立下赫赫戰功,原本位高權重,但最終竟然因為一個年輕人的惡作劇而被解職。此外,還有200多名蘇聯防空軍軍官都受到各種處分,引起軍隊勢力的大洗牌。

那麼,蘇聯的國土防空軍真的連一架輕型運動飛機都無法發現攔截嗎?其實,蘇聯國土防空軍的防空實力應該說是毋庸置疑的,當時它的總兵力接近64萬人,擁有7000部各式雷達、1300架戰鬥機、9600部防空導彈發射系統,總體防空能力是絕對不能輕視的。

在事發當天,魯斯特剛剛駕機進入蘇聯領空時,蘇聯國土防空軍就已經發現這個不速之客,並馬上派出兩架米格-23截擊機進行攔截,發現是一架輕型運動飛機後,並沒有做出進一步攔截動作。

後來沿線的其他防空部隊也發現魯斯特的飛機,但卻沒有得到授權將其擊落,當初由於蘇聯在遠東地區發生過兩起非常惡劣的誤擊客機事件,帶來惡劣影響,所以蘇聯規定不能輕易擊落越境飛機。再後來由於沿線地區都有飛機、直升機活動,蘇聯人就沒有再注意到這架目標特徵不明顯的小型飛機,魯斯特才得以安全抵達莫斯科紅場。


科羅廖夫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是一個非常搞笑的事情,但蘇聯軍人一點也不覺得搞笑。

1987年,年僅19歲的聯邦德國業餘飛行員魯斯特,駕駛一架租用的輕型單引擎運動飛機,經過長途飛行降落在蘇聯紅場。

他成功躲過了蘇軍擁有14000個地對空導彈發射架、10000臺防空雷達和2100架隨時待命起飛的噴氣式截擊機的本土防空體系,穿越了1000多公里的蘇聯領空,來到了紅場上方。

