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松潘縣以“七個字”為抓手 築牢疫情防疫屏障

 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四川松潘縣迅速行動,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卡點臨時黨支部”“黨員志願服務隊”“疫情宣傳小分隊”等,健全工作機制,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以“學”“飄”“響”“記”“幹”“動”“忙”7個字為抓手,全面阻擊疫情,築牢防疫屏障。

四川松潘縣以“七個字”為抓手 築牢疫情防疫屏障

  一“學”

  幹部群眾“學”起來。自1月21日全縣防控工作部署會召開後,立即啟動阻擊疫情動員令,倡導全縣基層黨組織、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揚黨旗、踐初心、當先鋒”。各級黨組織迅速組織幹部群眾認真在家收看中央、省、州縣有關電視新聞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治知識,正確認識當前面臨的嚴峻形勢和擔負疫情防控的政治責任。以“黨支部”為作戰單元,組建“村(居)黨員志願服務隊”“疫情宣傳小分隊”等積極開展“防治知識宣傳”“流入人員排查” “環境衛生整治”等防疫工作。

四川松潘縣以“七個字”為抓手 築牢疫情防疫屏障

  二“飄”

  黨旗一線“飄”起來。全縣17個鄉鎮147個村(居)的黨員志願服務隊擔負起宣傳、排查、值班、救護、消毒等任務,築起了防控疫情屏障。黨員志願服務隊員手擎鮮紅的黨旗、佩戴著黨徽戰鬥在守卡一線,排查進出鄉鎮(村居)車輛,走村入寨排查外籍流入人口,向群眾講解防疫知識。實現戶戶見、戶戶查全覆蓋。

四川松潘縣以“七個字”為抓手 築牢疫情防疫屏障

  三“響”

  小喇叭號“響”起來。17個鄉鎮147個村(居)的“疫情宣傳小分隊”用鄉鎮公車安裝小喇叭將製作好的防疫等相關知識音頻,在轄區範圍內進行流動播放。很多村居還利用“村村響”進行防疫知識的不間斷播放。

四川松潘縣以“七個字”為抓手 築牢疫情防疫屏障

  四“記”

  疫情臺賬“記”起來。記到方向,記到實處,17個鄉鎮147個村(居)的“黨員志願服務隊”完成所在轄區每一戶的體溫檢測,人員登記,同時發放明白卡、健康教育宣傳,摸清返鄉人員的回家路徑、動向和接觸史,嚴密注意其身體健康,建立回鄉人員和外出人員動向臺賬,進行不定時體溫檢測。

  五“幹”

  衛生整治“幹”起來。為避免病毒細菌滋生,形成相互交叉感染,對村莊、車站、農貿市場、街道、辦公場所等重點區域進行集中消殺。保潔公司和各村居公益性崗位人員每天對各集鎮的環境衛生進行清潔,對垃圾進行及時清運,做到垃圾“日產日清”。同時黨員幹部集中發力,下沉到村、戶,參與到村民環境衛生整治的行動中去,指導打掃院落、清理汙物、清理廁所衛生、平整院落等,實現了全縣衛生乾淨整潔,街道秩序井然。

四川松潘縣以“七個字”為抓手 築牢疫情防疫屏障

  六“動”

  幹群聯防“動”起來。醫務人員、公安民警、黨員幹部、志願群眾組成的巡查守卡服務隊頂住寒風堅守崗位,阻攔疫情入侵;縣級領導包鄉鎮坐鎮指揮,包村幫扶縣直部門科級幹部靠前指揮,網格員和村兩委組成的重點人員走村入戶對返鄉人員進行走訪、管控,指導其“居家監測”,並對群眾進行防疫知識的宣傳,引導群眾不走家串戶,不集體聚餐,不聚焦活動。

  七“忙”

  志願服務“忙”起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全縣上下湧現出了很多志願服務者。有不願透漏姓名捐贈口罩的愛心人士、有不遠千里到縣城捐贈口罩的藏胞、有三天三夜不合眼的民警、有捐贈千元的殘疾人、有捐贈萬元的經營者、有放下農活上門登記信息的群眾,有志願勸返拜佛群眾的僧人……他們的共同目標就是:“疫情防控 志願有我”,形成了全面全員全域抗擊疫情的良好局面,構建起了全縣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一道又一道堅強屏障。

(陳明躍 張俊華 本報記者 高明山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