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白牡丹、壽眉,白毫銀針陳化久了,香氣會變淡嗎?

除了白牡丹、壽眉,白毫銀針陳化久了,香氣會變淡嗎?

《1》

早晨起來,略有寒意。

拉開窗簾,才發現是窗戶沒關,就這麼睡了一晚。

遠處的江面上,飄蕩著極薄的霧藹,更遠一些的山巒,青色的岩石上,懸掛著更厚重的,白棉花似的霧。

在白霧的飄渺中,山體若隱若現,映著澄澈的江水,襯著近處的一排排榕樹,再雜以榕樹下的美人樹,開著石榴紅的嬌花,一派寧靜的雨後南國風光。

遠山如黛,近水似帶,空氣清新,鳥兒脆鳴。

在這閉關的日子,這個清晨,是最令人心情愉悅的了。

然而,這般的如花美景,似水流年,有一些人,永遠看不到了。

坐在書桌前,重讀了魯迅先生的一首詩。

豈有豪情似舊時,花開花落兩由之。

何期淚灑江南雨,又為斯民哭健兒。


禁不住潸然淚下。

除了白牡丹、壽眉,白毫銀針陳化久了,香氣會變淡嗎?

除了白牡丹、壽眉,白毫銀針陳化久了,香氣會變淡嗎?

《2》

有些人,會永遠活在我們心裡,不會變。

但有些茶,雖然永遠呆在我們的倉庫裡,書房裡,它卻是會變的。

會產生變化,生成新的物質。

比如白毫銀針。

白毫銀針陳化了一段時間之後,它的氣味,是會發生變化的。

白毫銀針在開春第一拔開始採摘。

大約是每年的三月初到三月中旬。具體日期隨每年的氣溫回升情況而略有調整。

剛採下來的白毫銀針茶青,是一顆顆鼓鼓的、飽滿的、胖胖的芽頭。

看起來就非常富態的樣子。是睡足一個冬季之後,身體裡充滿了能量的感覺。

這時候的白毫銀針聞起來,氣味是植物的那種鮮香,就是陽春三月去田地裡,採一株嫩草,汁液橫流之際散發出來的草香。

但如果你採下來一大筐白毫銀針芽頭,捧起一把,手合攏,過幾秒鐘再把手放到鼻端,稍微敞開一個小口聞上去,會聞到清新的花香。

很淡,很飄渺,卻可以很真實地感知到,那確實是股花香。

山野間的野花的香氣。

當然這股香氣跟植物的氣息是混在一起的。並不是單獨存在的。

並且,這股鮮香裡夾著的花香,跟白毫銀針製成成品茶,可以上市銷售之際,沖泡它時,茶湯裡和蓋碗上釋放出來的那種花香,是完全不一樣的。

成品茶時期白毫銀針的花香,是實實在在的,沉實的花香。

而茶青時期白毫銀針的花香,是極鮮的,極弱的,混在植物的清香裡的。

需要一大捧合在一起,才能聚合起來讓人聞到的。

不過即使要一大捧才能聞到,也已經很可貴了。

要知道,產區不好的白毫銀針茶青,還沒有這種花香呢。

甚至,連清香都沒有。

不管你捧上多大一捧,怎麼仔細聞,也只有一股乏善可陳的青菜味道。

除了白牡丹、壽眉,白毫銀針陳化久了,香氣會變淡嗎?

除了白牡丹、壽眉,白毫銀針陳化久了,香氣會變淡嗎?

除了白牡丹、壽眉,白毫銀針陳化久了,香氣會變淡嗎?

除了白牡丹、壽眉,白毫銀針陳化久了,香氣會變淡嗎?

《3》

在新茶期,白毫銀針的香氣,以毫香和花香為主。

做成成品茶之後的前半年,也就是白毫銀針半歲之前,毫香和花香,是它主要呈現出來的香氣。

在這個階段,抓一泡銀針,沸水衝進蓋碗裡,首先聞到的便是那濃郁的,清新脫俗的毫香。

當然這股毫香,是很容易被人誤會的。

因為此時的白茶還算是新茶,就算它半歲了,跟白茶漫長的陳化歲月比起來,它仍然是新人,算是年輕茶。

故而它的毫香,也是新鮮的,不夠陳,不夠老。

這股毫香在沖泡出來的茶湯裡,在蓋碗上盪漾時,聞起來的味道,跟野草非常像。

什麼樣的野草呢?

