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城有多重要?为何能够成为古代军事重镇?

月光侃历史


要成为军事重镇,首先需要具备几个条件:

第一、交通便利,甚至是通往某处或某片区域的唯一通道;

第二、有利的地形优势,易守难攻;

第三、进攻时,能够实现横向与纵向延伸;

能够实现以上三点,则可以说是军事重镇。历史上有名的军事重镇均是集以上三点于一身,如合肥、徐州、幽州、荆州、重庆等,襄阳也不例外。

我们通过分析以上三点条件,进而了解襄阳城的重要性。

交通便利

襄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因位于襄水之北而得名(古人称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反之为阴。)。而流经襄阳城的河流则是汉江,汉江襄阳段乃南阳盆地所有河流(唐河白河)的下游处。历史上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的说法。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襄阳城在旧石器时代,就有部落聚集于此。

至周朝时期,周宣王封仲山甫于此,已有2800多年建制历史。襄阳乃是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同时,便利的交通使得襄阳城在春秋初期,就已经成为楚国北方的一个大型军事渡口。

地形优势

襄阳地势西高东低,一条汉江绕北面与东面而向南流去,西面背靠的是万山,而西南面则是羊牯山与岘山,岘山东面则还是向南流去的汉江。从地势角度来看,易守难攻。

如果要从北面进攻的话,可以在樊城建立第一道防线,同时,利用汉江优势建立第二道防线。三国时期,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利用七月的暴雨挖开汉江堤防,水淹于禁驻扎于襄阳北面樊城的七军,而襄阳城却未被淹没。

若要从襄阳城南面发动进攻的话,则是由荆州向北,通过狭长的岘山,这样的地形,在冷兵器时代可以称之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防守起来相当容易,对进攻方来说却是厄运。

地理位置的优越,形成襄阳城易守难攻的现实优势。且襄阳城自汉高祖时期即开始莅襄作荆州牧治始,历为州、郡、府、县治。旧城作为军垒一直使用到唐代。宋时由原土城改为砖城。襄阳城被历代兵家所看重,城墙本又十分坚固。

战略辐射

襄阳城的北面是幅员辽阔的南阳盆地,是以河南省西南部南阳市周围为主体的、包括湖北省西北部(襄阳市北部盆地等)的盆地,面积4万6千平方公里,素有“中州粮仓”之称,是现代中国粮、棉、油、烟集中产地,在古时亦是中原地区的重要产粮地。而位于南阳盆地南面的襄阳,像是抵在南阳的一把刀,刀刃既是可以对外,又有可能对内。如果军队从北方向南攻取襄阳,则可以襄阳为基地囤积粮草兵马,而后向下游大举进攻,此时的刀刃就是向外的;若没有拿下襄阳,则北方军队的刀刃变成对向自己,整个南阳盆地无险可守,就像是丢了幽州的河北,一马平川。

襄阳城的南面,则有荆州与长江下游九省通衢的武汉。若襄阳城被拿下,则可顺汉水而下直逼荆州与武汉,进可攻退可守。比从中路走随枣走廊进攻武汉与强攻桐柏山和大别山之间的山间关卡进攻武汉来得更为便利与安全。

因而,集以上三大优势于一身的襄阳城,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三国史话曾得不错


看待襄阳城的重要性,一定要从中国之地的整体性、华夏历史的发展史、战争发展的战略性来看待,而不仅仅只是一个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来看待。

从中国地理上看,华夏大地被两条最重要的河流自西向东流经,这就是黄河与长江,所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也是华夏先民最早的活动之地,而襄阳城所在地差不多就是华夏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界线,也可以理解为南北分界线所在地。

既然是分界线,就一定是南北交流的重要位置,从西周当时的都城镐京(今西安西北)一直到最东边的大海,你会发现襄阳这个地方是北方南下最好的位置,没有之一。

在西边,从关中平原南下,只有跨越八百里的秦川才能到达汉中,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是徒步穿越也是非常困难的,更不用说大规模的民间交流和军事入侵了。

在东边,从江淮一带南下,只有渡过在当时被称为天险的长江才能南下,别以为现在很容易渡过长江,在古代交通不发达而且没有一座能越过长江的桥梁,长江就是一道难于逾越的天险,无论是南方对北方,或者北方对南方,都由于长江的存在,而产生了隔绝。

