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豆的舞女》:不容錯過的山口百惠、三浦友和經典代表作

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魯迅


《伊豆的舞女》改編自日本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川端康成的同名小說,而這本小說也是川端康成的成名之作,小說根據川端康成本人1918年在日本伊豆半島旅行的親身經歷改編,最早發表於1926年《時代文藝》,迄今為止已經被6次搬上銀幕。

我這次看的是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出演的版本,上映於1974年12月28日,由西河克己執導,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出演,也是6個改編版本中喜愛人數最多的一個版本。這部劇看完讓人有一種淡淡的哀愁充斥心裡,為唯美的場景、無比純淨的感情而動容,卻為最終只能匆匆相見成為彼此的過客而哀嘆。雖然這部電影已經距今40多年,但再次觀看仍會讓人沉浸在這種唯美與淒涼並存的意境中,並未曾因它的年代久遠而受到影響,所以豆瓣評分高居8.6分。


電影主線內容很簡單,講述了即將到東京讀大學的的川島,趁開學前的暑假前往伊豆旅行, 偶遇一群巡迴賣藝的歌舞伎藝人,被其中一位舞娘阿燻所吸引,他決定一路同行。隨著時間的推移與相處,他漸漸被清澈而單純的阿燻所打動,阿燻的一顆心也系在了川島的身上,然而在日本當時社會環境下,他們兩不同的階層,結局只能是成為彼此生命中的過客。電影就用這短短的相處時間向觀眾描繪了一副少女少男之間純潔的情懷,似戀非戀,但卻讓人為之著迷,被這一份純真的美好所感動。


《伊豆的舞女》之所以這麼多年仍然被年紀大的長輩們所追憶,也能感動著新一代的年輕人,因為電影中除了唯美的風景,川島與阿燻之間似戀非戀的那一份純真的愛戀更是觸動了每個人心底最柔軟的部分。在如果紛亂的塵世中,電影所展現的這一份唯美純真是世間不可多得的真情,也是打動我的地方。本文我將從川島與阿燻之間的感情發展與無奈結局、川島與阿燻感情線下的展現的人生悲苦、山口百惠與三浦友和的經典演繹、原作者川端康成的內心世界四個部分來解讀這部電影的經典所在。

《伊豆的舞女》:不容錯過的山口百惠、三浦友和經典代表作

01 似戀非戀的愛情,如夢如幻,唯美純真打動人心,也許戀而不得才是讓人久久難以忘懷的原因

1、川島與阿燻之間朦朦朧朧、若隱若現的感情線,是整部影片的精華所在

影片中川島之所以願意把自己在伊豆的旅行路線改變為跟著阿燻一家,只因在屋簷下看到阿燻的那一眼,正如歌中所唱“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這一眼就成了川島與阿燻之間的羈絆。

之後導演西河克己以細膩的人物細節刻畫,讓觀眾沉浸式地去體驗現這段川島與阿燻兩個年輕人豆蔻年華情竇初開的美好場景,用阿薰和川島相處的9個平凡細節性事件來展現了他們之間這份純真的感情:

  • 小茶館不動聲色的讓座;驛館裡阿燻給川島倒茶,卻因為內心的悸動導致茶水打翻。

  • 溫泉洗浴時,阿燻看到川島向她打招呼,激動地赤著身子從溫泉裡跑出來回應,毫無男女之妨,而是一臉如天使般純真的笑容。那一刻讓川島呆住了,但他只感應到純潔與美好,心無雜念,電影中陪上了他內心的旁白:“看著她的樣子,我感到有一股清泉洗淨了身心,有一種透心涼的感覺”,這是一種純淨的心靈洗滌,讓他迷戀上了這種美好。
  • 看到醉漢對阿燻的無禮,讓川島由笑容轉化為憤怒,打壞了旅館的燈,就像一件心愛的純潔的珍寶被人冒犯了一樣。
  • 阿燻和川島在房間裡心無旁騖地下著棋;認真而專注地聽著川島給她讀書;認真細緻地為川島挑選手杖;與川島在美麗的山頂聊天;直至港口用盡全身力氣揮手與川島告別,為這一別將永不再見的悲痛而失聲慟哭。

