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差距在於“意志力”

成年人的差距在於“意志力”

本文共計5727字,文章較長,因為觀點較多。

這是智遠的第057篇成長筆記的分享。

“足不出戶的半個月裡面,

我發現了自己和同齡人的差距竟然如此之大”。

有一個94年的小姑娘,在群中說到,我通過半個月休假的時間,堅持每週更新3個4分鐘以上的VLOG,現在已經更新了8個,如果不更新,強迫症逼迫著我去做。

如果我不去做,我知道未來短視頻的風口就會不屬於我,而指望工作給我帶來的兩萬元工資,也不足以讓我在北京長期生活,我想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我的人生目標還沒有達到,所以我必須要”努力“。

自誇一下,個人感覺,我算是一個比較勤奮自律的人,在休息的日子裡,每天堅持7點40的鬧鐘起床,堅持洗漱完畢,吃早餐,生活規律,

打開編輯器的後臺,每天堅持找一個話題,要求自己來創作內容。

因為我感覺,只有這樣,才能不荒廢我擁有的時間和青春,現在回頭看來,我的第一本關於個人成長的書籍已經寫完了,當我在和身邊社群裡面夥伴炫耀的時候,我才發現自己是多麼的“自愧不如”。

原來那些比我厲害的大V,他們休息的日子同樣一刻沒有閒下來,在那個大V建立的社群中,我感受到了什麼叫做極度的“自控能力”,“意志力”。

受到環境的衝擊,線下實體的生意越來越難做,很多都搬到了線上,那個大V說,準備的今年一個月2次的線下巡遊培訓就這麼泡湯了,團隊養活這麼多人,要抓緊開發線上課程,適應時代,才能活下來。

談到“自控能力”“意志力”,智遠認為,這是一個艱難的話題,每個人都想擁有,但是它真的不屬於每個人。

因為背後要做強大的付出,“休假的日子”,有的人一刻也不容自己倒退,忙著學習,忙著提升自我,忙著抓緊充電。

有人在家“吃著瓜子”“看著綜藝”“刷著短視頻”“消耗著人生的時間”,打電話和朋友抱怨“這個月為什麼又發底薪”,而不去遲遲行動的人多了去,讓我足不出戶的半個月發現,“其實人的差距就在工作之外的時間”。


成年人的差距在於“意志力”

01.到處都是有才華的“窮”人

我始終認為,在這個社會上,每個人的出現都是“有用武之地的”,但是往往很多“有才華”的人,卻過的窮苦潦倒,這是為什麼?

因為這些人總是情商或者智商太高,“懂得太多”,“卻行動的太少”,因為認為自己的段位不能只侷限於做那些基本的內容。

好多人,你在和他聊天的時候,“總是滔滔不絕”的各種經驗,才高八斗,戰略眼光,未來規劃等各種術語內容,總覺得自己懷才不遇,沒有一個好的老闆看中,而浪費了時間,一事無成。

原因是什麼,總結一句話就是:“才華配不上夢想,自己想要的理想太高,但是低的卻不想要”。

有才華的比比皆是:比如“好高騖遠剛畢業的大學生們,高不成低不就的求職者,文學青年,搞理論的研究群體,單位裡面持才傲物的知識分子,還有那些為理想有過追求,

付出過艱辛勞動而時運不濟失敗了的人們。

成年人的差距在於“意志力”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來分享一個我親身體驗的“經歷”:

前兩年我在做管理者的時候,招聘到了一個做新媒體運營的小夥子,我總覺得他很聰明,然後就把他錄取了,經過觀察和合作工作了一段時間發現,

他的聰明都是“小聰明”,“以投機取巧”,這山盼著那山高,最後總是以失敗告終。

有一次,我安排了一個社群用戶的培訓,這個培訓可能需要準備一些素材,然後在加上社群中演講,一併完成。

我讓他和另外的一名小姐姐去一起執行,最後結果的時候確實是“完成了”,但是後來結束後,那個和他搭檔的小姐姐找到我說“再也不想和他合作了”,是那個小姐姐一個人完成的。