在中部,从一马平川的中原腹地洛阳南下,只有经过襄阳城,渡江汉水,才能到达江汉平原的腹地,同时也是荆州的重镇江陵城,而且还不用渡过长江,就能到达荆州的核心地带,而支撑民间交流或者南北战争的最重要节点就是襄阳城。

襄阳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西边的关中和东边的江淮所不具备的,就是襄阳地区能够允许大规模骑兵军团通过,因为只要渡过汉水,就能用北方强大的骑兵军团通过襄阳到达一马平川的江汉平原。西边是山地,东边是水网,只有襄阳地区最适合骑兵团作战。

从华夏历史上看,在禹贡上古九州中,襄阳作为荆州最北边的位置,与当时正处于天下之中的豫州交界,当时的襄阳可以说是豫州南下的唯一必经之地,但由于华夏早期的活动中心还是在处于黄河流域的西安到洛阳一带的核心位置,襄阳在上古时期的作用,也仅限于华夏向南扩张的节点。

在春秋战国时期,襄阳是楚国北进和秦国伐楚的战略要地,在中原王朝不是大一统王朝时,襄阳的作用只能是局部的南北战略要地,在中原王朝是统一朝代时,襄阳所体现的作用就是一个帝国南北核心战略要地。

和平时期,襄阳是南北民间交流的重要通商渠道,一旦在乱世,襄阳就是战争中重要战略要地,三国时期,襄阳所在的荆州是魏、蜀、吴三方争夺的最重要的战略要地,是三方势力角逐的战场,曹操南下攻打荆州,进行统一中国的战争,走的就是襄阳,只要拿下襄阳城,就控制了荆州的核心地区,只要控制了荆州,等于切入了南方的核心,统一天下势不可挡。

在两晋及南北朝时期,襄阳是南方政权北伐和北方政权南征次数最多、战争最方便、地理最重要的战略要地,比如东晋时期的桓温两次北伐,都是从江陵城起兵出发,经过襄阳,北进中原,打到洛阳的。

在两宋时期,襄阳是抵御北方蒙古铁蹄南下的重要基地,只要守住襄阳,就能保证南方的宋政权平安,一旦失襄阳则南方不保,比如发生于1267的蒙古攻宋的襄樊之战,蒙古铁蹄在襄阳城下前后围攻了六年,才攻陷了襄阳城,而攻陷襄阳城的三年后,南宋就灭亡了。

从战争发展的战略性来看,襄阳是北方政权最喜欢南下的地点,因为北方善于骑兵和步兵,不善于山地战和水战,从西安一直到长江入海口上海近三千里的路线上,只有襄阳像个山间的峡谷一样,能够让骑兵和步兵军团通过,东边的关中全是山,西边的江淮都是水,都不利于骑兵和步兵作战。

最后来看一下襄阳的地理位置,襄阳的东边是武当山,西边是大洪山、桐柏山以及大别山脉,西南是荆山山脉,东南是水网森林密面的云梦泽,南边是荆州的核心江陵城所在地,北边是古代中原人口较多的南阳。

也就是说,襄阳只有南北两个方向可以很方便的出入,其他方向都因为地理因素造成不利于通行,而襄阳处于山间的平地,就像个峡谷一样,是南北的必经之处,只此一家,别无选择,这就是襄阳的独特性和唯一性。

襄阳城离南方的江陵城(今湖北荆州)有400里路,襄阳城离南方的夷陵城(今湖北宜昌)有500百路,襄阳城离北方的宛城(今河南南阳)有300里路,襄阳城离北方的洛阳有700里路,襄阳城离西北的长安城(今陕西西安)有1000里路,按照古代的骑兵的速度,从襄阳出发,到达这些中心城池基本上在7到10天之内,按现在的说法,襄阳正处于古代政治中心的10天经济圈。

从襄阳向北打,首先攻打南阳,接着就能直达政治中心洛阳,骑兵在10天之内就能兵临洛阳城下,从襄阳向西北方向打,只要突破武关,就能进入关中,攻打政治中心长安,骑兵就能在10天左右兵临长安城下,只要控制了洛阳和长安,基本上就控制了天下。

从襄阳向南打,基本上是一马平川的江汉平原,可以直达江陵,骑兵在7天之内就能兵临江陵城下,从襄阳向西南打,就是夷陵城,骑兵同样可以在7天之内到达夷陵城,只要控制了江陵和夷陵,也基本上控制了荆州。

为什么说襄阳城是古代军事重镇,华夏第一城池呢?就是因为襄阳在多方面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具备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襄阳的重要性体现在:

1、地理位置上的独特性,襄阳处于山间的平地,就像个峡谷一样,可以方便让骑兵和步兵通行。

2、处于南北交汇的分界线,是北方政权南征最方便的路线,没有之一,因为西边的崇山峻岭和东边的水网密布,从襄阳走最方便,多次南北政权的大规模交战就发生在襄阳。

3、离古代华夏中心城池距离较近的原因,襄阳离古代华夏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洛阳长长安都比较近,同时襄阳率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荆州和夷陵也较近。

所以襄阳城当之无愧地被称为古代军事重镇、华夏第一城池。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铁打的襄阳,纸糊的樊城。这一句话广为流传,而也向世人展现了襄阳城的战略地位。在三国时期,襄阳是蜀汉争夺的前线,关羽围攻襄阳水淹七军之后,曹操都有迁都的打算;南宋末年,襄阳抗击蒙古军队长达6年,当襄阳陷落的时候,南宋也迅速灭亡。

这些都足以说明襄阳城在历史上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襄阳是一个进可出击中原,退可守卫一方的重镇,造成这一切的主要是因为襄樊特殊的地理位置。

襄阳位于南阳盆地和江汉平原的交接处,是重要通道;

襄阳位于南阳盆地和江汉平原的交界处,两边是武当山和桐柏山,若想绕开襄阳,就需要绕行很远的路程,对军队而言战线将会拉长。

南方势力占据襄阳,就可以进退南阳盆地,而南阳盆地中,只有南阳一个据点,冲过南阳盆地将会直接威胁中原地带的侧后方。这也是为什么关羽水淹七军之后,曹操想迁都的重要原因,因为当时曹操建都许昌,一旦襄阳失守,关羽的大军就可以穿越南阳盆地,直接冲到许昌城下。

襄阳是荆州和江夏的门户,占据襄阳可以直下荆州,冲击江夏;

襄阳同样是荆州的门户,若是北方势力占据了襄阳,那么跨越襄阳所面对的就是一片江汉平原,无险可守,北方势力可以长驱直入,直接占据荆州一线。

襄阳是汉江的中上游,而汉江是长江最大的之流,若是占据襄阳之后,顺汉江南下,再骑兵配合,则很快可以占据江夏,从而控制整个长江中上游区域。

一旦北方的势力控制长江中上游,那么对于南方朝廷而言的长江天险将不复存在,并且占据上游的势力,还可以顺江南下,直逼南京。

襄阳是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在古代的历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中国南北争夺战中,西线的必争之地。


帝国烽火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襄阳的重要性,主要是在于自己独特的地理位置。

它在南阳盆地的最底部。

南阳盆地,古代叫做南襄盆地,是中国内陆中部一个方圆500多里的盆地,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盆地之一。地跨湖北河南两省,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

南阳盆地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以北方的入侵者为例,从燕云十六州进入华北大平原,沿着河北到河南,都是完全的平原地带,一马平原。

一直要到信阳,南面才是大别山,是地理上的一个障碍物。

古代骑兵要想突破大别山相当困难,比较实际的是转而向西进入南阳盆地。

南阳盆地也是一个大平原,恰好位于秦岭西麓、伏牛山、方城山、桐柏山、大洪山和鄂西北山地之间。

这里向西可以突入汉中地区,威逼四川和西北地区;湘西北则可以沿着武关杀入关中平原,威胁陕西;向南沿着汉水就可以进入富裕的两湖地区;向东的山地有很多缺口,可以轻松进入华北大平原。

