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名人堂之前:錯過的因緣際會,本該成為隊友的科比與鄧肯

寫在名人堂之前:錯過的因緣際會,本該成為隊友的科比與鄧肯

不出意外的,今年科比和鄧肯將攜手入選名人堂,試想一下,他們兩個如果聯手在一支球隊效力,那會是一番什麼樣的成就?不知道屏幕或手機前的你有沒有這麼想過,但至少凱爾特人這麼想過,並且全力以赴的操作過。

凱爾特人的紅衣主教的地位和能力大部分球迷都非常瞭解,如果現實按照他的設想走下去的話,凱爾特人將永遠的輝煌下去。不過斯特恩的走馬上任和勢力的逐步壯大,讓老主教後期的計劃都成了泡影。

寫在名人堂之前:錯過的因緣際會,本該成為隊友的科比與鄧肯

在魔術師和大鳥黑白爭霸的80年代,老主教就已經在謀劃綠軍下一個年代的主角了,這一次他看上的是喬治城大學的尤因。尤因的教練就是當年在綠軍給指環王拉塞爾打替補的約翰-湯普森,是根正苗紅的紅衣門徒;另外尤因從小就將拉塞爾視為偶像,綠軍也是其嚮往的聖地。在所有人的眼中,無論哪個球隊擁有狀元籤,其最終結果都將會落到凱爾特人的手中。

上任總裁之位不久的斯特恩自然不想看到聯盟繼續被紅衣主教繼續掌控,而是把權力和威望掌握在自己手中,於是在這一年對選秀制度進行了大改動。

在那之前,狀元籤的歸屬是由東西部的最後一名擲硬幣來決定的,改制以後,將由斯特恩從代表未進季後賽的7支球隊(東部11支西部12支共23支球隊各自前8進入季後賽)的信封中抽出狀元籤的球隊。這樣一來,凱爾特人需要商討交易的對象從2支球隊變成了7支,操作難度加大了無數倍。

寫在名人堂之前:錯過的因緣際會,本該成為隊友的科比與鄧肯

如你所知,最終的狀元籤落到了尼克斯的手中,非常多的人到現在都認為那次抽籤是有問題的。有的說是尼克斯的信封冰過手感格外明顯,有的說是那個信封折了一個角,這些早已無從考證,但能確定的是決定狀元籤的因素不再是輸球+運氣,而是輸球+運氣+斯特恩。

斯特恩操作這一切的根源已經非常明顯,那就是凱爾特人和老主教在NBA幾十年來經營的權威,暴怒之下的老主教與斯特恩幾乎到了撕破臉皮的程度,但是從那之後,綠軍的成績無論多麼差,也再沒獲得過狀元籤,這已經為後來的鄧肯埋下了伏筆。

寫在名人堂之前:錯過的因緣際會,本該成為隊友的科比與鄧肯

憤怒歸憤怒,但尤因的丟失不足以對老主教造成太大的影響,畢竟老主教從來不把雞蛋押在一個籃子裡。對他來說常備三種方案是家常便飯,但從這一年開始他似乎遇到了魔咒,與他作對的不只是斯特恩,還有上帝:在錯失尤因後,接下來幾年他選中的巨星接班人倫-拜亞斯和雷吉-劉易斯分別猝死讓他對自己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雖然此後老主教已經是半退隱狀態,但他不甘心凱爾特人就此沉淪,他仍然想在96黃金一代身上再做一搏。跟現在球迷所熟知的96年出產的球星不太一樣的是,那一年在模擬選秀榜上最受人矚目的球員有馬布裡、拉希姆、艾弗森、沃克、坎比、雷阿倫以及鄧肯。沒錯,你沒看錯,就是鄧肯。那個時候的鄧肯完全比不上坎比,後者在1996年包攬了約翰-伍登獎和奈-史密斯兩項NCAA中份量最重的榮譽。不但榮譽方面壓制,在比賽時與鄧肯的對位中,他也多次完勝鄧肯。


寫在名人堂之前:錯過的因緣際會,本該成為隊友的科比與鄧肯


狀元的頭銜必定會落在坎比和艾弗森其中之一的身上,加上馬布裡和雷阿倫等外線球員都很難滑落到前五之外,因此鄧肯和拉希姆的籤位基本能確定是在5、6名左右。凱爾特人手中的籤位是從小牛搞來的6號籤,想要搞到一個內線的綠軍可以放心的從拉希姆和鄧肯中選擇一位。