我問因為什麼,他說:“領導你安排完後,他基本都沒有做什麼,而總是想法太多,一會兒一個”。

和他合作太累,自己總以為很聰明,卻也不動手,我還是按照你交代的,把基礎的做好吧。

開始我覺得這麼聰明的小夥子幹活應該不會差,我就安排了另外的任務給他,而多次“身邊合作的同事”和我反饋,這個人沒有擔當,肚子裡面全是“小聰明”,並且“總是大腦跳躍”“自以為是”,總是“紙上談兵,不去行動”“在那指揮”。

我們工作當中,每個人都有特定的優勢,不難發現,到處都是“很有才華的人”,但是有的人的才華,往往把它用錯了地方,而變成了“自己自傲的通行證”,這樣往往就會害了自己。

就好比上面那個小夥子,他情商是高,也聰明,想法也多,但是最終一件根本的事情沒有落實下來,還在想著如何創新,其實本質是一種“小聰明。

這種小聰明會讓自己在職場中變得越來越“油膩”“老油條”“不接地氣”,慢慢的別人就會疏遠你,以至於自己“不願意多做事情”,“還想法太多”早早的被工作所淘汰。


成年人的差距在於“意志力”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職場中,那些所謂的不聰明者,可能就是因為思想不夠活躍,一根筋,所以沒有太多想法,聽話照做,一門心思的只知道行動,但是其中的執行力卻遠遠超過了所謂的“聰明人”。

並且懂得堅持到底,一條路走到黑,甚至於為了目標感,撞了南牆也不低頭,因為他們沒有其他選擇,因為他們不知道去想,即使想也想不出來。如果再加上機遇,精神,其實這類人成功獲得的喜悅,領導認可的高度會更多。


而那些聰明人呢?

我們都知道聰明人的優勢是“理解能力強,思維敏捷,判斷力準確,並能不斷的想到好主意。但是聰明人往往有一些弱點,比如行動力弱,非常的善變,難以把一件事情完整的堅持做下去。

其實本質也不能怪他們,他們頭腦中不斷產生新的想法,新的點子,每一個都比原來的更加完善,更為優秀。

如何讓他們靜下心來繼續堅持原來的方向,卻非常的難,所以你會在現實中發現,那些很聰明的人,有很多事業上並不成功的聰明人。

這類人群總是不斷的在各方向上跳躍,卻那個都堅持不下來,因為腦子太活躍,已經成為了做事情的阻力,比起智商高,智遠更認為,“傻傻的執行,在沒有人督促的情況下,靠自己的意志力,目標感,去完成一件事情更為重要。


成年人的差距在於“意志力”

02.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

假設智遠讓你說出一件最需要意志力的事情,你第一個能想到的會是什麼?健身,讀書,我想都不是,最大的考驗莫過於抵制誘惑,抵制來自於”香菸““喝酒”,清倉大甩賣,或者“賺錢”為導向急功近利的事情。

身邊的朋友經常說:哎呀,我毫無意志力,毫無抵抗能力。

通常這些東西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當我的嘴巴”,我的肚子,心裡或者全身上下都想要的時候,個人就沒辦法說不,這就是“我不要”的力量。

在生活或者職場中,“說不”屬於個人意志力的一部分,並且是不可缺少的,畢竟“說不”,是每個拖延患者或者宅男宅女最喜歡的兩個字。

實際上,對於自己打算拖到“明天”“後天”想做的事情,自己要學著“說要”當下解決有的時候還是比較困難的。

就算再難,在誘惑難擋,身體在累,都要記住一句話,用自己的意志力逼迫自己“今天的事情今天必須完成”,即便自己不是太甘心情願,它也會逼著你完成必須做的事,這就是“我要做”的力量。

成年人的差距在於“意志力”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我們為什麼會有意志力:

智遠認為最簡單的回答是,因為意志力是我們通往成功必要的因素,沒有意志力只會做什麼都半途而廢,沒有意志力的人終身都是碌碌無為,碌碌終身的。

人的意志力是由大腦中的“左腦”“右腦”和“心智”三個方面組成,左腦通常是我們的慣性思維,比如“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睜開眼睛,刷牙,洗臉等,這些自動觸發的“行為”。

而右腦基本都是圍繞“思考進行”,比如遇到“較為困難的問題”“較為複雜的程序”,需要燒腦的“數學題”等,通常都要經過頭腦風暴,而心智則是“中央處理器”。

中央處理器在“觸發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右腦中都會有兩個“自我”,第一個是“健康的自我”,表現的狀態為克服衝動,深謀遠慮。

第二個心智是“病態的自我”,表現的狀態通常是任意妄為,及時行樂。健康的自我在遇到事情的時候一般都是較為積極,病態的自我則是“算了吧”,“明天再說吧”。

我們總是在兩者之間搖擺不定,有時候覺得自己要減肥,有時候覺得自己想吃肉,因此我們可以這樣來定義意志力的挑戰,就是“你一方面想要這個,一方面想要那個”

“好比吃甜點和減肥”,當下的自己想要吃甜點,但如果不吃的話,自己的當下狀態可能會很饞,如果吃了的話,未來可能就要面臨運動減肥的痛苦。

兩個自我發生分歧的時候,總會有一方擊退另一方,而決定放棄的一方並沒有做錯,只是雙方覺得重要的東西不同而已。


成年人的差距在於“意志力”

03.分析自我,認清意志力

如上面所說,意志力的挑戰是兩個內心自我的對抗,我們因為某個事情正面臨上面樣的意志力挑戰?如何描述兩種相抗衡的想法?自己在某個瞬間的衝動想要做什麼?理智的大腦又讓我們想起什麼?

這個時候智遠建議你可以給一個大腦中兩個A/B思考大腦起兩個不同的名字,比如,理智及時行樂的一面叫做,理智先生。把總是不想開工,不想幹活的那個叫做“拖延者”或者“魯莽先生”。

每當因為某個事情激活它們兩個的時候,自己就意識到他們的存在了。

當然,兩個自我的不同思考也有不同的價值觀,在意志力的自我博弈中,如果自控系統能佔上風,原始的本能就會被拋在一邊。

原始的本能多半是”保護安全“的自己,也是大腦的第一衝動,第一慾望,它也是非常的重要。

成年人的差距在於“意志力”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我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比如M先生在工作中,因為意見的不合,和某個領導在會上吵了起來,但是領導因為該工作的事情而出口破罵了M先生兩句,而且非常的難聽,甚至想要打起來。

那麼作為M先生,第一大腦肯定是非常衝動的,甚至要和領導爭論起來,你可以懷疑我的工作,但不允許辱罵我,這就是原始的本能。

第二大腦則是在內心做鬥爭,M先生,你一定要冷靜,為了工作的這些屁事,不值得,你跟領導發什麼火,把自己該做的做好就完了,不至於,這就是兩者不同的區別。

而心智此時的博弈認為,哪個對自己更有好處,哪個便佔了上風,去按照哪個大腦的思考去處理事情,當然心智是隨著年齡和自己經歷的事情,認知的高度不斷的成長的。

  • 一.意志力第一法則:認識自己

當我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能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也知道我們為什麼這麼做,但願我們還能知道,在做這件事情之前,

我們需要做些什麼?這樣我們就能三思而後行。

可以說,這種自我的意識就是自己獨有的,如果沒有自我意識,在做決定的時候,大腦總是默認為最簡單的。

比如,朋友問你抽菸嗎?