這一幕幕細節的刻畫,讓觀眾的心隨著伊豆的美麗風景,盛開的鮮花,也沉浸在阿燻與川島之間的這種朦朧卻美好的感情之中。而這種感情與我們常見的轟轟烈烈的愛戀不同,你說這是男女之愛嗎?並不全是,對於只有14歲的阿燻來說,愛情似乎是件還有點遙遠的事情,並不能理解何為情愛,她只是單純覺得川島好,喜歡,不想離開他。而對於川島來說喜歡這個純真的少女,但是卻不敢說愛,畢竟兩人是同屬兩個世界的人,交集也是短暫的。短暫到讓他還無法知道自己只是單純的喜愛又或者真是愛就已經離別了。

所以在《伊豆的舞女》中,並沒有直接真正意義上的愛情,而一直保持著一種未捅破愛情窗戶紙的關係,而這種關係卻是少有但卻美好而純淨的,雖然短暫但卻足以打動觀眾,成為經典。

《伊豆的舞女》:不容錯過的山口百惠、三浦友和經典代表作

2、感情朦朧的面紗還未曾有機會揭開,離別時刻已經到來

似乎世間都有一種美好事物不長久的定律,阿燻與川島的感情正是如此,就像一顆小樹苗還沒有機會得到萌芽已經隕落。


阿燻,一個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舞娘,受人歧視。在表演的時候還會受到客人的輕薄。川島,一個即將步入大學,未來的社會頂層精英,受人尊重,走在路上都有阿婆搶著幫他拿包裹,以送他一段路為榮。這樣兩個階層不同的人,從一開始就註定不可能有什麼好的結果,哪怕年少的阿燻如此的純真與不諳世事,像一塊璞玉,未經雕琢,渾然天成的美,但社會也不會允許她成為跨越階層的存在。

所以阿燻喜歡川島,但在她還未完全能明白這種喜歡代表著什麼,未理解到什麼是愛,就已經被警告她是舞女,川島是令人尊敬的大學生,他們兩人永遠不可能在一起,即便在一起也不會有好結果,長痛不如短痛,選擇放手才是最適合她的。年少的阿燻也許並不能完全理解她為什麼不能和川島這個她喜歡的人在一起,但她卻只能懂事的接受,默默的流淚。

當川島坐的船離開伊豆的時候,阿燻在岸上揮舞手帕的身影越來越少,這個身影定格在了川島眼中和心中,也同樣定格在了觀眾的心中。相信不管過了多少年,川島一定會懷念這個伊豆純真的女孩,她在川島心中永遠是最純潔的,她的笑容永遠是最治癒的。同樣對於阿燻來說,無論她之後的生活會因為現實變得如何的痛苦與壓抑,她與川島曾經這短暫但又美麗的相處時光將成為她一生最美好的回憶,在遇到苦難的時候她會拿出來回味,以撐過生活的艱辛,這就足已。

阿燻與川島的感情線是整部電影的主線與精華所在,這樣純真質樸的感情是吸引觀眾的地方,他們的美好在於純淨,不帶任何功利色彩,單純的彼此欣賞,但這種美好卻是短暫的,總會被現實所打破。戀而不得,人生處處充滿遺憾,而接受遺憾也是人生必修課,也許正因為遺憾的存在,才讓人如此的印象深刻。

《伊豆的舞女》:不容錯過的山口百惠、三浦友和經典代表作

02 看似美好的感情的背後,卻隱藏著人生悲苦

如果電影僅停留在單純美好感情的描述上,除了唯美並無其它,那會讓人覺得缺少了什麼,《伊豆的舞女》也不會成為經典。所以在觀看這部電影的時候,除了阿燻與川島的感情線,我還看到了埋藏在這份美好之下的人生悲苦。

