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進行時:6000多個口罩背後的故事

“這些口罩都是我們手工做的,雖然慢,但多做一個,就能多貢獻一份力量”,這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面對疫情,表現出的沉著和冷靜。

戰“疫”進行時:6000多個口罩背後的故事

戰“疫”進行時:6000多個口罩背後的故事

當記者走進甘肅礦區民政集體管理公司被服廠加工車間時,解秋雲和其餘製作工人正趕製著口罩,哪怕是和我們交談的時候,手裡的針線也依然行雲流水般在布料上穿梭著。她們告訴記者,口罩看似簡單,但加工一個卻需要30多道工序,而大部分工序都是由工人手工完成的,每一針、每一線都凝聚著她們的心血。

戰“疫”進行時:6000多個口罩背後的故事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口罩成了阻擋病毒“堅固防線”,需求量急劇上升。被服廠工作人員,積極響應四0四、甘肅礦區號召,放棄春節的闔家團圓,在礦區民政局具體安排下,第一時間返回工作崗位,開始加班加點製作口罩。被服廠目前在崗工人僅有11名,每天能製作600餘個口罩,從正月初四截止目前,已製作完成6000多個口罩,及時供給了疫情防控一線的檢疫人員,確保著檢疫人員的健康。

戰“疫”進行時:6000多個口罩背後的故事

口罩雖輕,但情誼卻重,在特殊時期,“罩住”的是一方人的平安。

解秋雲是被服廠的負責人,因為已68歲,所以大家都親切的叫她“解姨”。得知要接受採訪時,解姨連忙搖頭,擺著手說:“疫情面前沒有誰是特殊的,我們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工作,如果能夠為戰勝疫情做點事情,我們都很高興,不為得到誇讚,這種時候,哪怕不給我們材料費、加工費,口罩我們也得做……”。

她告訴我們:“這段時間大家確實辛苦了,十來個加工工人幾乎都有孩子,關鍵時期顧不上照顧孩子和家庭,都投入到了加工工作中。連續工作的這些天,她們沒一個遲到早退的,有時候連水都顧不上喝,每次來之前大家都做好洗手消毒,越是困難時刻越不能給政府添麻煩。”解姨夾著鄉音的表述,有些詞可能講的不那麼清楚,但真摯的感情卻足以讓人動容。

戰“疫”進行時:6000多個口罩背後的故事

採訪時,記者得知,被服廠有一名工人,去年8月查出患上癌症,一直在家休養。本打算節後返回崗位,但由於身體弱,抵抗力不強,疫情期間不便到崗。知道這段時間口罩需求量大,她主動要求在家自己加工,雖然不能和大家一起,但也希望能幫點忙、盡點力。鑑於她的身體狀況和口罩加工衛生保證要求,組織並未同意她的請求,但她這種奉獻精神卻值得所有人學習。

戰“疫”進行時:6000多個口罩背後的故事

一個個口罩,一份份保障,被服廠加工工人用針線串起的,是早日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美好願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