這個魯斯特僅有40個小時飛行記錄,是個毛頭小夥子。

魯斯特當時只是想惡作劇,他從芬蘭赫爾辛基起飛,準備在德國漢堡降落。

起飛期間,魯斯特突發奇想,轉向飛往蘇聯,不再理會芬蘭航管的呼叫。

為了避免被芬蘭或者蘇聯雷達追蹤和攔截,魯斯特選擇超低空飛行。

芬蘭認為他在海中墜機,還派出飛機和快艇搜索屍體。

魯斯特駕駛技術平不高明,但飛機的速度很慢,時速只有225公里,所以以80米高度飛行還是沒有問題的。

蘇聯後來表示,其實愛沙尼亞的蘇軍雷達已經發現了魯斯特的飛機。因航速太慢,判斷不是軍用飛機,就沒有開火。

隨後,愛沙尼亞的雷達失去了目標,不知道飛機飛到哪裡。

但魯斯特的飛機很爛,沒有自動駕駛功能。

魯斯特超低空飛行了6個小時以後,感到精疲力盡。

為了避免墜毀或者撞山,他將飛行高度提高到500米。

當時的雷達難以發現超低空目標,但500米還是很容易發現的。

沒多久,蘇聯的雷達發現了他,派出2架蘇15戰機攔截。

蘇15是截擊機,速度高達1.7馬赫。面對這種慢速飛機,蘇15根本無法追蹤,只能繞大圈轉著飛。

魯斯特誤以為蘇15要開火,急忙繼續俯衝超低空飛行。

蘇15不能飛到幾十米距離,只得飛走。

魯斯特很快飛到距離莫斯科700公里的地區。

這裡是整個蘇聯防空最強的地方,任何可疑敵機進入都會被擊落。

搞笑的是,此時蘇軍1個空軍戰鬥機團在搞演習,空中有很多飛機。

雷達部隊沒有注意到這個微弱的信號。

到了距離莫斯科200公里地方,雷達終於發現了他,但信號很快消失了。

蘇軍誤以為是北約偷襲,大驚失色,迅速停飛了莫斯科機場所有航班,所有防空部隊戒備。

這邊魯斯特大搖大擺的繼續飛行了3個多小時候,飛到了莫斯科上空,開始尋找地方降落。

他很快發現了紅場門口有一塊很大的空地,決定在這裡降落。

搞笑的是,魯斯特准備降落時,地面上的遊客肉眼都看得到飛機了。

而蘇軍誤以為這是莫斯科電視臺在航拍的飛機,沒有給予擊落。

群眾們發現有飛機要降落,都跑到紅場中間圍觀。

魯斯特第一次降落失敗,因為地面人太多了。

第二次,他才成功降落。

遊客們很激動,紛紛同他合影。

沒多久,幾名克格勃特工將魯斯特帶走。

此次無論怎麼說,蘇軍讓一架敵國飛機在蘇聯核心的紅場降落,這是怎麼也說不過去的。

如果魯斯特的飛機上裝有核彈,在紅場上引爆,那連克里姆林宮也保不住。

為此,戈爾巴喬夫解除了國防部長索科洛夫元帥的職務。防空軍總司令戈都諾夫也被要求退休。

魯斯特稍後被判刑4年,但服刑14個月以後就被釋放,驅逐出境。

在監獄中,他也受到優待,象徵性的關押而已。

魯斯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飛往莫斯科可以在兩個陣營之間建立一座橋樑。如果我能飛越‘鐵幕’而不遭受任何攔截,這就表明戈爾巴喬夫非常有誠意想和西方建立一種全新關係。如果像我這樣一個西方業餘飛行員都可安全飛往莫斯科,美國總統里根還有什麼理由指責那裡是‘邪惡帝國’的核心?”

魯斯特回到德國後,並沒有成為飛行員,而是在柏林一家小雜貨店內做店員,平平淡淡的生活。


薩沙


  紅場飛機事件是20世紀80年代轟動一時的重大事件。1987年5月28日,19歲的聯邦德國青年魯斯特駕駛的塞斯納172- RSKYHAWK飛機闖過蘇聯防空系統的層層警戒,降落在了莫斯科紅場上。魯斯特降落後,即以非法入境和擾亂航空秩序罪被判監禁4年。魯斯特事件發生後,引起了一系列連鎖反應,前蘇聯的很多高官因此丟掉了烏紗帽。

  魯斯特之所以能夠成功降落紅場,既與他的飛行技術有關,也得益於一系列巧合。魯斯特飛行時雖然關閉了除無線電羅盤以外的一切無線通訊設備,14:29分飛到愛沙尼亞的時候,還是被塔林防空系統捕捉到了。之後兩架米格-23升空對塞斯納進行監視,但是塞斯納俯衝了一下,就從米格-23的視線和雷達裡消失掉了。5分鐘後它又出現在雷達裡,由於再次出現後的塞斯納與之前的飛行高度和軌跡迥然不同,工作人員認為它不是剛才那架流氓飛機。塞斯納做了一個我是自己人的答覆後,兩架米格飛機返航。魯斯特的塞斯納出現在雷達中時,總是恰好有其他飛機在附近執行任務,飛臨莫斯科時,又恰好因為某個“大人物”的命令,莫斯科市的雷達監控關閉了20分鐘。就在這20分鐘的間隙裡,魯斯特駕駛的塞斯納降落在紅場裡。

  紅場飛機事件的發生,說明前蘇聯的防空系統並不像人們所說的那樣無懈可擊,也為西方國家研究蘇聯雷達系統監控的規律和漏洞提供了思路,也將雷達監控盲區問題提上了議事日程。


一知


“紅場飛機事件”是蘇聯時期防空系統自我“打臉”事件,號稱世界上最嚴密的防空堡壘,被西德一個19歲的業餘飛行員魯斯特輕易“攻破”,這就好比巴西球隊被中國一個地方的業餘球隊,踢了個8比0,讓蘇聯一直吹噓的鐵桶式的防衛顏面掃地,為此,國防部長被免職,防空司令被勒令退休,一大批軍方高層被撤換。


魯斯特從小愛好飛行,在飛行俱樂部訓練,立志長大後成為一名飛行員,父親為他租了一架單引擎的輕型小飛機,1987年5月28日,他駕駛這架小飛機,從芬蘭赫爾辛基的馬裡機場起飛,準備飛到漢堡,22分鐘後,他改變航向,朝蘇聯國境飛去,他關閉了除羅盤以外的所有電子導航設備,連續超低空飛行了6個小時,躲過了蘇聯的防空雷達,地對空導彈發射架和隨時待命起飛的噴氣式截擊機,穿越1000多公里的蘇聯領空,成功飛到了莫斯科紅場上空。

