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緊張導致有些孩子的脾氣越來越大,家長該如何處理好與高考生的矛盾?

失魂魚


你得找個時間和孩子聊聊,

孩子急,你自己就不能急

1、先好好傾聽,讓孩子釋放下情緒

2、幫孩子從價值觀的層面,去放鬆心態

“平時像高考一樣,高考像平時一樣”

“過程好,結果一定好,要看過程”

最重要的,你要積極向上的去解釋孩子的狀態、要看到孩子的改進和閃光點

你要給孩子一些信心。

3、你有多久沒抱過自己的孩子了,抱抱他,讓他或她哭一會兒吧

4、跟孩子一起面對,你得拿出來,無論你考的怎麼樣?只要你真的努力啦,媽媽爸爸就不會責怪你的態度。


草寇書生


高考前學習緊張,導致孩孑壓壓力過大,精神也高度地緊張,這時孩孑情緒波動較大,容易引起失眠,頭昏腦漲脾氣急燥等現象,有的孩子抗壓力強容易過去,有的孩孑就需要靠自已調整心態渡過難關了。我孩孑高考前睡眠不好,有一次打電話告訴我咋晚又失眠了,我說乖堅持一下就熬過去了,能考上大學就行,媽不希望你考好好的大學哈,兒子說媽您放心我沒得事。又有一次兒孑說早上遲到高老師發他跑操場幾圈,我問為啥子,兒子說晚上失眠,4,5點鐘才睡著,睡過頭了。我兒子是長期失眠,我也心痛,經常對他說用心學習就行哈,\\自己的孩子自已瞭解,所以從不要求他要好好。聽了兒子的電話,我不知從那裡瞭解到高老師的電話便打了過去,說明清楚情況,高老師也非常關心我兒孑,再加上從同學那裡得知我兒子睡眠不好,便對我兒子說今後不發你了。作為家長遇到孩孑脾氣越來越大,要找原因,不能怪罪孩孑,要和老師多勾通,千萬不能暴燥脾氣對暴燥脾氣,要多給孩孑關愛和溫暖,也不要再提過高的要求。因這時提過高要求已不起作用,只能增加孩子負擔和壓力。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希望父母能幫助孩子走出困境,迎接挑戰。



梅花迎著嚴寒而開放1


我們家孩子經常也會有考前焦慮症。高中尤其明顯。每逢月考或期中期末考試都有點煩躁不安。

我們家氛圍較好,孩子一直很樂意跟我們交流。因此每逢大小考試時,他爸就陪他學習,晚上陪著他睡。父愛如山吧,有個靠山這麼倚靠著,孩子睡得挺心安的。後來一直用這法子。

到高三時,我們也是直面高考。不刻意迴避什麼。我常笑問:兒子,緊張不?小子說:有點兒。我說:對咯,不緊張才不正常呢。不過適度緊張對學習有利,不用擔心。

到2016年正式高考時,他一考完語文便說:其實真正進了考場,也沒功夫緊張了。就象上了戰場打鬼子似的,逢題就砍唄。後來果然發揮得挺好的。

當然,各家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各家也有各家的特色,分享一下,希望能幫到大家!



hc紅塵一笑


學生一旦步入高中階段,也就順勢踏進了“高鐵車廂”,進入了快速行駛的“高鐵時代。尤其面臨高考,高考學生不用揚鞭自奮蹄,他就象一個長跑運動員,離終點還剩50米的距離,到了最後發力衝刺的時候。可想而知,高中的學生、尤其面臨高考的學生,真可謂“壓力山大”。

再則,高中階段的學生,從生理特點上講,已經到了青春期,隨著年齡的增長,荷爾蒙的增高,精力充沛,火氣旺盛,有時莫名其妙地發脾氣,有時有意識地同父母對著幹,就象平日所說的“吃了槍藥”似的。實際上高中的學生存在著一種天然的叛逆期,叫做青春叛逆期。

由於高中的學生學習環境緊張,生活節奏快,再加之高中學生已經到了青春叛逆期,作為一個家長,如果不理解高中學生的這些特性,不撐握高中學生的這一特殊節骨點,父母與子女之間產生分跂,產生矛盾,那是自然而然的。

