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財政“賬本”釋放了哪些信號


  2月10日,財政部公佈了去年的全國財政“賬本”:2019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0382億元,同比增長3.8%;全國稅收收入157992億元,同比增長1%;非稅收入32390億元,同比增長20.2%。

  2019年全國財政收入運行呈現出什麼特點?大規模減稅降費取得了哪些成效?支出主要用於哪些領域?

稅收收入增幅回落 非稅收入增長較快

  2019年,全國財政收入比上年增長3.8%,其中稅收收入增長1%。財政部有關負責人指出,增幅較低主要是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減稅降費重點支持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發展,有力支撐了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平穩運行。

  統計數字表明,2019年全年稅收收入增幅比上年回落7.3個百分點,涉及減稅降費的主要稅種收入下降或增幅明顯回落:國內增值稅增長1.3%,增幅比上年回落7.8個百分點,其中,工業企業實際繳納的增值稅收入下降6%,主要受降低增值稅稅率和實施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的影響;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下降6.3%,主要受降低進口環節增值稅稅率影響;個人所得稅下降25.1%,主要受提高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和實施6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影響;企業所得稅增長5.6%,增幅比上年回落4.4個百分點,主要受提高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和工業企業利潤下降影響。

  與此同時,我國國有企業上繳利潤及國有資源資產收入增加等帶動非稅收入較快增長,涉企收費繼續下降。

  “2019年,全國非稅收入比上年增加5433億元,增長20.2%。其中,國有資本經營收入7720億元,同比增加4146億元,增長1.2倍,拉高全國非稅收入增幅約15個百分點。涉企收費繼續下降——教育費附加等專項收入同比下降5.2%;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在2018年大幅下降17.4%的基礎上,2019年又下降1%。”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

支出結構進一步優化 民生重點領域獲更多支持

  2019年,全國財政支出同比增長8.1%,總體保持較快增長。從結構來看,支出結構得到優化,有力支持穩增長和保民生等重點領域投入。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指出,2019年財政重點支出預算執行情況良好。各級財政部門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重點增加了對脫貧攻堅、“三農”、科技創新、生態環保,以及教育、衛生等民生重點領域的投入。

  真金白銀的投入支撐著這一判斷——2019年,農林水支出中的扶貧支出增長11%;科學技術支出中的科技條件與服務、基礎研究,分別增長28%、26.7%;節能環保支出中的汙染減排、可再生能源支出,分別增長48.6%、38.3%;教育支出中的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支出,分別增長8.9%、7.5%;衛生健康支出中的公立醫院、公共衛生支出,分別增長11%、9%。

  通過壓減一般性支出,強化預算執行管理,加大預算績效管理力度,讓“政府過緊日子”,把有限的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提高了財政資源的配置效率和實施效果。

減稅降費成效顯著 未來政策紅利持續釋放

  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深化增值稅改革、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清理規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2019年,各項減稅降費措施落地,數千萬企業家和數億百姓享受到了紅利。

  “2019年全年減稅降費超過2.3萬億元,佔GDP的比重超過2%。受益最多的是製造業和小微企業,有效減輕了企業負擔、增加了居民收入和消費能力、促進了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穩定投資和擴大就業。”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根據測算,減稅降費拉動2019年當年GDP增長0.8個百分點,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0.5個百分點,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個百分點,為保持經濟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發揮了重要作用,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深層效果正在逐步顯現。

  “近年來我們出臺的減稅降費措施是制度性、持續性的,多年實施下來,疊加累積效應很大,企業減負會越來越明顯。”該負責人透露,2020年,財稅部門將繼續落實落細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密切關注各行業稅負變化,特別是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及時研究解決企業反映的突出問題,把該減的稅減到位、把該降的費降到位,持續發揮減稅降費政策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