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農村成家的年輕人總是帶著老婆孩子去父母家蹭飯?

酒伍陸


有一個成年人結婚也有幾年了。孩子十多歲了,老婆比較懶,也比較笨。經常不做飯,甚至作出的飯不好吃。農村人嘛,孩子離父母不很遠,這結了婚的人就經常到父母的家裡吃飯,父母知道孩子的難處,心裡不滿意,疼兒子也就不做聲了,分出家去了,分不出兒子去。誰叫兒子是自己養活的呢!

可還有沒媳婦的兄弟,因為是最小,父母兄弟都寵著,說話比較隨意。看到已經分了家的哥哥經常來吃飯,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道:"分開家了天天來吃飯,您家沒有飯阿!俺一家人做多少飯是一定的,你來吃了,俺吃什麼!一頓都吃俺兩個人的還多!還要臉嗎!"

看看!這話多重啊!可人家不在意,照樣自己拿起飯碗,自己盛上,一碗不夠還繼續……難怪這弟弟口氣那麼重。要讓我的話直接走人。我們兄弟也好父母也罷,都是比較尊重的。有時候碰著飯點兒,連拖帶讓總覺得不好意思,我們已經不是一家人了,他們的東西屬於他們,他們的東西我們沒有付出什麼,太隨便的享用總有點不太妥當。

古人說,父子分居財有各別。這句話很容易理解。既然分開家了,各種財物應該分清楚,你的是你的,父母的是他們自己的。不能像婚前那樣不懂規矩。在過去更顯得重要,父母不止一個孩子,要照顧其他人的感受。孩子多都這樣的話,那就不成體統了!

現場不一樣了,大部分孩子少,一個或兩個,孩子們平常都忙,有時一頓兩頓的蹭飯也是一種孝道。有些父母盼望著孩子來蹭飯呢!可事情總得有個度,要是因為自己懶愁做飯,或者是賺便宜那就另當別論了。不可取!不可學!


花生常態


怎麼理解呢,我覺得不應該叫蹭飯,雖然孩子成家不住一起了,但還是一家人,偶爾和父母一起吃個飯,聊聊天,我覺得挺好的。我自己常年不在父母身邊,我會打電話給姐姐,讓她經常回家和父母一起吃飯,特別是過節的時候。姐姐有時比較客氣,每次回父母那裡還要帶點吃喝的禮物,我的父母就覺得姐姐太客氣了,顯得很生分。從父母內心裡,他們很是希望孩子經常回家。

實際上,兒女大了,都各自成家立業了,忙於工作、忙著帶小孩子,和父母陪伴的時間少了許多。站在父母的角度,還是很希望孩子經常回家,一大家子一起也很熱鬧,一起做飯、一起吃飯、一塊兒聊天,這種氛圍總比讓老人自己在家孤獨寂寞要好。

當然, 已經結婚了,經常到父母那裡建議偶爾還是帶點禮物,雖然老人不圖你這些,但這是對長輩的尊重,回到家,也別把自己還當孩子了,幫著做點家務,讓老人適當休息一下,更能體現家庭的其樂融融。

父母年紀大了,經常去父母家裡聊會天也是很好的,不一定非要在父母家裡吃飯,孝順不在於禮物,更多的是陪伴。


漁人草舍


父母和子女不是一家嗎?什麼時候也是一家人,只不過有時候不在一起住而已。我兩套房子,我住一套,父母住一套,我們姐弟四個住的離父母都很近,有空就去,誰想吃什麼就買點什麼,一起做,一起陪父母吃吃飯,說說話,父母也不寂寞了,有時候父母還打電話讓過去吃飯了。有父母在的地方就是我們的家,我們始終覺得都是一家人,所以不存在蹭飯一說。


用戶6600783512183


因為他是我父母啊,所以我們要去吃飯啊!也讓孩子感受一下爺爺奶奶公公婆婆辛苦,因為父母做的飯好吃,只要帶著老婆孩子去吃飯,父母一般很開心,做飯好吃,殺雞殺鴨來招待這時候父母雖然感到很辛苦。但是心裡美滋滋的。父母希望他做的飯菜你們都能把它吃光光。那父母更高興,這也是父母的希望,兒孫滿堂、做飯給你們吃算得了什麼?

