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課不停學”自學錦囊三:來自班主任老師的一封信

感謝成實外國際部德育部代表老師

唐明傑、賴小豔、孫懷孑

聯合編撰本文!

師伴寒假

為響應教育部要求,幫助每個學生“學習不延期”,幫助家長們在家中更好地參與學生們的學習及成長,從1月30日開始,我們將會在成實外國際部官方微信上相繼推出由成實外國際部各學科老師帶來的“師伴長假丨成實外國際部寒假自學錦囊”系列文章。

在經過兩個科學組和英語組老師們的叮囑後,今天,我們成實外國際部德育組的班主任們給大家寫了這樣一封信,跟大家分享如何面對疫情中,收穫成長。

各位親愛的同學及家長:

春節好!

不知道大家這段時間是如何度過的?

是否按照擬定的寒假計劃在進行?

是否認真完成了作業?

是否有在積極關心疫情的各類消息?

還是在晝夜顛倒地沉迷於電視和遊戲?

“停課不停學”自學錦囊三:來自班主任老師的一封信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如果這幾個問題觸及到了你的靈魂,那同學們請仔細關注老師們精心準備的自學錦囊。此前,科學組和英語組老師為大家介紹的疫情相關專業知識和可在家自學的學習資源(點擊藍字回看),也佈置了趣味小任務,豐富大家的寒假生活,希望每位同學都能認真閱讀學習。

今年的春節非常特別,本該是大家期盼了一年家人團聚、歡度春節的時刻,但卻因為來勢洶洶的疫情,一夜之間滿屏沉重的疫情報道,全民皆兵。這樣一次經歷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次危機,卻也是一次寶貴的人生“功課”。此刻,我們與你們一樣,都是措手不及的“學生”,大自然和社會都成了我們的“老師”。而作為“學生”,我們希望與你們分享,如何把這場突如其來的戰役當做一堂寶貴的課程去學習,以及在口罩與疾病背後,漫天信息新聞中,我們可以看到哪些將會助益我們一生的收穫。

生命

首先,我們希望你們看到生命,珍惜生命。

健康的生命是一切生活與追求的基礎,而很多人卻只在即將失去時才後悔沒有好好珍惜。所以,我們想要再一次向大家強調那些你們也許聽過很多次的細微的行為和健康的習慣:

衛生——戴口罩,勤洗手,遠離人群密集的場所;

作息——早睡早起不熬夜,少玩手機多運動……不讓病毒和疾病“乘虛而入”。

“停課不停學”自學錦囊三:來自班主任老師的一封信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疾病首先攻擊的,是免疫系統差的人群。我們無法預知可能遭遇的肆虐,但是我們能做好的是讓自己健康、強壯,保持健康的飲食作息習慣,加強體育鍛煉。

(PS:下學期體鍛活動,期待大家都能為了身體健康,更加積極認真地對待!)

公民

其次,這次疫情中,大家每天都看到了漫天的信息,也一定帶給大家很多新的思考,而我們想跟大家分享所有信息後面一個重要的概念:公民。

公民意味著你不僅擁有國籍,也擁有權利、義務和責任。以這次疫情的傳播為例,如果每位公民都能堅持自己的責任,不只想著自己,也想著他人與社會,戴好口罩、自覺隔離;如果每位公民都高度關注疫情的公開、透明,人人都彼此提醒、支持……那麼,情況會不會不至於如此嚴重?

“停課不停學”自學錦囊三:來自班主任老師的一封信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在這次疫情中,我們看到勇敢逆行的醫務人員,也遺憾地看到很多未能履行本職的公職人員,和很多缺乏公民意識的大眾。

我們希望你們看到並思考,除了響亮的口號和個別英雄式的犧牲外,作為每一個普通的公民,我們應該做哪些努力,讓這個國家這個社會更美好?

