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希特勒只发展经济不侵略,德国现在能成为世界第一超级大国吗?

共跳滴水线子


德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国,却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迅速崛起,那么如果德国只发展经济而不发动战争,德国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超级大国吗?事实上绝不可能,原因在于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德国的经济发展,而德国的对外侵略扩张,一定程度就是为了挽救国内经济。如果德国不对外扩张,经济将极可能走向崩溃,根本无法顺利发展。

一战后的世界经济繁荣,实际上是一种不平衡的繁荣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世界经济迅速步入繁荣期,然而作为战败国的德国,不仅背负了巨额战争赔款,且根本无力恢复经济。于是,为了保证德国能够负担战争赔款,西方战胜国不得不想方设法的挽救德国经济。

△“道威斯计划”签署现场

1924年4月9日,协约国赔委会专家委员会主席、美国人查尔斯·盖茨·道威斯拟定了一项解决赔款问题的计划,史称“道威斯计划”,该计划经同年7月16日至8月16日的伦敦会议(英、法、意、日、比、希、葡、罗、南、美参加)讨论通过,于同年9月1日开始生效。

该计划的核心内容,其实就是通过改组德意志银行、实行货币改革、提供贷款援助等方式,帮助德国恢复经济,从而保证其有偿付赔款的能力。“道威斯计划”执行之后,英美等国开始通过贷款帮助德国恢复经济,而这些资金为德国经济的恢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英法等国虽然是一战战胜国,但同样是美国的债务国,德国虽然需要向英法等国进行赔款,但英法等国同样需要向美国偿还贷款,这使得大量热钱纷纷涌入美国,导致美国的黄金贮藏量从1913年的19.24亿美元上涨到了1924年的44.99亿美元,且占到了当时世界黄金总贮藏量的一半。

因此,虽然一战后世界经济一度步入繁荣期,但这种经济繁荣实际上是一种不平衡的繁荣。由于早期美国对外大规模贷款和投资,使得这种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抵消,但这种抵消却是治标不治本,且使得这种不平衡开始迅速加剧。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的大暴跌,由于发生在星期四,因而又被称为“黑色星期四”。股市的暴跌使得美国开始从欧洲大量抽回资金,就此导致这种不平衡的繁荣开始破裂,就此引发了人类社会遭遇的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深刻的经济危机。

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促使了独裁者的上台

这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大萧条,使得中欧和东欧许多国家的制度开始破产,德国为了自保,不得不延期偿还外债,而这又危及到了英法等国银行家,导致资本开始出现短缺。

由于资本的短缺,导致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中,出口和国内消费都陷入锐减,而没有了市场又导致大量工厂关闭,而货物的缺失又导致货物运输降低,又危害到了船运业和造船业。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下,全球经济开始陷入大萧条。

经济大萧条造成的另外一个严重影响就是失业人口的增加,由于工厂的大规模倒闭和关停,使得大量工人长期处于失业当中,而这在工业化国家中表现的极为突出,例如到1932年时,美国的失业人口高达1370万,德国则有560万,英国也达到了280万。

大量的失业人口导致各国政治产生剧烈动荡,在这种大背景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变得摇摇欲坠,“浪漫-极权主义”政治运动开始出现,阿道夫·希特勒、贝尼托·墨索里尼、东条英机等独裁者趁机崛起,开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以当时的德国为例,希特勒利用德国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仇恨和经济危机爆发的绝佳时机,将民族主义演变为民族复仇主义,促使了纳粹主义的形成。德国纳粹主义首先把矛头指向国内的犹太人,宣称北欧雅利安—日耳曼人是上苍赋予了“主宰权力”的种族,而犹太人是劣等民族,应予淘汰和灭绝。

与此同时,希特勒批评其他政党脱离了群众,特别是底层人民,包括工人阶级和青年人群,底层人民由于生活陷入困顿,于是便成为了希特勒的鉴定支持者。与此同时,由于德国中产阶级在经济危机中生活水平一落千丈,相较于底层民众,他们对纳粹主义更是有着一种狂热的追求和拥护。