就是那種新鮮的蘆葦,新鮮的狗尾巴草,新鮮的蘆荻,新鮮的蕨草的氣味。

如果沒有聞到過這些草的味道,很簡單呀,等陽春三月踏青的時候,到郊外去,採一枝蘆葦,在掐斷的梗那個位置,聞一聞,就知道了。

三月是村姑陳最喜歡的月份之一。

因為一千多年前,韋莊寫過一首詞:

春日遊,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這場景,太浪漫了。小時候,多少次為了這首詞的意境,迷醉在三月的陽光裡。

等到可以出門之後,等到草長鷹飛之後,一定要去找一座安靜的山,泡一碗茶,聽草動蟲鳴。

新白茶期的白毫銀針,除了有野草似的毫香,還有濃郁的花香。

春天的茶山,花香盈然,蜜蜂忙碌。

且讓村姑陳賦一首《嗡嗡韻》以記之:

梨花樹下,嗡嗡嗡;桃花樹下,嗡嗡嗡;李花樹下,嗡嗡嗡;野草叢中,嗡嗡嗡。

新白茶時期的花香,無論是蓋子上還是湯水中,皆似是沾了這茶園周邊的桃李芬芳一般,花香盈然,沁人心脾。

除了白牡丹、壽眉,白毫銀針陳化久了,香氣會變淡嗎?

除了白牡丹、壽眉,白毫銀針陳化久了,香氣會變淡嗎?

除了白牡丹、壽眉,白毫銀針陳化久了,香氣會變淡嗎?

除了白牡丹、壽眉,白毫銀針陳化久了,香氣會變淡嗎?

《4》

到了一年陳的時候,白毫銀針的毫香,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前幾天喝2019年的白毫銀針,大家都愛不釋口。

沒喝之前,先深深地聞了聞幹茶香,就直接湊到箱子口聞的,請原諒我的簡單粗暴。

沖鼻就是一股極濃郁的稻穀香和幹野草香。

是的,沒錯,稻穀香,那種秋收之後,五穀豐登,去存糧食的房間就可以聞到的氣味。

肯定有新接觸白茶的茶友要問,咦,你不是說毫香嗎,怎麼又扯上稻穀香?好混亂。

其實一點都不亂,是您太晚接觸白茶,不太瞭解白毫銀針的香氣轉化規律罷了。

白毫銀針的毫香,在新茶時期,大約是它半歲到一歲的時候,是以野草香為主的。

詩經裡的那些野草,蘆荻、蒹葭.....都可以跟這新茶時期的銀針毫香扯上關係。

而到了一歲左右,也就是2018的白毫銀針到了2019年的時候,它的毫香,便不再像是新生的野草香了,而是稻穀香與乾草香的氣息。

稻穀香,是曬穀場上曬乾的那些五穀雜糧,它們收納起來,儲存在房間裡之後,共同釋放出來的混合氣息。

比如小麥、大麥、高梁、蕎麥、玉米.......

乾草香,則是黃葉舞秋風時節的野草香——那種深秋到隆冬季節,百花凋零之後,尚且頑強生長著的,粗枝大葉的,顏色駝黃的那種蒼勁有力的野草的氣息。

像是寒露節上太姥山時拍下來的、那些顏色各異身材各異的野草與蘆葦與狗尾巴草的氣息。

喝一杯這一時期的白毫銀針,在這稻穀香與乾草香裡,是滿滿的豐收感,滿滿的幸福感。

除了白牡丹、壽眉,白毫銀針陳化久了,香氣會變淡嗎?

除了白牡丹、壽眉,白毫銀針陳化久了,香氣會變淡嗎?

除了白牡丹、壽眉,白毫銀針陳化久了,香氣會變淡嗎?

除了白牡丹、壽眉,白毫銀針陳化久了,香氣會變淡嗎?

《5》

到了三年左右,也就是邁入老白茶行列之際,白毫銀針的毫香又有哪些變化呢?