結果鄧肯在前往機場的途中突然改變了主意,發表聲明稱自己放棄參與選秀,已經大三的他將在NCAA征戰最後一年。鄧肯的退出徹底打亂了綠軍的計劃,就像你所熟知的歷史一樣,艾弗森、坎比、拉希姆、馬布裡、雷阿倫分別在前五順位被人摘走,凱爾特人只有選擇了剩餘球員中最被看好的沃克。

前邊說過了老主教不可能只有一個方案,這次依然如此,他的B方案就是科比。由於科比是高中畢業參加選秀,而NBA歷史上還從來沒有出現過一個高中生後衛,再加上此前的麥當勞高中明星賽上,科比的光芒完全被蒂姆-托馬斯和邁克-米勒所掩蓋,即使他在費城的高中生涯能夠呼風喚雨,模擬順位也只是在首輪末尾。


寫在名人堂之前:錯過的因緣際會,本該成為隊友的科比與鄧肯


當時湖人手持24位籤,在科比經紀人的要求下,對科比進行了試訓。試訓結束後韋斯特對科比大加讚賞,有誰會懷疑湖人教父的話呢,科比由此開始轟動全美。

老主教在對科比的試訓中也派出了最信任的紅衣門徒——防守大師丹尼斯-約翰遜,結果自不必說,老主教對科比非常滿意。他判斷科比會在首輪30人中的中段被選中,而他的另一個門徒丹尼-安吉(現凱爾特人總經理)正在太陽隊擔任主帥,而太陽手中的籤位就是15順位。


寫在名人堂之前:錯過的因緣際會,本該成為隊友的科比與鄧肯


兩人都認為15順位足以保證選到科比,就算萬一沒選中,安吉還可以去交易。但就像後來你知道的一樣,科比最終還是去了湖人。搞不到合適籤位的湖人隊授意黃蜂去搶人,黃蜂手中擁有13和16兩個籤位。他們本來想用16號籤選擇科比,但在獲知凱爾特人和太陽的計劃後提前用13順位進行了攔截,並馬上用科比跟湖人換來了全明星中鋒迪瓦茨。

科比和鄧肯險些在綠軍聯手的因緣就此結束,但是凱爾特人和鄧肯的故事還沒有結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往下看。

由於鄧肯推遲到1997年參加選秀,年齡已大的老主教作出了職業生涯中的最後一次豪賭,賭注就是綠軍幾十年來作為NBA第一豪門的尊嚴和底限,1996-1997賽季,凱爾特人瘋狂擺爛,最終用15勝67負刷新了隊史最差戰績。

這個賽季為了鄧肯擺爛的球隊除了凱爾特人,還有剛加入聯盟的新軍灰熊、斯塔克豪斯和艾弗森內訌的76人、海軍上將受傷的馬刺。經過一個賽季的無下限表演,最終灰熊以14勝成功奪下了第一的寶座,凱爾特人15勝榮獲第二,馬刺和76人分居第三和第四,當然這都是倒數的。

寫在名人堂之前:錯過的因緣際會,本該成為隊友的科比與鄧肯

老邁的老主教做事一向很穩,為了將獲得狀元籤的概率儘可能的提高,除了自己擺爛,還交易到了小牛(24勝)的首輪權,對比別人就有了雙倍的獲得狀元籤的機會。但事實卻並非如此,一個賭徒的賭術再好也玩不過莊家,最終在斯特恩揭曉的底牌中,狀元籤的那張牌上寫著馬刺隊的名字,而凱爾特人的兩個籤位分別是第3和第6。

不管這一次的選秀是不是有黑幕,鄧肯都已經被馬刺選走。不死心的紅衣主教向馬刺提出用半支球隊去交易鄧肯,所有的球員你都可以隨便挑,遭到了馬刺的直接拒絕。老主教才終於明白自己終究已經老去,NBA早已被斯特恩牢牢地抓在手中。

想明白一切的老主教把丹尼-安吉招了回來接替自己,隨後自己徹底歸隱了山野。至於為什麼要選擇丹尼安吉做接班人,接下來我會專門寫一篇文章來講這個事。

寫在名人堂之前:錯過的因緣際會,本該成為隊友的科比與鄧肯

Kobe Bryant,Tim Duncan,這兩個名字所代表的的意義相信就算是新球迷也明白所代表的的重量,他們兩個都在選中自己的球隊終老一生,併為各自的球隊分別都帶去了5個冠軍。他們兩人各自的生涯其實都有所缺憾,如果他們當年真的在凱爾特人聯手成功,那會是怎樣一番情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