老牌帝国为自保实行经济封锁,德意日等新兴国家被迫走上对外扩张之路

这次经济危机对西方各国的经济产生了致命打击,各国相继发生了深刻的货币信用危机。西方国家为了自保,相继废除了金本位制,纷纷推行不兑现的纸币制度,进而导致资本主义国际金融陷入混乱之中。

由于商品的严重滞销,国际市场和投资场所开始成为各国的争夺焦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斗争日益激烈,而为了争夺国际市场和投资场所,同时为了对抗其他货币,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纷纷组建货币经济区。

1931年9月,英国联合英联邦各成员国(加拿大除外),以及瑞典、挪威、丹麦、葡萄牙、埃及、伊拉克、阿根廷、巴西等国家组成英镑集团。法国联合布基纳法索、喀麦隆、象牙海岸(科特迪瓦)、尼日尔、新喀里多尼亚及法属波利尼西亚等国组成法郎集团。美国则联合加拿大、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多米尼亚、厄瓜多尔、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利比里亚、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菲律宾、委内瑞拉等国建立了美元集团。

△英联邦成员国

这种基于货币形成的经济区具有极强的排他性,虽然稳定的市场和投资场所对于稳定本国经济具有良性作用,但无疑使得德意日等新兴国家遭受了沉重打击。这些国家由于是新兴经济体,货币在国际市场上可以说毫无优势,自然无法与其他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竞争。

黄金本位制的崩溃,再加上货币经济区的形成,导致德意日等国经济受到了严重威胁,为了避免本国经济崩溃,他们只能选择通过对外扩张的法西斯主义道路,从而通过武力扩张的方式,掠夺稳定的工业原料来源和商品销售市场,从而组建自己的经济区。

△军事工业迅速提振了德国经济

此外,采取对外扩张的方式,还可以促使本国军事工业蓬勃发展,从而将本国经济从崩溃的边缘拉回来。以德国为例,希特勒上台前曾承诺“让德国每一户人家的餐桌上有牛奶与面包”,但他面临着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那便是大量的失业人口,如果不能解决失业问题,那么是无法达成这一目标的。

由于德国缺少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为了最大限度的消灭失业,在已经确定对外扩张的情况下,他选择了大搞国防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修建高速公路、飞机场、兵营、齐格菲防线,以及大规模的军事工业,同时通过扩军和实行劳动义务制解决了失业人口问题。

事实上,希特勒的手段堪称成就非凡,德国在1933年的失业率为20%,1934年为20.5%,此后便开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1935年便迅速下降到了9.6%,1936年为5.7%,1937年为2.5%,而1938年仅为0.95%,而到1939年时德国仅有几万人失业,基本达到了“消灭”失业的地步,甚至还出现了劳动力短缺,而且真正实现了“让德国每一户人家的餐桌上有牛奶与面包”的承诺,而这也是德国民众对其广泛支持的原因。横向比较,德国的失业率不仅低于英国的8.1%,比利时的8.7%,荷兰的9.9%,甚至比已经走出经济危机、失业率仅为1.89%的美国还要低。

然而,这种经济的复苏,却是以不断的对外扩张为前提的,而这种扩张又促使了国内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膨胀,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下,德意日等国对外扩张的步伐已经很难停下来,而如此大规模的扩张,世界大战已经在所难免。

综上所述,德国走上对外扩张道路其实有一定被迫的成分。在全球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之下,德国如果不进行对外扩张,那么经济必将走向崩溃,是否能够重新振兴都是问题,何谈成为世界第一超级大国?