1、阿燻:如此美好的人兒,最終的結局是被摧毀

電影的最後一個鏡頭是跳舞的阿燻被一個醉醺醺的客人摟住,電影就此戛然結束。有人說這個結局不好,讓人不舒。而我個人卻覺得這個鏡頭卻達到了畫龍點晴的作用,而且讓人感覺電影並非就此結束,而是還有更多的想像出現在觀眾的腦海裡,但這種想象卻是接近現實而且讓人難受的。

因為這個鏡頭已經明確的表達了阿燻這個小舞女在今後的生活中將遭遇到什麼,如果純真、善良的她也無法擺脫命運的安排,她將會重複著其它舞女一樣的命運。迎接她的將會是陰暗壓抑的生活。她如此的弱小,是無力與強大的命運抗爭,最終只能屈服。屈服就意味著生活將摧毀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在阿燻身上展現的一切美好,就像魯迅先生所說的:“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美好的背後是悲劇,讓人噓唏。


《伊豆的舞女》:不容錯過的山口百惠、三浦友和經典代表作

2、社會階層的嚴重分化,底層人們的生活是痛苦和壓抑的

在電影中我們看到在那個時代的日本社會,人們階層分化嚴重,舞女這種社會低層人士,靠賣藝為生,到處被人看不起,遭人白眼。當阿燻他們走到一個村子,豎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乞丐與舞女不得入內。”她們也不奇怪,自覺地準備繞開,可見社會階層分化歧視的嚴重性。

舞女在別人眼中更像是一種商品,有錢就有買,所以影片中才會有委瑣大叔向阿燻的哥哥提出購買阿燻一晚的場景出現,也間接暗示了之後阿燻的苦難生活。

阿燻的好友阿君在風俗店工作,也因勞累過度重病身亡,死亡前阿燻給她求的護身符也被抬棺人毫不在意地踩在了地上。而阿薰在山上大喊:“阿君,早日康復”的時候,鏡頭遠處的山下正是抬著阿君的棺材,這一幕也展現了底層人們生活的艱難,生命如草芥。

再加上落魄潦倒的哥哥榮吉;流浪奔波而導致孩子早產的千代子;迫於社會風習自己也看輕女人的阿媽;離開故里親人隻身做了舞女的百合子等等這個看似配角的人物,卻展現了底層人民生活的艱難,而這種艱難對上阿燻的純真,純真遲早會被摧毀,看到這一點電影更讓人有種喘不過氣的感覺。

美好展現出來之後,又無情的摧毀才是最大的悲傷,這也許也是川端康成所想展現的吧。

《伊豆的舞女》:不容錯過的山口百惠、三浦友和經典代表作

03 山口百惠與三浦友和的出色表演成就了這部經典的影片,戲外的溫暖則為此片彌補了些許遺憾

提到這部劇就不得不提山口百惠三浦友和,正因為他倆出色的演技才為劇中的阿燻和川島注入了靈魂。

現在很多人提到阿燻就會想到山口百惠,山口百惠飾演阿燻的時候只有14歲,她也憑這部電影一炮走紅,可以說《伊豆的舞女》成就了山口百惠,而山口百惠也成就了《伊豆的舞女》。

劇中山口百惠把阿薰清新脫俗、毫無心機、純真善良展現的淋漓盡致,她的笑容是那麼的治癒,感覺看到這個笑容就可以忘記一切煩惱。優美的眼波,淺淺一笑,陽光灑入人間,空靈而幽美,那麼的純真。

三浦友和飾演的川島朝氣蓬勃,書卷氣十足,謙遜有禮,溫文儒雅,身為孤獨的他身世令人憐惜,可以說三浦友和的出演,完全展現了川島的這些特質,讓人感覺他就是川島,川島就是他。

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的演技除了《伊豆的舞女》之外,在《潮騷》、《絕唱》等多部影片中都得以體現,可謂是郎才女貌的一對天生的好搭檔。所以戲外他們也成為了一對令人羨慕的夫妻,想到他們幸福的婚姻,在影迷眼中也算彌補了阿燻與川島之間的遺憾吧。

