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去年遼寧省博物館最轟動的展覽非“又見大唐”書畫特展莫屬。

遼寧省博物館這次是下了血本,拿出了其全部收藏的唐代書畫名跡及宋摹唐畫、碑帖等,傾囊辦展。從被認為是最接近王羲之書風與真跡的《萬歲通天帖》、最無爭議的唐歐陽詢《仲尼夢奠帖卷》以及他的楷書《千字文》、唐張旭《草書古詩四帖》等書帖,到《簪花仕女圖》、《虢國夫人遊春圖》等傳世名畫,再到唐九霄環佩古琴,同時現身展廳。

好展會總帶來熱烈回應。那人啊,多!需預約在遼博搬遷新館後還是首次。

展期雖然是兩個月,但中間就開始陸續撤出部分展品。到最後一天時,展品基本就是“複製品”專場了。所以,能看到全部真跡的人都是幸運兒。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東北人並不細膩,通常布展只重內容不重“美觀”。這次真是用了心思。從入口開始,就設計了一個時間軸,分別標記了唐代的大事件以及展品所在的大約年代。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展出分兩個展廳,自然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盛世畫卷”以繪畫為主線,分四個單元;第二部分“浩蕩書風”以書法為主線,也分四個單元。

第一部分:盛世畫卷

單單的軍事強大不算是盛世,單單的經濟繁榮也不算是盛世。

盛世的標準大概包括:安定的生活,清明的政治,先進的制度,公平的法律,公正的官府,寬鬆的文化政策,崇尚道德的社會,誠信友善的人際關係。

至少在安史之亂以前的大唐,滿足了盛世的條件。那個時候的大唐充滿活力,長安城吸引了世界的目光,疆域廣闊,威極四方。

1.1 色彩繽紛 氣象萬千

這部分的展品,力圖通過文物反映大唐的政治、經濟氣象。“步輦圖”、“五牛圖”和唐孫位高逸圖卷因為是複製品,故未在文中給出。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唐木雕葡萄紋門楣,新疆羅布泊地區出土

展覽以這件作品開端。因為之前有有關唐代現存建築的簡介,順理成章引出這個建築構件。而這個木雕紋飾華麗,葡萄也帶有吉祥的意思。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閻立本(傳)《孝經圖卷》

這件作品,不用專家評,我都能看出絕對不是閻立本作品,不夠飄逸,畫風就像連環畫。實際上,他也不是閻立本作品,最可能是南宋作品,因為文中出現對於宋代皇帝的避諱。

但孝是唐代皇帝很重視的。西安碑林博物館第一碑就是唐玄宗親自書寫的碑文的“石臺孝經”。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唐代李思訓(傳)《海天落照圖 》(局部)

李思訓,唐朝宗室,官至武衛大將軍。精擅青綠山水畫,時人有“國朝山水第一”之評。明代董其昌提出繪畫的南北宗論,把他列為“北宗”之祖。圖卷以青綠泥金描繪山海間樓閣掩映,殿宇交錯。但此作雖是明代畫師所仿製的“蘇州片”,但繪畫技巧不俗,勾染精到,亦屬上乘之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宋時期青綠山水畫的面貌。

1.2 花顏雲鬢 豐神異彩

遼寧省博物館想來以書畫收藏冠絕省級博物館。《簪花仕女圖》是遼寧省博物館的重磅文物,一般不會輕易拿出來展。這次“又見大唐”展它是必看之作。

此畫是爭議最小的唐代畫作。現存唐以前的畫,除了這幅外,均為宋摹本。書畫鑑定多存在爭議,此畫爭議小不代表沒爭議。雖然主流認為此畫是唐周昉所繪,但也還存在另外兩種意見五代南唐說和宋代說。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有研究者據此認為其原為屏風畫。足夠雍容華貴吧!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畫面中六名美女一字排開,卻不顯得呆板。首尾兩名仕女均採用微微轉身回望式站姿,讓畫面感覺很緊湊。唐早期人物畫沒有背景,此畫亦是如此,只在最左端繪有百合。畫面色彩豔麗,仕女服裝中都有紅色,但由於所著紗裙的疊壓,紅色又沒有顯得過於濃重。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宮廷貴婦雖然雍容,但孤單寂寞神態難掩。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唐代仕女俑在各大博物館均有收藏。唐代婦女比較開放,自由度也較高,她們恣意的“肥胖”,畫著濃妝。盛唐有多少色彩是從這些健康、開朗、能幹的女人身上折射出來的。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唐九霄環佩琴