香茗史馆


如果我们深入研究希特勒以及德国的这段历史,就会明白,希特勒之所以牟足了劲发展经济,就是为了发动侵略战争,他的经济是完全为战争服务的。



希特勒于1933年被当时的德国总统兴登堡元帅任命为国家总理,1934年兴登堡死后他便取消总统职位,将其职能与总理合并,称元首,将所有军政以及经济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知道,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于1929年爆发经济危机,各国均在不同程度上遭受着损失以及动荡。希特勒在上台前称经济危机是因为“政府无能”,是政府接受《凡尔赛和约》和战争赔款及奉行“社会主义”政策的结果,是共和国和历届政府毁灭了德国的一切。他掌握国家权力之后,承诺“让德国每一户人家的餐桌上有牛奶与面包”,也承诺让资本家以及金融家有更好的投资环境,总之,每个阶级他都许诺了一点东西。而与此同时,他通过政府干预,大力兴建水坝、高速公路、铁路及其他公共基础设施,提供大量工作岗位,解决了就业问题;而且,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税收、扩大国债和实行通货膨胀,缓解国内经济压力;与此同时,政府大规模进行军事采购和订货,一方面是为了刺激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战争做准备。



不得不说,这些措施使得德国经济很快走出了经济危机,这在当时相比于一潭死水般的欧洲,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经济恢复使得希特勒获得了国民的热烈拥戴。在二战结束后甚至有很多德国人认为如果希特勒在当时死去,那他就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理之一。

经济与军事总是相辅相成的。我们现在说经济发展是基础,但是一味地发展经济,不均衡其他方面,尤其是军事方面的发展,是无法在当今残酷的国际环境中立足的。当时的德国受到《凡尔赛和约》的极大约束,不仅在经济上对德国进行疯狂的掠夺和惩罚,而且严格限制德军的军队数量,不允许德国拥有空军,路面部队严格限制在?以内。如果希特勒仅仅着眼于发展经济,追求经济的繁荣,那么一旦与英法等国发生摩擦,两国立刻可以《通过凡尔赛和约》,甚至动用军事进行威胁震慑。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是几乎无法反击的。因此,谋求打破和约,重新拥有武装力量,就是希特勒初期最大的心愿了。



其实,当今就有这样的例子。德国与日本二战失败后,遭受国际社会制裁,所拥有的武装力量被极大地限制。两国也是一心发展经济,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绩。德国被称为欧洲的“火车头”,在经济上对欧洲影响极大,而日本则一度是全球第二经济体,然而两国却都没能成为超级大国。甚至在很多事情上,还得仰人鼻息。也是有鉴于此,日本总是千方百计想要打破制裁,重新加强自己的武装力量,这一点还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所以,在现今的世界格局中,经济十分重要,但是军事实力,可以说是万分重要。如果没有獠牙,你长得再肥,不过是别人眼中的一头肥猪罢了。

(全文完)


小文章大视野


题主的问题是:假如希特勒只发展经济不侵略,德国现在能成为世界第一超级大国吗?

可以肯定的说,如果希特勒只发展经济不侵略,德国现在的经济地位和现在不会有本质的区别。顶多在军事和政治上更加独立,而不会被美国和英国所左右!

希特勒统治德国时期,德国工业占世界比重最高的时候是1942年,当时的德国工业产量大约达到了世界的四分之一,位居欧洲第一位。但是,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工业国,占到了世界工业产量的4成左右!

不过,1942年的德国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侵略了大半个欧洲。也就是说,当时的所谓德国的工业产量是集合了大半个欧洲 才实现的!

如果是德国自己肯定远远达不到这个比例了!

德国无法成为超级大国的原因有二:

  • 第一,体量不够。

无论德国有没有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他的人口也不会在今天超过一亿。二战的原因让德国失去了12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不过即使没有二战的割让,德国的领土面积也才47万平方公里。

而由于一战的原因,德国在海外本来就不多的殖民地也失去了,所以他只能依靠这不到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来苦心经营!

