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得到特赦后,穷的叮当响,为何能为妻子留下了一大笔遗产?

驴可乐


古代的皇帝真的是万人之上,想干啥干啥,不过每个朝代的亡国之君就不一样了,不紧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在灭亡之后,还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不过在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就不一样了,即使是清朝已经灭亡了,当时的皇帝溥仪却享受了不一样的生活。首先我们来纵观一下溥仪一生经历:从封建皇帝到亡国之君被逼退位到复辟第二次当上皇帝到退位,从伪满帝国名义上的君宪皇帝到阶下囚到特赦成为一个普通公民,最终当选政协委员。


为何溥仪会沦为阶下囚呢?

清朝灭亡初,政府的确每年都拨很多钱给溥仪,可是最后溥仪还是被赶出了皇宫,出了皇宫的日子自然和从前大不一样了,但是他的野心却没有因此被磨灭,还想要借助日本人来帮他复辟,他不知道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早已沦为日军的傀儡,虽然他在日本人的扶持下成了伪满洲国皇帝,但早已失去了皇帝的尊严。


之后随着二战进入尾声,日本投降,溥仪没有办法,只能选择跟随日本逃跑,不幸的是,他在逃跑时被苏军抓获,被押往苏联。幸运的是在苏联的溥仪受到了优待,他多次请求永远居住在苏联,不过我国政府考虑到他是我国的最后一位皇帝了,留在别的国家肯定不是长久之计,在我国的多次要求下,于1950年7月30日,溥仪被引渡回国,随后被送到抚顺战犯管理所进行再教育与劳动改造。1959年12月4日,溥仪被特赦。


溥仪为何穷的叮当响?

作为一代皇帝即使沦为阶下囚,应该也不至于穷的叮当响,毕竟他用过的东西随便拿一件出来也是国宝,为何会落得如此境地?

原来是溥仪在跟随日军逃跑被苏军抓获时,携带了两个大皮箱,这两个大皮箱引起了苏军的注意,苏军让溥仪将箱子打开查验,这一打开把苏军都震惊到了,原来里面装的全是金银财宝,足足两大箱呀。之后苏联专家对这两箱珠宝进行了评估,约为478000卢布,当然他真实的价值远高于它。而溥仪为了讨好苏联,主动将其贡献出去了,在溥仪被引渡回国的同时他的两大箱金银也移交给了中国政府,所以之后的溥仪穷的叮当响。

特赦后的溥仪穷的叮当响,为何能为妻子留下一大笔遗产?

这里妻子所指的并不是他清朝时期所娶的妻子了,而是他特赦后在领导与好友帮助下所娶的妻子李淑贤。好景不长,溥仪因尿毒病于1967年10月17日病逝。而当时的他留给妻子的只有一个衣柜、一块钱和一封遗嘱。这样的遗产就是放在现在也是非常寒酸的,为什么却有人说他留给了妻子一大笔遗产呢?没错,他的确留了,因为溥仪他这个人就是财产,而他的妻子作为“末代皇帝妻子”这个身份就是溥仪留给她最大的遗产。



财产一:大家都知道溥仪在去世前写了一本书《我的前半生》,这本书出版后,很快就得到了畅销。而他也借此机会挣了不少钱,据说这本书让他最少收获了上百万,由于没有后代,所以这笔钱全都留给了妻子。

财产二:溥仪是最后一位皇帝,他所安葬的地方自然是福地,而能和天子安葬在一起,又是一种荣耀。  


 

因此,随着墓地开发行业的产生,李淑贤捕捉到了商机,和墓地开发商合伙,将溥仪的陵墓迁移到了自己合作伙伴所开发的公墓里,利用这一点,抬高了公墓的价格,从而为自己谋利。

财产三:特赦后的溥仪,先是被安排在北京植物园当园丁和售票,后被调至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任资料专员,并担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每月工资100元(当时国家一个正式职工的平均工资是二三十元)。而在溥仪去世后,经总理特批后,他的妻子还可以每月继续领取溥仪的工资100元。


御史馆


溥仪特赦后,被安排到香山植物园工作,月工资60元,这在1960年绝对可以说是高薪了,我记得80年代我父母的工资每月只有30多。而且在那个年代,大都凭票证供应,也没有什么买房买车,高消费什么的,钱多也花不出去,只能存着,1962年溥仪和李淑贤结婚,工资就全交由李淑贤保管,多年积攒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最主要的应该是他的稿费,溥仪写了一本 我的前半生 ,可以说是非常畅销,稿费收入在当时绝对是个天文数字。而这些都作为遗产由他妻子继承,所以,虽然溥仪特赦后没有一件珍宝,但靠这些还是留下了一笔巨额财产。