所以如果北方异族向南进攻,通常会有2个方向。

第1,沿着华北平原,直接南下进入江苏、安徽两省,从这里突破长江,进入南方。

但是,江苏和安徽两省的地形非常复杂,水网纵横、丘陵密布,非常不适合大兵团进攻作战。

当年武装到牙齿的日军,也在这里碰的满头包。

即便能够突破这些复杂地形,这里的长江非常宽阔,想要渡过务必掌握制江权,不然死路一条。

当年金国皇帝完颜亮70万大军,就是在这里渡江失败后惨败的。


第2,就是沿着华北平原,进入南阳盆地,进而杀入江汉平原,进而渡过长江。

这里的长江有多条支流,江水分流,导致渡江相对容易。

历史上,很多北方入侵者都选择从这里突破。

所以,想要守住江南半壁江山,坚守襄阳是必须的。

因为襄阳是南阳盆地的最后支点,一旦沦陷,敌人就可以长驱直入杀到长江边。

而这一线的武汉,即便有强大水军也难以有效控制江面,很难守住了。

而襄阳这里不但有汉水,地形还颇为复杂,是易守难攻的地方。


三国时期,曹操平定北方后,立即出动大军从南阳南下猛攻襄阳。

刘琮投降,导致襄阳被占领,由此整个荆州门户大开,被曹军迅速占领大半。

后虽赤壁惨败,曹军仍然固守襄阳。

关羽用尽全力,水淹七军,打破襄阳,曹军顿时全军惶恐,甚至有大臣建议迁都北方。

因为此时南阳盆地门户大开,关羽可以继续北上杀入曹操核心地区。


萨沙


中国的国土幅员广阔,山河壮观,雄关险塞众多。然而在悠久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雄关坚城没有被攻破过,有的还被多次攻破。

所以单就山川形胜险关要隘来作为自身安全的倚靠,是非常片面的,如战国时的吴起对魏武侯所说“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有另一种“在德不在险”的论点,如北宋赵光义反对其兄宋太祖想从开封迁都地形险固的洛阳时的说法,同样也失之片面。

所以应该两种观点兼收并蓄,既能据险而守又要施德于民,“兵民是胜利之本”,众志成城,才能最终战胜敌人,保全自己。

襄阳的地理特点,使之成为古代军事重镇

襄阳城位于四战之地,南下可达江汉平原,北上可抵南阳和中原,东面可接随州和武汉,西进可达关中和长安。

襄阳城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三面环水,背后靠山,整个襄阳地区左右是高山峻岭,大部队和骑兵以及辎重运输车辆不能翻越;前面是汉江之险,没有足够的舟船浆手工具不能渡过。

占据襄阳城,可以截断由汉江上游往下游顺流而下进入长江的运输水路,还能够扼住南阳平原和江汉平原联系的咽喉要道。

因此自古以来就被称为“铁打的襄阳”,南北分裂时期的政权的兵家必争之地。

有史以来,襄阳城的自然地理条件一直是摆在那里的。和平年代是各方人员物资交流运输的交汇点;乱世发生战争时,就会成为军事重镇。

但由于攻守之势不同,襄阳城的重要性也有所不同。就象二战时的坚不可摧的马其诺防线,对法国和德国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襄阳对于战略防守方的价值

作为战争中处于战略防守位置的一方,襄阳是必守之地,因为这个节点一旦失守,就四通八达,其他方向都在不确定的突袭进攻之下,难以防范,比较危险了。

而且过了襄阳这个山河隘口之后,南北两个方向就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形,无险可守。

而作为战略守势方,肯定是由于战力不足、机动性差、资源缺乏或其他原因居于劣势的,如此一来就更加剧了防守的劣势。

所以防守方必须死守襄阳,伺机反击敌人。

襄阳作为敌人进军的必攻必守之地时,防守方可以此为中心积极防御,占据主动性,巧用兵力和计谋,利用地形地势的有利条件消灭杀伤消耗疲惫敌人,迟滞敌人,创造最大的军事效益乃至政治效益。

比如陈友谅之死力攻洪都损兵折将实力大损,又如宋末四川钓鱼城防守战击毙蒙哥大汗间接改变蒙古内部的政治形势,即使不会在此决战,也可尽力为决战创造有利条件。

襄阳对于战略进攻方的价值

反之,作为战略进攻的一方来说,襄阳却不一定作为必攻之地。其他的进攻路线虽然有难度,如西侧的四川云南大迂回路线,东侧的宽江水网路线,但仍可视各种条件作为主动进攻的战略可选项。

如果进攻方决心付出较大代价也要夺占襄阳,一且能够实现,由于襄阳城的前面所述的特殊地理优势,对下一步的进攻战略还是很重要很值得的。

首先由于可有多个出击方向,声东击西或分进合击,给予对手以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顾此失彼,更加分散了防守方本已有限的防御力量。

其次,就是可拥有较短的稳定的后方生命线,免去了继续攻击的后顾之忧。因为无论向哪个方向进一步攻击,后勤粮草运输、前后方通信联络等,都必须途经襄阳才能实现。

其三,是前述的对手失去的就是己方获得的。攻出襄阳后的地形是平原,对手防守无险可守,角逐的天平更倾向于进攻一方。

综上所述,襄阳的地理特点使之成为古代军事重镇,对战争攻守双方都具有相当高的重要价值。


风动藤动铜铃动


提及襄阳城,其实更多的时候,需要将这座城池放在南阳盆地分析。

它的军事作用,能够真正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也要南阳盆地。

先说说南阳盆地为何能够影响襄阳城?