目前,世界人均GDP最高的国家是摩洛哥,人均GDP高达16万美元,即使德国发展到今天成为人均GDP第一大国,和摩洛哥相当也不会超过17万亿美元的GDP,还是比不上美国。

  • 第二,没有热战也会有冷战!

假如希特勒不发动战争,很可能第二次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但不要忘了,列强的竞争是无时无刻都在进行。

即使没有热战,各大强国之前也会爆发冷战。这包括为了避免战争来临时准备不足而进行的军备竞赛,也会出现为了削弱对手进行的经济战!

德国只要崛起,由于一战的原因,各大列强都会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比如,即使在德国入侵波兰之前,欧洲各国都已经在整军备战,除了德国和苏联拥有超过300万大军之外,法国为了应对德国随时可能到来的入侵,也已经进行了全国总动员,在法国战役爆发前已经动员了117个师。

所以,即使没有爆发热战,欧洲各国也会武装大量部队预防战争的爆发。此时,各国被高额的军费拖累,一定会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反观美国,因为在大西洋另一头,照样可以向一战前一样隔岸观火,搞不好还能在欧洲列强搞军备竞赛的时候接点单子。

到最后,欧洲列强精疲力尽,美国却在这段时间高歌猛进维持了世界第一经济体的地位!

所以,德国照样不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超级大国!

不过,由于此时德国已经突破了《凡尔赛合约》的限制,无论在军事还是政治地位上都已经成为一个正常国家,也算是一种收获!


历史风暴


这个提问,多少有点毛病,

德国之所以发动战争,就是因为经济和科技太先进太发达了,

朋友们可以了解一下,

喷气式飞机是谁发明的,

导弹、原子弹是谁发明的,

……,

就当时的工业水平,科技水平是任何国家都比不了的,

假如它不发动战争,也可能会有别的国家去打它,

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小国太先进了,它的周边大国怎么想,其余大国又怎么想,

所以,德国如果光是发展经济是不可能的,国际社会也会给它下拌使坏,

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猛禽950


当时的德国遭遇着内忧外患,已经到了一个十分紧急的关头。在国家内部,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对德国经济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德国经济破败不堪。举个例子,德国的土豆价格由几十马克涨到900亿马克一公斤,严重程度可见一斑。有些人对希特勒明明已经夺取了德国的政权还要发动一场世界性的大战十分不解,既然已经成为了国家的元首那为什么不好好发展经济呢?实际上希特勒和他的幕僚似乎并不擅长于对国家的经济管控。从1936年赫尔曼戈林全权负责帝国四年计划开始,德国经济就由一群门外汉掌管着,并走向了战争的不归路。

在赫尔曼戈林负责掌管经济之前,德国的经济改革总设计师亚尔马·沙赫特在德国推行“封闭经济”这一政策。沙赫特的想法很简单:他打算切断德国所有的对外贸易,让德国达到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的状态。这样德国经济从此以后就不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贸易保护主义的高墙里茁壮成长。1936年左右,德国的经济开始有了复苏的迹象,沙赫特向希特勒建议停止封闭式的经济模式,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加大自由贸易在经济中的比重。如果希特勒采纳了这个建议,那么二战也许就不会爆发。然而对于希特勒来说,封闭式经济不是为了恢复经济,而是要发动战争。希特勒对于经济的认知非常粗浅:他认为依赖国际贸易的国家是软弱的,因为国家不应该被国际市场左右。在希特勒眼中,经济政策就是为战争作服务的,也就是说从刚开始的时候,他就有着称霸欧洲的野望。
于是希特勒把掌管经济的人由沙赫特换成了赫尔曼戈林。与沙赫特相比,赫尔曼戈林完全就是一个门外汉,他对经济一窍不通。这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希特勒完全不重视德国的经济发展,对他来说,在政治与战争面前,经济不值一提。经济只是为所谓国家“伟大事业”做贡献的工具。到了三十年代末,当德国政府已经榨自己的国家后,希特勒希望把更多的东欧土地纳入他的封闭经济体中。当然这一切本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名正言顺地获得,但希特勒对经济的片面理解使得德国只能通过侵略扩张来获得这些资源。也就是说,希特勒发动战争就是为了发展他理想中的经济体系。