翡翠鉴赏风


先说一个身边的例子。

我认识一位老太太,家里以前是一个县的地主。因为成分不好,在斗地主的时候,家里基本上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剩下。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们兄妹几个无论是在上学还是工作,都是“不顺心(shou、qi、shi)”。

这样的家庭,怎么看都翻不了身了。可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她们家拆墙的时候,从地基下面挖出几个大坛子。据她说,有金条、袁大头、还有清朝祖先留下来的圣旨。。。这下发财了吧!?!她们家后来确实发财了,在北京等地都有产业。

但是,却不是因为这笔“横财”。因为她们家被斗怕了。兄妹几个跟族人一商量,就全部上交了。上面看他们表现不错,以后对他们也是很照顾。之后,兄妹几个靠着父母的教诲,都出人头地了。

溥仪这个曾经全国最大的地主,是否给妻子留下很多遗产呢?

溥仪虽然是末代皇帝,但是,家产还真不少。在他被苏联移交给新中国之前,溥仪一行人随身携带了几箱子的宝贝。当时,苏联对溥仪很优待,还给他安排了别墅和仆人。而溥仪为了讨好苏联人,以支援苏联经济建设为由,向苏联献出部分宝贝。(《我的前半生》中有讲到)

不过,溥仪当时很不老实,对苏联人说献出了全部宝贝。其实,在献宝之后,溥仪还把很多值钱的宝贝藏在了箱底夹层之中。

据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回忆:连肥皂盒里都已经塞满了。最后我决定,把它(藏不下的)扔掉!

苏联人捡到以后,虽然知道是溥仪的。但是,见溥仪不承认,也不逼他。


等溥仪移交给新中国之后,随身携带的宝贝还是藏在箱底。这个箱子随着他一起被带进抚顺监狱。而我国执行优待俘虏政策,也没有搜他的箱子。溥仪也比较奸猾,箱底的宝贝不敢动,他第一次只把露出来的“乾隆太上皇田黄玉三连环玉玺”交了出去。不过,溥仪自己做贼心虚,(他的箱子也太引人注目了),后来还是主动交出了皮箱中的宝贝。溥仪从此以后,算是“倾家荡产”了。

(那么,溥仪是否安排家人藏了一些宝贝呢?那就不为人知了。不过,按照溥仪的个性,肯定会安排家人给他保留一部分财产。不过,这都是猜测。)

溥仪被特赦以后,身无分文。不过,周总理为首的领导们对溥仪很关心,给他安排了工作。溥仪一开始工作的时候,工资是六十元,而当时一般的普通职工才二三十元。后来,溥仪从事文物鉴定等文史工作,凭本事将工资涨到了100元。据说,溥仪鉴定文物,看一眼就知道真假。理由就是,跟他“家里”的不一样。

不过,毛主席在1964年听到周围人说“皇帝”溥仪工资100元时曾说,“是不是有点少,可以适当上涨些,要保证食有鱼”。

溥仪晚年一身的病(他治病是报销的),自己又大手大脚(每天都要吃糕点零食)。在他临终之时,并没有给妻子李淑贤留下多少现金。据说,只有一块钱,外加一个衣柜(衣柜里有什么东西就不知道了)。不过,李淑贤也不用担心生计问题,因为政府会照顾她。

而且,李淑贤也写书,先后写了《溥仪与我》、《我的丈夫溥仪》,等回忆录。(溥仪的《我的前半生》稿费,应该也是归李淑贤的。)

1995年,李淑贤还和华龙皇家陵园(在清西陵崇陵附近)达成协议,将溥仪埋葬在此地。这笔广告费,应该很丰厚。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趣谈史间奇事,晓悟历朝真理!