襄阳、南阳两地可以说是构成了南阳盆地的基本轮廓。

尤其是襄阳城北翼的大片盆地,几乎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大粮仓。整个南阳盆地是一个极其富庶的农耕区,同时,这里贯通着汉水、湍河、白河、唐河四条重要的水域。

面积广阔的盆地,内加四条水域流淌,南阳盆地可以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物资供应地。

在农耕为主的古代王朝,一个地方的物资往往能够决定一个地方的军事地位或者经济地位。南阳盆地虽然面积并不广阔,无法成为王朝经济重心,可是凭借其南翼的重镇襄阳,仍旧可以成为重要的战略区块。


古代的行军大战,最为重要的依仗,其实不仅仅是城池,还是财源和军用物资。整个南阳盆地中,也仅仅只有襄阳城这一座军事重镇。

因为襄阳城的北翼南阳一带,尽为平原,根本无险可守,能够真正影响到战争的重要城池还是襄阳城。

从更大的视野来看,襄阳城之所以能够成为军事重镇,最大的依仗四通八达的交通线,这里一度成为古代王朝通行的重要旋转门。

值得注意的,即便是襄阳北翼的南阳要地被北方势力所占领,襄阳城南翼以荆州为核心区的江汉平原仍旧能够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战略补给。

双向补给,单向城池,让襄阳城始终处于战略重心。

襄阳,上流门户,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吴越,欲退守江左,则襄阳不如建邺,欲进图中原,则建邺不如襄阳,欲御强寇,则建邺、襄阳乃左右臂也。

整个古代王朝的地理格局中,川蜀、关中、河南、华北、江淮,这些重要的战略地区它都能贯通。

北方的任何军事力量南下,往往都只有两条道路可以通行:

  • 西翼:重镇襄阳

  • 东翼:江淮防线

无论任何势力怎样的选择,单线进攻,或者是双线同时进攻,襄阳城都占据着重要的军事作用。

也正因如此,襄阳城四通八达的重要地位,让历代王朝对于襄阳城的修筑极为认真,襄阳城历经数代王朝的经营,后期城池更是愈加难以攻破。

从单一城池来看,襄阳城的北翼有两条连贯的水系环绕,这些水系可以作为这座城池的天然屏障。

而军事重镇襄阳又处于两座山脉中间,这些高低不平的山脉也可以作为襄阳城的天然屏藩。

对于进攻方而言,想要进攻襄阳,需要先行渡过水域方可逼近襄阳城。蒙古大军因为襄阳城的存在更是被困于六年之久,“铁打的襄阳”也尤其彻底让世人为之亮眼。

但凡称得上军事重镇的城池,在很大程度上,一定是处于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地。襄阳城能够成为军事重镇的原因,也正是如此。


历史总探长


当然是因为地形。

玩过《三国志》的都知道,由于秦岭和大别山的分割,北方大军攻打南方,只有三条路线。(除了奇葩蒙古大军,绕道吐蕃,先灭大理,迂回灭宋)

一、东线,江苏安徽南下。

主战场:南京芜湖长江天险。

二、中线,中原河南南下。

主战场:宛城新野襄阳。

三、西线,“得陇望蜀”,西北甘肃南下。

主战场:四川剑门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用户67724358697


襄阳城是一座古城,其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在古代没有现代舰船大炮轰炸的年代,攻下襄阳城的可能性基本没有。

攻下襄阳城,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围而不攻,饿死城内人!

这个也非常困难,他不仅靠着“天然高速公路”——汉江,附近还有南阳盆地做粮仓呢!饿不死的,所以纵横世界的蒙古大军在这里吃过大亏。

可以说,冷兵器时代,只要襄阳城内没有人祸,襄阳城是可以永远守住而不被攻破的。

这种问题上地图最能说明问题:

汉水在这里猛地收缩了一下,还拐了一个九十度的大弯,襄阳城是天然的高速路“收费站”呀!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战争打的从来是后勤运输能力,在古代,霸得住水路交通非常重要。

再来看一张地图:

请注意他的护城河,和汉江做对比,护城河宽度简直有汉江的一半宽,天然的军事码头也!多少兵马粮秣也运得进襄阳城的,天然的军事堡垒也,

是的,襄阳城就是军事堡垒。

从2000年前一开始,襄阳就是作为一个军事堡垒存在的,并不是居民之城,在春秋时代,此处近似蛮荒之地呢,楚国在这里设立了“北津戍”。

“北津戍”,顾名思义,戍兵把守的渡口也!