“九霄環佩琴”傳世僅有四張,遼寧省博物館藏“九霄環佩琴”是傳世唯一的唐斫百衲琴。遼寧省博物館首次向公眾公開展示這張珍貴的館藏唐代知名古琴。

1.3 馳驅天下 縱橫萬里

冷兵器時代,馬是主要的生產資料和交通工具。家裡有一匹馬,就相當於家裡有了輛小轎車;家裡有一匹馬好,就相當於一輛大奔。馬,是家裡財力的體現,也是國力的體現。

從太宗的昭陵六駿到平民百姓揮杆打馬球,養馬,養好馬,成為風尚。唐代以馬為題材的藝術創作,繪畫、詩歌、雕塑、陶瓷等等不一而足。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唐韓幹(傳)神駿圖。此畫描繪了僧人支遁愛馬故事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踏水而來的駿馬,駿馬上坐披髮童子,手執棒狀毛刷,似從水中洗浴後奔馳而來。此馬肚大臀肥,歡蹦跳躍,動感十足。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南宋佚名明皇擊球圖卷(局部)

唐明皇真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各個方面:音樂家,打得一手好羯鼓;運動健將,打得一手好馬球。他帶領的皇家馬球隊可以輕鬆打敗吐蕃馬球隊;統治前期的治國能力也是非凡。如果有退休制度,他也一定是千古一帝。可惜,安史之亂,一切戛然而止。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這位和唐明皇一起馳騁球場的貴婦是不是楊玉環?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唐韓幹(傳)清溪飲馬圖頁。這也是一匹膘肥體壯的馬。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1.4 風華卓絕 遺韻千年

大唐盛世是氣勢昂揚的,雍容自信。透過唐代宮廷、貴族和平民的生活,更加真切地觸摸歷史,感知盛唐的溫度。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宋人摹唐虢國夫人遊春圖

畫面描繪的是虢國夫人踏春的場景。這幅畫最大的謎團就是誰是虢國夫人。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見識一下“三花馬”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唐代婦女騎馬出行,馬球場上飛馳是時尚,很平常的事。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第二部分 浩蕩書風

書法,咱們特有的書寫方式,獨特的藝術形式。唐朝國力強盛,文化發達,一卷卷墨跡,作為承載文字的最佳媒介,用姿態萬千的筆劃,記錄著國家興盛、威德遠播的全盛圖景,記錄著萬國衣冠拜冕旒、山河壯麗、國泰民安的恢弘圖景,字裡行間反映出人們對世界的認知和信仰。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2.1 蘭亭再現 傳承經典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奠定了王羲之“書聖”的地位和此後中國書法史的走向。《蘭亭集序》誕生之後,世人甚愛之。唐太宗李世民愛極了王羲之書法,到處尋找《蘭亭集序》而不得。之後,就有了“蕭翼賺蘭亭”的故事。傳說中,唐太宗遺旨是將其帶入自己的昭陵。也有該貼被武則天帶入乾陵的說法。反正,之後,此貼人間不在見真容。現在流傳的都是模本。

遼寧省博物館舉辦過“又見大唐”書畫文物展。圍繞“蘭亭”有一個專題,包括宋人摹唐閻立本(傳)蕭翼賺蘭亭圖卷、唐虞世南摹東晉王羲之蘭亭序卷(複製品)、元王蒙(傳)修禊圖明唐寅行書蘭亭序合卷、明祝允明書蘭亭序文徵明補圖卷、唐摹萬歲通天帖卷5件展品,致敬“蘭亭”。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宋摹閻立本蕭翼賺蘭亭圖卷》

現存宋人摹《蕭翼賺蘭亭圖》計有三本,除北京故宮藏卷外,另兩卷分別藏遼寧省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其中遼博和臺北故宮藏本較為完整,北京故宮藏本相對較簡略。遼博這版很少拿出展出。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畫面太斑駁了。但人物形象非常逼真。蕭翼坐在小板凳上,一副謙卑又有心事的樣子。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辯才和尚坐在禪椅上,沉靜,相似在說著什麼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元王蒙(傳)修禊圖(局部)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文徵明蘭亭雅集圖卷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萬歲通天帖

《萬歲通天帖》又稱唐摹《王羲之一門書翰》。“萬歲通天”是武則天的一個年號。在萬歲通天二年(公元697年),鳳閣侍郎王方慶獻出他十一代祖王導,十代祖王羲之、王薈,九代祖王獻之、王徽之、王珣,一直到他曾祖父王褒,王家一門二十八人的墨跡珍本十卷。武則天大喜,讓弘文館複製一份。弘文館採用 “勾填法”複製書帖。摹本讓女皇非常滿意,她把原件還給王方慶,讓其後代子孫永久保存。可惜,真跡最終沒能保存。倒是武則天的摹本流傳下來。

這個書帖命運多舛、經歷坎坷。摹本在一千三百年的流傳過程中兩次遭火劫。僅存王羲之等七人十貼書翰,不足原來十分之一。重裝後,次序還錯亂了。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第一帖“姨母帖”,王羲之作品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第二貼為王羲之的“初月貼”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第六貼為王獻之的“廿九日帖”

