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该如何进行随访检查?

Right^岸


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主要类型,约占到85%左右,主要包括肺腺癌、肺鳞癌两类,早期是以手术治疗为主,ⅠA期术后不需要辅助化疗,5年生存率在90%以上,ⅠB期术后有高危因素的病人考虑辅助化疗,5年生存率也不错。术后除了规范化治疗、运动锻炼、营养支持等措施减少复发,还需要定期复查、监测肿瘤复发迹象,以便早一点采取应对措施。



术后复查最好见到主诊医生,因为他们清楚具体情况,会做一些临床检查,比如锁骨上有没有肿大的淋巴结,肺部呼吸音什么情况,腹腔会不会有积液。还有些蛛丝马迹,病人可能认为没什么,医生也许不会这么认为,通过线索排除异常。

辅助检查是复查的主要内容,血、尿、粪三大常规检查;肿瘤标记物如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CY211、鳞状细胞抗原SCC以及一些糖类抗原,肿瘤标记物持续增高、突然增高都应引起重视;胸部CT需要拍一下,看看肺窗有没有新的结节?肺癌易发生骨转移,尤其肺腺癌,骨核素扫描是骨转移首选的检查方法;脑是肺癌又一容易转移部位,CT或磁共振,以增强磁共振最为精准;还有肝脏、肾上腺也是要重点检查部位,腹部超声、或CT;PET-CT由于太贵,轻易不上场,在难以判别时考虑使用。

早期肺癌术后没有症状、或者症状平稳,推荐术后1-2年,每半年1次,3年以上1年1次,如果新的症状发生就得追查原因。在复查的过程中,病人的身体状态、心理状态也都应注意,比如有些人焦虑、担心复发,复查没问题也安心了,复查不是一定要发现问题么。科学抗癌,关爱生命!我是 ,感谢您的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