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檢測“假陰性”疑雲:微調診療方案,增加“臨床診斷”

家住武漢市青山區的吳娟從來沒有這樣期待父親能拿到一個核酸檢測陽性的結果。

從1月26日出現乏力、咳嗽等症狀以來,吳娟父親一直在等待一個明確的診斷——如果沒有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他就無法收治入院。因為發燒反覆,吳娟父親已經全身無力,站不住了。

吳娟一家面臨的難題並非個例,一直作為新冠肺炎確診“金標準”的病毒核酸檢測在實踐中出現了假陰性的情況。

華中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徐順清2月9日晚間在湖北省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新型冠狀病毒侵害的部位主要是肺部,所以用核酸檢測存在一定的假陰性,也就是有一部分病人沒有檢測出來,就是漏診,這樣可能造成一些傳染源沒有真正地被識別出來,有擴大的風險。但同時,要在最短時間內篩查出確診患者,再進行集中收治,這對於仍處於高發期的疫情來說至關重要。目前,核酸檢測仍扮演著確診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參與過2003年SARS疫情防控的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主任李太生此前在接受澎湃新聞時表示,能夠通過核酸檢測儘快確診新冠肺炎,這是相對於2003年的防控來說更加有利的條件。

與此同時,隨著國家診療方案的調整和諸多醫學專家的重視,核酸檢測假陰性給確診帶來的漏洞正在收縮。

“這個問題發現以後,國家衛健委試行第五版的新冠肺炎診療方案開始把CT、臨床作為依據,現在病情的判斷不僅僅是核酸檢測陽性的出現,現在還有臨床的標準,連續三天沒有發熱,CT影像學有改善,這三個方面結合起來。”徐順清2月9日晚間說。

11日中午,吳娟訴澎湃新聞,父親10日一早已被收治到武漢青山區集中隔離點。她們仍在等待父親第二次核酸檢測的結果。因為隔離點醫療條件有限,父親住進隔離點後每天依舊要去往武漢市第九醫院打針。

確診必過的一扇“門”

從武漢“封城”開始,吳娟才意識到這場疫情的嚴重性。但她更萬萬沒想到,疫情的陰霾會降臨在她的家庭。

1月26日,正月初二,吳娟的父親出現了腰部痠痛、渾身乏力、咳嗽等症狀。此時,距離武漢 “封城”才剛剛過去3天。

為了幫父親買消炎藥,吳娟跑遍家附近的藥店,都沒有買到,連治療流感的奧司他韋也都賣完了。無奈之下,她只好買了10盒兒童版的奧司他韋給71歲的父親服用。

此時,父親還是很倔強。他始終認為自己的症狀是因為開窗透氣時睡著導致的著涼而已。一直到2月3日,父親都沒吃藥,身體不適愈發嚴重。

2月4日一早,父親乏力到不願起床,臉色發紅,測量體溫是37.4°C,去青山區的一個社區門診做了血常規檢測後發現,他的白細胞、淋巴細胞的比例都比較低,還伴隨發熱,社區醫院建議送至華潤武鋼總醫院做CT檢查。

當天,CT診斷結果為雙肺感染性病變,醫生認為是病毒性肺炎,開了奧司他韋、蓮花清瘟顆粒,建議他回家隔離觀察,如果高燒至38.5°C以上,再到醫院就診。

儘管有了這樣的CT檢查診斷結果,但按當時國家衛健委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規定,確診病例需有“呼吸道標本或血液標本行實時熒光RT-PCR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簡單來說,就是核酸檢測結果顯示為陽性。

這成為吳娟父親能否確診的一扇必須打開的“大門”。

“假陰性”疑雲

2月4日晚,吳娟父親高燒到39°C。

吳娟趕緊送父親到武鋼總醫院看病,儘管該醫院不是定點醫院,但離家比較近。醫生開了10天的藥,只能在門診輸液。好在當晚,醫生告知第二天一早可以到醫院來做核酸檢測,吳娟才覺得又有了希望。

然而,第二天,當他們準時趕到武鋼總醫院後,發熱門診醫生說當天只有20個核酸檢測試劑,在登記名單上沒有吳娟父親的名字,當日的試劑已用完,要再等一天才能到醫院檢測。

因為發燒反覆,吳娟父親全身無力站不住,只能蹲在醫院的走廊上休息。

吳娟說,當天,正好有領導到武鋼總醫院巡查疫情防控工作,看到她父親縮蹲在醫院走廊,就上前瞭解情況,隨後安排老人家走“綠色通道”,總算做到了確診的關鍵一步——核酸檢測。

只有核酸檢測陽性,才算確診,父親才有可能、有資格、有床位入院治療。“但如果不是陽性呢?”吳娟心裡還是隱隱擔憂。

事實上,她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針對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測假陰性的問題陸續浮出水面。

2月5日晚間,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做客央視《新聞1+1》時表示,並不是所有的病患都能檢測出核酸陽性,對於真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病人,也不過只有30%至50%的陽性率。通過採集疑似病例咽拭子的辦法,還是有很多假陰性。

2月6日晚,引起全網關注的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院李文亮病危,在經過數小時搶救後不幸去世。根據李文亮生前發佈的微博顯示,他在經過三次核酸檢測之後才被正式確診,前面兩次核酸檢測結果都為陰性。

2月7日中午,吳娟父親的第一次核酸檢測結果出爐,顯示為陰性。但此時,父親仍高燒不退,意識也有些模糊了。當天下午,她的父親再次去武鋼總醫院檢測了血常規、CT檢查,CT影像診斷較第一次顯示的病情更加嚴重了。