2.2 百家競秀 異彩紛呈

唐代,書法發展又一次高峰。歐陽詢、柳公權、顏真卿、褚遂良、張旭、懷素……,一個個響噹噹的名字,唐代書家之多,作品之精,在中國書法史上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古代人都用毛筆,寫的好的人比比皆是,但這些唐代大家,不僅僅是寫得好,而且是創立規範和書體。

初唐歐陽詢、虞世南和褚遂良確立了楷書範式,法度嚴謹,各具風格;盛唐以張旭、懷素為代表書家開闢了草書的新境界,中唐顏真卿、柳公權變方整勁健為雄渾肥厚,展現博大雄強的盛世氣象。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仲尼夢奠帖》是歐陽詢書法的“標準件”。 雖無名款,但流傳有緒,是公認的歐書真跡,被稱為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歐陽詢晚年的行書代表作。所書行書共78字。這幅行書作品用筆險峻,結體謹嚴,體態修長又顯得挺拔,老筆橫披,豐稜凜凜。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歐陽詢千字文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唐懷素論書帖卷

在中國書法史上流傳著“顛張狂素”的美談,其中“張”為唐代草書大家張旭,“素”即指懷素。《論書帖》代表著懷素草書的另一面目。用筆瘦逸,結體嚴謹,章法整飭。縱觀全篇,出規入矩,絕狂怪之形,尋其淵源,不越魏晉法度。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唐 張旭《草書古詩四帖》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張旭為人灑脫、豪放的處事個性,在他的字上展現的淋漓盡致,書法以“急風驟雨之勢”的草書最為有名,黃庭堅評其書為“草書之冠冕”。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唐孫過庭《書譜》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唐高閒千字文卷 上海博物館藏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元鮮于樞補高閒千字文卷 遼寧省博物館藏

分別藏於不同博物館的“唐高閒千字文卷”和“元鮮于樞補高閒千字文卷”能夠合體,也是一段佳話。

學書法還分碑學和帖學。碑就是刻在石頭上的;帖就是直接寫在、紙、絹等材料上的。碑上字體挺拔、穩重、規整,相交之下,靈動飄逸就少些;帖寫起來隨意性比較強,倒比較真實的反正了書作者的原本寫字風格。

碑學以石刻拓本為主,用紙張覆蓋在碑石上,然後敲擊,把紙張陷入碑裡面,然後在上面刷墨,陷下去的刷不到墨就是白色的。就成了我們常見的白字黑紙的拓本。

拓本有的精良,有的粗糙。通常越早的拓本質量越好,文物價值也越高。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宋拓本,拓本中的精品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2.3 文脈悠遠 風流遞傳

近三百年“輝煌大唐”雖然已成為歷史,但其影響依然鮮活而生動。唐代詩人和經典佳作是唐朝給後世留下的最深刻烙印,對唐詩的學習與遞傳在唐之後蔚然成風。後世文人以唐詩為對象創作的藝術佳品,使觀眾感受唐詩在中國文化長廊中的亙古魅力。“書唐”正是大唐文化之悠遠文脈、浩蕩書風的陣陣迴響。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南宋張即之書杜甫詩卷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南宋趙構書白居易詩卷

2.4 絲路駝鈴 穿越時空

駝鈴陣陣、大漠孤煙。駱駝運輸大軍將大唐與亞洲和非洲各國緊緊聯繫在一起。

盛唐,怎可不見絲路。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唐綠釉波斯胡瓶:唐代壺瓶常見於金銀器和陶瓷器。這件綠釉胡瓶是典型的波斯薩珊王朝樣式。在唐代,胡瓶多為皇室貴族使用。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拓片: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是中西文化交流及早期基督教傳入中國的最早見證物。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唐素面銀高足杯,此杯製作精細,反映了唐代金銀器製作的高超工藝。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東羅馬金幣

此金幣是在朝陽出土,可見當時東西方貿易、交流之廣泛。絲綢之路,東端已經到達遼西。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絲路上怎麼可能沒有駱駝,怎麼可能沒有形形色色“外國人”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唐阿彌陀淨土變相圖絹畫殘片,旅順博物館館藏,出於新疆吐峪溝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唐孔目司貼等二紙,新疆庫車克孜爾千佛洞出土,旅順博物館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唐南無延壽命長壽王菩薩絹畫像,新疆吐峪溝地區出土,旅順博物館藏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唐菩薩像麻畫斷片,旅順博物館,新疆雅爾湖地區出土

遼博“又見大唐”特展回顧

唐寫本春秋後語殘片,敦煌本

走遍全世界的博物館,基本都可以看到敦煌的文物,那個沒有見識的王道士,導致大量藏經洞文物流失,對於他的評價真是一言難盡。

推薦相關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