傅仪穷不假,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傅仪在五十多岁的时候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而且写了不少书籍,有些甚至成为畅销书,版权费和稿费还是非常可观的。这些钱慢慢积攒起来,也能堆成一个天文数字。

事件回顾

溥仪的人生,既是悲剧也是喜剧,我们可以称之为悲喜剧。年幼就当皇帝,并且断断续续一直当了好几年,而且还没有慈禧老太婆在一旁叨叨叨,要多爽有多爽。可是还没爽几年,日本人就把自己给拎过去了,当了个傀儡皇帝,自己没有自由不说,出个门喝口水都有可能被管制。

再后来,军事法庭溜达一圈,回来后又没了生计,穷困潦倒。好不容易有了妻子,还得接受国家救济。人生大喜大悲,溥仪可以说是一字不落的全都经历过了。

不错,溥仪的确贫穷过、落魄过,却比绝大多数人多了一样东西:世面。溥仪的所见所闻,是绝大多数人不曾知晓的。而凭借着这个世面,赚个满盆钵提不在话下。

生活渐渐稳定下来后,溥仪开始写书,记在自己的一些生活琐事。这些书卖得还算不错,当时也受过一些追捧,甚至还有根据这部书中的事情拍摄的小段影视。

没错,这就是事实

溥仪敢写,老百姓就敢看?

没错,基本可以这样认定。

为什么呢?因为并不是没一个皇帝都能够出书,也不是每一个皇帝都能够写一些文章。这些文章既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也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可以说是双层价值。

无论如何,溥仪前半生生活落魄不假,可终究是爱着自家妻子,临走也要给一份保障。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小生在此谢过!】


趣谈唐宋元明清


大概年幼时的李淑贤从来没有想过,她居然是“凤命”,能当上“皇后”。她更没想过,生前给自己带来痛苦的“皇帝”丈夫,会在去世后让她成为有钱人。



三十七岁的李淑贤是一名护士,她曾经结婚过两次,都因种种原因以离婚告终。所以当朋友为她介绍溥仪时,开始她并没有信心,只是因为溥仪的特殊身份——末代皇帝,才动了见面的念头。

两个人见面后,李淑贤的温婉打动了溥仪,而溥仪的文质彬彬也吸引了李淑贤。两个人不久就进入了爱河,登记结婚。



李淑贤结婚后才发现,原来溥仪是个“穷人”,别人都猜测他会有好多金银珠宝,古玩字画什么的,但事实上溥仪从紫禁城带出来的东西早已散失或者在特赦时上交国家。他平时只是靠工资生活而已。

说李淑贤不失望可能是假的,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想两个人好好过日子吧。



可惜“皇帝”终究是和普通人不一样的,虽然溥仪已经不再是皇帝,而且经过新中国监狱的改造,可让他和平常人一样,还是有些困难。

没办法,还在襁褓中的溥仪就入宫为帝,过着衣来张口饭来伸手的生活,一切都有其他人为他操心,下台后照样养尊处优,即使在监狱里,也有同监狱的满清遗老照顾他。

所以即使溥仪出狱后,他日常生活还是二百五,勉强能够达到生活自理程度,但如果让他像正常人一样过日子,还真是难为他了。



李淑贤和溥仪在一起,觉得自己就是一个保姆,让她更不能接受的是,溥仪性无能,这对一个如狼似虎年纪的妻子来说是难以忍受的。

但李淑贤并没有离婚,毕竟他们的婚姻是在政府关怀下举行的,她不想辜负上级的好意,更何况再离婚的话,她就成了离婚三次,说出去也不好听,好在溥仪性情温顺,对她体贴入微,工资全交,她说的话全听,家务不会做也努力学着做。就这样,两个人在一起过了五年相敬如宾的生活。

1967年,溥仪因病去世。外界都以为他会给李淑贤留下好多钱,其实溥仪平时大手大脚,根本没留下几块钱。



不过李淑贤的日子还算过得去,因为溥仪给她带来以下几笔收入。

一、每个月一百元的遗属费。

这在当时平常人都是二十几元工资的情况下,可是不少的费用。

溥仪曾写过一本自传《我的前半生》,这本书出版后很受欢迎,因此李淑贤可以获得不少的收益。此外李淑贤也写了两本书《溥仪与我》《我的丈夫溥仪》,也蹭了些热度,收入不菲。

三、“迁坟费”。

溥仪的骨灰原来在八宝山安放,后来有人在光绪陵墓附近开了一个骨灰公墓,为了发出名气,老板劝说李淑贤将溥仪的骨灰安放在哪里,并给了李淑贤一笔费用。

这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老板借此将骨灰公墓命名为华龙皇家陵园,李淑贤也满足了丈夫生前曾想当“皇帝”,入“皇陵”的梦。

就这样,李淑贤凭借丈夫轻松成富婆,安然度过晚年生活。


春朝青牛


遗产是有,但要说有一大笔就有些名不副实了,溥仪确实是曾经的皇帝,但是他在1959年12月被特赦后就已经是一个普通公民了。

政府给他安排了一份工作,是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上班,从这个时候开始,溥仪就像当时大多数普通中国人一样,上班拿工资,维持基本的生活开销,哪里有什么一大笔遗产。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对于他的第五任妻子李淑贤来说,溥仪还真的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而这笔财富几乎是让她本人受益终生。

