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魚炒雞、煨蛋、流亭豬蹄

鮑魚炒雞

鮑魚炒雞、煨蛋、流亭豬蹄

原料:

莊河大骨雞1只(淨料約1千克),大連鮑12只(淨肉約200克)。

調料:

生豆油50克,八角2個,薑片、花生油各30克,A料(薑片、蔥段各30克,蒜子60克),B料(花椒30克,泰椒15克,八角2個,幹辣椒10克,白芷2片),炒雞醬120克,雞精、味精各10克,雞粉3克,老抽、溼澱粉各5克,青、紅杭椒段各75克,小蔥段15克,泰椒30克。

製作:

1.選用生長1年以上的莊河大骨雞,宰殺制淨,開背,去掉雞爪、雞頭、胸脯肉、脊骨(吊湯用),其他部位剁成長6釐米、寬2.5釐米的段,雞胗打十字花刀,熱水洗淨原料後控水;鮑魚制淨,打十字花刀。

2.生豆油、花生油下鍋加熱,放入八角、薑片、雞塊炒香,下入A料炒香,然後加B料、雞塊,加炒雞醬翻炒,加雞湯沒過雞,大火燒開小火燜15分鐘,把鮑魚、雞胗放入,一起燜5分鐘左右,去掉裡面不能食用的配料,下入調料調底口和顏色,下入青杭椒段、紅杭椒段、小蔥段、泰椒段翻炒均勻,勾薄芡,用帶有水蠟的餐具擺盤即可。

鮑魚炒雞、煨蛋、流亭豬蹄

炒雞醬:

花椒醬、六月香豆瓣醬、韓國辣醬各300克,家樂辣鮮露、糖色、冰糖老抽各150克,味達美醬油400克,家樂蠔油、花椒水各200克,李錦記海鮮醬50克攪拌均勻後冷藏備用即可。


煨蛋

鮑魚炒雞、煨蛋、流亭豬蹄

在烹調時,傳統煨蛋會加入很多大蒜葉、黃貢椒一起炒制,菜餚比較油膩,辣味也重。改良後將大蒜葉去掉,同時減少了黃貢椒和油的用量,菜餚吃起來清爽了很多。

原料:

土雞蛋8個(約500克),青椒粒、紅椒粒各5克。

調料:

湘式滷水600克,幹澱粉40克,色拉油800克(約耗50克),黃貢椒20克,雞粉、豉油各2克,生抽3克。

製作:

1.土雞蛋洗淨,放入滷水中中火燒開,改小火煮至雞蛋成熟,取出剝殼,拍幹澱粉入燒至六七成熱的色拉油中,小火炸至色澤金黃,撈出控油,切成厚1釐米的圓片。

2.鍋內留底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黃貢椒、青椒粒、紅椒粒爆香,下入雞蛋、雞粉、豉油和生抽,輕輕翻勻,出鍋裝盤。


流亭豬蹄

鮑魚炒雞、煨蛋、流亭豬蹄

流亭豬蹄是地方特色傳統名菜。此菜色澤鮮亮、味道鮮美、清爽不膩、鹹淡適中,肉質軟硬適度、組織緊密有彈性、無任何防腐添加劑,堪稱綠色食品。

香料配比: .

小茴香20克、草果10克、草扣10克、豆蔻20克、乾薑15克、桂皮5克、山奈5克、八角15克、蛤蚧1對(用黃酒泡,淹沒蛤蚧為準),香葉5克、辣椒10克、白胡椒粒20克、(甘草10克、陳皮20克、這兩種香料不用炒),大蔥段100克、薑片100克、 大蒜子200克、色拉油200克,以上是20斤湯的香料比例。

香料加工: .

鍋內倒入色拉油放入,蔥、姜、蒜炒香撈出放入料包內,鍋內餘下的油小火炒香料,炒出香味倒入香料包內,(香料包和蔥薑蒜包分開的,把不炒的香料也放進去)備用。

底湯的吊制:

水100斤、豬龍骨10斤、雞架10斤(一半油炸金黃色,一半飛水),黃油雞2只6斤左右,豬腱子肉6斤,老鴨2只5斤左右,大地魚乾6條(炸一下)。

吊湯製作:

將龍骨、雞架、腱子肉飛水、炸制好的雞架,大地魚乾放入燒開水的湯桶內,大火燒開改小火吊5小時,吊湯時要不停的攪動以防粘底,吊好的湯過濾乾淨備用。

滷湯配比與製作:

底湯20斤(吊好的底湯,普通的高湯也可以)燒開,放入蔥、姜、蒜料包和香料包燒開改小火煮十分鐘後調味,李錦記蠔油100克、東古-品鮮350克、 冰糖50克、李錦記紅燒汁150克、鹽100克、雞汁50克(家樂)、味精100克、雞精100克、料酒100克、草菇老抽1 50克(顏色輕重可以適量增滅)以上是滷湯調製。

豬手製作:

1.新鮮豬手兩對一分為二飛水,飛水時一定要透(可以放點白醋),

2.飛好水的豬手沖水漂洗乾淨,放入燒開的滷湯內大火燒開,小火慢慢煮至豬手酥爛撈出放入盒子內,

3.將燒開的滷湯取出一些澆在滷好的豬手上,淹沒豬手為準,冷涼後放入冰箱冷藏,

4.待滷湯成型後(和皮凍的效果一樣),把豬手掰成塊狀即可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