這天正好是蘇聯的邊防節日,有一架直升機正在紅場上空航拍,魯斯特駕駛的小飛機沒有引起任何部門的警惕,以為也是航拍的飛機,當巡邏哨兵向紅場保衛處值勤的少校報告時,少校只是譏笑地回對他“你的任務是別讓母牛闖進了紅場,至於飛機的事,不是你該操心的”,由於缺少降落的平臺,紅場上游人又較多,魯斯特幾次降落的努力都沒成功,當飛機從遊客的頭上飛過時,人們還以為是在作表演,紛紛報以友好的微笑,最終降落在莫斯科河橋的南端,20分鐘後,魯斯特被紅場守衛人員帶到了克格勃總部。


魯斯特這次能成功穿越蘇聯領空,順利降落莫斯科紅場,儘管有許多機緣巧合,但也反應了蘇聯的防空並非吹噓的那樣密不透風,克格勃經過調查證實,這不是一起精心策劃的入侵事件,只是一個駕駛經驗只有40多小時的年輕人的“惡作劇”,當時已是冷戰末期,蘇聯深陷阿富汗戰爭的泥潭,經濟又不景氣,迫於西方的壓力,同時也審視自己的管理不嚴,最終判處了魯斯特四年監禁,魯斯特只坐了一年牢,隨後被驅除出蘇聯境內,永遠不得再踏入蘇聯國土。


謝謝閱讀


雪上長留馬行處


紅廠飛機事件是什麼。說白了就是一個打臉蘇聯的事件。其實也不大。但是發生的時間以及地點實在是太突兀了。而當時的蘇聯呢?幾乎是隔三差五的就秀肌肉,而且為國方式也不是那麼的討人喜歡。

但是蘇聯是一個強大的國家。是當時世界上除了美國以外,最強大的國家。甚至在一些方面,即使是面對著美國,他們都可以處在領先或者抗衡的地位,比如說軍事實力。

這個意思是什麼呢?也就是當時世界上除了美國。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對他蘇聯有什麼真正有意義的行動。因為,他絲毫不怕你。而且,就像是今天的美國一樣。他們很強大,雖然有著制約。但是他們對於附近的幾個國家是有著很大的掌控力的,自然也包括歐洲的國家。

而歐洲的那一些國家呢?他們其實處於一個十分尷尬的位置。因為他們恰好處於世界上兩個超級大國的中間。兩邊散發的氣勢,幾乎將他們直接分裂,這不於是展現出來的就是,北約和華約。這一次蘇聯的失利,也就給了對方陣營一個很好的嘲笑的機會。



所以,紅場事件發生了以後,必然會引起了對手的歡呼聲。而蘇聯則要面臨著很大的壓力。因為此時的蘇聯,他們竟然沒有絲毫做出反應。


蘇聯秀的是肌肉。但是這一次,人家卻毫無阻礙的衝破了他的防護措施。而且還是以一種螞蟻博大象還取得了勝利的故事。這個如何不令人感嘆。至於紅場飛機事件,說白了,就是在蘇聯的重重防護下,一架普通的民用飛機,突破了蘇聯的所有防空系統,最後還降臨到了蘇聯的紅場的事件。


一寸三分


紅場飛機事件指1987年5月28日,西德青年魯斯特駕駛飛機在莫斯科紅場降落的事件。

當天正好是蘇聯軍人的節日,大部分軍人都在休假。魯斯特從赫爾辛基附近的馬爾米機場起飛,計劃飛往斯德哥爾摩,但在其起飛22分鐘後,突然調整飛行方向飛向了蘇聯。期間有很多時機會使其飛行陷入失敗,但都被魯斯特有幸躲過。比如,魯斯特曾飛行普斯科夫地區,該地正好舉行地方航空團的訓練飛行,天上亂哄哄都是飛機,也都沒有注意多出一架,並且還被賦予了航空代碼,理論上成為了蘇聯飛機。

