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與徐州經濟總量的交替上升

作為江蘇省兩個重要城市,常州與徐州各有特色,徐州作為蘇北重要區域性中心城市,未來是淮海經濟區的中心,京滬鐵路與隴海鐵路交匯;常州是蘇錫常都市圈的重要城市,正在加速融入長三角,構建自己的特色發展之路。二市經濟規模在90年代以來非常接近,徐州依靠中心城市優勢,與人口等要素優勢不斷髮展,常州民營企業發達。

常州與徐州經濟總量的交替上升

1999年以來,通過以上數據對比發現,常州與徐州差額非常接近,最大差距發生在2018年或2019年(19年常州數據還未正式發佈),差額大約為295-400(億元)之間。1999年以來,1999-2003年徐州經濟規模大於常州,2012-2016年徐州經濟規模大於常州,兩市經濟規模交替上升,都在快速發展。如果繼續追溯到1990年,常州市經濟總量為94.87億元,總人口324.85萬人,而徐州經濟總量為106.99億元,總人口為784.5萬人。

常州與徐州經濟總量的交替上升

從人口角度分析,常州市人口是流入增大,徐州市流出較多,2018年徐州人口為817萬人,常州市為470萬人,常州市增長了45%,徐州市增長了4%。

常州與徐州經濟總量的交替上升

以上要素髮現,常州科技、上市公司等方面具有發展優勢,徐州空間、自然資源、高校及人口等具有巨大優勢。未來的競爭是基於多要素的競爭,科技、人口、教育、設施等都是競爭力的來源,相信兩個城市都會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