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开李莲英墓,专家倒吸一口凉气,除财宝外,只有头和一条辫子

在民间,关于李莲英之死说法有三:吸大烟患“烟后痢”在家病死;拜谒东陵慈禧陵,回时被人所杀;还有就是掌管京师九门钥匙的步军统领衙门正堂江朝宗在 什刹海会贤堂请李莲英吃饭,饭后,李莲英途径后海河沿被土匪所杀。围绕李莲英出宫和他的身后事,又有许多传说。有人说他是看到光绪弟弟载沣监国摄政,恐遭报复退居宫外;也有人说,李连英死后,宫中太监纷纷抢夺他的遗产, 隆裕太后将财产全部充公;还有人说,李莲英生前得罪了许多人,出宫后深居简出,但最终还是被人在 后海附近暗杀。

挖开李莲英墓,专家倒吸一口凉气,除财宝外,只有头和一条辫子

清朝雍正年间,雍正帝下旨在今天的北京海淀八里庄一带圈了一块地,用于埋葬宫廷太监。由于在当时这是属于皇恩浩荡的行为,因此恩济庄这个地名就是这么来的。有清一带,这里埋葬了2700名太监,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李莲英和甄嬛传中的苏培盛。但经过岁月变迁,这里只剩下当年的标志性建筑-关帝庙。上图就是大殿

据《日下旧闻考》载:雍正十二年,世宗宪皇帝赐内监等茔地一区,名恩济庄,并于建关帝庙,于乾隆三年二月落成。殿内额曰:威灵普。

挖开李莲英墓,专家倒吸一口凉气,除财宝外,只有头和一条辫子

清末大太监李莲英(1848——1911),原名李进喜,慈禧太后赐名连英,俗作莲英。是清王朝慈禧时期的总管太监,陪伴慈禧太后近五十三年。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亦是第一个叫慈禧太后为“老佛爷”的人。咸丰五年净身为太监,翌年入宫。同治六年,受封二总管。宣统元年61岁时,为慈禧守孝百日后,隐退,宣统三年,亡,时年64岁。北京东兴隆街52号四合院共有四进院落,风格属于晚清时期建筑,是大宅门的民居,相传是清末大太监李莲英私邸之一,民国时期成为民居。曾为前中华戏曲学校旧址,京剧艺术大师 梅兰芳先生、 焦菊隐先生曾在这里生活工作过;一代名伶王金璐等名家也曾在这里学习过,后由同仁堂集团做为药品仓库使用。

挖开李莲英墓,专家倒吸一口凉气,除财宝外,只有头和一条辫子

戊戌变法后,李莲英出言谨慎,没有鲜明地表态站在慈禧一边,慈禧从此在感情上对他有些疏远。西逃回到北京后,李莲英认为自己这一辈子侍候皇家还是尽职尽责的,可以考虑退休了。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二,慈禧死于北京西苑的 仪鸾殿。李莲英办理完慈禧的丧事,于宣统元年(1909年)二月初二,离开生活了51年的皇宫。上图为首都博物馆藏李莲英翠扳指

挖开李莲英墓,专家倒吸一口凉气,除财宝外,只有头和一条辫子

李莲英墓在北京海淀恩济庄。当年,陵墓占地约有二十多亩,由南向北延伸,墓地最北端是一座金水桥,由桥向北是整个墓地中最有气势的一座汉白玉质地的牌楼。这个牌楼上面有匾额,写的是“钦赐李大总管之墓”,牌坊上首写的是“阆苑清风”,下首写的是“仙台飘渺”,两个柱子上还有一副对联:通幽向明昭垂万禩,大中至正巩固千秋。 恩济庄太监墓中规模最大的要数李莲英的墓地了。民间传说,李莲英在建坟时耗资巨大,不惜任何代价,动员数千民工。从周围百里外村庄收买了大量鸡蛋,完全要蛋白不要蛋黄,用蛋白拌石灰,江米粥灌浆,修筑整个坟茔。

挖开李莲英墓,专家倒吸一口凉气,除财宝外,只有头和一条辫子

李莲英是个十分聪明乖巧的人,他从安德海事件中明白了应该如何摆正 主子和 奴才之间的关系。李莲英不仅学会了揣摩主子的脾气和爱好,千方百计地讨主子欢喜,还能时时处处谨慎小心。 墓志铭中说他“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也就是对主子恭敬,对下属宽厚,多少年来不敢松懈。这也算是李莲英成功的秘诀吧。图为出行的李莲英和慈禧

挖开李莲英墓,专家倒吸一口凉气,除财宝外,只有头和一条辫子

李莲英的过继孙女李乐正说,祖父死于痢疾,得病三四天就突然死亡。但有专家怀疑了这种解释,因为按1911年3月4日来讲,正是初春季节,这个季节得痢疾让人费解。

1966年的时候,人们曾经打开过李莲英的坟墓,人们确实在他的坟墓中发现了大量的珍宝,如象乒乓球一样大小的宝珠,金子做的烟碟以及数不清的珍珠、翡翠、玛瑙等宝物。不过令人吃惊的是,他的棺材里除一颗头颅和一条长辫子外,没有尸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