到達莫斯科上空後,莫斯科恰逢防空系統系統切斷期,紅場當時也對小飛機的飛行不敏感,認為其在進行航拍。直到魯斯特降落後,蘇聯軍隊與警察才急急忙忙趕到,逮捕了魯斯特。

從法律的角度來說,魯斯特擅闖邊界,非法入境,確實犯了罪,其也受到了懲罰,但魯斯特的罪行同這件事的意義比起來就小太多了。

首先,魯斯特以一人之力,挑戰了超級大國的防空系統。蘇聯令人恐怖的空中防禦變成了笑話,以致於莫斯科紅場被當時的段子手重新命名為“舍列梅捷耶沃第二機場”。雖然充滿巧合,但不得不說當時的蘇聯防空系統的軍人沒有盡忠職守,把空中主權當成了兒戲。

其次,當時的蘇聯國家領導人戈爾巴喬夫趁機向政敵國防軍發難。免除了包括國防部長在內多名軍事高官。後續的陰謀論藉此產生,認為紅場飛機事件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


琺大庶吉士


紅場飛機事件打破了蘇聯神話一般的防空系統,蘇聯號稱鐵桶一般的防空壁壘。

在80年代被一名西德19歲的年輕人輕易破解,這位年輕的飛行愛好者開著自己改裝過的小型飛機突破了蘇聯層層嚴密的防禦線,最終降落在了蘇聯最神聖最莊嚴的紅場上。



當時他降落的地方人來人往,遊客們正在拍照,蘇聯權力的中心克里姆林宮距離這位年輕人停下的位置只有200多米的距離,這件事情一發生,馬上引起了輿論與權力的震盪,蘇聯國防部幾名高官因此被撤了職,蘇聯的內部權力重新洗牌。

豪言壯語

這位德國的年輕人15歲的時候就因為愛好考取了飛行駕照,一直到他19歲的時候,總飛行時長不超過40個小時,有一天,他在飛行俱樂部裡聽著同伴們的高談闊論,他們在傾訴著自己的夢想,但是這位年輕人卻嗤之以鼻的看著他們,放下了豪言壯語,他要開著他的飛機進入蘇聯!



於是他買了幾本蘇聯的地圖,以及簡單的瞭解了一下蘇聯的軍事常識,把小飛機上多餘的零件拆出,減輕重量,以便能順利的進入蘇聯。

就這樣他開著自己的小飛機進入了蘇聯,剛開始進入蘇聯的時候他已經被蘇聯的雷達系統掃描到了,有兩輛戰鬥機升空飛行在他的旁邊,給他打信號但是沒有得到回覆。

歷史回顧

如果是以前有飛機闖入蘇聯境內沒有收到通知的話,蘇聯的戰機是可以直接擊落這些飛機的,但是在四年前有一艘韓國民航飛機飛入了蘇聯境內,蘇聯的軍方沒有收到任何通知,發信號對方也看不懂,最終直接派張機將那輛民航飛機擊落,導致了飛機上上百名的乘客因此罹難。



這件事情一發生各國瞬間大躁,紛紛責難蘇聯,甚至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各個國家禁止了任何飛機飛向蘇聯,無奈之下蘇聯的領導人只能低頭認錯,下旨令稱,如果沒有最高領導層的指令,不允許任何人攻擊飛行在蘇聯境內沒有攻擊意圖的飛機。

德國的青年正是知道了這個指令,才會肆無忌憚地闖入了蘇聯的防空系統。

後來德國青年憑藉著過人的飛行技巧進入了低空飛行,從對方的雷達系統中消失,在飛入蘇聯之後他本來想就這麼掉頭回去了,但不知為何,他突然產生了一個很大膽的想法,他打算進入世界自由飛行員的禁地,莫斯科,說做就做,他調轉機頭,直接飛往莫斯科。

驚人的巧合

說來也是湊巧,當時蘇聯有兩輛戰機因為相撞導致了墜機,兩名飛行員因此在莫斯科附近的森林裡下落不明,那個時候蘇聯軍方為了尋找這兩名飛行員派出了很多直升機飛行在莫斯科附近的上空蒐羅尋找。

年輕人不知道是怎麼得到的這個消息,他把飛機飛行在和直升機一致的高度上,導致了蘇聯軍方通過雷達的掃描,以為他是在參與營救工作,因此他得到了機會進入了蘇聯防禦最森嚴的莫斯科。

