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災害,餓殍遍野,瘟疫橫行,這是導致明王朝滅亡的直接原因

天降災害,餓殍遍野,瘟疫橫行,這是導致明王朝滅亡的直接原因

  • 題/明朝亡在天災,崇禎背的鍋太沉了
  • 文/一恆獨步
  • 圖片聲明/本文內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號。
  • 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簽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明朝究竟滅亡在以李自成、張獻忠領導的農民起義的汪洋大海里,還是崇禎皇帝聽信讒言,殺掉了讓後金極為忌憚的袁崇煥,導致後金做大和明朝分庭抗禮?

筆者以為,無論是李自成、張獻忠組織的龐大的農民起義,以及後金女真騎兵如何驍勇都不足以威脅到明朝的安危,更不會讓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禎帝,實現了“君主死社稷”的悲壯。

天降災害,餓殍遍野,瘟疫橫行,這是導致明王朝滅亡的直接原因

勤政一生的崇禎帝(正像)

天災連連預示著王朝覆滅

筆者看過很多資料,如同眾口一詞的採用歸類法,幾乎把明朝的滅亡都歸類於這兩個方面,甚至更極端的歸集到因為崇禎帝過於勤奮,節儉,特別是猜疑眾位大臣,這才導致明朝走向滅亡。

不可否認,明朝滅亡與上述這些事例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但是,這些決不是直接觸發明朝滅亡的主要原因。明朝的滅亡,應該與大規模、高頻率,烈度大,損失慘重的自然災害和突然爆發的,綿延數省的瘟疫直接造成的。

天降災害,餓殍遍野,瘟疫橫行,這是導致明王朝滅亡的直接原因

制定作戰計劃的明朝軍隊(劇照)

正史記載,公元1628年,即朱由檢登基後的第一年,《漢南續郡志》記述道:

崇禎元年,全陝天赤如血。五年大飢,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飢,八年九月西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

崇禎朝以來,陝西年年有大旱,百姓多流離失所。

翻譯成白話就是,陝西省天空像血一樣,持續乾旱,當旱情稍有緩解,又迎來了大水,大水過後,又是旱災和蝗災,然後又是旱災,悽慘的情景,讓我們不得不想起馮小剛導演的“1942”那部電影。

筆者以為,明末時期的災荒,特別是黃河流域的災荒,在發生的頻率,影響的廣度,受災面積之大,應該比馮小剛拍的“1942”這部電影更為悲慘,當然,這還只是陝西省。

天降災害,餓殍遍野,瘟疫橫行,這是導致明王朝滅亡的直接原因

意氣風發的李自成(插畫)

再看看其他省份吧,同陝西省比鄰而居的河南省的災情是這樣的,公元1634年也就是崇禎七年,前兵部尚書呂維祺給崇禎皇帝的奏章裡描述道:

蓋數年來,臣鄉無歲不苦荒,無月不苦兵,無日不苦挽輸。庚午(崇禎三年)旱;辛未旱;壬申大旱。野無青草,十室九空。

由於乾旱地面上竟然連野草都沒有,沒有野草意味著沒有一切生命跡象,食物鏈的最低端野草都被連根拔起,何談人類生存呢。

當時的災荒也不僅僅只屬於黃河流域獨享。

自然條件比較優越,也是明朝主要稅賦錢糧的供應地富庶的江南地區,也沒有逃脫災荒的魔爪。

公元1640年江南遭遇特大水災,緊接著第二年即公元1641年,又爆發了旱災以及蝗災,第三年旱災絲毫沒有減弱,竟然還發生了瘟疫,可謂災禍連連,可怕的場景,不在一一描述。

天降災害,餓殍遍野,瘟疫橫行,這是導致明王朝滅亡的直接原因

明朝滅亡的直接推手貳臣洪承疇(畫像)

更為恐怖的是,在自然災害頻繁的同時,瘟疫竟然如期而至。

公元1641年,順德府、河間府和大名府烈性傳染病流行,疫疾從河北地區傳染至北京:

患此者十四五。至春間又有嘔血者,或一家數人並死。

公元1644年,天津督理軍務駱養性說:

“昨年京師瘟疫大作,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戶丁盡絕,無人收斂者。”

