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帝國的隕落:1453,君士坦丁堡之戰

公元324年,古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在一個叫拜占庭的地方建立了新羅馬——君士坦丁堡。在君士坦丁堡存在的1123年裡,這座城市被圍困了很多次,但只有一次被佔領,那就是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當拉丁帝國覆滅後,拜占庭人在1261年又重新建立了他們自己的帝國。在接下來的兩個世紀裡,被嚴重削弱的帝國逐漸被一個新的威脅:奧斯曼帝國一塊一塊蠶食。在1453年5月,它最終無法抵抗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穆德二世的強大大炮,而君士坦丁堡,基督教世界的珍寶和堡壘,被征服、摧毀和掠奪。

拜占庭帝國的隕落:1453,君士坦丁堡之戰

一個號稱攻不破的堡壘

君士坦丁堡在過去幾個世紀裡經受了許多次的圍攻和攻擊,尤其是公元674年至678年之間和公元717年至718年之間阿拉伯人的圍攻和攻擊。但這些進攻無一例外都宣告失敗,這要歸功於該城的地理位置、海軍艦隊和希臘火的秘密武器,尤其最重要的就是龐大並且牢固的狄奧多西城牆保護。

拜占庭帝國的隕落:1453,君士坦丁堡之戰

君士坦丁堡的城牆是在狄奧多西二世統治時期建造的三排防禦工事,保護著被城市佔據的半島陸地。他們橫跨半島,從馬爾馬拉海海岸一直延伸到金角灣,最終於公元439年完工,全長約6.5公里。

拜占庭帝國的隕落:1453,君士坦丁堡之戰

狄奧多西城牆

在火炮還沒有普及的中世紀,攻城者首先要面對的是一條20米寬、7米深的溝渠,必要時這些溝渠還可以注水。在那後面是另外一堵外牆,有一條巡邏道路來監視護城河。

在這後面是第二道城牆,它有大量塔樓和一個內部空地,以便提供一個射擊平臺,擊落任何攻擊護城河和第一道牆的敵軍。

拜占庭帝國的隕落:1453,君士坦丁堡之戰

然後,在那堵牆的後面是第三道更大的內牆。最後一道防線幾乎有5米厚,12米高,呈獻給敵人的是96座突出的塔樓。每座塔距另一座塔約70米,高20米。塔樓無論是方形或八角形的都可以容納三個士兵。塔樓被安置在中間的牆上,這樣就不會阻擋內牆塔樓的射擊可能性。外溝與內牆之間的距離為60米,而高度差為30米。

為了佔領君士坦丁堡,軍隊需要從陸地和海上進攻,但無論如何嘗試,無論他們向這座城市發射什麼武器和使用何種攻城機,所有的嘗試都是失敗。簡而言之,君士坦丁堡是中世紀世界最堅固的防禦工事,堅不可摧。

拜占庭帝國的隕落:1453,君士坦丁堡之戰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在1204年攻破了這座城市,其攻擊者是通過一扇不小心打開的門進入的,這並不是因為防禦工事本身被摧毀。<strong>公元1260年,邁克爾八世修復和重建了這座城市,直到奧斯曼人進攻前它仍然是世界上最難攻克的軍事難題。

四戰之地的存亡危機

拜占庭帝國在1261年收復了十字軍佔領下失地,但此時帝國已遠不如中世紀初期那樣強大:領土僅限於色雷斯、希臘北部和土耳其西部的一部分。

雖然擁有著當時世界上最堅固的防禦,但由於拜占庭帝國整體國勢江河日下,君士坦丁堡正處於一個非常危險的位置,其四周都是可怕的敵人。

拜占庭帝國的隕落:1453,君士坦丁堡之戰

從外部環境來看,當時奧斯曼土耳其人佔領了小亞細亞的領土,北至尼可美地南至羅德島附近,對於帝國領土虎視眈眈。除此以外,還有一個更大的威脅,保加利亞帝國和塞爾維亞帝國也在對抗拜占庭。而從內部環境來看,城市本身被黑死病、大地震以及分裂民眾的內戰嚴重削弱。

面對這些敵人,拜占庭人只能向西方尋求幫助。但是,當時的英格蘭和法蘭西剛剛結束了代價高昂的百年戰爭;日耳曼和西班牙的王子和國王表示只能提供了少量物質援助,沒有派遣軍隊。

同時,當時的教皇強調,只有拜占庭人接受了拉丁教會的天主教,援助才會到來。雖然拜占庭皇帝表示願意這樣做以挽救他的帝國,但民眾痛恨1204年天主教徒洗劫君士坦丁堡,因此試圖與天主教會和解只會導致騷亂。

當時流行的說法是“奧斯曼的頭巾比教皇的頭冠更好”。換句話說,正統的拜占庭人認為由穆斯林土耳其人統治比違揹他們的宗教信仰並向天主教會屈服要好。

奧斯曼帝國的征服與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公元1453年5月29日,歷史上最偉大的圍攻之一,蘇丹穆罕默德二世佔領了中東最後一個基督教堡壘——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帝國的隕落:1453,君士坦丁堡之戰

