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刘备初识关张,二人为什么就死心塌地跟着刘备?

缘起临界


有五点解释:

1.刘备年长,关羽次之,张飞最小。

2.最初是刘备平息了关羽和张飞的打斗,看见刘备有扶人之能。

3.刘备乃汉室宗亲,古代人认祖归宗的心理认同。

4.关羽和张飞都看到了刘备可以权衡他们三人之优缺点,修为居二者之上。

5.刘备之言,说到了关羽和张飞的心里,战乱之年都想保家卫国,有高人指引甚妙!





语言营


《三国演义》中,刘备初识关张,二人为什么就死心塌地跟着刘备?

我认为关羽和张飞“死心塌地”跟定刘备,是因为家国天下情怀中的三种力量起了作用:围绕兴复汉室“公转”的向心力,立足手足情义“自传”的凝聚力,彰显以德服人“自上而下”的示范力,犹如孔子所说的“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一、立足手足情“自传”的凝聚力,足以情义聚人

孔子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人,焉得之?”(《论语·里仁》)意思是说,住的地方,风俗仁厚才是美好的。选择的居住地不是和有仁德者在一起,怎能说是明智呢?

在孔子看来,对朋友的选择,是儒家关于个人修养的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因而提出了居必择人的原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就会受到德者的熏陶。

人最重要的是爱人,大爱是福,大爱是智慧。爱以无穷光照亮他人,能给别人带来大爱的人,必会得到别人的爱心和尊重。世界上最强大的不是坚船利炮,而是仁慈的爱心。

刘备拥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因而得到仁人志士的青睐。据《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刘备在乡里聚合徒众时,关羽、张飞就已投其门下。刘备后为平原相,与关、张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人多的地方),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关羽还说了一句话:“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

刘备善于摄心。他具有天才的“政治思想工作”能力,他从师鸿儒,深谙鬼谷子谋略、厚黑学,重视人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寻求志同道合,做到善待、真诚、热情。为人、做官总能以诚心诚意、襟怀坦白打动他身边的人。特别是对明事理、品行正直善良的关张二人,那就是做到真诚面对,用情、用义、用理、用智来打动他们。其胸怀宽广,不求回报地帮助别人,体现一种政治家的大智慧、大胸襟。

关羽和张飞对刘备无比尊重。刘关张结义是事实,记载于《三国志》。关羽,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西南)人,他杀人亡命,避难涿郡与刘备结识。张飞,涿郡人,二人拜刘备为大哥,三人一起同窗共眠,比亲兄弟还亲。刘备招兵,关张二人为左右手,从此同甘苦,共患难。从此走上一条“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之路。

刘关张兄弟之间忠诚无二,并经过了严格考验。下邳兵败,刘关张打散,刘备逃跑,关羽被俘。曹操惜才如命,曾经在短歌行里感慨:“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他许以关羽高官厚禄,对之恩重如山,超过手下其他武将,但他却留不住关羽的心,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有自身的野心和不能以德服人的品质问题。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明臣择主而事,深谋择远而虑”,但在刘关张的交情面前却行不通,无法忤合。

、围绕兴复汉室“公转”的向心力,足以理想聚心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说,用道德的力量去治理国家,自己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安然处在自己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在孔子看来,施行德治仁政可以得人心,得到人民的广泛拥护和支持。

刘关张结义体现了一种为兴复汉室舍生取义的情怀。刘备出生寒微,前期威名不著,与关张结义起兵,志同道合,转战十年,位不过县令。关张二人却不离不弃,不离左右。公孙瓒部将真定人赵云也倾心与刘备相结。正是因为刘备心存远志,宽厚待人,能得人死力。

名正言顺、旗帜鲜明就会有号召力。在刘备和他的团队看来,对刘备是卢植关门弟子,是汉景帝玄孙的说法深信不疑。现实社会的门阀制度催生了名门大族,社会自然就形成了一个看中门第的风气。刘备的这张王牌,就等于是一面极具号召力和影响力的旗帜。