最為離奇的事情就是在青年進入莫斯科的時候,蘇聯的高層突然發佈了一條關閉防空系統一個小時的指令,使得青年又躲過了一劫。

更為湊巧的是當時紅場正在舉行慶典,天空中有很多飛機在進行著表演,當時紅場附近防空炮的負責人以為這輛飛機是表演飛機中的一員,最終任由年輕人把飛機降落在了紅場上。

當時的紅場因為慶典的原因,吸引了很多外國的遊客前來遊覽,人來人往的,年輕人站在他的小型飛機上,把寫著自己名字的單頁發送給了各國的遊客,彷彿在顯示著自己的勝利。

接下來蘇聯軍方的負責人發現不對了,因為這輛小飛機上的標誌是西德的,按規定除了蘇聯軍方自己的飛機,其他任何國家的飛機都是不能靠近紅場和克里姆林宮附近的,這引起了蘇聯軍方負責人的重視,最終年輕人被克勃格帶走了。

處罰與後果

當時的蘇聯領導人巴爾戈喬夫正在歐洲參與會議,得知消息後直接把蘇聯國防部的高層以及各領導人員全部撤換,蘇聯軍方內部重新洗牌,而德國的年輕人也在克勃格的嚴密審問之後得出了結論,他就是簡簡單單的一個飛行愛好者,沒有涉及到任何的陰謀。


所以他被以擅自闖入航空禁地的名義被判處了四年的囚刑,但是在歐洲各國的壓迫之下,蘇聯方面最終只關押了年輕人一年的時間,就把他遣送回了西德,三年後蘇聯解體。

這件事情充斥著太多的偶然與巧合,甚至還飽含了濃濃的陰謀意味,當所有的巧合聯繫在一起的時候,它就終將不再是簡單的巧合,其背後必然隱藏著外人所不知的隱情,所以這究竟是簡單的巧合,還是濃濃的陰謀,不瞭解真相的我們可能永遠都不會知曉答案了。

這就是20世紀80年代最引人注目的紅場飛機事件,一名業餘的飛行愛好者憑藉著他過人的膽識以及絕妙的運氣創下了別人所無法達到的人生高度,他打破了蘇聯神話一般的防空系統,當他降落在紅場上向人們招手的時候,他就已經是個王者了,他也註定被載入世界的飛行史中,被人們所銘記。


孤客生


說起這個紅場飛機事件,讓我不禁想起來,幾年前故宮和香港著名私人博物館一起合作,進行的一次展覽活動,結果有部分珍寶丟失,故宮這幾十年來,光是有名有姓的盜竊案都有近十起,大家都認為那是銅牆鐵壁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但是卻是真正的發生了,莫斯科紅場飛機案也是如此。



事情發生在1987年,也就是蘇聯解體前幾年,發生了許多事情,正是這一系列的巧合,讓這個德國青年躲開了蘇聯的層層封鎖,最終落在了蘇聯的莫斯科紅場。

第一,空難掩護。

1987年5月28日,是蘇聯的全軍邊防日,(好微妙的時間)一名19歲的德國青年馬蒂斯. 魯斯特,駕駛著他的輕型單引擎飛機,從芬蘭赫爾基辛的一家飛機場起飛,在飛行了22分鐘之後,他突然關閉了飛機上所有的通信系統,並轉向了蘇聯方向,愛沙尼亞曾經捕捉到他的飛機,像蘇聯報告和蘇聯三個導彈軍嚴正以待,只等命令一下就開火,但是命令卻遲遲沒有下來。

原因是之前有一架韓國民航,路過蘇聯航空時,蘇聯在目標未明確之前,開火將飛機擊落,飛機上的200多名乘客遇難,蘇聯因此受到全世界各國的強烈譴責,因此蘇聯下令,在沒有確定對方是軍事目標前,不得開火,魯斯特因此逃過一劫。



第二,判斷失誤。

蘇聯為了確認飛機目標,特地拍了兩架米格-23前去查看,結果魯斯特突然向下俯衝,再次消失在了雷達中,五分鐘後地面又搜索到了一架飛機,但是工作人員誤認為這和之前的那架飛機不是同一架,因為飛行路線和高度不相同,魯斯特又躲過一劫。