说起溥仪,着实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三次当皇帝,三次被赶下台,可以说中国历史上还真的没有哪一个皇帝有他这样丰富的经历。他曾经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作证,也曾经在北京功德林监狱里劳作,他从坎坷到平凡的一生几乎就是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写照。

他和李淑贤的结合是当时组织安排的,李淑贤本身离过两次婚,和溥仪结婚是第三次了。而溥仪从出监狱后就想着能够过上平凡简单的生活,所以两人几乎是一见钟情。婚后尽管溥仪是从头学起,但是他虚心好学,所以深得妻子的好感。

李淑贤最早和溥仪结婚的时候,其实还是有自己的小算盘的,她也想过好日子,这没有什么丢人的。她总认为着溥仪怎么说也算是个曾经的皇帝,就算自己本身没有钱,家族怎么也得有点遗产吧。

但是让她十分伤心的是,溥仪的遗产要么就被充了公,要么就上交了国家,要么就丢失了,他确实穷得叮当响。好在溥仪业余时间写了一本书,书名叫做《我的前半生》,而这是这本书,给李淑贤带来了后半辈子的幸福生活。这本书是溥仪根据自己的故事写出来的,出版之后轰动一时,后来溥仪虽然去世了,但是书的版权却落在了李淑贤手里。

而李淑贤也没有闲着,她把自己和溥仪的故事也写了出来,集结成了两本书,分别叫《我的丈夫溥仪》和《溥仪与我》。这三本书对于李淑贤而言,那就是金山银山。特别是《我的前半生》于1964年4月出版后,一时引得洛阳纸贵,各大影视公司纷纷要求进行改编。

其中改编最为成功的是《末代皇帝》,此片最后还曾经荣获1987年奥斯卡诸多奖项。从这本书问世到现在有40多年了,一版再版,累积印剧数已经超过了180万册。而每一次再版或者改编,李淑贤作为版权所有人,是一定有收益的。

李淑贤于1997年6月9日去世,由于去世时她未对该书的继承权作出处置,还导致了一场版权官司呢。溥仪的胞弟溥任、溥仪的侄女金霭玲以及政府都声称对这本书有继承权,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该书的火爆程度。可以说,李淑贤就是靠吃这本书吃了一辈子,这也是溥仪留给她的最巨额的一笔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也不竭。


小小嬴政


等溥仪移交给新中国之后,随身携带的宝贝还是藏在箱底。这个箱子随着他一起被带进抚顺监狱。而我国执行优待俘虏政策,也没有搜他的箱子。溥仪也比较奸猾,箱底的宝贝不敢动,他第一次只把露出来的“乾隆太上皇田黄玉三连环玉玺”交了出去。不过,溥仪自己做贼心虚,(他的箱子也太引人注目了),后来还是主动交出了皮箱中的宝贝。溥仪从此以后,算是“倾家荡产”了。

(那么,溥仪是否安排家人藏了一些宝贝呢?那就不为人知了。不过,按照溥仪的个性,肯定会安排家人给他保留一部分财产。不过,这都是猜测。)

溥仪被特赦以后,身无分文。不过,周总理为首的领导们对溥仪很关心,给他安排了工作。溥仪一开始工作的时候,工资是六十元,而当时一般的普通职工才二三十元。后来,溥仪从事文物鉴定等文史工作,凭本事将工资涨到了100元。据说,溥仪鉴定文物,看一眼就知道真假。理由就是,跟他“家里”的不一样。

不过,毛主席在1964年听到周围人说“皇帝”溥仪工资100元时曾说,“是不是有点少,可以适当上涨些,要保证食有鱼”。

溥仪晚年一身的病(他治病是报销的),自己又大手大脚(每天都要吃糕点零食)。在他临终之时,并没有给妻子李淑贤留下多少现金。据说,只有一块钱,外加一个衣柜(衣柜里有什么东西就不知道了)。不过,李淑贤也不用担心生计问题,因为政府会照顾她。

而且,李淑贤也写书,先后写了《溥仪与我》、《我的丈夫溥仪》,等回忆录。(溥仪的《我的前半生》稿费,应该也是归李淑贤的。)

1995年,李淑贤还和华龙皇家陵园(在清西陵崇陵附近)达成协议,将溥仪埋葬在此地。这笔广告费,应该很丰厚。


雨下孤



溥仪一生有5个妻子,最知名的估计就是文秀和婉容了,陪伴溥仪度过后半生的是第5个妻子,是政府考虑到溥仪的身份和身体,给他介绍了一个护士,叫李淑贤。李淑贤的出现,使得溥仪的后半生过的还算有滋有味。


被特赦后的溥仪,已经穷的叮当响,身故后给李淑贤留下了一大笔财产,这又从何说起呢?