對於正在戒菸的人第一時間的意識就是“不抽”,因為他的大腦本能反射是“相關場景的畫面”,好比是身體的某個不舒服,連續咳嗽,對肺不好等。

如果沒有戒菸的人:

則是“抽,沒事”。他大腦的第一本能反射則是“抽菸真爽”,這種身心的感覺足以讓人放鬆。

這聽著其實很簡單,但是心理學家認為,大部分人在做決定的時候都是開了自動擋,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為什麼決定,只是條件發射罷了。

試想下,如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決定,又怎麼能去控制自己呢?所以在決定一件事情之前,需要做的就是“認真思考”該事情對自己的利弊,正確認知自己。

成年人的差距在於“意志力”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 二.意志力第二法則:回憶自己的決定

有句話叫做:“及時止損”,如果自己想擁有更強的自控能力,就得有更多的自我意識,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的是,自己需要在什麼情況下需要意志力,有些決定比較明顯,比如下班要不要去健身。

比如自己是不是原本收拾好了行李,因為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打斷,一個朋友的電話打進來。

或者自己沒有收拾行李,在下班路上,感覺特別疲憊,不想動等,這些都是決定自己意識如何選擇。

在晚上休息的時候,躺在床上閉目養神的適當回憶下自己的決定,分析哪些是自己的目標,沒有實現,哪些是消磨自己意志的東西,堅持自己的決定,是有助於在注意力分散的時候,增加自己的意志力


成年人的差距在於“意志力”

04.“掌握情緒” “三思而後行”

如果你的自控力不行,那就不要談什麼“意志力”了,自控的基礎是對自身衝動,感情,慾望施加的控制,也是一個人成熟的體現。

沒有自控,就沒有好的習慣,沒有好的習慣,更別說人生和職業規劃了。

  • 一.自控的從認知情緒開始:

情緒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可以充實人的體力和精力,比如遇到開心的事情的時候,能夠促使我們身心健康成長。

另一方面,情緒也能讓我們感到難受,抑制我們的活動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意志力,要想有效的控制情緒,轉化情緒,首先第一步就是了解它,讀懂它。

要認識情緒,

可以從這三個“我”出發,即“別人眼中的我”,“我自己眼中的我”,自己心中的我“。

遇到事情的時候,儘可能讓自己先冷靜2分鐘,這兩分鐘用來思考這件事情我去處理,別人角度會怎麼想?我自己的心理第一齣發點是什麼?我按照我的做事風格會做什麼樣的決定。

這樣就能夠輕鬆的讓自己理智下來,只有理智下來,才能擁有空間去自控情緒,只有自控情緒,才有意志力去讓自己做出“明確的選擇”或者“明確的做法”。

成年人的差距在於“意志力”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 二.意志力的關鍵在於“三思而後行”

如果自己也足夠的冷靜,能夠從3個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事情的決定,那麼下一步就是“三思而後行了”。

“三思而後行”,反應讓自己的身體進入更平靜的狀態,但不是完全的按兵不動,這樣做的目的不是讓自己在內心的矛盾面前手足無措,而是徹底的解放自己。

“三思而後行”反應的是讓自己規避情緒後,規避衝動行事,給自己提供更多的時間,讓自己深思熟慮的去想辦法。

在這種身心狀態下,自己能夠對“某些事情”說"NO",或者說“yes",自己不僅僅能完成計劃,而且還能保留朋友之間相互的尊嚴。

當自己能夠保證以上狀態的時候,加上“執行力”,相信沒有什麼困難的事情可以被“打到了”,所有的事情都沒有那麼困難,困難的始終都是“想的太多,而行動的太少”。

就好比寫作一樣,有的人總是在開始“腦補著自己做出10萬+閱讀”,有的人總是在工作沒開始的時候幻想著“結束後的喜悅”,這種意淫的情況,都是意志力不強的表現。


寫在最後:

世界上只有20%的人是富人,但卻擁有者百分之80%的財富,這是因為這些富人在看到更多機會的時候,沒有被自己的才華所矇蔽雙眼,而是控制意志力,慾望,一步一步地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不做有才華的窮人,要做行動上的巨人,要跳出自我陶醉的陷阱,控制“大腦”,多去行動。

英雄聯盟裡面有句話是這麼講的:真正的大師永遠都懷著一顆學徒的心,我個人覺得這句話非常的有道理,說明人的學習是無止境的,即便在有才華的人,也是有缺點的,正視缺點,把缺點一個個踩在腳下,一個一個克服,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