君士坦丁堡之圍

穆罕默德二世於1453年4月6日抵達。奧斯曼帝國的圍攻者人數大大超過了拜占庭人及其盟友。在69門大炮的幫助下,6萬至8萬名士兵在陸地上作戰。

巴爾陶奧盧蘇萊曼貝指揮一支駐紮在迪普洛基翁的艦隊,估計有31艘大中型戰艦,旁邊還有近100艘小型船隻和運輸船。穆罕穆德二世的策略是直截了當的:他將使用他的艦隊和圍攻線封鎖君士坦丁堡的四面八方,同時用大炮無情地摧毀城牆。他希望在基督教救援部隊到達之前破壞他們或以其他方式迫使他們投降。

拜占庭帝國的隕落:1453,君士坦丁堡之戰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作者:Theophilos Hatzimihail

4月6日,奧斯曼人開始炮擊,並擊落了一段城牆。4月7日,奧斯曼軍隊正面攻擊了城牆缺口,但拜占庭人擊退了他們,並修復了防禦工事。

在停下來重新安置大炮後,穆罕穆德重新下令開火,隨後繼續每日轟炸。4月12日,蘇丹派遣了一支部隊,制服了附近的兩座拜占庭堡壘,並命令巴爾陶奧盧衝進鐵鏈。艦隊兩次被擊退,巴爾陶奧盧撤退到迪普洛基翁,直到17日晚上,他轉移到攻佔城市東南部的王子群島的同時,穆罕穆德的陸戰隊襲擊了隔離牆的米索泰欽部分。

拜占庭帝國的隕落:1453,君士坦丁堡之戰

征服者——穆罕穆德二世

然而,由於奧斯曼帝國的戰艦太短,無法捕獲高大的歐洲戰艦,教皇的三艘救援船和一艘拜占庭的大型船隻幾乎暢通無阻地抵達了該城,在拜占庭艦隊的幫助下,戰艦安全地駛過水域的封鎖。聽說他的海軍戰敗,穆罕默德剝奪了巴爾陶奧盧的軍銜,並且決心奪取金角灣,迫使拜占庭人屈服。他用一門大炮的角度瞄準金角灣的守軍,然後下令建造一個塗了油的木製坡道,他打算把他的小船從博斯普魯斯海峽運到金角灣裡面。到了4月22日,船隻就這樣繞過了拜占庭守軍部署在海灣外的鐵鏈,奪取了城市周圍所有水域的控制權。

拜占庭帝國的隕落:1453,君士坦丁堡之戰

奧斯曼土耳其人把他們的艦隊從陸地運到金角灣

拜占庭守軍試圖進攻奧斯曼帝國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其餘艦隊,但他們被打敗了。穆罕穆德完全包圍了君士坦丁堡,並在5月29日之前繼續炮轟城牆。大炮造成了幾處缺口,但大多數缺口太窄,無法派軍隊通過。守軍繼續在夜間修復城牆,並加固了受損的聖羅曼努斯城門和布拉切尼區。

5月29日拂曉前,穆罕穆德對君士坦丁堡發動了總攻。兩次衝進聖羅曼努斯城門和布拉切尼城牆的企圖遭到了猛烈的抵抗,奧斯曼士兵被迫撤退。穆罕穆德下令第三次進攻大門,這次是他自己的一個3000名士兵組成的御林軍發起的。一小群人通過另一扇門到達塔頂,但幾乎被守軍消滅。

戰事的轉機是在拜占庭方面的軍事指揮者朱斯蒂尼亞尼在城牆上被奧斯曼帝國的炮火打死的時候,這引起了混亂,降低了士氣。此時,穆罕穆德派出了另一個守衛團,佔領了聖羅馬努斯城門的內牆。自此開始,保衛者潰不成軍,許多威尼斯人和熱那亞人帶著金角號撤退到他們的船上。據歷史記載,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皇帝要麼在決口附近戰鬥,要麼逃到一艘逃生船後被打死。

拜占庭帝國的隕落:1453,君士坦丁堡之戰

穆罕穆德二世進入君士坦丁堡

儘管蘇丹試圖阻止整個城市被洗劫一空,但他允許了一段最初的掠奪時期,許多東正教教堂被摧毀。當君士坦丁堡大部分地區都安全的時候,穆罕默德自己騎馬穿過城市的街道,來到了整個基督教世界最大的聖索菲亞大教堂,下令將它改建成了索菲亞清真寺。他停下來祈禱,然後要求立即停止所有進一步的搶劫。奧斯曼帝國就這樣完成了對拜占庭首都的征服。

結語

君士坦丁堡自此以後成為了新的奧斯曼帝國的首都,改名伊斯坦布爾,狄奧多西城牆的巨大金門成為了邁赫梅德城堡的一部分,但是最終拜占庭文化倖存了下來,尤其是在藝術和建築領域。

拜占庭帝國的隕落:1453,君士坦丁堡之戰

法蒂赫清真寺的歷史照片,由穆罕穆德二世下令建造,這是奧斯曼帝國征服後在這座城市建造的第一座清真寺

學者們普遍認為,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世界歷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延續千年的羅馬帝國法統被徹底終結,同時歐洲也迎來了文藝復興。一方面,拜占庭是整個歐洲古典文化的“蓄水池”,當君士坦丁堡被攻破以後,曾經大量居住在拜占庭帝國境內的知識分子,紛紛湧入西歐,帶去了文獻、典籍,以及古希臘、古羅馬時代的思想;另一方面,之前通往東方的陸上商路被阻斷,歐洲人開始向西尋找新的通路,引發大航海時代的來臨,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歷史拉開了帷幕。

拜占庭帝國的隕落:1453,君士坦丁堡之戰

拜占庭帝國的隕落:1453,君士坦丁堡之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