溥仪虽做过三次皇帝,但其实也没有什么钱,不然也不会拿故宫的文物去卖了;被冯玉祥赶出故宫后,溥仪的日子更不好过,虽然出宫前也带出了很多值钱的玩意,但在伪满洲时期,也被溥仪花去了很多,更是在日本战败之前,溥仪在沈阳机场想逃往日本,被苏联红军截获,自己随身携带的两箱财物悉数没收,这是溥仪最后的家底。


被苏联红军移送到国内后,溥仪开始了长达九年的改造,并且在1959年第一批特赦名单里。成为了新中国的一份子的溥仪,还是得到了国家的特殊照顾,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上班,工作轻松,并且工资也很高。可是溥仪即便不做皇帝了,但皇帝派头还在,生活质量也不能降低,使得原本宽裕的工资还是捉襟见肘,成了“月光族”。



还是政府特殊照顾,加工资的同时又给溥仪娶了一个老婆,并把他调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任资料专员,使得晚年的溥仪成了最幸福的人。


要说溥仪给李淑贤留下什么,还真没有什么钱或实物,但有一笔无形资产足够李淑贤过完下半辈子,那就是溥仪身前写的《我的前半生》,看书名就知道写的是溥仪的前半生。由于溥仪的特殊身份,使得该书一经推出,立马得到了很多人的疯抢,毕竟在当时皇帝的标签是最好的卖书保证。



有了这本书的稿费,使得李淑贤的日子过得很不错,这就是被其他人认为的遗产出处。之后,李淑贤也写过关于自己与溥仪的点点滴滴,据说也是大卖,毕竟那时候的业余生活实在单调,看书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常态。其实不光稿费这一笔遗产,还有溥仪带给李淑贤的特殊地位,让别人都知道了这位叫李淑贤的护士嫁给了末代皇帝溥仪,这在当时也是一笔无形的资产。



历史局中人


李淑贤是溥仪最后一任妻子,她至死都后悔当年嫁给溥仪。


1962年,溥仪特赦后,在周总理的关怀下被安排在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工作。有一天他同事周振强拿了一个女人照片说是帮忙介绍对象。当溥仪得知对方是个护士时,顿时很感兴趣,因为他一直有个梦想找个医务人员做妻子。

接着溥仪和一个叫李淑贤的女人见了面,双方都有过不幸的婚姻,同病相怜很快互相产生了好感,但溥仪对双方年龄差距比较担忧。因为那年溥仪55岁,而对方才37岁。不过李淑贤回答说:“只要感情好,年龄不是问题。”

两人结婚后,李淑贤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原来溥仪不能尽“人事”。当时李淑贤正值虎狼之年,正是需求旺盛的时候,所以她当即提出了离婚。但溥仪不同意,跪在地上苦苦哀求。


李淑贤心一软就答应了,但此后二人生活中也是矛盾不断,一年后李淑贤再次提出离婚。不过正在这当口,周总理组织了溥仪、杜聿明等特赦人员家庭聚会。

周总理非常关心大家的家庭生活,还专门到溥仪夫妻身边嘱咐,他们的婚姻来之不易,要互助互爱。周总理亲自关心他们的生活,李淑贤也就不好意思再提离婚了。

1964年9月底,溥仪出现了尿血,后来被诊断是肾癌,动了手术后第二年又得了尿毒症。此时溥仪已生活不能自理,都是李淑贤忙前忙后贴身护理。

溥仪病重期间,李淑贤很辛苦,时常同好友倾诉苦楚:前面有两段不幸的婚姻,已经够倒霉的了,结果嫁给溥仪却更加不幸,一天好日子都没过上,她后悔死了,也许这就是命。


1967年10月17日深夜,饱受病痛折磨的溥仪离开了人世,他给妻子留下的遗产仅有:一封遗书、一块钱、一个衣柜和一本他的大作《我的前半生》。

为什么溥仪这么穷?其实他的收入不低,不会治病都花完了。溥仪死后,周总理为关照李淑贤,每月还是照发溥仪在世时的100元月薪。

至于题主所说的溥仪留下的一大笔遗产,还得接着往下说。溥仪死后被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有个海外华侨叫张世义的商人找到了已70岁高龄的李淑贤。