首先說下高中階段的學生,尤其是面臨高考的學生,有些現象表現的尤為突出,他們心裡好象裝了什麼“心事”,擱不下,放不開,心情急躁不安而又不知所措,一會忙這,一會忙那,身子底下沒有一點”座馬紋”,想去幹點事情,“老虎吃天一一一又無從下口”,高考前出現的這種狀態,叫考前焦慮症,作為父母,對這個時期的高考學生要倍加體涼,倍加關心關愛!而這個時期的學生心理也是特別複雜,心裡想的也特別多,儘管有些想法是多餘的,不現實的,但心不由人,心不由已。高中高考,面臨著最後的衝刺,衝上去則“一舉成名天下知”,不僅這幾年的心血沒有白費,而且還能光宗耀祖,滿臉“大花鞋”。敗下陣則“面壁十年空悲嘆,一夜回到解放前”。自我認為,自已無顏面對江東父老,“十年寒窗”也付之東流。高中階段的學生,雖說學識淵博,但畢競社會經驗不足,尤其在思想認識上比較單純,由於受以上思想的支配,他們頭上“一切為了分數”的那根弦,始終崩得緊緊的,沒有絲毫的滯慢和鬆懈,有時忘記了休息,有時忘記了吃飯,有時燈光輝煌徹夜挑行夜戰,“生命時鐘”被徹底打亂。這種大起大落的情緒波動,容易引起失眠,頭昏腦漲,脾氣暴躁,有時因為一點不如意的小事,就象火山一樣爆發出來。

再說下家長,由於家長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心理作祟,對高中時期的學生期望值過高,而又不懂得或者說不善於正確引導,只是一味地要求學生“分、分、分,學生的命根”,把學生應有的作息時間和應該享受的各種權利也被剝奪,空閒裡,不讓看電視,不準玩電腦,甚至把手機也被“沒收”,鎖進自已的保除櫃裡。有的家長,實行“棍棒式教育”,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虎爸虎媽,孩子只要少有鬆懈,就橫加指責,用過急難聽的話語刺激孩子,這時候,孩子的脾股上又多了幾道紅印子!還振振有詞,說這是“恨鐵不成鋼”,“棍棒之下出才子”,大家看看,這算什麼邏輯,純粹在傷害孩子的心身健康。高中學生成天提心吊膽,生活在如此恐怖的環境裡,孩子怎麼能夠好好學習?怎能有好的成績?!有的家長怕孩子放任自流,實行24小時“跟蹤追擊”,就象一個被囚禁的“小皇帝”。可憐天下父母心,他們這種不正確不科學的教育方式,不是在成全孩子,而是給他們製造不必要的麻煩,其結果往往是,家長的期望值越高,學生的失望值越高,往往爬得越高,摔得就越痛。

教育之道在於“一張一池”,作為家長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該嚴肅的嚴肅,該活潑的活潑,尤其要把高中學生那根緊崩的弦,想方設法放鬆下來,如果這根弦崩得太緊,必然就會出現問題。尤其到了學生高考的前幾天裡,越要放他們的“鴿子”,讓他們徹底的放慢生活節奏,徹底的放下包袱,全心身地投入到吃、喝、玩、樂當中。我有一個親身經歷,證明一下這個說法,大家看看有無道理:記得我女兒面臨高考的幾個月裡,也作好了最後衝刺的準備,就象2008年全國迎奧運,在自已的大日曆上寫下了“高考衝刺倒記時”,從最初的數月裡,慢慢地日曆上顯示出離高考只差一個星期天的日子。也就在這一天裡,我偷偷地把我女兒的“高考衝刺倒記時”的日曆拿走,並明確地告訴孩子,這個星期裡不準談學習,放下一切包祔,盡情享受生活的樂趣。只要對學習無關的,看電視,玩電腦、手機自己隨意。為了徹底釋放因學習帶來的壓力,我們全家出動,或到野外踏青,吸收新鮮空氣,或到生態園裡,共同聚餐在一起,在用餐期間,能歌者高歌一曲,能舞者翩翩起舞,有講個笑話或講個幽默風趣的故事,全家人喜樂融融,完全沉醉在幸福生活裡。大家有時自由自在地討論一些生活方面的話題,當孩子被這種歡樂的氣氛所感染,當談論的話題大家都感興趣的時候,孩子就會慢慢地打開心扉,主動地把自已的心裡話說出來,然後,家長提出一些相關的合理化的建設,邦她解決相關的問題。與孩子相處,家長首先放低身段,放下作家長的架子,把自已當成孩了並融入孩子,孩子才能接受你!主動向你吐露心聲。