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聚集,也因为“北津戍”突出的交通位置,西汉政府开始在此设县,“北津戍”成为县政府所在地,人民百姓开始在此安居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更是繁荣,交通要道嘛!城市愈来愈大,再叫做“XX戍”自然不合适了,因为城在襄水之阳,遂被命名为“襄阳城”。

这个襄阳城有多重要呢?

这么说吧,从襄阳这里囤积好粮草之后,往北走,穿过南阳平原,沿着伏牛山和秦岭南麓之间的山间狭路,打下内乡,西峡,丹凤,商洛——这些小地方非常好打,兵锋所指,所向无敌的。

然后,就出了秦岭山区,到了关中大平原,长安就握在了手中。

在古代,谁也知道占住了关中平原,打下了长安意味着什么!

当然了,秦国也可以反过来进攻楚国,无论谁打谁,襄阳必须要拿下的。

因为拿下了襄阳,可以饮马长江。

襄阳城下的汉水直通长江的,长江之于中国意味着什么!从军事角度来说,这个重要性就不用再强调了。

所以!

历朝历代的朝廷,为了防止地方割据势力兴起于襄阳城,都是把南阳盆地一分为二的,南阳归河南,襄阳归湖北,就是不让南阳盆地和汉江上下游成为一个“行政整体”。

因为南阳也在汉江之畔,也是控制汉江的重要堡垒,让他们互相制约可以让中央政府坐收其利。

最后再来一张站在襄阳城城楼上的目力所及的汉江图片:


葭明通半瓶历史


举个例子概括一下就知道襄阳的重要性了:1268年,忽必烈解决内乱后全力南下攻宋,1274年吕文焕打开襄阳城投降忽必烈,1279年南宋在崖山之战后灭亡。攻打襄阳蒙古军花了6年时间,而灭掉整个南宋蒙古军却只花了5年时间,这样对比一下就知道襄阳的重要性了。

襄阳城地处汉水中游南岸,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易守难攻。在春秋时期是作为运输军队的渡口,几乎是作为所有楚国军队调动的集散地。当时只是作为基础设施和舟楫粮秣之备的军事要塞,直到汉高祖时期初建襄阳城。到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年代,是刘表担任荆州牧的首府治地,那时候经过几百年的大力开发已经成为军事重镇的存在了。

而且襄阳因为多次爆发了改变格局的大战而闻名华夏史,有着“华夏第一城”之称。

古代有“守江必守淮”的说法,因为长江防线太长,漏洞很多只能先在淮河流域布置防线后长江作为二线辅助。古代北方军队大都不善水战,南下作战都选择了从长江中部地区进入,从淮河上游绕行,从南阳盆地迅速南下渡过长江,雄踞汉水中游的襄阳便成为拦路虎,北方军队想要从江汉平原渡过长江,就必须拔除襄阳城,虽然还有一条随枣走廊可以杀向汉江平原,但因为随枣走廊两边多山,有狭窄细长,大部队的后勤补给很困难,小股部队又无法对敌人构成威胁,所以,北方政权想南下除了绕道四川就只剩拔除襄阳这条路了。

古代襄阳作为军事重镇,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尤其在南宋时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没有飞机大炮的年代想要攻破襄阳只有靠人命堆或者是围城断绝粮草后勤,不然没有别的办法攻破襄阳。


我是隔壁小王


在中国古代历次战争之中,对于战略要地的争斗一直是极为激烈的。而在探讨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就要明确何为战略要地,在笔者看来,战略要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物产丰富的战略要地。
  2. 交通要道。
  3. 兵家险要之地。

而在古代历次战争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历来争夺的焦点无不围绕在几个地方:两淮地区、襄樊地区、秦洛地区、汉中等地的争夺等等。

而襄樊地区的争夺一直是古代军事研究的重点,我们回顾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历史会发现无论是在哪个朝代,对于荆州的争夺一直是最为激烈的,而要夺取荆州则必要夺取襄阳,一旦襄阳丢失,那么这整个政权则就会有覆亡之危险,实例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去例证:

  1. 西晋灭吴之战,在前期东吴和蜀汉相互依存之时尚能自保,随着蜀汉的灭亡只有东南半壁的东吴是不可能挡得住西晋的。
  2. 元灭宋之战,在南宋降将刘整向元廷提出了攻取襄樊的战役之时宋的灭亡已经注定了。

所以从这就能够看出襄阳的实际战略地位有多么的重要,而我们也试着从上述几点来分析襄阳的战略地位为何那么重要?