醫生建議吳娟的父親到九醫院複查,因為武鋼總醫院不屬於定點醫院,不能判定新冠肺炎假陰性,並給她開了轉院通知書。

2月8日上午,吳娟父親去了武漢市第九醫院,帶著之前的檢測結果給醫生看,不過還得先在門診輸液等待。

社區也在努力。2月9日早上,在接到社區工作人員電話通知後,吳娟帶著父親到第九醫院做了第二次核酸檢測,大概兩到三天後可以出結果。她說自己甚至有些期待父親核酸檢測結果是陽性,那樣才能夠儘快住院治療。

上海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專家組組長周新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也表示,假陰性還涉及到許多方面,包括不同人呼吸道敏感性差異、採樣方式差異以及不同試劑盒公司生產的差異,種種原因都可能造成假陰性的出現。

“補充方案”來了

核酸檢測假陰性的出現,也讓針對新冠肺炎的診療方案作出微調。

疫情發生後,國家層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不斷更新,截止2月5日發佈了試行第五版。這一版的診療方案在病例診斷上,將湖北省和湖北省以外其他省份進行了區別對待。

湖北以外其他省份仍然分為“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兩類。但是湖北省增加“臨床診斷”分類。“疑似病例”標準修改為:無論有沒有流行病學史,只要符合“發熱和/或呼吸道症狀”和“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細胞計數減少”這2條臨床表現,便可考慮為疑似病例。相當於疑似病例標準放寬了。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學特徵者,為臨床診斷病例。確診病例診斷標準沒變。

核酸檢測假陰性導致的漏診問題也正引起專家的重視。

2月9日晚間,在湖北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華中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徐順清表示,新型冠狀病毒侵害的部位主要是肺部,所以用核酸檢測存在一定的假陰性,也就是有一部分病人沒有檢測出來,就是漏診,這樣可能造成一些傳染源沒有真正的被識別出來,有擴大的風險。

徐順清認為,這個問題發現以後,試行第五版的診療方案把CT檢測等臨床症狀作為依據,現在病情的判斷不僅僅是核酸檢測陽性的出現,還有臨床的標準,連續三天沒有發熱,CT影像學有改善,這三個方面結合起來。

武漢人李青一家是上述第五版診療方案的受益者。

2月3日,李青的公公婆婆和奶奶三人一起到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進行核酸檢測,三人的核酸檢測結果顯示,婆婆和奶奶為核酸陽性,確診新冠肺炎後得以住院治療。

然而,通過CT檢測結果顯示,公公才是三人中肺部感染最嚴重的,而且有擴散,但是核酸檢測結果顯示陰性,醫生讓他重新排隊做核酸檢測。

李青告訴澎湃新聞,公公後來因為出現了較為嚴重的感染症狀,以臨床診斷標準為判斷,於2月7日獲得了住院治療的機會。

對於湖北省的新冠肺炎患者來說,如果未出現嚴重症狀,為了降低傳染風險,試行第五版診療方案要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發現符合病例定義的疑似病和臨床診斷病例後,應當立即進行隔離治療。疑似病例和臨床診斷病例要單間隔離,對疑似病例和臨床診斷病例要儘快採集標本進行病原學檢測。

出院標準不再單一

武漢人劉桐70歲的母親就是因為兩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無法確診,但有一定的肺部感染症狀而住進了隔離病房。

他的母親發病是在1月23日。成為疑似病例之後,劉桐母親在武漢市第八醫院的病房隔離。從1月26日到現在,她一共做了兩次核酸檢測,醫院並未通知他結果。但醫院公告顯示,48小時內未通知就是陰性,他就默認母親的結果也是陰性。

劉桐母親此前的CT檢查結果就顯示雙肺感染。讓他較為擔心的是,由於不是確診患者,母親所住的並非是單人間的隔離病房,而是六人間,裡面都是像母親這樣無法確診的人。劉桐擔憂,如果存在假陰性的情況,會不會出現交叉感染。

好在,他的母親當前身體狀況趨於穩定,但是疫情還在高發期,陳桐無法確認母親是否可以出院,是否確定不是新冠肺炎患者、不具備傳染性。“只能再待幾天看看了。”他說。

對於痊癒出院的患者來說,核酸檢測同樣是必經的一道程序。假陰性的困擾同樣存在。

在試行第四版以及之前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中,新冠肺炎患者解除隔離和出院標準就是體溫恢復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狀明顯好轉、連續兩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陰性(採樣時間間隔至少1天),可解除隔離出院或根據病情轉至相應科室治療其他疾病。

如果出現連續兩次給感染者做核酸檢測結果都是假陰性,那將影響對病癒患者的判定。

相應的補充出現在了試行第五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中。該方案對出院標準要求有所增加,需從核酸檢測、臨床症狀、肺部的影像學三個方面來判斷是否可以出院。

周新告訴澎湃新聞,普遍來講,患者如果符合核酸檢測兩次陰性,基本上是可以安全地出院。出院以後再回家居家隔離兩週,會更加科學和安全。

“要減少假陰性,採樣就要準確,採樣的方法要正確。”周新表示,對於採樣的醫護人員來說,要經過規範的培訓。患者自行咳嗽咳出來的痰液可以做採樣,灌洗液也可以做核酸的檢測,如果能夠取到深部的呼吸道的標本,它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就非常高。對大部分患者來講,是能夠準確檢查出來的。

參與過2003年SARS疫情防控的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主任李太生此前在接受澎湃新聞時坦言,能夠通過核酸檢測儘快確診新冠肺炎,這是相對於2003年的防控來說更加有利的條件。

吳娟訴澎湃新聞,2月10日一早,父親已被收治到武漢青山區集中隔離點。她們仍在等待父親第二次核酸檢測的結果。

(吳娟、李青、劉桐為化名,實習生閆彩琪亦對此文有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