這種作法究竟對是不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標。孩子高考成績優秀,考進理想的大學。大學畢業,再接再勵,最後金榜提名,考中教師,現在本鎮中心中學,從事教育工作!。

商紅兵2019、1、27


商紅兵1


當你說如何解決高考孩子與家長的矛盾時,我似乎感到父母站在了孩子的對立面,你對孩子的脾氣大是有情緒的,可能你內心還有一些憤怒:參加個考試有什麼啊,那麼多人高考呢,我已經付出那麼多,為了你高考我已經很委屈自己了,你還有怎樣啊?

但你也是一個善於反省的家長,你說,孩子學習緊張所以才脾氣大的!是會這樣的,所以你要接受家有考生以及考生的緊張情緒,給予孩子更多的接納,讓孩子感到在你這裡是安全的,讓孩子的緊張情緒有安全的出口。

當然,你還可以回應孩子的情緒:孩子,我看出你有些緊張,當年我參加高考和你一樣緊張呢!然後給孩子一個擁抱!在孩子高考的時候,我們很多時候是幫不到他的,我們能做的就是照顧好自己的情緒,讓自己是安穩的,孩子是會感受到的!如果家長焦慮,孩子的焦慮就是雙倍的焦慮了!

我的孩子剛剛參加完高考,我有和你相似的經歷,不緊張是假的,但我會努力調整自己,在自己狀態不好的時候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閉上嘴,默默地去為孩子做一些事,比如,做好吃的啊!需要哪些方面的輔導啊!和薄弱科目的老師溝通啊!至少不讓自己的不良情緒影響到孩子!

再有是孩子有緊張情緒也很正常,一定程度的緊張是有益的,更能集中精力,調動孩子的思維,試想如果一點都不緊張,鬆鬆垮垮,能考出好成績嗎?

我的孩子考前也緊張,還頭疼拉肚子,但我沒有顯出緊張,覺得這是可以接受的。結果是孩子考了不錯的成績,走了一個有名的學校!

所以,緊張也是孩子該經歷的,該經歷的都要經歷,家長也一樣!

祝您與孩子好運!


梅子老師心理諮詢


每屆高三學生在學習中都會產生焦慮緊張😰的情緒,作為家長就不要火上澆油,硬碰硬地和孩子對著幹,而是無聲的關懷和理解的勸慰,此時的孩子最需要家長做出讓步,而不是逼得太緊,否則孩子會破罐子破摔,放棄學習,豈不事與願違。所以高三家長如何做好自己,我的建議如下:

1.對孩子說,只要努力,考什麼學校都行,高考就像一次月考,不要看得過重,只有保持輕鬆的心態,才能發揮正常。

2.學習要勞逸結合,不要一味的學到半夜甚至後半夜,學習時間過長,大腦得不到休息,學習效率很低,明天到校也是迷迷糊糊,這樣得不償失。學習要像學校一樣,中間有休息(10分鐘),可以吃點水果,喝點水,在屋內活動活動。

3.注重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尤其上課的學習效率。在做完老師佈置的作業練習後,最好有自己背誦基礎知識和查閱錯題的時間,如果只是機械地刷題,搞題海戰術,不加思考,那就像“豬八戒吃人參果”,不知啥滋味,那又有啥用。

4.不會的題要經常和同學研究或問老師,這樣就避免走彎路或耽誤時間,提高能力是最重要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時,思維是最重要,只要有思維才能提高能力。