这张王牌确实是一个硬通货,刘关张拉起来一个500人队伍见到刘焉,刘备一说是汉室宗亲,刘焉马上大喜过望,认刘备为侄子。后来刘关张见袁绍,袁绍听说刘备是汉室宗亲就给了刘备一个马扎坐。还对刘备说:让你坐下是因为你是汉室宗亲,按照你的官职你不配坐下。

理想聚心还有一个“许田围猎”典故。公元199年曹操和汉献帝围猎于许田,汉献帝看见一只大鹿,连射三箭都没有射中,就让曹操射,曹操一箭射中鹿背。由于曹操是用皇帝的弓箭射的,大臣们就误认为这只鹿是皇帝射倒的,纷纷跑过去向汉献帝祝贺,呼“万岁”。而此时曹操却“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汉献帝毕竟还是名义上的皇帝,曹操当众羞辱皇上,令“众皆失色”,关羽怒不可遏,提刀拍马欲斩曹操,刘备赶忙向关羽摆手使眼色制止。

回营后,关羽就问刘备“操贼欺君罔上,我欲杀之,为国除害,兄何止我?”玄德曰:“投鼠忌器。操与帝相离只一马头,其心腹之人,周回拥侍;吾弟若逞一时之怒,轻有举动,倘事不成,有伤天子,罪反坐我等矣。”关羽这一刀倒是痛快,但接下的势态将难以想象,只恐兴复汉室大业难以完成。

三、彰显以德服人“自上而下”的示范力,足以律己服人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意思是说,自己所不想干的事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在孔子看来,为政就要实践仁,要忠诚和勤谨,说出了中国人做人的最高境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刘备以仁德换来下属对他的敬仰和信赖。他心怀天下,仁义德厚,自强不息,要求自己尽力做到言行一致,从一而终,身先士卒,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身边的人,特别是让关羽和张飞感觉到强有力的信赖感。

在关羽和张飞的心中,论武,他善于骑马和射箭,经验老道;论真性情,他是高情商人,善良、真诚、忠厚,人缘非常好,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人格的魅力。善于使用人才、发现人才,选拔人才,能指出手下人的缺点,令其改过;论意志,他屡战屡败,但都不被失败打倒,屡仆屡起,越来越坚强,从来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坚定不移向前走;论气度,他带着关羽和张飞“三顾茅庐”,从此共唱一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在诸葛亮的老师即把诸葛亮引荐给刘备的司马徽看来,刘备看似贫庸,无什么才学,乃织席贩履之人,但刘备天生就有一种作为领袖的气质,善于用人,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气度。能让有本事的人心悦诚服,甘心情愿服从他的调遣,受他的驱使,为他去拼命。特别是身边关羽和张飞,皆有万夫不当之勇,可谓盖世英雄,对他都忠心耿耿,言听计从。诸葛亮可以托付于他,能够为他出奇谋划良策,施展调度和使用将领之才,可以共创千秋伟业。

在诸葛亮的眼里,如《出师表》所表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在普通人看来,他身高七尺五寸,合今公制1.73米,个头只是中上,但他手臂很长,垂下来可以摸到自己的膝盖,耳朵很大,自己可以看见自己的耳朵。这副相貌,被当时的人认为是贵人之像,前途非凡。他平时少言寡语,待人和善,喜怒不形于色,很有城府。他以“铲除奸佞,恢复汉室”为己任,以“仁义”安身立命,即使面对荆州和西川这样的战略要地也不为所动,“仁义”成了这位刘皇叔招揽四海人才的名片。

曹操说他“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袁绍说他,“刘玄德弘雅有信义”。关羽的“汉寿亭侯,不要寿亭侯”足可以说明关羽“人在曹营心在汉”。关羽虽然是蜀将,但是“汉寿亭侯”这个爵位却是曹操给的。建安五年关羽被曹操俘获,这年曹操与袁绍发生白马之围战役,次战中关羽望见颜良的麾盖,策马冲锋,斩杀颜良于万军之中,枭首而归,袁军将领无人能挡,白马之围被解。过后曹操上表封关羽为“汉寿亭侯”,汉献帝也答应了,所以关羽有了汉寿亭侯的称号。