它的稻穀香,更濃郁了。

如果說從前,也就是一年多左右的茶齡的時候,稻穀香還比較淺,比較淡,像是驚鴻照影,像是踏雪無痕,淡淡的,輕輕的。

那麼,到了三年左右,成了老白茶的白毫銀針,有了身份有了地位之後,它的毫香,變得更加迷人了。

是深入骨髓的、濃郁的,稻穀香。

那種濃郁的,滿坑滿谷都是糧食的那種氣息。

像是進入了一個山谷,鮮花似錦,綠草如茵,藍天白雲。

然而這個山谷最特殊的是,是堆滿了鋪天蓋地的糧食。那些糧食,散發著濃郁的香氣,獨屬於五穀雜糧的DNA的味道。

隨便聞一鼻子,就是豐收的味道,五穀豐登的味道。

再往前走,居然有人在蒸饅頭,蒸花捲,蒸發糕、蒸蕎麥窩窩頭、蒸小麥粑.....

這些用糧食磨成粉,再發酵後蒸熟的食物的氣味,分外誘發著人的食慾。

這股來自遠古時代的濃郁的糧食香氣,能引發人類最深層次的對食物的渴望。

而這麼多的、密集的、濃郁的糧食氣味的爆發,全部集中在一杯三年陳的老白毫銀針的茶湯裡,更是能令人類的多巴胺加速分泌,既而產生強烈的幸福感。

當然,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場所陳化出來的三年陳白毫銀針,它的稻穀香也是不一樣的。

有的濃一些,有的淡一些。

只是,都一樣的迷人。

除了白牡丹、壽眉,白毫銀針陳化久了,香氣會變淡嗎?

除了白牡丹、壽眉,白毫銀針陳化久了,香氣會變淡嗎?

除了白牡丹、壽眉,白毫銀針陳化久了,香氣會變淡嗎?

除了白牡丹、壽眉,白毫銀針陳化久了,香氣會變淡嗎?

《6》

當這些白毫銀針繼續陳化下去,它的稻穀香還會有嗎?

是的。

只要儲存得當,四年、五年、六年.......N年之後,白毫銀針體表的白毫,會繼續轉化出更濃郁的稻穀香。

這股香氣,在打開箱子,解開繩子,敞開存茶的袋子的那一瞬間,會像原子彈爆發時那朵巨大的蘑菇雲一樣,騰空而起,瀰漫四方。

讓你如中煙霧彈,迷離得不行。

只想多聞一聞,多吸幾口,多喝幾口。

除此之外,白毫銀針的花香,仍然保留著。

有可能,這些花香會變淡,但它的香氣會更多的沉入水底,像是一塊上好的沉水香,看起來就是普通的木頭,靜止不動,但時不時,它散發出來的茶香,卻會從水底瀰漫而起,像煙霧一樣,嫋嫋而上,燻暈了我們的味蕾。

另外,老白毫銀針還會生出藥香。

那種老了的,根莖類中藥的香氣。像是煮防風、煮當歸,那種熱烈的,悶鈍的,香氣。

這藥香會與稻穀香交織在一起,加上老白茶慣有的陳香。

便合成了老白毫銀針,鏗鏘三部曲。

且這股香氣極深,與極濃,極頑固,極難散開。它們聚集在蓋碗上,在湯水裡,被我們吸入鼻腔,被我們喝入肚腸,於是,它們便順滑而下,在我們的呼吸系統裡,安家,生根發芽。

最後,整個人,連呼吸,連吐納,都是一股濃濃的,老白毫銀針的香氣。

喝一杯這樣的老銀針,如同與老舊一敘。

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

除了白牡丹、壽眉,白毫銀針陳化久了,香氣會變淡嗎?

除了白牡丹、壽眉,白毫銀針陳化久了,香氣會變淡嗎?

除了白牡丹、壽眉,白毫銀針陳化久了,香氣會變淡嗎?

除了白牡丹、壽眉,白毫銀針陳化久了,香氣會變淡嗎?

除了白牡丹、壽眉,白毫銀針陳化久了,香氣會變淡嗎?

《7》

寫這篇文章,其實源自一位茶友的問題:白毫銀針陳化後,香氣會變淡嗎?

當然不會。

新白毫銀針具有的那些毫香花香,老白毫銀針同樣具有。

絲毫不會少。

但只是香氣會轉化,比如從野草香轉化為稻穀香。

但只是呈現方式會轉移,比如從蓋子上轉移到湯水中。

白毫銀針仍是白毫銀針。

仍是白茶界的至寶,那顆瑩潤光滑的,夜明珠。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cunguchen201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