《伊豆的舞女》:不容錯過的山口百惠、三浦友和經典代表作

04 從電影讀懂川端康成的內心世界和作品風格

有人說,小說家是在講自己的故事,至少也可以從中看見他自己生活的影子。《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的成名作,其中不泛能窺探這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的內心世界。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文學界“泰斗級”人物,新感覺派作家,著名小說家。1968年以《雪國 》、《 古都 》、《 千隻鶴 》三部代表作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亞洲第二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人。

1、童年的經歷造就了孤僻、憂鬱的性格,而性格的特徵也體現在了《伊豆的舞女》中

川端康成的文學造詣是深厚的,但是在這些輝煌的成就背後,卻有著傷痛的過往。在他3歲的時候,父母雙亡,跟隨祖母生活。7歲時祖母也去世了,只能寄養在姨媽家裡。幼年的生活他因為身體不好,幾乎與外界隔絕。隨著姐姐與祖母的相繼病逝,他成為了一個孤兒。

而正因為這些經歷,讓他從童年時期就養成了孤獨、憂鬱甚至是有點扭曲的性格,這種性格影響了他的一生,使他的內心充盈著令人窒息、無法化解的憂鬱。雖然他於1968的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作為日本獲得這個獎勵的第一人,在這個世人看來非常榮耀的獎項,似乎對他的人生也沒起到積極的影響,四年後還是選擇了含煤氣管自殺,未留下隻字遺書。


川端康成的內心是低沉的、壓抑的,雖然他未曾說明,從他的作品中卻可以窺到一二而這種性格特點也體現在了《伊豆的舞女》中。

《伊豆的舞女》作為他早期的代表作,能看到來源於他內心的憂鬱與寂寞、孤獨,作品中所表現出來的感傷與悲哀,及壓抑的情緒,始終貫穿著他的整個作品,而這一點也成為他之後作品的主要基調。

劇中阿燻雖然美好,卻被安排在了這樣的環境下,再美好的事物也終將被摧毀,這種無法與命運抗衡的憂鬱也正是川端康成的性格體現。

《伊豆的舞女》:不容錯過的山口百惠、三浦友和經典代表作

2、憂鬱與唯美並存,《伊豆的舞女》也充滿了唯美的一面

川端康成除了內心充滿憂鬱,而他本人卻也是一個唯美主義者。他是美的追求者,一生都在追尋和探索著美,雖然這種追求唯美與內心憂鬱看上去是對立的, 是一對矛盾體,卻完美的融合在了川端康成的身體裡。這也許也是他能寫出一部部經典作品的原因,矛盾卻又融合。

這一點在《伊豆的舞女》中也可窺見一斑,無論是清純、善良、美到極致的阿燻,還是帥氣逼人、學識淵博、溫文儒雅的川島,甚至是伊豆山上美麗的鮮花,汩汩流淌的溫泉都是一種美的展現,人性的美與風景的美完全融合,無一不體現了川端康成對於美的追求。

正是因為這兩個看似矛盾的特點在川端康成筆下融合,在他筆下的愛情就變得輕淡而感傷,沒有悱惻纏綿、沒有愛恨情仇,有的只有淡淡的愛戀和傷感。《伊豆的舞女》完全的體現了他的這一特點,阿燻與川島之間的感情並未挑明,在似是而非之間戛然落幕,留下了無盡的感傷,這也是他作品魅力的所在。

《伊豆的舞女》:不容錯過的山口百惠、三浦友和經典代表作

總結:

在這部電影中,導演把川端康成筆下的阿燻和川島之間的純真、朦朧,但卻不得不割捨的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如果你想了解川端康成的作品,想看到曾經萬千少男少女心中的男神三浦友和和女神山口百惠的精湛演技,《伊豆的舞女》是一部不容錯過的好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