“汉寿亭侯”,也是亭侯的一种,这本没什么说的。但是关二爷这个爵位的争议点在于,明明是“汉寿~亭侯”,却被强行解释出了“汉~寿亭侯”的含义。亭侯是级别、汉寿是食邑之地,与汉王朝的“汉”无关。正是因为这个汉寿亭侯来自于汉献帝,属于正统王朝的封爵,相较于后来刘备给张飞、马超等人封的列侯要“尊贵”得多。因此,关羽一直以汉寿亭侯自居。

刘备的一生留下了不少“仁德”的故事,其中最经典的就是他折服刺客的故事。刘备做平原相,平原豪强刘平派刺客去刺杀刘备,刘备不知,以诚挚的待客之礼款待刺客。刺客不忍心杀这么仁厚的人,临别坦然向刘备说明真相,请他严加提防。刘备就是这样的受人敬爱。

“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直到今天,我们仍然相信,施恩于人、德义相交的,是我们的知己;肝胆相照、心心相印的,是我们的知心。


风过无痕摄有痕


在真正历史上,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就是情同手足。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先生把三人的关系进行了艺术再造,桃园三结义感天动地,流传后世。

《三国演义》第一回就是桃园三结义,三个人刚见面,关羽、张飞这两个万人敌为何就死心塌地跟随刘备呢?在我看来,首先是刘备胸怀匡扶汉室之志,兄弟三人在匡扶汉室这面大旗下戮力同心;除了有志向,刘备本人也很有能力,文武双全;最后就是刘备汉室宗亲的身份,也给刘备加了不少分。

1、胸怀大志,意气相投

刘备自幼胸怀壮志,书中记载,刘备小时候,在家门口的大桑树下面玩耍。这颗桑树有五丈高,枝繁叶茂,远远看起,好像一个大车盖,刘备告诉乡中的小孩子们:“等我长大做了皇帝,就乘坐这样的车盖。”

所以刘备从小就和别人不一样,但是他一直没有机会。等到黄巾起义时,刘备终于盼来了机会,准备拉起人马,破贼安民,一展壮志。

正好张飞好结交豪杰,也想为国出力,关羽流落江湖,也准备进城投军,三人意气相投,一见如故,正是五百年前定下来的缘分。

2、文武双全,腹有良谋

刘备不光有志向,也很有能力。

论武艺,刘备虽然不算顶尖,但也说得过去。他破黄巾军时屡次施展箭法,后来也参与了三英战吕布,和夏侯惇单挑过,久经战阵,一手双股剑也算是奇特。

除了武艺,关羽、张飞更看重的应该是刘备的谋略、领导能力。毕竟关羽、张飞都是万夫莫敌的猛将,他们需要一个领路人,很多人都认为刘备无能,其实不然,刘备比起曹操确实略逊一筹,但是对付其他人还是小菜一碟的。

3、汉室宗亲,仁德贤明

最后就是刘备的出身,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身为汉室宗亲,这算是一个加分项。尽管东汉末年,汉室宗亲已经泛滥了,估计全国能找出好几万个来,并且刘备的家世已经衰落了,但是这终究是一块招牌,后来刘备靠这个名头屡次刷脸,刘焉、刘表、刘璋都何他论关系。


另外,刘备以仁德待人,注重感情,讲兄弟义气,一副明主做派,所以一下子就能笼络住关羽、张飞。

由于刘备有这么多优秀的品质,所以三人一见如故,结为兄弟,共同开启了三国乱世的篇章。


历史都付笑谈中


这个问题问的比较好,因为结拜兄弟,不是小事情,不能看你顺眼就和你结拜吧,况且张飞和关羽不是“凡人”,刘备要是没有一点真本事,人家凭啥“投靠”你。

所以说,真实的事情,肯定不是《三国演义》中说的那么简单。

先来看一下,《三国演义》原著中,这三兄弟是怎么走到一起的?

