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貓嘴巴能張那麼大,人卻不行?

如果你養過貓的話,一定會發現貓在打哈切的時候嘴巴打開的角度非常大,幾乎接近180度。貓貓一張嘴,從上顎到嗓子眼兒全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相比之下,我們自己打哈切的時候的嘴巴開度就小多了,能看清嘴裡有幾顆牙就了不起了!

為什麼貓嘴巴能張那麼大,人卻不行?

可愛小貓張開了血盆大口。

為什麼貓嘴巴能張那麼大,人卻不行?

人再驚恐之下,嘴也不會張開到特別大。

嘴巴張得大,自然不是為了打哈切方便,而是為了進食方便。畢竟想要吞進大塊的食物,張不開嘴可不行。

要想弄明白為啥貓的嘴巴能張那麼大,我們先得搞清楚,張嘴整個動作到底是怎麼完成的。無論是人類還是貓,組成頭骨的大部分骨頭都是固定的,而不能靈活地變化位置——對比一下可以上下飛舞的指骨,你就能明白其中的差異了。頭骨的固定是為了嚴絲合縫地保護大腦,畢竟這是對於機體生存最為重要器官。

但在組成頭骨的所有骨頭裡面,卻有一個骨頭沒那麼合群,它就是可以大幅度上下襬動,甚至左右移動的下頜骨。下頜骨的上下移動,完成了我們的一次張嘴動作,因此可以說,我們張嘴張不大,很大程度上要賴下頜骨不給力。


為什麼貓嘴巴能張那麼大,人卻不行?

顯然,河馬的下頜骨就給力多了。


不給力在哪兒?讓我們來看看小貓咪的頭骨:

為什麼貓嘴巴能張那麼大,人卻不行?

再對比一下人類頭骨,問題是不是就很明顯了?相對整體頭骨的大小而言,人類的下頜骨實在是有點小,所佔的比例也相應地太低了。正是這個原因,讓人類不能像貓、河馬那樣肆意地張大嘴發出一聲怒吼。

不僅如此,人類要是嘴巴張得太大,甚至還會面臨下巴脫臼的尷尬境地,怎一個慘字了得!

為什麼貓嘴巴能張那麼大,人卻不行?

來自大貓的嘲笑。

等等,我們嘴巴長不大這事兒就全賴下頜骨了嘛?我看人類下頜骨的打開角度也不算特別小啊?

當然,這事兒不全賴下頜骨,也得賴我們在進化過程中悄悄偷懶往後縮的吻部。看看狗的吻部,再看看人的吻部,人類的吻部可真是後縮了不止一點點呀。

為什麼貓嘴巴能張那麼大,人卻不行?

狼突起的嘴巴部分,就是吻部。


為什麼貓嘴巴能張那麼大,人卻不行?

相校而言,人的“吻”部就短多了,近乎沒有。

向外凸起的吻部試得嘴角兩側的開裂可以儘可能多地往兩邊延展,體現出來就是一張大得“漫無邊際”的嘴了。而人類的上下頜在演化中逐漸縮小,後縮,伴隨著吻部的逐漸扁平,最後產生的結果就是人類的兩側嘴角開裂越來越小,導致嘴巴張不大。

為什麼貓嘴巴能張那麼大,人卻不行?

即使開懷大笑,人類的嘴巴也不能咧開太多。

其實下頜骨變小並非人類的特權,在演化的過程中,幾乎所有哺乳動物的下頜骨都變小了,從遠古時期的下頜骨長度人均100mm起,到今天的長度普遍小於30mm。下頜骨變小,其實是哺乳動物提醒變小的一個映射。

那些遠古的哺乳動物生存的事情,恐龍還是陸地的霸主。在恐龍的霸權主義下,體型嬌小的哺乳動物逐漸尋到了生存下來的方法,長此以往,哺乳動物們就變得越來越小了。相應地,下頜骨也就縮水了。

為什麼貓嘴巴能張那麼大,人卻不行?

巴掌大的鼩鼱正是恐龍時代哺乳動物以嬌小體型求生存的典範。

為了應對下頜骨縮水帶來的咬合力變弱、無法啃咬堅韌的食物,一部分動物就逐漸轉向了以植物、昆蟲等為食,而另一些動物再把技能點點在了牙齒、咀嚼肌等上。

為什麼貓嘴巴能張那麼大,人卻不行?

大熊貓就是一個把技能點在咀嚼肌上的典例。

別看人類嘴巴張不大隻是一個小小的問題,其背後其實隱藏著生存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