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前世之明堂,感今日之璀璨

明堂,亦稱天宮,是隋唐洛陽城中軸建築群上著名的“七天建築”中最高大的兩個建築之一,是武則天時期洛陽太初宮的外朝正衙主殿。明堂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禮制建築,是古代帝王明政教之場所,凡祭祀、朝會、慶賞、選士等大禮典均在此舉行。

念前世之明堂,感今日之璀璨

明堂


念前世之明堂,感今日之璀璨

明堂夜景


  據《資治通鑑》“唐紀”中記載,明堂共三層,底層為四方形,四面各施一色,分別代表春夏秋冬四季。中層十二面效法一天中十二個時辰。頂層為圓形,四周環繞九龍雕塑。中間有周長十五米左右的巨型木柱,上下通貫,故此又名為萬象神宮。明堂是史上體量最大之木構建築,高88.88米,唐代建築技術之巔峰鉅作。其建築技術和施工技術驚世駭俗。

念前世之明堂,感今日之璀璨

古建明堂


念前世之明堂,感今日之璀璨

璀璨明堂


  明堂建成後,武則天非常高興,“永昌元年正月元日,始親享明堂,大赦改元。其月四日,御明堂布政,頒九條以訓於百官。文多不載。翌日,又御明堂,饗群臣,賜縑纁有差。自明堂成後,縱東都婦人及諸州父老入觀,兼賜酒食,久之乃止。吐蕃及諸夷以明堂成,亦各遣使來賀。”可見當時大唐第一高樓——明堂落成之後天下轟動的盛況,遊客紛至沓來,像極了今天世界第一高樓“迪拜塔”剛落成時的樣子。

念前世之明堂,感今日之璀璨

洛陽明堂


念前世之明堂,感今日之璀璨

明堂內閣


  大唐帝國第一、第二高樓——天堂、明堂的落成,構成了神都洛陽城最恢弘壯麗的天際線,代表了大唐建築技術無與倫比的傑出成就,折射出大唐國民昂揚自信、開拓奮進、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昭示著大唐正站在世界之巔,是萬國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