當然,有的父母就不是這樣想了,如果是這樣子,年輕人也不會帶著老婆和孩子去蹭飯,因為去也沒有飯吃。也要看你這個年輕人成不成氣候了,你要是每天好吃懶做的,你父母也沒錢天天煮飯給你吃,這也不是父母想看到的,父母要的是奮發圖強,和諧美滿;才有吃飯的氛圍。

年輕人帶著老婆孩子回家吃飯,這意味著家庭和諧興旺。這時候是老人最幸福的時候。




雲南二華


比如說我父母這一輩,基本都退休了。在家裡閒著。不能說最大的心願是盼著孩子回來吧,但是孩子回來吃頓飯心裡還是高興的。當然啦,具體情況還是要具體到個人家庭。有的父母總覺得自己的孩子還小,而且從小到大什麼事情都親力親為,基本都不用孩子操心。孩子就算長到50,他們依然會操心。這類父母。孩子天天去家裡吃飯,只要父母經濟條件允許,身體也好,父母都是開心的。

還有些父母。有自己的事業或者工作不會天天圍繞著孩子生活。那可以一週兩週去一次。


業餘文化仁


我大娘就是這樣。為兩個兒子一個女兒辛苦了一輩子。大哥二哥結婚十六七年。小孩兒出生沒幾個月就把小孩給大娘撫養。吃喝拉撒。上學看病。都是老兩口在照顧。現在女兒馬上要生小孩兒了,老兩口又在合計著能不能過去照顧女兒。總說把小孩交給他們的父母自己撫養。今年說明年說,到現在一大家子也還是她在操持。好在,大哥二哥也還算爭氣,家裡面也還過得去。

現在小孩都大了。都上初二初三了。這兩年大爺大娘明顯感覺力不從心。身體不如以前。現在想想大娘真是個好人。我妹妹剛出生的時候她也照顧過。現在我在外面打工,我老婆在家裡面。大娘也會時常幫襯。

其實道理她也懂。但她就是放不下,想要兒女們過的輕鬆點,再說了,現在一大家子都不去打擾她,她自己反而心裡面過不習慣。只能希望老人家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吧!






農村劉二胖


說這樣的話就是沒把孩子當家人,孩子結婚了也是自己的孩子家人,什麼叫蹭飯吃,你這樣的想法怎麼讓一家人和睦,一家人別說兩家話,可能我家族大吧,從小就是一大家人在一起,結了婚也是願意和公公婆婆自己的父母一起吃飯,感覺一大家子在一起吃飯熱鬧,所以我覺得和有些人不一樣自己,也是家庭家族的影響吧。


善良是遺傳基因


關於這個話題個人還是有些自己的觀點。我也是個有兒子兒媳的人,每天到了下班時間兒子媳婦就會打電話來問“:媽做啥好飯了,我們回家吃哈。”我呢都會很高興的回,快回來吧飯都快涼了,偶爾兩人不回來心裡會不舒服。其實並不是說自己想怎麼去討好孩子們,只是感覺在自己身體很好的時候幫他們在飲食上好好調節調節,希望他們忙碌了一天回到家能舒舒服服的吃上一頓可口營養的晚飯,緩解一下一天的壓力。聲明我也在農村!





菩提樹下1618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但我不覺著這是什麼問題

我已成家 兩個小孩, 有一兄弟 今年16歲。我們都不覺得這是什麼問題 在農村 這恰恰是和睦的表現 老人想和孩子一起 享受天倫之樂 我們也能把更多的時間或精力用在工作或學習上 一家人其樂融融 挺好。


168小嶽


這個問題只要他父母沒有意見,外人不必在意,也許是父母要他們去的,或者是小倆口家離父母家不遠,交給父母一定的生活費等,具體外人不知道,沒有必要拿來說事,但他父母是有權說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