第三,陰差陽錯。

因為當時在蘇聯的普斯科夫上空,有某航空團的幾十架飛機正在進行教練飛行,所以當他再次出現在雷達上時,並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他繼續向莫斯科方向飛行,當到達托爾若克時,這裡正好在前一天有一架米格-25和圖-22M相撞,此時天空有很多直升機在搜尋,魯斯特的飛機飛行速度和這些蘇聯飛機完全一樣,出現在雷達上完全沒有違和感。



最詭異的事情就是,在飛近莫斯科時,某個大人物(到底是何人至今未解密)下了一道命令:暫時關閉防空網的自動控制系統,以進行一次計劃外的停機檢修,就是這二十分鐘的的空隙讓魯斯特進入了莫斯科,最終降落在了莫斯科紅場上。



其實之前他打算把飛機降落在克林姆宮內,但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平臺,於是打算降落在瓦西里教堂前,當時廣場上的人們還向他揮手致意,而紅場值班人員還認為他是在進行航拍的蘇聯飛機,20分鐘後,魯斯特被帶到了克格勃,蘇聯大批空軍軍官因此而丟了官職,而全蘇防空軍總司令戈都諾夫被打發退休,整個司令部人員幾乎全部被撤換。


風雲一點通


"紅場飛機事件"發生於上世紀80年代末,當時正是冷戰時期。一位西德業餘駕駛員馬蒂亞斯·魯斯特駕駛,一架小型飛機在種種巧合下降落在蘇聯的心臟莫斯科紅場。這一件事情讓蘇聯高層顏面淨失,為此事被撤換的高官不下200餘人。

而事後克格勃對於馬蒂亞斯·魯斯特的調查發現,完全是魯斯特的個人行為沒有任何的陰謀。而魯斯特之所以這樣做只是要證明,如果他可以在紅場安全降落,那就表示東西方是可以進行交流的。魯斯特本人因此被判刑4年,但一年後因為西方國家的壓力以及一些交換原因,魯斯特被提前釋放了。

那麼魯斯特是如何突破蘇聯鐵桶一般的防空體系,最終在莫斯科紅場降落的那?

1987年5月28日馬蒂亞斯·魯斯特駕駛塞斯納C-172,從芬蘭赫爾辛基起飛,而飛行的目的地是德國。但魯斯特並沒有向德國飛去,因為魯斯特早已經計劃好了。準備在莫斯科紅場降落,為此魯斯特已經計劃了很久。飛機起飛後不久魯斯特故意降低高低偏離了航線,由於魯斯特駕駛的飛機突然在雷達上消失,芬蘭方面以為魯斯特的飛機在海上墜機,馬上組織人員進行施救但一無所獲。

這時的魯斯特已經駕駛C-172,進入愛沙尼亞空域。雖然魯斯特是進行低空飛行,但很快就被蘇聯防空雷達發現。防空導彈部隊鎖定了魯斯特駕駛的C-172但沒有進行攻擊。原因是幾年前蘇聯曾經降落過韓國的一架偏離航線的民航客機,導致200多人喪生,機上包括美國的一位眾議員導致蘇聯當時在外交上很被動。事後蘇聯國防部下發命令禁止,防空軍擊落非軍用飛機,動用導彈部隊必須得到防空軍總司令或者國防部長的許可。

當時魯斯特駕駛C-172的巡航時速僅為200公里上下,因此防空部隊判斷是一架民用飛機。但也向上級報告了這一情況,蘇聯空軍隨後就派遣了兩架蘇-15前來查證。蘇-15到達空域發現了,在500米高度飛行的C-172,由於雙方存在200公里的時速差,導致飛行員無法看飛機上的國旗和編號,只能圍繞C172轉圈;數分鐘後魯斯特在發現蘇-15靠近規律後,做了個俯衝降低高低消失在雷達中,蘇-15的飛行員則向地面報告目標為一架“輕型運動飛機”隨後便返航。

而不久後蘇聯防空部隊在雷達中又發現了一架飛機,並把這架飛機當成魯斯特駕駛的C172。實際上魯斯特已經向東南飛去,到達了因普斯科夫上空,此時某航空團的幾十架飛機正在進行教練飛行,所以當他再次出現在雷達上時,並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他繼續向莫斯科方向飛行,當到達托爾若克時,這裡正好在前一天有一架米格-25和圖-22M相撞,此時天空有很多直升機在搜尋,魯斯特的飛機飛行速度和這些蘇聯飛機完全一樣,出現在雷達上完全沒有違和感。