兵器世界


希特勒借助经济危机上台,上台之后花费大量精力治疗经济危机。希特勒在治理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展现了自己在经济上的能力。希特勒仅用了四五年时间,就治疗了经济危机。到了1936年,德国完全走出了经济危机,德国的各项经济指标都超过危机前。当时的德国工业指标成为仅次于美国和苏联的第三经济强国。希特勒治疗经济危机之后,逐渐走上了对扩张的道路,最终成为德国成为成为二战的发起国,并且在二战中被打败。

如果希特勒上台之后,只一心一意发展经济,而不是走上对外扩张侵略的道路,德国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超级大国吗?我觉得即使希特勒全力发展经济,也很难成为世界第一超级大国。

超级大国是指极端强大的国家,当然这个极端强大包括经济、军事、文化、政治、人口、国土面积等多方面的综合实力。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世界上曾经出现过三个超级大国,大英帝国、苏联和美国,现在美国也是世界上唯一现存的超级大国。现在还有一些国家有成为超级大国的潜力,比如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家。我们熟知的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强国则不在潜在超级大国之列。

希特勒上台之时的纳粹德国,在当时并不是一个强国,但是一个经济强国。德国有成为超级大国的经济基础。一战以后,德国在废墟中重建,到了二十年代末德国已经成为欧洲资本主义第一经济强国。此时的德国工业产值仅次于苏联和美国,德国在经济上貌似有具备成为超级大国的潜质。但是德国的经济基础则相对薄弱,德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美国资金的输出。当时的经济水平都没有成功超越美国和苏联,德国即使成为超级大国,也不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超级大国。即使没有二战,德国也很难成为超越美国的超级大国。

超级大国,也需要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做为支撑。一战以后,德国成为战败国,遭受到了《凡尔赛和约》的束缚。德国的陆军被限制在十万人,海军只得拥有一些轻型舰艇,不准拥有空军,不得拥有重型武器。希特勒如果只发展经济,不对外侵略的话,也势必很难突破《凡尔赛和约》的种种束缚。到时候的德国将会和现在的德国差不多,单只脚走路,经济上成为一个巨人,政治和军事上却是一个矮子。当时的国际环境和现在不同,当时战争的威胁也远比现在要大很多。当时德国周边强国环伺,苏联、法国和意大利等国都有可能是德国的威胁。德国有可能将自己养成一只肥羊,结果成为大灰狼的美餐。如果德国想和平成为超级大国,则需要用和平的方式突破《凡尔赛和约》的束缚。

英国能成为超级大国,主要利用了天时,抓住了大航海时代的机遇,成功地成为日不落帝国。这样的机遇不可能再一次出现在德国身上。当时纳粹上台之时,德国的国土面积大概是46.7万平方千米,人口大概是6200万。当时德国主要的工业基地萨尔区也被协约国占领。德国国土面积相对狭窄,战略纵深相对较小,而且国内没有充足的资源,尤其是石油、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德国的人口力量相对较少,也难以支撑德国成为一个超级大国,尤其是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超级大国。苏联和美国的国土面积非常庞大,人口众多,各种资源丰富。

德国的区域优势不明显,德国的地缘条件在欧洲世界大国中算是比较差的。周边强国环伺,东边是强大的苏联(俄罗斯),西边是法国和英国。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都要面临着两线作战的境地。冷战期间,德国也是东西方争夺的重要战场。英国、苏联和美国的区域优势都比德国要好很多。