災荒和瘟疫同時襲擊華北地區,受著兩種災害的影響,陝西、山西、河北等省在當時沒有戰爭的環境下,也出現了“白骨露野,千里無雞鳴”,面臨如此淒涼的生存狀態,對於老百姓來說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活下去。

天降災害,餓殍遍野,瘟疫橫行,這是導致明王朝滅亡的直接原因

古代百姓跪地長嘯的情形(模型)

農民為了活下去不得不鋌而走險,各地起義四起

而且到了明朝末年,國家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之際,大面積的饑荒和瘟疫,已經完全摧毀了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

災荒遍地直接導致老百姓沒有收入可以上交國稅,不上交國稅,官府怎能饒過老百姓,走投無路之際,老百姓不得不為了活命揭竿而起。

於是,自崇禎皇帝登基不久,以高迎祥為首的十三大營的農民起義首先在陝西爆發。

天降災害,餓殍遍野,瘟疫橫行,這是導致明王朝滅亡的直接原因

第一代闖王高迎祥(插畫)

為何從高迎祥到李自成歷經10多年的起義難成氣候,甚至差一點被明王朝剿滅,這其中的最為直接的原因就是,參加高迎祥、李自成起義的農民,由於吃不飽肚子,瘦骨嶙峋的樣子,身體素質是非常差的,基本沒有什麼戰鬥力。

相比於農民軍的明王朝軍隊,之所以能夠打敗農民軍,就因為他們至少能夠吃得到飽飯,這也是洪承疇在同農民軍作戰時,明王朝軍隊憑藉這一巨大的心理優勢,把匯聚到一起的數萬農民軍,打殘到只剩下18騎兵倉皇而逃,差點就把農民軍趕盡殺絕。

天降災害,餓殍遍野,瘟疫橫行,這是導致明王朝滅亡的直接原因

羽翼漸豐的明末農民軍(劇照)

可是,洪承疇轉任薊遼總督後,可以說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他身上,洪承疇帶領的明王朝軍隊出關後和後金作戰,也面臨著明朝軍隊和李自成的農民軍作戰一樣的情況。

由於士兵只是為了不被餓死,才不得不投軍,他們在上戰場之前,沒有得到最基本的訓練就被徵招到部隊,怎麼和正處於上升中,又都是朝氣蓬勃的以青年人為主的後金部隊戰鬥呢。

天降災害,餓殍遍野,瘟疫橫行,這是導致明王朝滅亡的直接原因

明末形勢圖

洪承疇降清註定了明王朝進入覆滅的倒計時

公元1641年,已經把農民軍打趴下的洪承疇,被崇禎皇帝寄予厚望,調集了全國最為精銳的近14萬人馬,與後金在松山、杏山之間決戰。

這場會戰是決定後金的生死之戰,也是明朝能不能完全統治後金的決定性之戰,最終結果當然是崇禎皇帝不願意看到的,竟然是一敗塗地。

這可以說是明王朝的主力也是精銳部隊被後金全殲,最為可恥的是洪承疇還投降了後金。

天降災害,餓殍遍野,瘟疫橫行,這是導致明王朝滅亡的直接原因

洪承疇(劇照)

明王朝生力軍就這樣被後金消滅,這個消息散發起來是非常快的,尤其是對於苟延殘喘的李自成、張獻忠領導的農民軍來說不是特大利好麼,他們準備好磨刀霍霍向京師了。

明王朝的精銳被後金殲滅,明王朝已經無力組織,更無法動員龐大的人力和物力來和羽翼漸豐的農民軍作戰了。

公元1643年,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農民軍攻入了北京,李自成之所以能夠這麼快速的攻入北京城,那道理不是很明白的嗎,如果沒有超出老百姓忍耐到極限的饑荒,以及接踵而至的瘟疫,就沒有農民的鋌而走險,以至於後面一系列的問題。

天降災害,餓殍遍野,瘟疫橫行,這是導致明王朝滅亡的直接原因

自縊殉國的崇禎帝(插畫)

當然,歷史是不能假設的,饑荒和瘟疫就那樣真實的在明末發生了,而且以極其慘烈的方式發生了,最讓我們唏噓的是崇禎皇帝主動殉國,開創了漢家王朝繼宋衛王趙昺投海後,第二個死在任上的國君。

崇禎這個鍋,背的太沉!


<strong>更多【不易君子<strong>】精彩內容請參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