5.做好家長自己的事,學習幫不上多大忙,做好後勤和心裡疏導就可以了,不要在高三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孩子知道學習就行,不要頻繁的督促和過多地關注孩子學習成績,多體諒和鼓勵孩子,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心裡上的支持是最大的支持,它是孩子成績進步的動力。

但願家長孩子和睦相處,不要雞飛狗跳,矛盾重重,讓孩子在身心愉悅的狀態下,圓滿地完成高三學業,考個誰都滿意的大學,豈不更美,祝你們成功。


微風彬


高考壓力如山,這是我親身體會過的。結合現在周圍同事與自己孩子的處理方式,我有以下建議。

高考人生的拐點

對於現在大部分的家庭來說高考是改變命運的關鍵一步,孩子也都懂這個道理。

因此即使有時家長不多說什麼,孩子仍然會給自己很大的壓力。產生高三失眠多慮,焦躁不安的情況。

父母應該做的

  1. 首先,我希望家長不要給孩子立硬性目標。比如說你最少要考一個211大學(現在是雙一流,不過都一樣)

孩子到了高三基本也懂事了,他們對自己的成績有著認識,我們再著急也沒多大用。父母要給孩子說的是你就盡力考,考不上也沒關係。這很重要,而且要多說幾遍。孩子的壓力感會減輕很多,我考研時我的父親就是這麼給我說的,所以我就沒有多少心裡負擔。

2.其次,學會兒讓孩子適當放鬆。比如每次高三一週放半天到一天假時讓他出去運動一兩個小時。男孩打籃球女孩打羽毛球,出出汗,腦子真的瞬間清晰很多,比起多睡一個小時更有用。


我們班當時就是每週男孩子會去打會兒籃球。

我的侄子高考前三天我還和他打了一會兒羽毛球,才一會兒他就出了好多汗(因為許久沒運動)。打玩會洗個澡他就給我說清晰很多,高考時超常發揮。

3.父母要和孩子多交流,但是不要過多問成績方面的事。這個非常重要。

父母大概瞭解孩子的大致學習情況後就不要多問。因為孩子本身處於焦躁狀態,尤其是他們本身學習出了點問題後。孩子好不容易回家休息休息,和你們聊聊天想放鬆一下。但是父母又提到學習問題,這樣孩子不煩誰煩啊!

4.對於部分孩子確實是精神衰弱的情況導致的煩躁失眠,父母要去給孩子在醫院弄點藥。不要亂買不正規的吹的天花亂墜的補品。

這個問題父母也不用過多擔心。十個高考生裡面,高考衝刺期間八個都有精神衰弱。這是睡眠不足緊張導致的而已。

5.最後這個辦法只適合部分人。我當初還有我瞭解到的一些人,學習煩躁時就喜歡吃東西,正餐除外父母給孩子準備點稍微健康的補充能量的小零食。

我吃完後心情就會好很多。

部分人是聽幾首歌就能好,當然父母最後問問孩子選擇不浪費學習時間的方式。

高考凱旋

高考前最好的做法就是父母負責好孩子起居就行,不要問學習的事。學習孩子心裡有數。孩子無壓力上場才能凱旋而歸。

祝各位準高考生有一個好的高考成績。



樂英語


人生首次面臨重大挑戰,還是被鼓吹了十多年“人生分水嶺”似的重大挑戰,這樣都不焦慮的話,只能講孩子優秀非常人。

所以這時段的孩子脾氣大很正常,換位思考理解萬歲,那麼父母該忍忍,該讓讓,別逼他,否則很容易崩潰的。

因此要處理這方面的矛盾,重在父母的態度,想孩子改善只能先讓他平靜和冷靜下來。

做法說穿也爆簡單:

一:緊了十幾年,最後這幾個月孩子還不會自己緊自己那也沒什麼指望了,所以鬆下來吧,多交流,不談高考,淺談學業,重談人生的多樣性,讓孩子別太一根筋。

二:飲食清淡,家庭氛圍輕鬆,最後這段時間學校氛圍肯定極端壓抑和緊張,那家裡就該反其道而行之,這才叫張弛有度。

三:多給孩子獨立的時間和空間,晚自習回家孩子還想自習,這很好,有激情看他能承受就別打攪,給他個安靜的環境他才能冷靜,所以跟老婆去車上過冬吧,到了孩子該睡的點,否則身體吃不消了再回家給他倒洗腳水,幫他按摩按摩腦袋,聊聊閒話,幫他入眠。