德国的科技能力非常发达,这也是德国成为超级大国的重要先决条件。德国有可能成为超级大国,但是德国很难成为世界上第一的超级大国。如果德国想成为世界上第一超级大国势必要将美国踩在脚下。德国的科技固然发达,但是德国的科技也未必比美国更发达。美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超过380人,德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不超过110人。世界级名校中,美国高校上榜数量稳居世界第一,排名前三全部为美国高校。现在美国的科技创新指标也位居世界第一,远非德国可以比拟。德国想仅仅依靠科技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号超级大国有一定困难。

如果希特勒不对外侵略的话,德国有可能成为一个经济强国,也有可能成为一个超级经济强国。但是德国想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的难度则非常大,想成为第一超级大国则更加困难。当然希特勒的对外扩张侵略,不仅使得德国在大战中再一次被摧毁,也给世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依稀说史


很抱歉,这个假设无法实现。

二战期间的德国,在军事力量上冠绝欧洲。科技力量在当时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以至于战后美苏拼命争抢德国的人才和技术。

那么如果希特勒专心发展经济,德国就能成为世界第一的超级大国吗?

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希特勒自己绝对不会选择走这条路

1918年,协约国经过艰苦的战争,终于以胜利者的姿态走上了凡尔赛的谈判桌。而这张桌子的另一侧,则是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历经了多年苦战的英法,在凡尔赛让德国人不仅颜面扫地,还迫使德国接受了让它为之蒙羞的诸多条款,并趁机割占了原属于德国的土地。

正是凡尔赛谈判上的屈辱,让德国人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1929年前后,欧洲再次上演资产阶级无法避免的苦果——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将刚刚出现复苏势头的德国再次打回原形。深陷经济泥潭的魏玛共和国政府,再也无力控制已经被纳粹撩拨起来的民粹主义。黯然下台的魏玛共和国将德国的权杖交给了纳粹。希特勒就这样成功利用了汹涌的民族主义获取了德国的政权。而希特勒的背后,隐现的则是大资产阶级的身影。

伴随经济复苏而成长起来的大资产阶级,不满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强制约束,极力想要扩展国际市场。这一点和一战前的德国如出一辙。

所以,接下来,纳粹的目标必然是投李报桃,占据更多的土地和市场来迎合大资产阶级的胃口。不然,纳粹必将失去继续执政的基础。

其次,即使德国全力以赴的发展经济,德国依旧无法成为超级大国

二战后,在战争中大发横财的美国和迅速从战争阴影中走出来的苏联,成为世界级的超级大国,在全世界开始了角逐。

而美苏之所以成为超级大国,拥有着以下人口数量、教育水平、国土面积(即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而这些优势在合理制度的引导之下,最终汇集成令世界瞩目的力量。

反观德国,除了教育水平外,其他的方面完全不具备成为超级大国的基础条件。

人口上,德国的人口巅峰也就四千万左右。这样的人口数量,无法支持德国拥有分工越来越密切的全工业化体系。而没有强大工业基础的支撑,德国仅仅能在某些方面占据领先的地位,而这只能让德国成为世界一流强国。

另外德国的疆域面积太小。苏联自不必说,拥有着自人类历史建立以来第二大的广袤国土。现代俄罗斯光靠卖资源,就能生活的异常滋润就是一个明证。美国的国土面积同样排在世界前列,自然资源的丰富也是德国所无法企及的。

所以,失去了经济发展得两个最关键因素,德国也就失去了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的可能。另外,资产阶级集团和社会主义集团都只能有一个霸主级别的国家,分别是美国和苏联。德国已经失去了先机,再加上先天的不足,使得德国最终的状态也就和现在一样,成为世界一流的强国,但是却绝对无法成为超级大国。


Crazy历史


如果按照希特勒的计划,能够拿下阿富汗的话,也许有可能;因为,谁拥有阿富汗谁就拥有整个世界;再补充一点,德国历史是这样记载的,如果在1938年,希特勒因为某一场事故死去,或者像华盛顿那样退休不干;那么,他将作为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被记录下来;记好了,不是最伟大的人之一,是最伟大的;很可惜,他发动了二战!!!


环保绿萝


我是东斯坦因,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

希特勒不发动战争,只发展经济,德国会怎么样不好说,但德国肯定成不了世界第一超级大国。

希特勒的政策是不可持续

1933 至 1939 年间, 德国的军费总开支共计 900 亿马克 ,占同期国家支出总额的6成以上。疯狂扩军备战中 ,德国消耗掉了全部资金 ,黄金外汇极其短缺 ,同时国家债务超过 600 亿马克。

德国经济虽然,因为这一波“疯狂”,在短时间内大有起色。可是纳粹这种“穷兵黩武”的政策,却是不可持续的。毕竟德国造出来的飞机大炮,不能吃不能用,只能用来杀人。

如果不发动战争,德国早晚会资不抵债,只有破产一条路可以走。

德国市场不够大

德国本土市场并不是很大,在德国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下很快就会饱和。德国经济想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要大力的拓展海外市场,来为德国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可是这时整个世界已经被英美法等老牌帝国主义瓜分完毕,并且它们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实行严格贸易保护政策,使得德国根本无法进入这些市场。

无法拓展新的市场,德国经济便无法更进一步,最终只能卡在某个瓶颈处,上不去下不来。肯定是发展不成超级大国的。

德国资源不足

资源不足,是导致德国二战战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资源不足,也制约着德国国力的发展。

德国除了煤炭可以自给自足外,而其他的资源,如石油、铝、有色金属、橡胶等重要的资源则都需要进口。

而在这个充满了阴谋诡计和尔虞我诈的世界,这很容易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卡脖子。

不说其他,单就石油供应被掐断,恐怕不出两个月的时间,德国就得整个停摆。(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从中提炼出来的汽油、柴油、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洗涤剂、染料、医药、农药、炸药和化肥等产品涉及到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东斯坦因


如果当时希特勒只发展经济,没有发动二战的话,那么今天的世界超级大国也不会是德国,因为当时的美国工业发展最快的国家,苏联是拥有领土最大的国家,当时的苏联经济也是非常强大,英法两个国家国家也不断压制德国,所以说当时如果德国没有发动二战,对英法开刀的话,那么德国被压制得更加厉害。


一战结束之后,德国只能留有10万的军队,而这十万军队能干啥呢!如果德国只是默默的发展军事,而没有发动侵略战争的话,那么他们也会被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压制,因为他们形成的力量,已经威胁到了这些国家,所以就算德国没有对他们进行侵略战争,也会被这些国家无情压制。

一个国家只发展经济,没有涉及的军事国防,那么也会被别的国家所欺负,就像今天的德国没有拥有自己的军事力量,依靠美国的驻军来防卫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主动权并没有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所以现在德国也希望美国撤出,然后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这样把自己的控制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才是稳妥的。


一战战败之后,英法两国就开始监视德国,就像今天美国监视日本和德国一样,就怕敌方又重新发动战争,希特勒上台之后,整个德国的经济发展有质的提高,老百姓的失业率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而且希特勒也利用留下来的10万德军,慢慢发展成为百万德军,很多的军事企业改变成民事企业,就是要瞒过英法联军,这样才更好发展自己的军事。

首先我们看德国的国土面积,在欧洲是排前面的,人口也很多,但是跟美国、苏联比较,还是有一点的差距,德国的资源也没有苏联和美国那么强大,这也限制了德国的发展,当时德国也拥有很多优秀的科学家,如果德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发展自己的军事,但是没有对外扩张的话,他们国家的资源比较匮乏,满足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就像日本为什么也发动二战,就是因为自己国家的资源比较匮乏,需要扩张,才能满足自己国家的发展需求。


将要成为世界第一的超级大国,军事、经济、科技、国际地位、人口面积都有一定的因素,特别是在世界的盟友数量,直接影响自己实力,所以想成为超级大国真的太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