他自述在清西陵旁边开发了一个华龙皇家陵园,销售情况不好,当地县政府给他提了一个建议:把溥仪的墓地迁到华龙皇家陵园,既可以提高销售,也可以带动当地的旅游业。


张世义承诺承担所以迁移费用,并出一笔钱给李淑贤养老,后双方达成协议。至于是多少钱外界并不清楚。

但据后来李淑贤讲,她同意迁墓主要是因为溥仪生前有个愿望:希望死后能土葬,最好能葬在西陵。当然西陵是不可能了,但能在西陵旁边实行土葬也是不错的选择。

溥仪死后迁坟的这笔钱,应该就是题主所说的一大笔遗产。不过我认为李淑贤当时已70岁高龄,而且无儿无女,所以这笔钱对她来说已毫无意义。纵观她和溥仪的婚姻,对李淑贤而言不得不说就是一个悲剧。



花木童说史


溥仪,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他前后当了三次皇帝,一生非常坎坷,他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

1906年溥仪降生在北京醇亲王府,如果没有什么变故,溥仪很可能会继承他父亲的醇亲王。不幸的是,1908年慈禧太后降旨醇亲王府,要把溥仪抱到宫中抚养,这已经表明了溥仪将继承皇位。

溥仪的奶奶听到这个消息当场晕厥过去,他母亲也默默流泪,这场景与电视剧中的情况截然相反,电视剧中,如果听到自己的孩子将继承皇位,一家人会高兴得昏过去。

太监去抱溥仪,溥仪放声大哭,并打太监,不愿离开自己的家。

最后,只好让溥仪乳母王焦氏带他入宫,溥仪最听他乳母的话了,在乳母的安慰下,溥仪随内监们进宫。

11月14日,光绪帝驾崩,慈禧太后让溥仪一人祧两房,同时过继给同治帝和光绪帝,继承大清的皇位。12月2日,溥仪在太和殿即位,此时的他才三岁,什么都不懂,却被人架上了一个即将覆灭的大王朝的皇位。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袁世凯出山重掌清廷大权,袁世凯玩起了太极,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当然决定权是隆裕太后,他此时仍然是一个孩子。

溥仪退位后仍然居住在紫禁城,并开始读书学习。

1917年,北洋政府产生了府院之争,张勋以调解矛盾的理由,带着四千武定军进京。

张勋进京后,发动兵变,迎12岁的溥仪重坐龙椅,仅仅过了十多天,这场闹剧便收场了。

1922年12月1日,溥仪娶了皇后婉容、妃子文绣。溥仪在紫禁城内过着美滋滋的生活,时不时还出宫去体验一下生活。

1924年11月,溥仪的这种生活被打破了,冯玉祥阵前倒戈,软禁曹锟,取得了北京地区的大权,他派鹿钟麟等人进紫禁城将溥仪赶出宫,这次导致了溥仪财产的损失,但是溥仪仍然有很多贵重财产。

出宫的溥仪仍然很受大家的待见,当时的大佬段祺瑞、张作霖、吴佩孚等人都与他有来往,有人还帮助谋划,准备让他再回紫禁城。

在外的溥仪,最终被日本人利用,1931年11月,溥仪在日本人帮助下从天津逃到奉天,1932年3月1日,在日本人的扶持下成了伪满洲国皇帝,当其了傀儡。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溥仪在逃亡途中被苏军捉获,被押往苏联。

在苏联的溥仪受到了优待,他多次请求永远居住在苏联,1946年,溥仪出席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950年7月30日,溥仪被引渡回国,随后被送到抚顺战犯管理所进行再教育与劳动改造。

1959年12月4日,溥仪被特赦。

1962年,在沙曾熙的介绍下,溥仪与北京朝阳区关厢联合医院护士李淑贤结婚。

溥仪非常爱李淑贤,对李淑贤的关怀无微不至,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尿毒症病逝。

据知情人透露溥仪给李淑贤留下的遗产是一封万字遗嘱、一个衣柜和一块钱。根本没有题中所谓的一大笔遗产,简直可以用寒暄来形容这个遗产。

溥仪曾经虽然是皇帝,但他也当个囚犯,早已没有了所谓的财产,特赦后溥仪先是在植物园工作,后来当了资料专员,这些也只是普通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