敬畏

第三,我們希望與大家分享從這場疫情的源頭看到的:敬畏,對大自然的敬畏,對勇敢和奉獻的敬畏。(和十七年前的非典和這次的新型肺炎一樣,專家的共識是認為與人類食用野生動物有關。)

“停課不停學”自學錦囊三:來自班主任老師的一封信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這場疫情從出現到爆發,讓我們看到了由無知無畏導致的巨大災難,那些以為自己“無所不能、不可戰勝”,便對大自然對生命對社會失去敬畏之心,突破底線,凌駕於一切法則之上。

“停課不停學”自學錦囊三:來自班主任老師的一封信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然而我們也看到那些面臨嚴峻的疫情依然挺身而出的人們,呈現給我們真正的勇敢:不是“無所畏懼”,而是“有所作為”。

使命

第四,我們希望大家從每一條疫情抗戰一線動態的報道,看到一個詞:使命。

醫務人員作為一個偉大的職業,在這樣的非常時期,又一次用專業與勇敢綻放出了人性的光芒。

他們穿著厚重的防護衣,高度警惕、認真護理,往往連續工作十多個小時以上,難以吃上一口飯,喝上一口水,雖精疲力竭,仍咬緊牙關。而辛苦並不可怕,讓人痛心的是這些堅守一線的白衣天使,時刻面臨著被感染的風險,時刻都有可能頹然倒下。

“停課不停學”自學錦囊三:來自班主任老師的一封信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這個世界之所以是美好的,正是因為有這些不退縮的人。他們將自己的奮戰,視為使命。除了醫護人員外,其實背後還有千千萬萬的人,為了保障我們的生活所需而努力著。抗疫中,那個默默捐口罩的小夥子,那對捐消毒水的母女,捐血汗錢錢的清潔工大爺和那些為醫務人員提供午飯、接送的市民。

這些讓人眼眶溼潤,肅然起敬的,這場災難中值得我們永遠記住的光芒!

“停課不停學”自學錦囊三:來自班主任老師的一封信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同學們,我們希望你們的關注不僅僅停在課本和分數,而是再多一分關心:關心疾病背後的科學知識關心疫情的發展,關心疫區民眾,在關心之外再多一些思考:

我們現在可以做些什麼?

通過學習,將來我們能為這個社會做些什麼?

批判性思維和媒體素養

第五,在這場疫情抗戰中,信息傳播方式的豐富,讓我們每天睜開眼就面對著漫天的海量信息,來自官媒、來自自媒體(微博、微信、QQ等)、來自坊間......,我們希望不傳謠、不信謠,而當信息的接受唾手可得時,我們應當要如何去甄別篩選,以對自己傳播的每一句話負責?

這也是我們希望與你們分享,也希望你們學習一個重要的素養:批判性思維和媒體素養。希望大家保持質疑發問的批判性思維,對海量的信息保持思考、保持質疑、保持責任心。

最後,我想對你們說

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在損害人們身體健康的同時,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衝擊。成實外國際部非常重視同學們的身心健康,為幫助所有學生及家長及時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心理關護,以下心理關護指南分享給大家

面對疫情我們可能會有這樣的感受

(一)因害怕疫情可能產生的身心反應

1.認知上:害怕自己或家人朋友被感染;擔心疫情難以控制;擔心就醫困難、物資短缺等。

2.身體上:頭暈、胸悶、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食慾不振、不舒服等。

3.情緒上:恐慌、害怕、擔心、焦慮、壓抑、情緒波動較大等。

4.行為上:頻繁刷屏查閱疫情的相關信息,反覆過度清洗消毒、測量體溫等,注意力無法集中、坐立不安等。

(二)因久居家中可能產生的身心反應

1.認知上:由於外出活動減少、無法走親訪友顯得很無聊;在家待著無事可做,不如睡懶覺、打遊戲等。

2.身體上:頭暈、疲乏、無力、食慾不振、不舒服、身體素質減弱等。

3.情緒上:無聊、枯燥、壓抑、孤獨、鬱悶、情緒波動較大等。

4.行為上:晝夜顛倒,生活無規律;沉迷於看電視打遊戲,生活較懶散;不是坐著就是躺著,機體活動大量減少等。

面對突發的疫情,如果你或者家人出現了以上的反應,時間在兩週左右都屬正常範圍,這是人類本能的心理反應,我們可以接納這種狀態,不必過於焦慮,允許自己對疫情保持應有的警覺。

面對疫情我們可以這樣積極應對

(一)做好衛生防疫,保持鎮定心態

1.堅持“宅、戴、洗”:減少外出,儘量待在家裡;外出時一定正確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房間的清潔通風及消殺,做好個人衛生防護。