在开篇第一章——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这三兄弟就“匆忙”结义了。

当然,结义之前总要有个“契机”吧,总不能这三人命中注定,“喝醉酒了”,稀里糊涂走一起,然后你“夸”我帅,我夸你“彪悍”,就这么稀里糊涂的结义了。

原著写到,当然这也是史实,东汉末年,一个叫“张角”的道士,利用民间道教组织,组建起了一支“黄巾军”,反抗朝廷的暴政。

中平元年(184),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自称“天公将军”,率领群众发动起义,史称“黄巾起义”。不久张角病死,起义军也很快被汉朝所镇压。

但是接下来的就不是史实了,而是罗贯中自己“演义”的东西,至于罗贯中是谁,说实话,历史上也没有他的记载。

原著写到,张角起义,有人招兵,刘备看到招兵榜,开始长叹,突然后面走来了张飞。

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 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玄德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张名飞,字翼 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恰才见公看榜而叹,故此相 问。”玄德曰:“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 能,故长叹耳。”飞曰:“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玄德甚喜, 遂与同入村店中饮酒。

看见了吗?就是这么的巧合,然后刘备说出了自己的“背景”和“志向”,张飞觉得,唉吆,这个是个豪杰,想要一起“成就大业”。

可见,张飞是看重刘备的“背景”,才决定“投靠”的,要是当时刘备说我是个买草鞋的,估计“翼德公”,扭头就走了。

而遇见关羽就更加神奇了。

刘备和张飞在喝酒,突然看见“走”过来的关羽,看关羽长的不凡(美髯公么),就“约”进来一起聊聊。

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同到张飞庄上,共议 大事。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 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

三人聊的十分开心,于是就结拜了。

真实的情况其实不是这样的!

真实的情况是,刘备本身就是一个“武力超高”的人。

当年“黄金起义”,刘备自己组织“民兵”,靠着勇猛和几个地主的相助,弄的声势不小,这个时候,张飞和关羽前来投军。

话说张飞和关羽在刘备的军营里面,都是猛将,谁都不服谁,经常“打架斗殴”,结果刘备告诉他们,你们两个要是不服,可以“单挑我”,要是输了,可要老老实实的遵守军纪。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大哥出马,把这两个小弟收拾的“妥妥帖帖”,这才是张飞和关羽“死心塌地”的原因。

刘备勇猛,估计也很讲义气吧,跟着这样的大哥,肯定不会吃亏。

上一个证据吧,毕竟三国那个时代,距离我们很遥远,有些事情也很难去考证。

在三国演义中,为了把关二爷写成“战神”,所以“抢了”刘备的“人头”,把车胄和蔡阳的死都安在了关羽头上,其实,在陈寿的《三国志》里,车胄和蔡阳都是刘备斩杀的,而不是关羽,因此,刘备的武功肯定是“大哥”级别的。

总结:

《三国演义》本质上是一本小说,里面有很多情节其实都是“杜撰”出来的,很真实的历史相差很大,但是也有一个好处,就是给后人留下了很多“解释”的空间,破解“三国之谜”也是咱们大众十分喜爱的一种“文化”。

这也是为啥讲解《三国演义》的一些书籍和节目非得火的原因,正是因为这里面有很多“漏洞”,可以让咱们去“发掘”!

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太行山下小小强


本来看到题主的问题,我是进来看回答学习的。

但是看到大家这么多回答以后,我想发表一下我的观点。

1,既然说的是演义,为什么我们不能把二人死心塌地跟着刘备的七成缘故是因为三人结义?!