四:孩子有壓力,其實是非常想傾訴的,這就到了考驗父母社交手腕的時候了,有技巧地平和勾引出孩子心中的焦慮,再真情感染幫他釋放壓力肯定會讓孩子受益匪淺,掛懷一輩子。


數學老師愛講故事


考前緊張焦慮,這是每一個高考考生都存在的。越臨近高考,學生情緒越容易不穩定。畢竟在這一考定終身的情況下,誰也有壓力。

這時候,作為老師和家長,如果發現了學生有這樣的情況,一定要進行及時的疏導。

在學校,老師要做好學生的考前心理輔導。從各方面來緩解學生的考前壓力。千萬不能提如果考不好就怎麼樣的話題。而應該告訴學生越臨近高考,實際上你的實力越強,畢竟學習的時間更長了。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多,遺留的問題越來越少,所以說到高考之前,你是最棒的。

這位家長。千萬不要經常給孩子提高考的事。不要再給孩子施加壓力。而應該引導孩子正確面對。家長要做的是讓孩子及時的釋放壓力。我的孩子今年也剛參加了高考。當時她的情緒也是不穩定。容易發脾氣,著急。這時候面對孩子的情緒不穩定,家長一定要沉住氣。千萬不能表示出驚慌失措,焦急的樣子。那樣會給孩子傳遞更加緊張的信號。

每次孩子有心理壓力或者不高興時我就讓她給我打電話。把他心中的怨氣,煩躁等不良的情緒都要發洩出來。家長千萬不要把孩子的情緒壓回去,比如說對孩子說你怎麼這樣?別人怎麼不這樣?實際上不是別人不這樣而是你沒看到罷了。每個孩子幾乎都一樣。

你想啊。孩子內心有不高興的事,他不向父母發洩向誰發洩。他只有把這心中的壓抑發洩出來,心裡就釋然了。孩子發洩的時候,家長就是傾聽,適時引導,千萬別抱怨和指責。

告訴孩子。做好自己。隨著高考的臨近,實際上你的水平應該是越來越高了,放心吧。


談學習聊教育


我們需要認真思考:僅僅是孩子緊張導致脾氣大嗎?

在交往中,我們常常將自己的反應,歸咎於外部因素,常見的回答有“他氣壞我了”,”都怪他,要不項目不會失敗。“

其實,在外界刺激與你的反應之間,人類有選擇的自由。換句話說,並不是外界刺激讓你發生了什麼樣的反應,而是你自己選擇了應對方式。

家長需要明白,緊張的可能不僅僅是孩子,當自己的孩子面臨高考等重要機遇和挑戰,你的擔憂可能才是孩子緊張情緒的來源。作為一個想對孩子更加成熟的個體,我們要做的,首先是調節自己,不要讓自己的緊張情緒傳替給孩子。

矛盾的存在,源自溝通不暢。而有效的溝通,來自移情和傾聽。

交流不是雙方交替表達自己的過程,而是以傾聽和理解。人們喜歡把親密關係比作情感賬戶的充值與提取。在長久的交流中,你是持續為你們的親子感情賬戶存款,還是一直在透支,直到孩子不願與你交流?

改善一段關係,尤其是親子關係,從來不會太晚。從現在開始,從高考的關鍵期開始,在與孩子的交流中,不再追問複習的怎麼樣了,能考多少分,而是關心孩子的感受。陪伴他一起度過人生的重要時期。傳遞給孩子,你是她的同伴,而不是監督者。

傾聽回應的四個層次,遞進

1、重複對方的話

2、理解對方的話

3、加入自己的感情

4、理解,並加入自己的感情

做好傾聽,是有效溝通的前提,避免與孩子的矛盾,就從傾聽開始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