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死后,如果刘备留赵云守荆州,三国局势如何走向?

用户6502379185851


若留赵云守荆州,三国局势也会不有太大的变化。

我们来按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一、关羽北伐的目的

蜀国荆州领地:长江以南的南郡、以及荆州南部四个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但并不稳固,前方有吴国觊觎观望,后方有魏国虎视眈眈。为了彻底解决后顾之忧,关羽才开启北伐之路,目的是把曹操彻底赶出荆州。这样可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二、赵云的人物性格,及行事风格

《云别传》与夏侯惇战於博望,生获夏侯兰。兰是云乡里人,少小相知,云白先主活之,荐兰明於法律,以为军正。云不用自近,其慎虑类如,体现了赵云谨慎思虑;在成都,赵云劝谏刘备把财产归还给百姓,让已经饱受战祸的百姓安居乐业,从而保证农民耕种,征兵也得到顺利开展。体现他的大局观。以上两点性格来说,若让他镇守荆州,荆州不会丢的那么快,三足鼎立之势会更加稳固,会不会北伐需另当别论了,但会促使曹操与孙权结盟攻打荆州。当时刘备刚刚平定汉中,根本无暇顾及遥远的荆州,再加上消息沟通不便,相关计谋策略也来不及实施,反而北伐是解决燃眉之急的最好方法。

三、荆州的地理位置

当时荆州是蜀魏吴必争之地。荆州北边靠州汉水、沔水,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如此风水宝地,三国不挣个你死我活才怪呢?说地理位置不是很明白,再说说与孙吴地理位置关系,当时荆州处在孙权大本营的上游,通过乘船能快速抵达孙吴腹地,直接威胁到孙吴的安全,对于孙权来说该地理位置太过重要。而曹操一方若想实现大一统的局面也必须拿下荆州才行,若蜀国、吴国任何一方夺下,再依靠长江之险的天然屏障,来抵御外敌,想统一的局面就难上加难。这一点上,孙吴和曹魏的目的是一致的。

总结:

从以上三点看出,关羽的北伐是因为荆州并不稳固;赵云大局观、谨慎谦虚只会让荆州丢失不会太快;再加上荆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即便是换赵云来镇守荆州,局势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失荆州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散步的鱼


如果让赵云守荆州,荆州还是会被东吴夺去,说不定丢的更快。为什么呢?且看我分析。

第一、赵云没有独挡一面的经验。赵云一直是刘备贴身保镖的角色,从来没有单独守城池的经历。如果贸然把这么重大的任务交给他,那是非常冒险的。就好像诸葛亮把守街亭的重任交给马谡一样,派个毫无经验的人去守,到头来害人害己。

第二、赵云镇不住人,包括自己的手下和敌人。赵云虽然武艺高强,但他属于儒将,性格偏软。不像关羽,虽然为人孤傲,但他有一种霸气,手下敬畏,敌人胆寒。关羽守荆州时,孙权吓得可以说是整天胆战心惊。关羽北伐大败曹操,吓得曹操差点迁都。如果赵云守荆州,首先镇不住自己手下人,时间长怕内部不团结,打仗的那股“气”就先泄掉了。再看外部,强敌环饲,孙权、曹操时刻准备出兵,就像两只饿狼盯着一只小绵羊,随时就要扑上去。这时守荆州的大将如果没有那种霸气,被灭掉是早晚的事。

第三、东吴对荆州志在必得。当初赤壁大战,东吴费了多少财力、物力、人力,但胜利果实(荆州)却被刘备窃取,孙权是憋了一肚子气。刘备自知理亏,和东吴达成协议,称“暂借荆州”,所以孙权在道义上就占据上风。更何况,荆州在刘备手上,对东吴始终是巨大威胁,正所谓“卧榻之侧,岂能容他人酣睡”。所以说东吴对荆州志在必得,早晚孙权会看准一个机会,举全国之力,一举拿下荆州。

综上所述,刘备如果让赵云守荆州更是一个败笔,还不如让关羽守呢。


博超讲堂


根据赵云的性格,估计要比关羽如,赵云不光忠于刘备,且智勇双全,办事稳重,不张扬不显摆,不谋私利,自以跟了公孙赞后,历经战阵,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从赵云一生來看,赵云能活到最后,善始善终,决非等闲之辈。如果让赵云守荊州,赵云一定能尽职尽责按照诸葛亮的战略意志去办,东和孙吳,北拒曹操,小心防守荊州,决不会轻举忘动,坚守荊州这个战略要地,为蜀国大反攻平江南,北上争天下建立牢固的根据地。


丁迎胜


只要东吴铁了心、非要收回荆州,刘备就是派谁守荆州都没用。以荆州一地,扛不住整个东吴的实力碾压。

因为三国是一个博弈的均衡态,大家谁的实力也不差。所以,要攻城略地就得拿硬实力说话,兵的问题好解决,那么粮草呢?接收于禁的三万军队后,关羽立即遇到了粮草问题,就是粮食已经不够养活这么多兵了。所以,粮食与后勤才是关键,这个因素直接制约了关羽能打多远。

曹操就是害怕一下,不至于迁都、更不至于被刘备统一了。但是,曹操可以不害怕,孙权却害怕了。

荆州九郡,你刘备占据了南部的武陵、零陵,中部的南郡以及曹操的襄阳郡(其实也是南郡,曹操后建的)。那我孙权得吃多大的亏。关键是,占据襄阳之后,刘备能把自己的控制区域连为一体,还占据了襄阳要地和汉江上游。这时候,孙权捏着的荆州就没啥意义了,刘备襄阳出兵、顺汉江而下,就可以直接扫荡荆州了。

所以,这时候,孙权就是玩命也得跟刘备干。

关羽想不到吗?关羽当然能想到,所以北伐的时候专门在荆州留下了军队。但是,吕蒙假称病、孙权假召回,把关羽给忽悠了。到这个时候,关羽才把荆州的留守部队调到北伐前线。即便北伐打得那么艰苦,关羽也没有调动荆州的留守部队,原因就是他在防着孙权偷袭。所以,关羽一点儿都不鲁莽,他非常谨慎。

后来,吕蒙白衣渡江、关圣人败走麦城。

但是,必须得清楚一点:孙权是举国来伐,吕蒙占据江陵之后,陆逊也攻占了夷陵、秭归,彻底切断关羽逃回四川的归路。所以,孙权这伙人的战略目标,不仅要夺荆州而且要杀关羽。原因就是关羽太彪悍,不仅能够占定荆州而且还能打得曹操胆战心惊,有这个人在,荆州就别想消停。

为了拿回荆州,孙权已经算是御驾亲征了,而且调动了孙氏集团的全部骨干。而关羽捏着半个荆州,还要北伐曹操,真得是腹背受敌,他还能怎么办?

总结:就是因为关羽镇守着荆州门户,所以孙权才不敢轻言开战。换个别人,不仅没有足够的威望,关羽得算刘备集团的二把手,而且也没有足够的能力。赵云是很谨慎,但谨慎只能是不冒险,而荆州就在孙权的眼皮底下,本就是险境,他也无力面对孙权的举国来伐。






涂山夏侯


首先要明确的是正史当中关羽是刘备一方独当一面的大将,而赵云只是一个刘备的警卫队长。刘备进川没有带赵云不是不需要保护了,而是孙夫人在荆州只有赵云能节制,而且刘备集团接班人阿斗还在荆州,这是警卫队长没有进川跟随刘备的原因。

现在我们按演义中给赵云定义的完美人设来进行假设。假设刘备留的是赵云,赵云在演义当中也没有统帅一方的经历,只能是小心谨慎的把守荆州。但是当时在刘备集团手里的荆州不是一座单一的城市,而是几座分处一方的城池分别是零陵郡,武陵郡,荆州和南郡。如果是赵云在一座城驻守,按照演义给他的设定那肯定是没问题,但是要他统辖几个郡来协调作战,就是按演义来讲都不是能够全身而退的,更何况说守住荆州。

当时三家分了荆州7郡(按演义说是九郡),势力交错复杂,如果说东吴真正的翻了脸,刘关张都在都未必顶得住。这就是诸葛一直强调借荆州,而不敢就是说占据荆州,不敢和东吴翻脸的真正原因。


如烟入幻


想守住荆州,需配一个团队,一个不弱于东吴的团队。以诸葛亮为总指挥,配黄忠,赵云,魏延及一干副将,这一个团队才能抗衡东吴一国的力量及智慧,还要抗衡曹操一方的力量,高筑城,广积粮,训练水军,沟通与川蜀地的联系,控制荆州与川蜀间的长江水道。扩大夷陵力量,筑夷陵坚城,使夷陵成为联通荆州与川蜀的军城。然后练兵强军,坚实夏口防务。发展长沙等地做后盾。等待川蜀及汉中稳固。由于诸葛亮深明东联东吴的重要性,因此与东吴会维持斗而不破的局面。局势发展可能会出现由蜀国统一的局面。将来川蜀稳固,可顺江兵出荆州,由荆州北上伐魏,可避免后来的七出岐山而无果的局面。但这种形势极可能形成诸葛亮独立成一国的局面,刘备是不会让这种局面形成的。但不这样安排换任何一个大将都无法单独抗衡东吴一国的智慧和军力。因此,此题无解。


不舍不得大舍大得


这里首先纠正一点,历史上的赵云并没有演义里面的赵云那么国士无双,历史上的赵云其实也就是一个武力高超的保镖级人物而已,所以留赵云,他的能力也不一定够!之所以留关羽,无论是论能力还是论地位,要留守荆州这个地方必须要有武力威慑和政治地位关羽都是当之无愧的!只是让关羽让刘备失望了[流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