2,在美国,一个餐厅服务员的朋友里,会有老板或者是大学的教授或者是运动员。他们在一聚会时,并不会因为你和我的层次不同,我不跟你玩儿,不跟你说话。但是我看到的回答却都是,我们都很厉害,但是刘备更厉害,我们都跟着刘备。

没有人会说他们是异姓兄弟!难道说我很厉害,我的兄弟不厉害,我就不认我这个兄弟了?为什么我们不把桃园结义当成重点来讲?中华传统美德就给我们传承了这个?

3,很多书中都有很多细节,常常被人忽略。例如说《西游记》。师徒四人中唐僧代表慈善。孙悟空代表武功高,沙和尚任劳任怨。咱们的猪八戒怎么样?好色又懒惰,没事儿还要嚷嚷着散伙。看看人家唐僧是怎么做的?把团队里扯后腿的人开除吗?可能你要说,钦命的人不能开除,但是钦命的队伍你说解散就能解散吗?我们是不是应该想想师徒关系起到了关键作用?

现实中,我也有盟兄弟。我的兄弟有优点也有缺点。我们之间就好像两只小刺猬一样,都会刺到对方。但我们的心里不会产生隔阂。我比较满意的地方是我们都有契约精神。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书海拾金


《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就给我们讲述了些一段千古佳话: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初识,就结为异性兄弟。之后,关张二人一生都追随刘备,为啥?

1、刘,关,张虽不是旷世奇才,但他们也都有些志向。又适逢东汉末年,天下动乱,群雄逐鹿,他们都比较敏锐,比较一致地捕捉到了这个信息,都在伺机而动,志趣相投。所以,很容易就聚到了一起。

2、这一个头磕到地下,又是焚香又是发毒誓。古人尤重诚信,一旦立誓则必定尽力践诺。刘备为大哥,他俩当然至死相随。

3、刘备是汉室宗亲,讨逆捉贼,匡扶汉室,人家师出有名,大旗一举,自然归附者甚众。关张想成就自己,那自然不会不明白这一点。

4、刘备虽然文不出众,武不超群,但工于心计,很会笼络人心,以心换心,得以有大批有识之士归到旗下。买卖越做越大,俩兄弟还能去哪儿呢?

5、从后来的小说中,也可以看到,他们哥仨是真有感情,彼此信任,谁也没有办法把他们分开。这一点确实值得后人学习!

所谓:

桃园三结义,

辗转竖义旗。

一生永相随,

得以三足立。


登攀


题主好,“颍州女史”来回答这个问题。

《三国演义》中,关羽、张飞死心塌地跟着刘备的原因主要有3点:

时势造英雄

《三国演义》中记载,刘关张“桃园结义”的背景是汉末,黄巾起义后,招兵买马,刘备作为中山靖王之后,自然不甘寂寞,想要开创一番事业,看下原著中是怎么描述张飞和刘备相识的:

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 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玄德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张名飞,字翼 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恰才见公看榜而叹,故此相 问。”玄德曰:“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 能,故长叹耳。”飞曰:“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玄德甚喜, 遂与同入村店中饮酒。

也就是说,刘备看到招兵榜单时,望洋兴叹,刚好张飞看到,刘备介绍一番“志向”和“背景”,张飞才和刘备有了更深入的交流,如果刘备直接回复“我是卖草鞋的”,估摸着没下文了。关羽和张飞都是有真本事的人,自然和志投相合的刘备惺惺相惜。


刘备的背景是二人实现抱负的媒介

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汉室宗亲。值此乱世,显然一个杀猪的和看家护院的想要打着旗号做出一番事业比登天还难,大家凭什么跟着你。而汉室宗亲就不同了,打起“匡扶汉室”的旗号,从者如云,更容易实现关羽张飞二人建功立业的抱负。

刘备的人格魅力

首先,关羽张飞二人都是粗人一个,没有太多的文化。而刘备不同,作为汉室宗亲,教育必然少不了,论见识和文学素养比二人好了不知多少,自然更容易让二人心生敬佩。

其次,刘备是一个很会“装腔作势”之人,从后来的刘备“怒摔阿斗”给赵云看就可以略窥一二。这些显然都是加分项!