交通要道

关于襄阳的重要性我们可以用诸葛亮的《隆中对》来说明其问题:“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我们从这句话就可以知道襄阳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无论是哪个方向进取天下,襄阳都是必须要夺取的军事重镇:

  1. 首先其地处于长江中上游最险要之处,可以说直接俯瞰整个长江中下游,一旦形势突变其直接可以顺流而下威胁东南政权的都城建康,而于襄阳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长江天堑形同虚设,故而为了东南政权的稳定性,必须在襄阳周边建立的坚固军事防御体系拱卫江南,而一旦襄阳失手,那么整个东南则危险了,这我们实际上从晋灭吴之战,和元灭宋之战就能够看出。
  2. 其次,襄阳也是北伐最重要的前进基地,我们从后来历次北伐就可以看出,偏安南方的江南政权发起北伐,那么襄阳方面也会同时出兵从侧翼威胁敌人牵制敌人的部分主力或总本身就担当主力部队,详情请见桓温三次北伐,南朝的诸多北伐战争。
  3. 其三,正如诸葛亮所言,襄阳也与其西面的益州方向是接壤的,从此地出兵也可以直接威胁到益州腹心地带。

所以我们从襄阳实际的地理位置上来看,他的的确确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交通枢纽,而打通了荆州则意味着是直接把偏安南方的江南政权从中间一分为二,直接切断了益州和扬州之间的联系。

极为险要的军事重镇

襄阳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还有一点也是极为重要的,过了襄阳整个荆州腹心堪称险要的地方属实不多了,笔者曾经玩过《三国志9》和《三国志11》系列的游戏,从游戏中虽不能反映真实的地理面貌,但是游戏是基于实际取材的。

在游戏中也充分体现了襄阳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襄阳一面环山可以作为屏障所依靠,一面环水直接解决了从侧面威胁其的可能性,背靠江陵,所以这就给襄阳城的防御提供了很好的便利:首先这样子减轻了侧面敌人的威胁,我们都知道古代攻城战之中敌人的进攻方向不是单单从一个城门进攻,而是以四面开花的方式从多个城门进攻,这对于防守的一方来说的确是加剧了困难,因为其要面对从各方应付威胁的可能性,而襄阳城的险要地势弥补了这一点缺陷。

故而从防守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也可以侧面映证襄阳城的险要。

物产丰富的战略要地

三国时期关于荆州方面的争斗很尤为激烈的,为了一个荆州,刘备和孙权的联盟关系走向了破裂,对于孙权来说夺取荆州并不仅仅意味着其扩大地盘其问题也是多方面的:

  • 首先减除了刘备集团对于江东政权的威胁性,刘备占领了荆州之后直接占据了长江上游,对于孙权来说等于直接掌控者进入了自己家的钥匙,把自身的身价安危都交托于刘备手中,所以这无异于是不可能的,有这层关系在孙刘联盟是不可能长久的。
  • 其次在当时江东政权之中,真正富庶的地区只有三吴地区,而孙权实际掌握的很多地方当时还处于偏僻的蛮荒地带,还未曾进行过大规模的开发,因而为了掌握经济上的主动,荆州地区也势必要进入孙权之手。

那么当时的荆州拥有哪些极为重要的优势呢?

  1. 人口众多是一个重要的体现,当时北方由于连年战乱的缘故,众多的百姓都被迫逃亡南方的益州、荆州、扬州等地,而在战乱连年的古代,人口一直是各方争夺的焦点,因为有了人口才有了大量的储备,才有了大量兵役的来源。
  2. 肥沃的土地也是荆州地区最为重要的基本保障,众所周知荆襄平原除了其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之外,其土地也是极为肥沃的,极为适合耕种,在农耕发展的古代拥有肥沃的土地直接意味着拥有了良好的经济优势。

综合论述,从这几个方面来看待问题也充分说明了古代襄阳为何会成为极为重要的“兵家必争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