魯斯特則繼續低空飛行已經接近莫斯科地區,按理說莫斯科作為蘇聯的心臟地區。防空力量只會更嚴密,但是在魯斯特駕駛C172進入莫斯科空域時,蘇聯的一位大人物要求關閉雷達監控。就在這間隙裡,魯斯特駕駛的塞斯納降落在紅場裡。


大方神


1987年5月28日,這一天是蘇聯的邊防軍日,全國歡慶,蘇聯軍隊很多都放假了。不知道是否巧合,19歲的聯邦德國漢堡航空俱樂部成員馬蒂亞斯·魯斯特選在了這一天,駕駛塞斯納172 — RSKYHAWK 輕型單引擎運動飛機,從赫爾辛基附近的馬裡阿密機場,向蘇聯首都莫斯科紅場進發。

路斯特起飛後不久就關閉了除無線電羅盤以外的一切無線通訊設備,慢悠悠的向華約國飛去,下午14:29分,愛沙尼亞的科赫特拉亞爾韋市,塔林防空系統的雷達捕捉到路斯特的飛機,蘇軍三個導彈師隨即處於一級戰備狀態,但因為無法確定是哪裡的飛機,蘇軍指揮官不敢下達攻擊的命令。

蘇軍隨即派了兩架米格—23截擊機從“塔巴”軍用機場升空進行攔截,“塞斯納”飛機向下俯衝後開始超低空飛行,直接也從蘇聯的雷達上消失了。

“塞斯納”繼續向東南方飛行,在將近15點的時間抵達普斯科夫市上空。當時,普斯科夫市郊正在進行某航空團的教練飛行,空中有數十架飛機盤桓。因此,當魯斯特駕駛的“塞斯納”出現在雷達屏幕上時,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魯斯特駕駛的“塞斯納”繼續慢悠悠地在蘇聯領空上飛行,到達了托爾若克市。這裡剛好在前一天發生了一場空難,一架米格—25與一架圖—22M戰略轟炸機相撞。所以,這一天在該地區上空到處是執行搜尋任務的直升機。魯斯特的“塞斯納”被塔臺人員理所當然地認為是眾多救援直升機中的一架,沒有引起任何懷疑。

很快,魯斯特逼近了莫斯科。而這時恰好蘇軍上層某個大人物(具體是何人至今未解密)下了一道命令:暫時關閉防空網的自動控制系統,以進行停機檢修。魯斯特正是在這20分鐘的空隙中,於19點38分飛進了莫斯科,然後安然得降落在了紅場上。

當時魯斯特打開了降落指示燈,準備降落時,好幾次從紅場人群的頭頂上掠過,正在廣場上散步的遊人門還向他揮手致意。降落後,魯斯特還有閒情逸致為好奇圍觀的群眾們簽名留念,直到幾分鐘後被趕來的警察逮捕。

這場紅場飛機事件,令被稱為世界上是最安全的,共擁有1300架攔截機,約一萬枚的防空導彈,7000部雷達裝置的蘇聯防空部隊成為笑話,直接導致了國防部長索科洛夫元帥被免職,防空總司令戈都諾夫被勒令退休,整個防空司令部人員幾乎全部被撤換。

而魯斯特事後被關押於佛託沃看守所,於1987年9月被判處4年勞改,蘇聯解體後被釋放回德國。

與之相似的還有1990年8月25日,中國飛行員王寶玉駕駛殲-6飛機直飛海參崴,叛逃蘇聯,他一路以100米左右高度超低空飛行,避過了蘇聯所有的雷達,後來降落在海參崴的克涅維契軍用機場。當時他將飛機滑進跑道,再轉到一個停機坪停下飛機後,一直都沒有引起蘇軍的注意。因為沒有梯子他下不了飛機,只好打開座艙蓋通風透氣,直到一個蘇軍士兵從旁邊路過,他揮手致意,才被發現。

1990年時,蘇聯和中國關係已經緩和,王寶玉被引渡回過後判處死刑。這件事對蘇聯軍方造成的影響更甚1987年的紅場飛機事件,因為這次入境的是一家戰鬥機,事後蘇聯防空司令部再次被洗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