颍州女史


关羽身高九尺,是三国故事中个子最高的几个将领之一。九尺,汉代一尺相当于现在七寸,关羽相当于现在2.10米左右,像是篮球运动员,武功盖世自然不用多说了。在三国里有“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的说法,关羽稳居前四位。

张飞身高八尺,相当于现在1.88米左右,是万人敌,向来是威武将军的象征。

可是两位大英雄在刘备面前成了小弟,把刘备当做主公来尊重。关羽张飞尊重刘备到什么地步呢?书里说在外人面前都是刘备坐着,关羽张飞侍立在刘备身后。应该说名义上是大哥,实际上是君臣。

为什么关羽张飞死心塌地跟着刘备打天下呢?

我们来看看刘关张结义的目的是什么:说中说为了抵抗黄巾军,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募义兵。刘关张都是为破贼安民聚到一起,组成了一个合伙人小团队。

关羽属于逃犯,推着一个车子,是他的全部家当,没有什么财产属于人力入股。张飞有不少庄园,是豪强地主,同时经营酒业和屠宰,属于资金入股。

而刘备的股本独一无二,他是汉室宗亲,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玄孙。说起来很好听,其实刘备已经和皇帝是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了。按照书中后来汉献帝派人帮助考证的结果看,刘备是汉景帝十八代玄孙,比皇帝高一辈,所以称为皇叔。

问题来了,这样一个八杆子打不着的汉室宗亲为什么会让关张两位英雄死心塌地追随呢,那是门阀制度。

东汉政权是刘秀在豪强地主的拥戴下建立的,刘秀为了回报支持他的豪强地主,给予他们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他们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经济上兼并土地,经营庄园,渐成割据,逐渐成为名门大族。比如袁绍、袁术,都是草包,仅仅因为他们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是大士族,所以受到大家的尊重和拥戴。当时社会就形成了这样一个看中门第的风气。不要说关羽,就是张飞这样的土财主也要攀附刘备汉室宗亲的光环,才能有号召力和影响力。

刘备汉室宗亲的光环是硬通货,刘关张拉起来一个500人队伍见到刘焉,刘备一说是汉室宗亲,刘焉马上大喜过望,认刘备为侄子。后来刘关张见袁绍,袁绍听说刘备是汉室宗亲就给了刘备一个马扎坐。还对刘备说:让你坐下是因为你是汉室宗亲,按照你的官职你不配坐下。


戴着金箍的思考者


谢谢平台,简单的说两句,三国当中,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他不是偶然的,有一段民间传说,有一次,刘关张,每一次请客,都是关羽,和张飞请刘备吃饭,刘备不请他们吃饭,时间久了,关羽,张飞,二人商量,明天,我们俩在吃饭,如果刘备来蹭饭,于是,关羽,张飞,在一口枯井里,搭上凉亭,在枯井的上面,盖上席子,然后,把刘备的座位,放到席子上,第二天,在吃饭的时候,刘备又来了,坐在座上,就吃饭,过了很长时间,张飞和关羽,都纳闷,吃了半天,为什么刘备?不落在,井下,二人翻开席子,一看,吓坏了,枯井里面,有五爪金龙,金光闪闪,用五爪金龙,拖着席子,郭羽,张飞,一见就害怕,他们都明白,刘备,非等闲之辈,人中之龙,上天紫薇大帝转世,所以,以后,关羽,张飞,对刘备,没有异心,忠心耿耿,忠于刘备,这都是民间传说,谢谢


北斗星3557


对汉末的时局看法相近,天下大乱都有逐鹿中原,干一番大事的雄心。刘备有想法,及从重扶汉室为切入点,关张都是集体依赖型的勇士,跟着大哥有吃有喝,不再杀猪粜米,岂不乐矣。

后来越干事越大,想法越来越多,本事越来强,集团能人武将齐聚,增加了凝集力,有了蜀国而传为三国演义千古佳话,多半也有罗贯中先生的好恶塑造,或叫做原于事实,但高于事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