2.科學認知:科學看待疫情,從正規、官方渠道瞭解疫情消息,不信謠,不傳謠。

3.積極支持:為了全面防控,成都市各中小學將隨時瞭解學生及家庭防疫情況,和家人一起積極配合有關調查,在疫情面前做負責任的合格公民。

4.樹立信念:保持“不幸只是暫時的,一切總會好起來”的希望感。相信政府,相信醫療團隊,相信當前的防控措施,相信大家的積極支持,我們總會戰勝困難。

(二)做好自我調適,建設積極情緒

1.學會照顧自己,保持充分的休息,不讓疫情過多影響心情,情緒是當下的第一免疫力。

2.減少不必要的擔心,儘量控制自己每天不超過一個小時接收疫情有關信息,尤其睡前不宜過多關注,保證入睡心情平和。

3.學會自我鼓勵。人類的自言自語,總能給我們以鼓勵。因此,當你為疫情而煩惱時,你可以自言自語或大聲說出來,如“這種難熬的時光肯定會過去的”“我按照要求做好了防範,我很安全”等,給自己以積極的心理暗示。

4.尋求支持系統,積極交流傾訴。交流是有效的釋放情緒的方式。如果你感覺不能自我調節時,建議多與家人談心交流,也可以通過便捷的電話和網絡與朋友聊天傾訴。

(三)做好自我管理,學會“主動休閒”

1. 合理作息,保持良好的學習生活節奏。疫情打亂了我們正常的生活秩序,但正好也是對自我管理能力的一次考驗和鍛鍊。在充分休息的同時,也要避免晝夜顛倒、睡懶覺、沉迷電視或網絡的行為,尤其要管理好自己的手機使用時間,保持合理有序的作息節奏。

2. 合理計劃,有效率地學習。給自己列一個令自己感到愉悅而有收穫的居家學習與生活清單,並有計劃地執行它。有效率地完成作業,拓展閱讀,練習字帖,適當預習新課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3. 保持運動。運動不僅有助於增進人的身體機能,還可以幫助減少精神緊張,增加愉悅心理。居家生活仍然也可以有多種運動方式,如跳繩、做操、瑜伽等。這個假期不妨與家人一起來創造性地“開發”一項新的家庭室內運動項目吧。

4.主動休閒。主動休閒指需要動些腦筋、花些心思才能享受到樂趣的活動。趁著這陣有空,而你們也正好有時間,不妨做一些自己平時想做而沒有時間做的事,比如閱讀、下棋、烹飪、手工、學習新技能等等。在主動休閒中,我們會感受到內心的寧靜和愉悅,會產生專注忘我的心流體驗,不僅可以減少疫情帶來的焦慮、無聊,還能夠提升生活質量,增進與家人的親情交流。

面對疫情我們可以得到這些成長

大難見真情,大愛見真心!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在這段慢時光裡,我們不妨停下匆匆的腳步,細細思考,還可以得到這些收穫:

1.珍惜生命:

面對無情的疫情,迫使我們直面生命的短暫易逝,並重新思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更加珍惜生命、敬畏生命、保護生命、熱愛生活。重新樹立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的觀念。

2.關注健康:

在疫情應對中,學習更多的健康知識和技能,養成良好的健康意識和行為習慣,如勤洗手,多通風,合理作息,健康膳食,尤其不食用野生動物及來路不明的食物等。

3.學會獨處:

停下了外出的腳步,居家時光也應該是高質量的,閱讀、繪畫、彈琴、唱歌、室內鍛鍊、學習新的家務技能......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嘗試著和自己獨處,也是一種成長。

4.增進親情:

不一樣的春節,不一樣的家人共處,借居家時光和親人一起多聊天交流、多彼此陪伴,讓濃濃的親情在這寒冷的冬日溫暖心靈。

讓我們從自身做起,用科學的防疫方式、穩定的情緒和健康的心態,積極面對、共克時艱!祝所有同學及家人平安,更願大家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行動,在這樣一個特別的新年中成長!

“停課不停學”自學錦囊三:來自班主任老師的一封信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今年的春節很特別

大家無法串門聚餐恭賀新禧

也很難和親人朋友外出遊玩

但是請相信待陰霾散去暖陽重歸

那些幸福時刻定將回到所有人身邊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成實外國際部德育組

2020年2月1日

“停課不停學”自學錦囊三:來自班主任老師的一封信


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公眾號:VirscendEducation_ID(成實外國際部)獲取更多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