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入门指南——读《小强升职记》有感

时间管理入门指南——读《小强升职记》有感

谈谈时间管理

2015 年,我正式进入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由于与在校所学专业不符,有很多知识需要自学。深感时间不够用,也是从那个时候起,开始接触到「时间管理」的概念。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不同的观点和工具间徘徊。有人说,时间不需要且无法管理,又有人说,掌握了时间才算是掌握了自己的人生。推崇柳比歇夫式方法的人会建议你记下所有花费的时间以便分析自己被时间黑洞所吞噬了多少,而番茄工作法的拥趸则是建议你一天 8 个番茄钟分时段进行,不多不少。

这些观点和工具的使用建议并无所谓对错优劣,就像是网络上胜极一时的甜咸粽之争,只是为了适合不同人的口感,又像是所有滑板新手在上板之前都要先搞清楚自己是左脚前还是右脚前一样,适合自己的并不一定适合别人。

在历经几年的适应和调整之后,我终于有了一套自己管理时间的认识和体系,它说不上好,甚至有的地方看起来还有点不「高效」,但这又的确是自己用起来舒服且乐意去实践的。曾被人问及过关于学习时间管理有什么推荐,也写过只言片语空谈观点或是推荐工具,而对方在听后也面露出我一开始自学这些概念时的茫然,当时就想着,如果有一本书能入门讲讲这些概念方法就好了。

这是本什么书

直到今天读了《小强升职记》。我觉得这是一本很适合推荐给有意识学习时间管理的朋友们。

不得不说一下,这书的命名有点泛鸡汤,以至于自己虽然很早就知道这本书,但没有想拿来读的想法(再一次印证了自己某方面的认知偏见)。

全书以小强和老付的对话为主,通过老付的引导建议,小强一步步学习管理时间,最后职场升职的系列过程。因为对话很轻松,加上自己有一些经验,这本书两个小时就看完了。而其实的内容在有贴近生活的实际案例之上推荐工具方法,读者会更容易有代入感。如果再有朋友向我咨询时间管理入门的问题,我想我会优先推荐这本书。就像提到投资理财,大部分人都会建议看《穷爸爸,富爸爸》来预先学习观念一样。

我们生活在的这个快速发展时代,时间成了稀缺的「资源」,尽管对每个人来说,时间体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公平。倒不是需要每个人都能成为时间管理的高手,如果可以尽可能早的形成对时间应用和管理的意识,想必对工作中的提高和通向理想生活都是有利无害的。


书中提到的方法

我简单列举一下这本书中提到了方法,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在各大平台上找这本书来看看,或是直接按方法的关键字去看其他网友的分享。


时间日志

我们的时间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时间黑洞」吸走,比如你准备在自习室复习一些资料,本想拿出手机回复一下消息,一个小时就不见了,可能到你离开自习室时,计划要要做的复习都还没开始。在学习时间管理的初期,建议使用时间统计表的方法。记录一周中自己的时间利用情况(除睡觉外的一切时间),将时间大体分为「集中精力」,「无意义浪费」,「休息」,周末作一次汇总,分析一下每项花费所占自己记录时间的比例。用这个方法可以帮助自己有效认识到「时间黑洞」的存在,并且能够根据已经被统计的内容,了解自己高效的时间段,找到自己可以改进的方向。

时间管理入门指南——读《小强升职记》有感

四象限法则

四象限法则把事情按照重要和紧急程度划分为四个象限:重要而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而且不紧急。

时间管理入门指南——读《小强升职记》有感

通过四象限法则的应用,可以把自己梳理的事项区分出处理优先级,把最高效的延时间段分配给重要的事情。我们会想当然认为重要且紧急的事是最应该优先处理的,书里给了一个很独特的观点,就是尽量让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不变成重要且紧急的事情,篇幅有限,不展开解释了。


衣柜整理法(GTD)

书里衣柜整理法的概念是借鉴 David Allen 的 GTD 方法,五个流程 捕捉,明确意义,组织整理,深思,行动,基本和 GTD 的收集,处理,组织,检查,行动一一对应。不过书里举的例子比较生动,对概念都做了比较本土化的解释,理解起来比读《Getting Things Done》要顺畅很多(记得我在了解 GTD 之初时,光是书就看了好几天)。即便已经有自己的一些理解,这一部分还是给了我一些启发。我觉得项目→任务→行动的区别这一部分讲得很好,可以帮助新手快速厘清概念并能快速应用。

时间管理入门指南——读《小强升职记》有感

番茄工作法

这应该是最常应用且被推荐最多的工具方法了,我个人感觉对有明确目标且对中间打断不敏感的任务比较有效。这里不仅仅讲番茄工作法是什么(不然就太水了),也讲到了如何改进番茄工作法以使其为自己所用,书里还花篇幅讲了一下如何应对「打断」这类突发事件。如果你已经知道番茄工作法做用得不是很好,或是经常苦恼于被各种事情打断,很推荐读一下这部分的介绍。

如何培养一个习惯

在这本书的第四章,作者用一整章的篇幅讲了一下培养一个习惯的相关技巧,这一章很短,只有几页内容,大概总结就是培养习惯首先要找到驱动力,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阶段的奖励,另外如果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进行会事半功倍。


S.M.A.R.T 法则来确定目标

目标因为高于实际且未实现而让人在制定它时摸不到头脑,书中提到了使用 S.M.A.R.T 法来制定目标。S——Specific 指的是目标一定要明确,不能够模糊。M——Measurable 目标的可衡量性。是否有一个实现目标的标准。A——Attainable 目标的可实现性。一个目标必须是可以实现的,或者说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R——Relevant 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完成这个目标对你的其他目标有何帮助?T——Time-based 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即一个目标只有在一定的时间内达成才有意义。

在这里,作者完整的模拟了一下一个想法怎样成为目标,分解成任务,化作具体的行动,并借助思维导图,甘特图等工具辅助实现目标,用九宫格来平衡生活,就不一一介绍了。


写在最后

用一下午的时间读完这本书,并写下读书笔记,是疫情自我隔离期间以来,过得最充实一次。我从书中的主角小强身上,多少也看到些自己的影子。当我也快步走到了而立之年,以前从没想过的时间竟真成了眼中最宝贵的财富。CaseyNeistat 在提到外祖母的那个视频里讲到过去回不去,未来不可及,珍惜眼前,现在也深以为意。

B 站的粉丝统计里,16-40 岁群体占了 80%,希望这些经历和书的推荐会对有时间管理需要的你有所帮助。

尽管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在这篇文章里,我尽可能没有提到任何一款应用工具。方法相比于工具,要重要得多得多。要知道,米开朗基罗在绘制西斯廷教堂时没有使用番茄钟;居里夫人在没有 Evernote 的帮助下同样发展了她的放射性理论;本杰明·富兰克林用纸和笔很好地记录了他的待办事项清单。

伟人们在没有任何电子设备辅助的情况下就完成了伟大事业,工具只是辅助,别忘了时间管理最重要一步叫<strong> Do it。


分享到:


相關文章: