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孟子荀子對“人性”的認識有何不同?能否詳細談談?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先秦的儒家,孔、孟、荀三位代表人物都曾經對“人性”有過自己的見解。

有趣的是,這三個人關於這一問題的見解在表述方式上都有所差異,但最終的目的卻是非常一致的。

但在流傳過程中,往往會被人“斷章取義”,曲解了他們作品中的原意。

如果想要真正去了解孔、孟、荀關於“人性”的見解,那就必須去深入元典中細加分析,找到其語境以及目的,不能只看字面含義。

孔子:善惡無差別,唯“教”而已

孔子在其作品中,沒有明確地講“人性”到底是善還是惡。但從其言論與行為的矛盾衝突來看。他對於“人性”的善惡有劃分,但卻是持共存的態度。

他認為,人性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惡”的。

比如,他曾在《論語·顏淵》中言:

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他明確地將人的“德性”分為君子與小人,這就是一種分化。

這裡的“德”不是一個人的德性、品德,而是修養,更接近於成長環境下人們所生成的習慣。

最為典型的例子就在於子路的事蹟上。


子路這個人,用今天的話來說是比較混。

《史記》中曾記載: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雞,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設禮稍誘子路,子路後儒服委質,因門人請為弟子。

是說,子路這個傢伙,年少的時候勇猛憨直,玩世不恭,非常喜歡搞惡作劇,佩戴雞冠、豬尾,嘲諷欺凌讀書人。

這樣一個人,在世人的眼中肯定是一個不討喜的存在了。

然而,孔子以“禮”教化,終於讓他幡然悔悟,最後成了孔門七十二賢人之一。

從這一段記載來看,孔子對於早期的子路明顯是認為其“性”中有惡的成分,所以才會以“禮”去教化他。

這就說明,相比於對“人性”的劃分,孔子更注重如何讓人“向善”。


那麼,我們就應該可以理解在《論語·陽貨》中,孔子為什麼講: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他並不是認為“人性”生來就是一張白紙,而是認為是“善”是“惡”都無所謂,真正重要的是後天的教育。

所以說,“人性”的相近不是指天生的“善惡”,而是指對於“人性”的處理方法。

即“有教無類”,都需要通過後天的培養來使其成材。

孟子:並非“性本善”,而是“性向善”

孟子的“人性觀”歷來被人誤解極多。

很多人認為其堅持的是“性本善”,其實不然,孟子所真正提出的是“性本向善”。

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孟子的“向善”更多的是說,人都有向善的心,雖然他可能並不是一個好人。

他通過一些生活的事例進行過論證:

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他假設了一個場景,說人見到一個孩子馬上要掉入井中了是什麼反應?所有人都會有驚懼、著急、惻隱的感受。

那麼,這些感受是如何來的呢?是因為認識這個孩子的父母?還是想要通過這種表現來在其他人中博取名聲?亦或者是僅僅因為對孩子聲音的厭惡?

顯然,這些都不是,這是人的“本能反應”。

那麼,這就說明了“人性”中“向善”要比“向惡”的成分更多一點。

這樣一來,他便提出了關於國君如何治理百姓的方略。他認為,要對人性中“向善”的一面多加引導,這樣就能讓“性善”或者“性惡”的人都向“善”的方向靠攏。

從實際來看,孟子的思想和孔子是一脈相承的,他也極力推崇“教育”的作用,認為可以通過後天的教育,來釋放人性的“善”,規避人性中“惡”的成分。

所不同的是,孔子是致力於在民間推廣教育,站在老師的角度上來對具體的人加以引導;而孟子是站在國家層面的高度,教授治國的方略。

這就相當於一個是在基層發揮具體功用,一個在高層指導佈局。

這種思想後來被一些人解釋成了“性本善”,抹去了“向善”的含義,直接認定為是對於“人性”地判斷,是一種誤讀。

荀子:人性雖“惡”,但可節制

荀子在當時儒家體系中的負面評價比較多,從他的作品中也能感覺到,其思想很多都與孔孟相背離。

關於“人性”的論斷,荀子很明確地提出過:人性本惡。

有趣的是,他也和孟子一樣,從人的天性出發,也截取了一些生活中的案例。

在《荀子·榮辱》中,他說:

凡人有所一同。飢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目辨白黑美惡,耳辨音聲清濁,口辨酸鹹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體膚理辨寒暑疾養。是又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他舉出來的都是人的天性,比如餓了就要吃飯,冷了就想取暖,累了就要休息等等,說明人性都是“趨利避害”的。

不得不說,人性“好逸惡勞”,這在當下都非常普遍,荀子選取的角度非常有力。

這就對孟子“向善”的觀念發起了衝擊。

既然人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總會本能地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一面,然後才會去考慮其他人的感受,那怎麼還能說人性“向善”的呢?

由此來看,“人性本惡”才是真理。

但是,荀子既然作為儒家的代表人物,他當然不是簡單地為了論證“人性善惡”這樣沒有實際效用的觀念,而是進而提出瞭如何利用人的這一天性來為社會做貢獻。

荀子認為,那些被人稱頌的聖人為什麼要比普通人做得更好?就是因為他們懂得剋制自己內省的“惡”,將“善”展現出來,所以才會被人所尊崇、信服。

這就是其在《性惡》一文中指出:

聖人之所以同於眾其不異於眾者,性也;所以異而過眾者,偽也。……性者,本始材樸也。偽者,文理隆盛也。無性則偽之無所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性偽合,然後成聖人之名,一天下之功於是就也。

從這些記載也可以看出,荀子之所以要提出“性本惡”的思想,其實也是為了找到遏制人性之“惡”的理由而已。

而實現這一目的的方法和孔孟是一樣的,需要“教育”。

但需要看到,孔孟荀三人針對“人性”的教育是有差別的。

孔子“教育”的方法是針對個人的人,“因材施教”,為其量身打造一套為人處世的標準,使其在某一方面更為突出,比如子路的勇敢。

孟子“教育”的方法是針對國家層面的人民,以上化下,為這個社會製造出“義”和“利”的對立感,並鼓勵人們“趨義”“避利”,形成的是中國社會中傳統的“義利觀”。

荀子的“教育”的方法是針對上下兩層社會的所有人,他為其制定“禮”的範疇,規定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從中可以看出,儒家與法家逐漸合流的趨勢。荀子不僅在“人性論”上與法家趨同,在“教育理念”上更是如出一轍,法家叫做“律法”,儒家叫做“禮制”。

相對於法家而言,荀子的手段更為溫和,因為是在道德層面上,通過溫吞的教育手段潛移默化,引導溝通,形成社會認可的道德標準,這才是提出“人性本惡”的目的所在。

綜上:

孔子、孟子、荀子三人,前兩者都是沒有明確“人性善惡”的區分的,更多地傾向是認為兩者並存,但可以通過後天教育加以引導;

荀子的論斷更直接一點,但最終的目的和孔孟一樣,都是落在了對“教育”這一手段的踐行上。


未來在黑夜隱匿,於此靜待曉光。我是待曉兒,專注於文化的科普與解讀,歡迎關注與交流。

待曉兒


孔子、孟子、荀子的相同點是“仁”和“民本”思想.但是他們的人性論各異,孔子的人性論是性相近、孟子人性論是性善論、荀子的人性論則是性惡論。

在思想主張方面,孔子提出“仁”與“禮”的學說,主張在人人道德自覺的基礎之上建立一個禮樂文明的社會。 (孔子注重政治與人事,對鬼神抱著敬而遠之的態度。孔子死後,其言論被編纂成《論語》一書)

孟子繼承併發揮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學說.他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從而提出了“君輕民貴”的思想.

荀子在天人關係上,一方面強調“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繼承並深入討論了儒家“禮”的思想.他說,學習的最高目標是把握“禮”。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年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創始者。名丘,字仲尼,魯國人。 首先,他提出“仁”的學說,即要求統治者能夠體貼民情,愛惜民力,不要過度壓迫剝削人民,以緩和階級矛盾。其次,他主張以德治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

孟子(前372-前289)戰國時思想家。名軻,字子輿,鄒國人。 孟子認識到人民的力量不可輕視,說:“民為貴”,“君為輕”。他主張實行“仁政”,讓農民有一定的土地,不侵犯農民的勞動時間,並放寬刑罰,減輕賦稅。但孟子又宣揚“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這是一種為統治階級辯護的思想。

荀子(前313-前238)戰國後期思想家。名況,趙國人。 荀子是一位唯物主義思想家。他認為星墜日食,颳風下雨,春生夏長,是自然界的變化,自然界的變化又是有一定規律的。人力能夠征服自然,應該利用自然為人類服務。這是一種人定勝天的思想,它反映了戰國時期人們對自然鬥爭力量的加強。

孔子信奉仁,重視教育,仁德。

孟子將人變為仁政,主張民貴君輕,主張性本善。

荀子是儒家文化繼承,有摻雜法家一些思想,主張性本惡。





葫蘆文化


人性,是有兩面性的,無論性善,還是性惡,既是對立的,又可以說是統一的,因為這本身就是個矛盾體。現在流行的一句話,就說的很好嘛,用聖人的標準要求別人,用賤人的標準要求自己。雖說是人無完人,但是每個人看人的眼光中,都透著自己的優越感,無形之中就挑別人的毛病,有涵養的人還好些,不表露出來,嘴不饒人者,脫口而出,這不行那不行,都不如他,把別人打擊的體無完膚,顯的真理都在他那邊,這是不是人性的惡呢?還有的人是槓精,槓精,大家都知道,無論什麼樣的話題,在他那兒都有不同的聲音,不槓都不行,那槓槓的勁頭,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吹鬍子瞪眼,有上法庭辯論的氣勢,真有意義嗎?思想的高度在哪?所以呀,人,真正要認識自己,認清自己,做好人,做善良的人,理智的人,客觀的看問題,理性看待事情,這是人性的善。現在冠狀病毒疫情非常時期,隱瞞的,逃跑的,造謠的,說風涼話的,造假的,賣假口罩的,隨風漲物價的,更可氣的是還有拍假捐贈視頻的,這是人性的最大的惡,害人害己,專損別人利自己。我們都要懲惡揚善,做人求真講善講美德,做個有良心的人。




滄海一粟泰山


孔子、孟子、荀子都是我國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

他們的政治主張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尤其對“人性”認識方面:相同點是“仁”和“民本”思想。

但是他們的人性論各異,孔子的人性論是性相近、孟子人性論是性善論、荀子的人性論則是性惡論。

(1)孔子

提出“仁”與“禮”的學說,主張在人人道德自覺的基礎之上建立一個禮樂文明的社會。孔子注重政治與人事,對鬼神抱著敬而遠之的態度,孔子死後,其言論被編纂成《論語》一書。

(2)孟子

繼承併發揮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學說。他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從而提出了“君輕民貴”的思想。

(3)荀子

在天人關係上,荀子一方面強調“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荀子還繼承並深入討論了儒家“禮”的思想。他說:學習的最高目標是把握“禮”。

他們的政治主張已經被翻譯成很多外國語言,成為很多政府的施政借鑑,比如政治家“為人民謀幸福”、“寬刑簡政”、“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等仁政理念,就是我國這三位遠古政治家的思想今用,對吧?


鵬知天下


一、相同點:

1、都提出了“仁”的思想,孔子認為仁就是“愛人”,孟子發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張“仁政”,荀子也主張施政用“仁義”。

2、都包含有民本思想,孔子主張“為政以德”,孟子認為“民貴君輕”,荀子提出“君舟民水”。

二、不同點:

1、在人性論方面的認識不同:孔子認為“性相近”;孟子主張“性本善”;荀子提出“性惡論”。

2、思想不同:孔子提出“仁”與“禮”的學說,主張在人人道德自覺的禮樂文明的社會。孟子提出了“君輕民貴”的思想。荀子指出人道有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千指魔音


孔子並沒有對人性做深入的探討,他更多的是探討人格。什麼是理想人格,也就是君子應該具備的品格。關於人性他只說過“性相近習相遠”,意思是人性是沒有區別的,之所以後來有了區別,是因為之後的教育修養與經歷。


孟子直白點,人之初性本善,就是他說的。他強調本性善良,但是會被後來的很多東西蠱惑懵逼,所以人要把握好自己。


荀子與孟子相反,他認為人性本惡。因為他所在的時期是戰國後期,見到的都是殺伐。他認為人性的起源在於人的慾望,而慾望造成了戰爭。更有一點反駁性善論:如果人之初性本善,那要法律幹什麼?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荀子最出名的兩個學生是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韓非子和李斯。


簡單來說:孟子:性本善。 荀子:性本惡。 孔子:性本無。


我個人比較認同孔子的,人性就是一張白紙,給它什麼色彩,就會變成什麼樣子。


鹿曉溪的讀書與國學


其實不管“性相近”、或“善本善”、“性本惡”,

都沒真正把這個“性”說清楚。

說本善,就與本惡相對,反之亦然。性相

近則是介於善與惡兩者之間。

我之所說他們都沒把這個“性”說清楚。就是

因為這個性既不具備善的體,也不具備惡的

體。更不存在與善或與惡相近。為什麼這麼

說?因性無體,體既不存,便是空寂!便無

善惡(或相近)可言了!

璧如虛空,你能說它善?說它惡?空就一

切平等,沒有善惡好丒高低上下可分了。

就又回釋迦如來所說的:“諸法平等,無

有分別”。


廣法居士


在對人性的天性上,孔子認為“性相近”;孟子認為“性本善”;荀子子認為“性本惡”。三位聖人對人之初生就具有的本性,有偏重認識,可能是因為各人從小的生活環境不同,見到的人不同,通過長期觀察而產生了不同認知。

我不否認三者說的不對,都對!但不可偏執一詞。這三種認知其實是一個體上的三個面,一顆心包含的三種狀態。每個人都具有善、惡、相近的元素。某個人天生下來偏重於善,有些偏重於惡,有些性相近。

人性的好與不好,在於後天的教育,通過言傳身教,使他們的心靈、思想走向仁義,這是三聖的核心願望。

依三子的不同學說,可以讓孔子去教育“性相近”的學生,讓孟子去教育“性本善”的學生,讓荀子去教育“性本惡”的學生,那麼都是皆大歡喜!





南山明月


一.相同點:

1、都提出了“仁”的思想,孔子認為仁就是“愛人”,孟子發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張“仁政”,荀子也主張施政用“仁義”。

2、都包含有民本思想,孔子主張“為政以德”,孟子認為“民貴君輕”,荀子提出“君舟民水”。

二、不同點:

1、在人性論方面的認識不同:孔子認為“性相近”;孟子主張“性本善”;荀子提出“性惡論”。

2、思想不同:孔子提出“仁”與“禮”的學說,主張在人人道德自覺的禮樂文明的社會。孟子提出了“君輕民貴”的思想。荀子指出人道有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驀然相逢


荀子和孔子孟子最大的區別就性惡和性善。

孔子孟子主張性善,荀子主張性惡。

所以荀子並未見道。

性善是什麼善?是善良?不是。如果性善的善指的是善良,那麼荀子就對了。人心天生利己,哪來的人之初性本善?

那這個善是什麼?王陽明說,無善無噁心之體。心體原本無善惡,所以說人天生沒有善惡?又不是了。

這個善,是去掉善惡之後的心之本體。這個本體看人,人人如同自己,這個本體做事,事事只求至善。

這個本體原本什麼都沒有,只不過他的行為是至善的。所以強名為善。性本善,說的就是這個,去掉一切善惡,而行動卻接近於至善的本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